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

气温的时间分布为: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最高温(以北半球为例)陆地上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

2、地面状况:(1)海陆分布: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陆面的增温或冷却都比海洋表面表现得剧烈。

在夏季同纬度大陆上要比海洋上气温高,等温线在大陆上向高纬凸出,在海洋上向低纬凸出;在冬季同纬度大陆又比海洋上冷,等温线在大陆上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高纬凸出(所以有1陆南7陆北的说法)。

且陆地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大,而海洋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小。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30°的非洲沙漠地区,1月份北半球最寒冷的地方不在北极,而在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那里1月份平均气温为-50.5℃,绝对最低气温达-68℃(2)地形类型: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高山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冬季风的迎风坡比背风坡的气温低,例如秦岭以北冬季气温0°以下,秦岭以南0°以上。

(3)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地面得到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

新雪的反射率最高,赤道附近的海洋地区的反射率最低。

(4)植被覆盖:覆盖率越低,气温的变化越大。

荒漠地区的温差大,森林地区的温差较小。

3、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热量,可以调节高低纬之间的温度。

低纬地区的热量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到高纬,使低纬地区温度降低,高纬地区温度升高,大大减小了高低纬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据计算,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热带地区温度降低<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10℃左右,纬度60°以上的高纬地区温度升高20℃左右。

由此可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温分布有多么显著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示范教案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示范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2.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同学们都有远途探亲的经历吧!小明在探亲途中遇到了有意思的事情。

寒假,小明一路北上,穿的衣服越来越厚,这说明了什么?生:随着纬度变高,气温逐渐降低。

冬季南北温差大。

然而在暑假,小明一路北上,衣服的厚度几乎没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生:虽然,随着纬度变高,气温逐渐降低。

但是,在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小。

【讲授新课】通过小明的探亲经历,我们知道我国的各地的气温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的季节各地气温的差异程度不一致。

研究气温的空间与时间差异,我们需要借助气温空间分布图,通过实际数据,计算温差,挖掘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以及深入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气候之气温,来解答这些问题吧!(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借助气温空间分布图,探析气温的分布规律。

但是如何读等温线分布图?生:一、读图名,依据图例,读取数值;二、观察等温线延伸方向与突变部分;三、观察等温线疏密程度;四、阅读气温极端数值。

自主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这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生1:黑龙江省漠河1月平均气温低于-28°C。

生2:海南岛,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

生3:44°C,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自主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7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这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生1:黑龙江省漠河7月平均气温16℃以上。

影响气温高低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温高低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温高低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摘要:气温通常指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本文总结了影响气温的高低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下垫面的性质、洋流、大气热力作用、昼夜长短的变化、人类活动。

关键词:气温影响因素气温通常指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气象上以百叶箱里距地面1.5米高度的温度为标准,由于以下因素的影响,温度的高低及变化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1.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因此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2. 大气环流,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

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

主要是由于在高纬与低纬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因冷热不均出现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地球上的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锋、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

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

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气温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如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则是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冬夏交替控制的结果。

总之,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

在经向的热量输送上,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

3. 地形,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同一热量带内,海拔越高接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故出现高处不胜寒的情景。

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递减,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而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

例如在冬季时,四川盆地气温高于同一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地形就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下垫面的性质,因为不同性质的地面其比热容大小不同,比热容小则吸热快,散热快,气温变化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

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

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

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

)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

6℃.那里曾经出现过-52。

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先个人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展示课本“图2。

13中国1月份气温的分布图"和中国冬季风图,教师提示讲解: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与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关系。

初二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答案】C【解析】A表示地形对气温的影响,B表示因为纬度位置不同而导致的气温差别,C表示因为经度不一样而导致的时间的不同,D表示气温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

2.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A.由南向北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答案】C【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3.寒假期间,小李随父母外出。

到达目的地时身上的单衣换成了厚厚的棉衣。

小李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A.从海南岛到沈阳B.从拉萨到北京C.从济南到乌鲁木齐D.从香港到成都【答案】A【解析】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冬季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寒假期间,小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身上的单衣换成厚厚的棉衣,说明小李一家冬季是从我国温暖的南方地区到北方地区的旅行,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4.读我国有关气候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4分)(1)图二漫画中的山脉为东西走向,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此地。

判断:该山脉是_______。

(2)该线同时也是我国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温度带划分中(图一)_____带和_ _带的分界线。

【答案】(1)秦岭(2)暖温带亚热带【解析】(1)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此地,它是秦岭,该山脉也是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等杂粮的分界线.【考点】本题考查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5.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A.雨热同期B.夏季普遍高温C.季风气候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答案】D【解析】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地区的美景A.华北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沿海地区【答案】B【解析】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长江流域的天气状况,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7.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答案】A【解析】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故正确;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而不是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故错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故错误;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错误。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示范教案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示范教案

《气候基本特征》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认识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因素;3.结合我国温度带分布图,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基本划分,初步感知多样的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资料,分析我国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我国的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郁郁葱葱的南国景象,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祖国大地。

师: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

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板书)第一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二、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的时空分布师:同是春节,为什么哈尔滨和广州的气温和景观相差这么大?阅读图2-2-6“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哈尔滨、广州两地的冬季气温,分析我国气温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哈尔滨,广州两地1月气温相差约32℃,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广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说明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承转: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那夏季,气温差别仍然很大吗?师:根据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夏季,哈尔滨和广州气温差别不大。

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我国大多数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夏季普遍高温。

(板书)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普遍高温师: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全国普遍高温,那你知道在我们辽阔的疆域上,冬季最冷夏季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吗?知识延伸: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

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

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中国地理气候

中国地理气候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 暖温带 ≥3200℃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中温带 ≥1600℃
寒温带 青藏区
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
<1600℃ 青藏高原
天高地寒的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特征
我国de 降水 特点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大兴 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兰州 拉萨 ____ 市、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4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

托克逊
4、年降水量200毫 西北内陆地区 _____________。
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降水量 800 200
(毫米) 1600 400 50
大兴安 风区大致以________
阴 贺兰 岭 、___山、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山、__
冈底斯 ______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二、降水特征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二)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夏 季 7 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 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 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 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 地方
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其分布 划分依据: ≥10℃的积温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温度带 热带 范围 ≧10℃积温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 部(雷州半岛)、滇南 >8000℃ 部(西双版纳)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 4500-8000℃ 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 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 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 葡萄等)的主产区。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 玉米、谷子、高粱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 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青稞等

初中《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初中《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初中《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初中《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

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环节来进行。

如能得到各位专家、前辈的指点,不胜感激!教材解读:__教材主要是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

认识我国的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学习了解我国气候特征及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的重要基础,湘教版教材在这节内容的结构组织上,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正文(即对我国冬夏气温的一个概括: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气温图(一月份和七月份平均气温图)、两个活动题(气温图的判读和讨论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原因)和一段阅读材料(探讨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教材对于能力的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和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气温资料地图来认识我国气温分布规律,近一步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是新的课程标准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等实际出发,在这里我就学生现状作一些分析:学情分析针对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

具备了解气候相应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直观。

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于教材的整合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

本节的教学难点则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的主要因素;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基于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及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虽然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 获得的太阳 光热比南方少; 但是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因而总体上获得的太 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
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纬度因素
我 国 的 温 度 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寒温带
积温﹤1600℃, 一年一熟
积温:1600~3400℃,
带 一年一熟 温
积温:3400~4500℃,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我国 Nhomakorabea月平均气温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除青藏高原外)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1)由于南北方纬度的差异,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 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 纬度因素是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 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离北方近,影响大,北方冬季气温特别低。
离南方远,影响小,南方相对气温较高。
高气压
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另一因素。
冬季,南北温差大
暖 温 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线
亚热带
热带
高原 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积温: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
积温:﹥8000℃,
热 带 一年三熟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1)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
白昼短,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
(2)北方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近, 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