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期中应考

《温病学》期中应考
《温病学》期中应考

2007级中医乙班《温病学》期中应考复习思考题

姚明龙66

一、名词解释

1、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2、温毒: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

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3、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

迷程度最深者。多为热闭心包,或邪热夹痰闭阻心包,或瘀热闭阻心包之象。

4、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5、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伏气内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6、战汗:战,振栗,寒颤;汗即汗出。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

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分起鼓邪外出的表现,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7、厥脱:厥,一般指昏厥和肢厥。前者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后者指四肢逆冷或不温,重者逆冷到膝、

肘,轻者到踝、腕。脱证为阴阳耗损至极,行将离决的表现。由于脱证常伴有神志异常和四肢厥冷,故合称为“厥脱”。

8、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

痰热、湿浊阻遏的症候,症见寒热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胀,尿短,苔腻。

9、食复:指温病瘥后,脾胃虚热,余热未尽,暴饮暴食或过食油腻之品复伤脾胃,导致饮食停滞,余邪

复作发热。

10、夏暑发自阳明:暑热乃火热之气,燔炎酷热,伤人急速,侵袭人体多径入阳明,而无卫分证过程,一

病即见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的症候。

11、白:是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在湿热病、暑湿病、伏暑病中多见。

分为晶和枯。

12、邪陷心包:指温邪内陷,阻闭包络,出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病理变化,症见身灼热,神昏,肢厥,舌

绛等。

13、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的病理变化。症见身热,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舌质红或绛等。

二、重要条文:

1、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2、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3、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

4、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陆子贤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可言气,营之后方可言血——叶桂《温热论》

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吴鞠通《温病条辨》

7、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

8、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吴鞠通《温病条辨》

三、简答及论述

1、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

医家代表著作学术成就

吴又可《瘟疫论》开专论温病之先河立杂气致病学说创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薛生白《湿热病篇》

立湿热病专论

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吴鞠通《温病条辨》

倡导三焦辩证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2、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

叶天士《温热论》“大凡看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⑴.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温邪病因作用下,疾病在机体内有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演变的规律性。主要病理变化:温邪侵入人体后引起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⑵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初期、(中期)极期、后期。前期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以实质损害为主,主要是阴津的耗损及重要脏器的损害。

⑶病情发展趋势的规律性:表—里;浅—深;轻—重;实—虚;

3、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⑴风热的致病特点:

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主伤肺胃阴津)3)变化迅速。(易退易陷)

⑵暑热病邪致病特点:

1)伤人急速,径犯阳明(阳明胃热证)。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暑伤津气证,津气欲脱证)。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兼挟湿邪,郁阻气分。

⑶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中心;2)易困清阳,阻滞气机。3)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⑷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⑷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1)病变以肺为主(肺卫证候+津液燥象干燥证)。2)易致津液干燥(多伤肺胃阴津,少数可深入下焦,伤肝肾阴精)。3)病变轻,少传变,易从火化(燥干清窍)。

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证型病理辩证要点代表方

上焦邪袭肺卫

卫气受郁

肺气失宣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银翘散

桑菊饮

邪热壅肺

邪热壅肺

肺气闭郁

身热,咳喘,苔黄麻杏石甘汤

湿热阻肺

湿热阻肺

肺失清肃

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

苔白腻。

三仁汤

湿蒙心包

湿热酿痰

蒙蔽包络

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苔垢腻

菖蒲郁金汤+苏合

香丸

邪陷心包

邪热内陷

机窍闭阻

神昏,肢厥,舌绛清宫汤+三宝

中焦阳明热炽

胃经热盛

热炽津伤

壮热,大汗,渴饮,苔黄燥,脉

洪大

白虎汤

阳明热结

肠道热结

传导失司

潮热,便秘,苔焦燥,脉沉实有

大、小承气汤湿热中阻

湿热困阻

升降失司

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王氏连朴饮湿热积滞

搏结肠腑

湿热积滞

搏结肠腑

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

或黄浊

枳实导滞汤

下焦肾精耗损

邪热久羁

耗损伤肾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

干,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

加减复脉汤虚风内动

肾精虚损

肝失涵养

手指蠕动,甚或瘈疭,舌干绛而

萎,脉虚

三甲复脉汤

5、斑疹的形态、病机、治则各是什么?为什么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斑疹宜见而不宜见多”?(1)

斑疹

形态

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

褪色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出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

病机

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

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

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治法清胃泄热,凉血化斑宣肺达邪,清营透疹

(2)“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陆子贤。

斑—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致—属胃(深)。

疹—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属肺(浅)

(3)斑疹发出数量少,稀疏均匀,为热毒较轻,邪热有外达之机,预后较好;

斑疹发出数量过多,甚至稠密融合成片,则标明邪热过盛,病情深重,预后不良。

6、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和解表里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⑴泄卫透表法①疏风泄热(风热)+银翘散②解表清暑(暑热)+新加香薷饮③疏卫润燥(燥热)+温桑

杏汤凉杏苏散④宣表化湿(湿热)+藿朴夏苓汤

⑵清解气热法①轻清宣气——栀子豉汤加竹叶、连翘或清心凉膈散(清而不滞)②辛寒清气——肺胃白

虎汤(达热出表,不宜用苦寒)清热泻火——热邪化火或有蓄积之势黄连解毒汤或黄芩汤(苦寒折热)

⑶和解表里法①清泄少阳—少阳(温热夹痰)——蒿芩清胆汤②分消走泄—三焦(痰湿偏重)——温

胆汤、杏朴苓(用药微苦微辛,不可过寒)③开达膜原—膜原(湿热疫邪)——雷氏宣透膜原法、达原饮(药偏温燥)

⑷祛湿清热法①宣气化湿—上焦—湿未化热,表证较显—三仁汤②燥湿清热—中焦—湿热并重—王氏

连朴饮,辛开苦降法③分利湿热—下焦—湿热阻于下焦—茯苓皮汤

⑸通下逐邪法①通腑泄热—热结津伤——调胃承气(重剂,中病即止,防止伤阴)②导滞通便—湿滞腑

气——枳实导滞丸(轻剂,轻法频下)③增液通便—腑实液亏——增液承气汤(扶正祛邪)④通瘀破结—瘀热内结——桃仁承气汤(泄实通瘀)

⑹清营凉血法①清营泄热—清营汤②凉血散血—血分证—犀角地黄汤。③气营(血)两清—气营(血)

两燔证—轻:加减玉女煎;重:清瘟败毒饮,斑疹显露:化斑汤。

⑺滋阴生津法①滋养肺胃法—肺胃阴伤—沙参麦冬汤、益胃汤②增液润肠法—邪热渐解,津枯肠燥-增

液汤③填补真阴法—肝肾阴虚,邪少虚多-加减复脉汤

7、为什么温病的治疗祛除温邪是关键?祛除温邪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⑴.温病发病的主因--温邪包括风热、温热、燥热、湿热、暑热等,温邪是引起温病、导致人体卫气营血病理变化和三焦所脏腑功能失常及实质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温病发生、演变、转归等的罪魁祸首。

⑵温病的病机演变过程中,病理特点是早期以功能损害为主,后期以实质损害为主;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病中易见热、风、痉、血、脱等危重证;病变过程中易耗伤阴液。足见对机体始终存在严重危害;

⑶.温病的主要治法中祛邪类最多,如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等;

⑷温病祛邪的一般原则(第一要义;务早、务快、务尽;给邪以出路;下不厌早,祛邪勿拘结粪,旨在泄热祛邪。)吴又可提出“祛邪为第一要义”,祛邪务早、务快、务尽,祛邪的目的是尽快减少温邪对机体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阻止病机的进一步的发展;积极为祛邪寻找出路是祛邪的重要方法。如从上、中、下、体表等部位。

☆祛除温邪的主要观点:

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8、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辨证要点和代表方各是什么?

证型病理特点辩证要点代表方剂

卫邪郁卫表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银翘散

肺气失宣桑菊饮

里热蒸迫

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渴喜冷饮,苔

黄白虎汤

营热阴伤

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

红绛

清营汤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

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

犀角地黄汤

9、温病白砂苔、白碱苔、积粉苔、白霉苔、镜面舌、杨梅舌、猪肝舌的代表的病机是什么?

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苔未及转黄而津液被劫。

白碱苔——温病兼有秽浊极甚,夹秽浊郁伏,多见于湿热类温病

积粉苔——瘟疫病湿热秽浊极甚,郁闭膜原的征象,证多凶险。

白霉苔——主秽浊之气上泛,胃气衰败,多见于温病后期,预后较差。

镜面舌——温病后期,邪热渐退而胃阴衰亡之征象。

杨梅舌——血分热毒极盛,常为动血或动风之先兆

猪肝舌——为肝肾阴竭,预后不良

10、王安道和刘河间的代表著作及学术观点各是什么?

朝代医家代表著作学术观点意义

金代刘河间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玄机病原式》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重大转折立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

制新方表里双解剂

宋代王安道《医经溯洄集》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脱却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

治则清泄里热

11、温病见口渴不欲饮提示什么?

①口渴不欲多饮—湿温病初起,湿重热轻--湿郁不化,脾气不升,津液敷布障碍。

②口干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而不舒—温病兼夹痰饮,痰阻气机不得温化。

③口干不欲饮或反不甚渴饮—营热炽盛,灼伤营阴,阴伤失养,引水自救;营热炽盛,蒸腾津液上承,暂缓+营分症。

④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瘀热交结+血分症。

12、温病实痉和虚痉各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⑴实痉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表现为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

⑵虚痉抽搐无力,手足蠕动,或口角振颤,心中憺憺大动等

14、温病“身热夜甚”的机理是什么?

热入营分证,邪热炽盛,营阴受损,实中有虚,或热入血分证,瘀热交结

15、温病兼证有哪些?温病复证有哪几个?

温病的兼证有痰饮、食滞、气郁、瘀血等

温病的复证有劳复证、食复证、感复证

16、为什么说“留的一分津液,就有一分生机”?

⑴温病养阴法是指滋阴养液,补充阴津损耗的治法,具有润燥生津、滋养真阴、壮水制水的作用,属补法;适用温病后期邪热渐退,阴液耗伤之证。

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明显,易伤津耗液;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温热邪气自始自终不同程度地损伤人体的阴液,且病至极期和后期尤其突出,阴液的耗损程度与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正如古人云:“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⑶因此在温病初期就应该时刻顾护阴液,若后期阴液耗伤明显,便要以救阴为务。所以在温病的各个阶段和层次,顾护阴津十分重要。

⑷根据阴液耗损的程度和脏腑病位的不同,将滋阴生津法分为:滋养肺胃法、增液润肠法、滋补真阴法四种。前两种治法是针对温病后期气分邪热渐解,出现肺胃津伤或肠液耗伤;后一种针对温病后期营血分热邪炽盛,劫灼肝肾之阴而设。

⑸在温病的治疗中养阴法也要与温病其他治法配合使用,才能发挥作用,如养阴法与益气法,与清热法等。

17、温病分哪几个类别?各自的代表病种是什么?

⑴依据病证性质(是否兼湿)而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湿热类(暑湿,湿温,伏暑,霍乱);

⑵依据初起的发病类型:(即发表热证;迟发里热证)新感温病(风温,暑温,秋燥);伏气温病(春温,伏暑);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另一边长等于3,则它的周长等于( ). A .10 B .11 C .13 D .11或13 2、下列各项中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 等腰梯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3、算术平方根等于3的数是( ). A . 9 B . C .3 D 4 ). A .9 B .9± C .3 D .3± 5、下列各组字母(大写)都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A 、D 、E B .F 、E 、 C C .P 、R 、W D .H 、K 、L 6、若MNP MNQ ???,且8MN =,7NP =,6PM =,则MQ 的长为( ). A .8 B .7 C .6 D .5 7、在0.163 π 0.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 和9cm 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 )的木条. A .5cm B .3 cm C .17cm D .12 cm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9的相反数是 的平方根是 10、4- ,绝对值是 11 3.604≈≈ 12、比较大小: , 0 1 13、= ;= 14、7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15、若P(m 、2m-3)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其关于y 轴对称

的点的坐标为 16、点P (5、4)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7、在Rt ABC ?中,已知∠C=90°,∠B=60°,BC=2.3,那么∠A= , AB= 18、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其对称轴是 . 19、下列各数中:0.3 、3π- 、3.14、1.51511511…,有理数有 个,无理数有 个. 20、1 4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满分52分) 21、(本小题5分) 30y -= 22、(本题5分) 如图1,两条公路AB ,AC 相交于点A ,现要建个车站D ,使得D 到A 村和B 村的距离相等,并且到公路AB 、AC 的距离也相等,请在图中画出车站的位置. (图1) 23、(本题5分) 如图2,AC 和BD 相交于点O ,OA=OC ,OB=OD . 求证:D C ∥AB . 24 、(本题5分) 如图3,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B=CE ,AB ∥ED ,AC ∥FD ,求证:AB=DE ,AC=DF .

用心备考,迎战期中考试演讲稿.doc

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措施和教学策略。通过考试,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得到认识,促使自己巩固所学的知识,调整今后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找出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查漏补缺。因此每一个同学都必须以认真、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期中考试。 一、每个同学都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二、需要合理利用时间。备考时间不算长,但善于安排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让自己得到一个大的进步。时间是公正的,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要重视考前的复习。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重视复习,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肯定是重视复习的学生。所以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认真整理、归类,并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争取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四、要正确面对考试。考试是紧张的,每一位同学都要正确对待。考试既是知识的检测,又是意志的磨炼。考试时要紧张但不能过于紧张,要沉着冷静,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要科学对待考试,认真分析试题,仔细推敲,先易后难。要细心谨慎,做到先看清题目,再认真思考理清思路,最后动笔写答案。 五、要端正考试纪律。考试不仅是考查我们的学习知识,更

是考察我们的思想品德,一个人首先必须要有一颗诚信的心,才能把自己的学识用于社会造福于社会,且有人说,小利在于计大利在于德,有一颗诚信的信,也能更好的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每位同学都必须都应该诚信考试。 每一位同学都希望考出优异的成绩,以报答辛苦抚养我们的父母和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但考试成绩必然有差异,考得好不要沾沾自喜,要自我找差距,争取再进一步;考得不好也不可灰心丧气,要仔细分析找原因,争取下半学期打个翻身仗,尤其是高三的同学,更要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性,有自尊,更有一股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上进心。衷心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认真复习,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二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最新)

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初二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Ⅲ卷附加题三部分,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00分,第Ⅲ卷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3333-= B .822= C .2+323=D .2(2)2-=- 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5 B .12 C .1 3 D .9 3.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B .3,4,5C .5,12,13D .2,2,31. 4.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点. 若∠AOB=60°,AC =8,则AB 的长为( ). A .4 B .43 C .3 D .5 5.如图,点A 是直线l 外一点,在l 上取两点B 、C ,分别以A 、C 为圆心,BC 、AB 长为半 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分别连接AB 、AD 、CD ,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用配方法解方程2 230x x --=,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1)2x -= B .2(1)4x += C .2 (1)4x -= D .2(1)2x +=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F , 若BF =12,AB =10, 则AE 的长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9.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 墙下滑,且B 沿地面向右滑行. 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 到点O 的距离( ). A .不变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中医温病学说

一、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 概念:温病就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就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就是温病发生发展总就是趋势就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就是其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就是起病急,传变快;二就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就是易化燥伤阴;四就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发展概况、时期: (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 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二)宋金元时期(发展时期) 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就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与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五大特点学术思想:明末.吴又可(有性),继承前人学术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写成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说明温疫病的致病原因就是自然界另有一种特殊物质--杂气中的厉气所致。不同的病的厉气也不同,又指出使人的病气亦能使动物得病,而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对病气的感受性不同,说明厉气致病既可人畜共患,又有一定的选择性。叶天士《温热论》创立温病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吴瑭《温病条辨》,并于条文之后加自注,把方药附于证后,就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学专著,成为后世学习温病学的必读著作。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制订三焦分证治疗大法;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组创了不少温病方剂,便于临床运用与推广。三、温病的分类 其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指导辨证与治疗,及学习与研究。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依据就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纯热无湿的温热类与有热 有湿的湿热类。 温热类温病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等。 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霍乱等,这类温病起病较缓,兼备湿热证候,初起时热象不十分显著,湿邪偏盛或转化为寒湿时,易伤阳气,湿热化燥化火,可耗伤阴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

2018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第1题图 2018--2019(上)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考试用时:100分钟 ; 满分: 120分) 班级: : 分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题目后的括号) 1.下列图形分别是、、、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2. 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或7 B. 7或9 C. 7 D. 9 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A. 50° B. 80° C. 50°或80° D. 20°或80° 5. 点M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3,2) B.(-3,-2) C. (3,-2) D. (2,-3) 6. 如图,∠B=∠D=90°,CB=CD ,∠1=30°,则∠2=( )。 A .30° B. 40° C. 50° D. 60° 7. 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 ,6cm ,8cm ,10cm.从中任取 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如图,△ABC 中,AB=AC ,D 为BC 的中点,以下结论: (1)△ABD ≌△ACD ; (2)AD ⊥BC ; A B D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3)∠B=∠C ;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 如图,△ABC 中,AC =AD =BD ,∠DAC =80o, 则∠B 的度数是( ) A .40o B .35o C .25o D .20o 10.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角都相等,且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 ( ) A .30o B .36o C .60o D .72o 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 ( ) 去.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12.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四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A .2n +1 B. 3n +2 C. 4n +2 D. 4n - 2 … 第一个图案 第二个图案 第三个图案

初中期中考试备考复习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

初中期中考试备考复习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 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很快就要迎来中考了,而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第一个转折点。对每个初三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考上好高中。想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自然是要认真复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三中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三中考复习方法技巧 01、教材为本,整体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须有“本”可依。复习时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02、有计划的复习 制定看书计划、绘出知识结构网络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紧紧抓住重点和难点,努力感悟和突破。所谓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老师上课反复强调和题目中经常犯错的地方。如果能集中精力把重点的内容理解透彻,熟练掌握,有助于你提高复习效率。 03、看错题集,温故而知新 温习错题集,除复习语言知识点外,还要重视某些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看了两次以上还没有掌握的,要多请教与练习,直到错题基本掌握。 04、针对考点,专项练习 练习中,选题要精,练习要有步骤、有目的、有思考,切忌一味

做题,陷入题海。应该多做那些自己认为知识点理解、应用薄弱的题,对一些难题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对于那些偏题、怪题笑而弃之。 05、分析得分情况,分配好得分精力 分析自己平时得分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说选择题、填充题、解答题前3题与解答题后几题、实验题、作文、听力等得分进行分析,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比如:平时选择题得分较高,解答题前3题得分较高,那么,复习时重点应放在填充与解答题后面的几题上。这样可以将精力放在硬骨头上,不要精力平均使。 06、解题基本方法,熟练掌握 比如该画图的就得画图,该演算的就得演算,该写公式的就写公式等,遵守考试的一些常识。在答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题规范、步骤规范、书写规范。 07、心态良好,稳定发挥 稳定就是正常地发挥出孩子的水平,考试中孩子必需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考试前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紧张,做5到10个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我能行的。 08、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做解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时尽量做到每行只有一个式子或者一个推理句式,不要一句话连着一句话。那样老师看不清,尤其对于那些按步给分的题会影响自己的得分。 初三中考复习常见问题和对策01、不会规划学习的同学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同学们,轻松的心情会战胜一切困难。愿你放开手脚,大步朝前,迎难而上。加油哟! 一、你还记得吗?填填看。(每空2分,共26分) 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_________米,占 全长的_________。 2、若3x-2=4,则x=__________。 3、方程 81 x5 =x+1的解为_________。 4、适合方程2x+3y=5的一个整数解为__________。 5、若x2=25,则x=__________。 6、(-1)2011=__________。 7、X2-0.81=__________。 8、2280000写成科学计数法______________。 9、48路公共汽车起点站每5分钟发一趟车,1小时要发出 _________辆公共汽车。 10、若-5X=60,则X=__________。 11、某人想泡茶喝,已知他洗水壶1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

茶杯1分钟,烧开水15分钟,买茶叶10分钟,请问这个人 最快要_________分钟才可以喝到茶水。(提示:此题属于“统 筹方法”,它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提出的。) 12、5001080001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是9的倍数。 B 、4是10的约数。 C 、1是质数。 D 、15是合数。 14、982+4×98+4的值是( )。 A 、10000 B 、1000 C 、100000 D 、9000 15、已知3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5月10日是星期几?( ) 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六 16、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y=2 B 、x 2+1=3 C 、3-x 1=2 D 、x=2 17、已知一道选择题有A 、B 、C 、D 4个选择答案,请问小明 瞎猜做对的可能性是( )。(此题属于“概率”问题,概率 是指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它的值在0和1之间,包括 0和1。) A 、21 B 、31 C 、41 D 、0 三、大胆猜猜看,奇迹会出现。(对的打“√”,错的打“×”,每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计20分) 1. Don't eat ____food in the evening. It's bad ____ you. A. too much; with B. much too; for C. too much; for D. much; with 2.The more exercise you take, ____you will be. A. healthier B. happier C. the healthier D. the weaker 3.—Are you going to Tibet for vacation? —Yes, I want you to ____me with some information about it. A. drop B. show C. give D. provide 4.—What a heavy rain! Will it last long? —_______We're getting into the rainy season now. A.Of course not B.I’m afraid so C.That's impossible D.I'm afraid not 5. You can ____a conversation with you partner to practice English. A.pick up B.make up C.look up D.catch up 6. It's too hot. I can't wait ____in the lake. A.to swim B.swim C.swims D.swimming 7. David found a little girl______on his way to school, and he called police for help. A. cry B. cried C. crying D. cries 8. We have activities these days. Everyone in our class is as________as a bee. A. busy B. busier C. busiest D. the busiest 9. He knocked on the door but______answered. A. somebody B. anybody C. nobody D. everybody 10. Before she went abroad, she spent plenty of time ____ English. A. to practice to speak B. practicing speaking C. to practice speaking D. practicing to speak 11. I will send you an email when I___________ in Canada. A. arrive B. arrived C. am arriving D. will arrive 12. My brother is _____a hardworking student that he always gets high marks. A. so B. very C. such D. too 13. Many students have interests. Some interests are relaxing and________ are creative. A.the others B. others C. another D. the other 14. Please _____ the book back tomorrow when you come. A. take B. carry C. return D. bring 15. Don’t worry. We have ________ time to leave. A. little B. a little C. few D. a few 16. It’s time for class now, please stop __________. A. talking B. to talk C. to speak D. spoke 17. ---Hi, Jack! Why do you look so sad ---Well, I don’t know how to speak English well, Can you give me ____.

怎样做好期中考试准备

如何做好期中考试准备 第一:争分夺秒,上好复习课 三天的时间不算长,但善于安排的人可以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这些复习课都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他们看似都在重复平时学过的内容,其实,已是一种浓缩,一种总结,更是一种提高。这些课有助于大家理清复习的思路,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做好课堂笔记,听好每一分钟的课。 第二:合理安排,制定科学计划 复习计划是复习工作的前提条件,制定复习计划,是实现计划目标的重要保证。平常学习好的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复习的机会巩固基本知识、技能,由此及彼,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使自己学习水平再上新台阶。基础薄弱的同学更应充分利用这次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力争经过复习能有较大的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以此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第三:掌握技巧,以平和心对待 考试是掌握技巧也是非常关键的:1、整体浏览,拿到试卷之后,先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分配的时间。2、提高速度,考试时,题目有了思路就赶紧做,不要犹豫。3、碰到难题时,可以先用“直觉”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如果“直觉”不管用,就可以用联想法找到解题思路;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然后尝试。4、检查试卷,如果能够提前做完试卷,一定要细心检查看是否有遗漏的题目;重新快速浏览题目的要求,是否理解错题意,确保解题步骤和结果的正确。考试既是知识的检测,又是意志的磨炼。我们要有适度的紧张与焦虑,但更重要是沉着冷静,满怀信心。 第四:总结经验,谱写新篇章 考试过后总结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实际却很重要的一步。通过总结,我们查漏补缺,找到新的目标,为之努力。学习正如吃饭,而考试失败则就像是饭中的一粒石子,你总不能在人生中对知识最渴求时,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学习,正如你不会因为饭中有一粒石子而饿着不吃饭。

2020年初三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1页 共22页 初三数学第2页 共22页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12+=x y B .22 1y x =- + C .22+=x y D .22 1-=x y 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像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B .函数y=ax 2+bx+c (a ≠0)的最小值是-4 C .-1和3是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 D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二次函数y=x 2 -3x+m (m 为常数)的图像与x 轴的 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3x+m=0的两实数根是( ) A .x 1=1,x 2=-1 B .x 1=1,x 2=2 C .x 1=1, x 2=0 D .x 1=1,x 2=3 4.如图,在⊙O 中,OC ⊥弦AB 于点C ,AB=4,OC=1, 则OB 的长是( ) A . 3 B .5 C . 15 D . 17 5.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ADC=70°,连接AE ,则∠AEB 的度数为( ) A .26° B .24° C .25° D .20° 6.在直角坐标系中,⊙P 、⊙Q 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 四个点中,在⊙P 外部且在⊙Q 内部的是( ) A .(1,2) B .(2,1) C .(2,-1) D .(3,1) 7.已知⊙O 的半径为5,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 则反映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的图形是( ) 8.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 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锐角 B .假设至少有 一个钝角 C .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钝角 D .假设三个外角中只有一个钝角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已知,如图1,AD=AC ,BD=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 )对全等三角形. A. 1 B. 2 C.3 D.4 图1 3.如图2, 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 A .形状相同 B .周长相等 C .面积相等 D .全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 ) A. 50? B. 50?或65? C 、80?. D 、65? 6.如图3,已知点O 是△ABC 内一点,且点O 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 ) A. 0 110 B.0 120 C.0 130 D.0 140 7.点(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 ( ) A. (-3,-2) B. (3,2) C. (-3,2) D. (3,-2) 8.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5,11,6 B .8,8,16 C .10,5,4 D .6,9,14 二.填空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D B 图 F C O A B 图3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三篇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3篇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400篇一: 一转眼的功夫,期中考又快到了,为了能好好的考好这次的试,我定制了期中考复习计划,若不够全面的话就请老师您指导一下。 首先,先从我最弱的一个科目开始:政治。在这段期间,我打算用稍微多一点点的时间去弄政治,要多花时间去背那些重点难点,每个问题都一定要搞懂它,虽然说每一科都要这样做,但我就先在这里点明一下,政治这一科目,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你的笔记全不全,要是抄错笔记或是抄漏笔记的话那到了考试的时候,错题就惨不忍睹了!!!所以,笔记也要做到一点:查漏补缺!这样的话,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跟着到语文了,政治和语文这两科文科我都不太怎么在行,可是,语文稍微比政治学得好一些。对于这一科,我要做到的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古诗词要搞懂,背熟。第二点,重点学习过的课文要弄清楚主旨是什么,主人公和主要内容还有重点句和重点字词。最后一点,就是课外阅读,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要懂得回答,知道它问的是什么,我能从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英语!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科目,好的时候,它还不错,坏的时候,错的一塌糊涂,可是对于英语,我的强项就是口语,可是占的分不多,但是就算不多我也要拿到满分。所以我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弄,可是语法和阅读是我的问题所在,这两个搞不好的话,那么英语想好都好不了了,所以这几个星期我会着重的去弄这两点。 物理,这一科目我不太稳定,因为有些时候只要我稍微有那么一点不懂的地方

没有去弄懂的话,成绩一下子就滑下来了,所以,我要做的一点就是:记熟公式,要懂得利用公式灵活变通!!! 数学,对我来说,数学没有什么要计划的,我现在需要的只是保持这个水平,最好再往上赶一点就是了,其实做到这一点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课,课下多做习题就行了。以上就是我个人总结归纳出来的各科期中复习计划,如有什么漏的,请老师同学们给我点一下,以便于我更好的完善个科科目!!!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400篇二: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仅供参考。 数学 1.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给做。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2.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3.整理公式。重新背一遍并理解。 语文 1.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2.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做。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3.熟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作文方面可以参考历年作文题目,并尝试写一些作文。

[最新]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式子,(m+n),,,,中,分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近期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00016克,数据0.000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A.1.6×104B.0.16×10﹣3C.1.6×10﹣4D.16×10﹣5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A.x2﹣1B.x(x2﹣1)C.x2﹣x D.(x+1)(x﹣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 B.+=﹣1 C.(﹣)﹣2+(﹣1000)0=1016 D.()2÷(﹣)2= 6.已知?ABCD相邻两个内角的比为2:3,则其中较大的内角是() A.60°B.72°C.120°D.108° 7.已知函数y=(m﹣3)x﹣(m是常数),当m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A.m=3B.m>3C.m<3D.m≤3 8.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 cm和16 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可作为平行四边形边长的是() A.5cm B.8cm C.12cm D.16cm 9.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3<y2<y1C.y2<y1<y3D.y3<y1<y2

10.若ab>0,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B. C.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当x时,分式有意义. 12.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3.分式方程的解是. 14.已知,如图?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OM⊥BC,OM=2,AD=6,则△AOD的面积是. 15.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m)与散步所用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中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有(填序号) ①从家里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②小红家距离公共阅报栏300m ③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④小红本次散步共用时18min 三、解答题(本题共8个小题,共75分)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15分1×15) 21.Yang Li wants to be _____astronaut, and his brother wants to be_____ teacher. A.a; a B. an; an C. a; an D. an; a 22.The train will arrive twenty minutes. A.on B. of C. in D. at 23.My sister wants to work as a(n)______. She is active and likes talking to people. A.engineer B. reporter C. artist D. pianist 24.This question is really . I think every student knows the answer. A.hard B. difficult C. possible D. simple 25. Could I book(预定) a ticket this tennis match the phone? A.of; in B. to; on C. to; at D.of; by 26.---Why is Mary so ?---Her father didn't allow(允许) her to go to the party. A.relaxed B. upset C. original D. excited 27.Mike's cousin is the same age ______him. They get on well ______each other. A.from; in B. from;with C. as; in D.as; with 28.---Tom won't go boating with me. ---I won't, . A.both B. also C. too D. either 29.They arrived ______Paris ______a winter evening. A.at; in B. to; of C. in; on D. on; at 30.---Do you believe there are ______, Linda? ---Yes, although nobody has seen them. A.aliens B. stars C. clouds D. robots 31.Tina couldn't find her son ______. She was nearly crazy. A.everywhere B. somewhere C. nowhere D. anywhere 32.---Would you like sandwich? ---Yes, please. I can eat a lot when I'm hungry. A.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D. both 33.---You look upset. What's wrong? ---Lana lost my favorite book and I am very mad ______her now. A.to B. at C. for D. on 34.I am always too ______to speak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Mr Green said I was too shy. A.disappointed B. happy C. surprised D. nervous 35.We can't breathe(呼吸) freely on high mountains because the air is too ______. A.bright B. heavy C.thin D.fat 二.完型填空(10分1×10) I am a boy in South Korea. My English name is Tony. Recently(最近), a __36__called Engkey became my new teacher. Engkey teaches us 37 . It can move in the classroom while 38 to students and reading books. It can ask us to repeat(重复)English phrases and __39__us English songs. However, Engkey's voice is not its own. It is controlled(控制)by an English teacher in the Philippines. 40 the help of a special camera in the body of Engkey, the English teacher in the Philippines can __41__us. My robot teacher doesn't need to have a rest __42__it doesn't feel tired or get ill. It is a robot so it 43 gets angry with us. What's more, it doesn't speak 44 words to us. Everyone likes Engkey. It is very popular in my class. __45__will the students be like if their teachers are robots? I don't know. But students in my clas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after Engkey became our English teach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