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技术
静脉留置针 技术评价标准(临床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24
18
12
5
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
5
4
3
2
5
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
5
4
3
2
5
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
5
4
3
2
5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于患者可触及位置
5
4
3
2
5
观察患者情况
5
4
3
2
10
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5-10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10
8
6
4
3、指导患者
(10分)
5
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作用
5
4
3
2
5
告知患者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5
4
3
2
4、提问(1~2个问题)
(5分)
5
5
4
3
2
5、总分
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污染,欠规范,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Ⅲ级”操作欠熟练,有2~3处缺项、污染,欠规范,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无沟通。
静脉留置针技术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Ⅰ
Ⅱ
Ⅲ
Ⅳ
1、操作前评估
(1
5
4
3
2
5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5
4
静脉留置针操作PPT课件

皮下血肿
总结词
皮下血肿是静脉留置针操作中常见的 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皮下出 现硬结、疼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皮下血肿的发生与留置针的穿刺技术、 血管的脆性以及患者的凝血机制等因 素有关。处理方法包括局部压迫、冰 敷等,严重者需拔除留置针并给予相 应治疗。
液体渗漏
总结词
液体渗漏是静脉留置针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液体渗漏的发生与留置针固定不牢固、血管的完整性受损以及患者的体位等因素有关。处理方法包括 重新固定留置针、抬高患肢等,严重者需拔除留置针并给予相应治疗。
导管堵塞
总结词
导管堵塞是静脉留置针操作中常见的并 发症,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出现滴速 减慢或停止的现象。
VS
详细描述
导管堵塞的发生与血液反流、药物沉淀以 及导管扭曲等因素有关。处理方法包括用 生理盐水冲管、重新更换导管等,严重者 需拔除留置针并给予相应治疗。
05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目标
使医护人员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提高操作熟练度和安全性,确保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培训内容
介绍静脉留置针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流程;演示正确的穿刺方法、固定技巧及日常维护;讲解常见并发症的 预防和处理措施。
培训方法与实施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 员了解静脉留置针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要点。
优点
减少血管损伤和疼痛,方便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局限性
可能引起静脉炎、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02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1.准备工作:-洗手,并带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检查准备好的器材,包括留置针、消毒剂、皮肤贴、输液管等。
2.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自己,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
-询问患者有无静脉留置的禁忌症,如静脉血栓、静脉炎等。
3.定位静脉:-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选择手背、前臂或手臂等地方。
-用肉眼观察、触摸或使用探针等方法进行初步定位。
-确认静脉位置后,用手指或皮肤贴固定在静脉上。
4.消毒皮肤:-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静脉留置区域进行消毒,按照规定的消毒时间和方法操作。
-注意消毒范围,确保周围皮肤也得到适当的消毒。
5.静脉穿刺:-使用注射器,按照适当角度和深度将留置针插入静脉。
-注意插入的速度和力度,以免损伤血管壁。
-观察是否有血液回流,确认留置针已成功插入静脉。
6.固定留置针:-使用透明敷料或皮肤贴,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
-注意不要将留置针固定太紧或太松,以免引起不适或意外脱落。
7.核对留置针:-核对留置针的位置和连接的输液管是否正确。
-确认留置针无移位、漏液等情况。
8.教育患者:-向患者解释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患者遵守医嘱,保持留置针及周围皮肤的干净卫生。
9.记录相关信息:-记录留置针的插入时间、位置、次数等相关信息。
-记录是否有异常情况或不适,如出血、疼痛等。
10.定期检查留置针:-定期巡视留置针的情况,观察是否有漏液、感染等情况。
-保持留置针通畅,及时处理堵塞或感染等问题。
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Βιβλιοθήκη 扣分原因得分AB
C
准备质量标准15分
1.能针对患者的病情、血管情况、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等进行评估,静脉穿刺部门及血管选择适当
3
2
1
2.环境安静、整洁
3
2
1
3.护士个人准备完善
3
2
1
4.用物齐全,符合无菌原则
3
2
1
5.药品准备无误,符合配伍禁忌
3
2
0
流程质量标准60分
1.核对正确
8
4
2
2.患者卧位安全、舒适
4
3
1
3.皮肤消毒符合规范要求
4
2
1
4.止血带结扎时间适应
3
2
1
5.排气方法正确
6
4
2
6.穿刺方法正确,一次成功
10
6
2
7.松止血带撤针芯固定符合要求
3
2
1
8能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准确调节滴速
8
4
2
9.能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5
3
1
10.用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3
2
1
11.整理床单位消毒手执行单签字
3
2
1
12.记录及时、准确
3
2
1
终末质量标准15分
1.操作遵循无菌原则,程序符合要求
5
3
1
2.患者卧位舒适、输液管固定牢固、美观
3
2
1
3.床单位整洁无污染
2
1
0
4.能观察处理输液反应
静脉留置针[指南]
![静脉留置针[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58d7a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8.png)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学习目标:认识静脉留臵针静脉留臵针输液技术封管使用静脉留臵针注意事项使用静脉留臵针并发症及处理一、认识静脉留臵针静脉留臵针又叫套管针,由生物材料组成,柔韧性好,管壁光滑,对血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可用于小儿、老人输液,也可用于静脉采血,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治疗和抢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静脉留臵针由针头部和肝素帽两部分组成。
它是由钢制针芯软的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
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针头部为软硅胶管,后接硬塑回血栓,内有不锈钢针芯,针芯尖端突出于软硅胶导管的针头部。
肝素帽前端是硬塑活塞,后端有橡胶帽封闭,帽内有腔和中空管道,可容纳肝素。
二、静脉留臵针的操作方法操作要点1、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2、评估:⑴确认医嘱及输液卡片:患者床号、姓名、输入的药物、液量、液体滴速等。
⑵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诊断、目前治疗以及药物过敏史等。
⑶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合作。
⑷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穿刺部位有无瘢痕、硬结、炎症;一侧肢体如有静脉液路应选择对侧肢体。
3、操作前:⑴个人准备:应用六部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
⑵用物准备:①同静脉输液物品;②静脉留臵针( 20G /22G/24G )一个;③透明贴膜;④适量肝素溶液(生理盐水250ml+肝素钠12500~25000U);⑤输液卡片、笔;⑥必要时备正压接头4、操作中:⑴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药物等;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⑵常规消毒药液瓶塞;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查看有无破损、漏气等、并将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分别插入瓶塞直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在次核对所用药液无误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⑶检查留臵针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漏气,打开留臵针外包装,取出留臵针。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和维护

3M敷贴固定“3步曲”
自然下垂无张力 边撕边压。 塑性(先正中向 四周粘贴,边撕边压,均匀贴在皮肤上, 中间不留空气,保持无张力固定敷贴,延 长管穿刺座用胶布固定于敷贴上方,呈U型
高举平台法:
Y型管朝外(以免压迫血管,引起不滴)
留置针封管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维护
内容提要
留置针的穿刺技巧 留置针固定 留置针封管 留置针拔针
留置针的穿刺技巧
穿刺前准备:血管的选择(粗、直、弹性好,易 于固定的血管)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放松。 注意保暖,使血管处于最佳充盈状态。 消毒:面积大于敷贴 止血带: 进针:握拳的时机与技巧,手背部静脉穿刺前扎 止血带后,拳心要成空心状态,如用力握拳则手 背皮肤被拉紧,压迫血管使其变瘪,进针后易穿 破血管。
脉冲式封管 推V>拔V 偏向留置针那边加紧
留置针拔针 “0度撕敷贴法”,“180度撕敷贴法”
留置针操作技术流程

留置针的操作流程详解如下:
1. 选静脉:选择粗直、有弹性,避开关节,血流丰富的静脉。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垫巾和止血带,扎止血带于穿刺部位上方8~10cm。
2. 消毒:常规消毒皮肤(直径为6~8cm),待干后取出无菌透明贴膜,置于垫巾上于穿刺部位上端8~10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局部血管充盈。
3. 穿刺: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捏紧套管针针翼,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
在透明回流器中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推进少许(0.2~0.5cm),以确保外套管也进入静脉内。
一手固定针芯,一手将外套管送入静脉,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将针芯完全退出。
4. 固定:一条输液贴固定针柄,再以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一条输液贴固定软管。
5. 调滴速:连接输液皮条后,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输注药物等调节适当的滴速,取出垫巾及止血带。
风险提示:术后应注意防水,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若敷料出现松动或潮湿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告诉护士更换。
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当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共5篇)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共5篇)第一篇:静脉留置针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静脉留置输液是采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长期输液和静脉穿刺困难者。
用物1.基础治疗盘:无菌持物钳、碘伏、70%乙醇、砂轮、剪刀、启瓶器、棉签、弯盘。
2.输液盘:碘伏、棉签、止血带、弯盘、一次性留置针、透明敷贴、胶布3.其他:遵医嘱备液体及药物、输液卡、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瓶套、输液架、手套1双[操作程序] 1..备好输液架,带输液卡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或家属做好解释,评估病人情况,做好输液前的准备。
2.备齐用物。
擦净药液瓶,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瓶体、瓶内液体。
3 3 套上瓶套。
洗手,戴口罩。
备胶布。
4.启开液体瓶铝盖中心部份,常规消毒瓶盖,按医嘱加入药物。
在瓶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加药时间并签名。
5.检查输液器后关闭调节器,取出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6.整理治疗台。
7.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药物。
8.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管内有无空气。
9.检查留置针型号及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空气。
10.检查并打开透明敷贴外包装,选择合适的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直径8cm以上,待开。
11.戴手套,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再次核对并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取下针套。
12.左手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留置针针翼,针头斜面向上,嘱病人握拳,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
13.见导管尾部有回血后,降底穿刺角度,顺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推进0。
2cm。
14.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5cm,持针座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15.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打开调节器。
待液体滴入通畅后,撤去针芯,用透明敷贴作密闭式固定导管。
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签名的小胶布再次固定留置针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技术
(一)目的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配合.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3)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并压住导管前端处的静脉,抽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无菌透明膜作封闭式固定(安全留置针省略部分步骤). (4)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 (5)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
(6)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及位置.
(8)观察患者情况.
(9)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5-10毫升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3.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作用.
(2)告知患者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三)注意事项
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
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流程: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
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 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
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
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
置管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
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
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
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
目前认为肝素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
但对于不宜使用肝素钠的病人,限制了静脉留置针
的使用。
(1)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
做到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准确,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2)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日推注5~10ml等渗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应向肝素帽内注入2~5ml肝素液
封管。
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这样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封管液,可避免血液反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
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
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
(4)并发症的处理:①静脉炎。
尽量选用较粗大、回流通畅的静脉,以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速减慢。
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h内冷敷,24h后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
②当针眼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管,并用50%硫酸镁湿敷,[3].③若留置针置入2~3天后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现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④堵管。
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接不牢,透明敷贴不宜每日更换,应视粘贴膜脱落及污染现象及时更换。
(6)拔管:沿血管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2~3min,防止出血,可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