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青藏高寒牧区
青藏高原,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的差异较大, 因而草场类型较多。著名的畜种:牦牛、藏绵羊、 藏山羊。
1.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A.北方地区多为旱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B.南方地区高温多雨,盛产苹果、梨、桃 C.西北地区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 D.青藏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广大草原, 传统的游牧方式现在正向定居放牧的方向发展
全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 疆高山山麓的块状绿洲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独特的高寒气候——气温较低,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太阳能丰富,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豌豆生长 重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作业:
1、每位同学书写一篇与家人出游的所见 所闻,下次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2、观看班级空间里分享的微视频《南北 方饮食对对碰》、《南北方民居的差 异》、《世界民居博览》。
谢 谢 大 家!
5.浙江的网友给小明从邮箱里发来一张家乡的景观图片,应该
是下面的哪一张 ( B )
A
B
C
D
6.下列依次排列的四幅植被景观图反映我国( A )
A.从西北地区往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变化 B.从西北地区往东部季风区的热量变化 C.南方地区至北方地区水热状况的变化 D.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变化
分区
农业特色
北方地区
耕地以旱地为主,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苹果产量最大,黄河故道是全国最长果园带
黄土地——两年三熟,冬小麦、棉花、花生 黑土地——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2.北方地区的农作物耕作制度一般是( D )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 马
• 6.饮食习惯:南( 甜 )北( 咸
• 7.工业结构:南( 轻 )北( 重
• 8.民居建筑:南( 高 )北( 低
• 9.武术专长:南( 拳 )北( 腿
• 10.方言种类:南( 多 )北( 少
你还能说出哪些?南(
)北(
) ) ) ) ) ) ) ) ) ) )……
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
二、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东南 部临东海、南海
主要省区:
包括长江 中下游、南部 沿海和西南各 省(市、自治 区)
主要地形:
高原、 平原、丘陵 和山地为主
划分依据: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 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 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点击地图可放大)
想一想:西北地区房屋的屋顶为什么都较为平坦?
农业生产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 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青藏地区主要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放牧牦牛等牲畜,一些河谷地带适合发 展青稞等为主的高寒农业。
新疆细毛羊
牦牛
三河牛
内蒙古牧区 草原牧场
青藏牧区 高寒牧场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四、西北地区
位于大兴安岭 以西,长城、 阿尔金山—昆 仑山以北
主要省区:
(点击地图可放大)
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西北部等省(自治区)
划分依据: 我国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以西
主要地形:高原、盆地为主
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
五、青藏地区
七下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03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传统民居
南、北方民居 有哪些不同点?
屋顶、窗户、建材……
把民居对应的地区和特点连起来。
蒙古包 竹楼 四合院 碉房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易于拆装、搬运方便
屋顶坡度小,窗大,防寒
多为石块或石木结构
竹木材料建造,通风散热
饮食习惯
运输方式
南方很多地方采用水 路运输为主的方式
(2)概括丙地区和丁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
特征 (2分)
丙:干旱
丁:高寒
(3)图中甲乙两区的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
地理分界线,试举两例说明其地理意义
(2分)
①__南____方___和___北___方___的___分___界___线_____________ ②__温___带___季___风___气___候___和___亚____热___带___季___风___气_ 候的分界线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 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重要 影响。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必然 会影响到区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这些影响主要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对生产影响的表现 对生活影响的表现
农业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原因:气候差异
农业生产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 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青藏地区主要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放牧牦牛等牲畜,一些河谷地带适 合发展青稞等为主的高寒农业。
新疆细毛羊
牦牛
三河牛
西北发展:绿洲农业 (新疆地区) 西北发展: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2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的重要影响2、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重难点: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复习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特征,进入本节课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环节一: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浏览课本,参照地图册,填表完成四大区域的差异。
【自主学习】Come on! 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环节二:小组展示,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环节三:小结本节课内容,书写板书环节四:观看四大区域自然环境的视频,学生通过动态的观看迅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练习检测】1.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是()A.一年两熟B.一年三熟C.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一年两熟到三熟2.下列各组地形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华北平原3.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苹果主要产自于()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4.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D.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6.下列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是()A.小麦、棉花、杂粮B.甘蔗、水稻、油菜C.小麦、水稻、甘蔗D.高粱、青稞、油菜7.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分布来看主要属于()A.灌溉农业B.绿洲农业C.高寒农业D.河谷农业8.下列说法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相符的是()①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④很多山峰多年积雪,冰川广布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板书设计】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影响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农业、工业、交通、民居)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第一个节课四大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人文要素的影响。
第六章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备课组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班别:组号姓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四大区域的农业分布特点及环境的关系。
(重点、难点)2、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工农业生产状况、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二、自主学习:1、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在方面;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交通运输工具、民居等方面。
其中民居是最能直接地显现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各具特色,北方地区耕作制度,耕地以为主。
南方地区耕作制度,耕地以为主,是我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青藏地区地势高,以牦牛等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及林业。
三、合作探究:1、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2、正常年份,夏初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经线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的呼伦贝尔B、北方地区的黄河下游地区C、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D、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3、我国东北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与华北的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景观差异反映了()A、南方与北方的植被差异常B、南方与青藏地区植被差异C、北方与西北地区植被差异D、北方地区的内部植被差异4、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特征为()A、高寒B、干旱C、湿润多雨D、植被繁茂5、对于西北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区有全国最长的内流河B、农业类型以灌溉农业为主C、本区有我国最大的盆地D、“塞外江南”不属于本区6、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地区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7、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降水丰富B、云量少,日照高,气温日较差大C、积温低,风力强D、沙性土壤肥沃8、西北牧区居民常常食用的食品有()A、水果和蔬菜B、牛羊肉和乳制品C、鱼类和猪肉D、面食和稻米四、读图练习。
七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北方地区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__________,地形多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重防寒保暖,由于地势 __________ ,人口众多,所以村庄都较大。
二、南方地区3、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季风区,地形多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4、南方地区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__________ ,利于排水。
三、西北地区5、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 __________ ,地形多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气候干旱,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牛马羊等,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
四、青藏地区6、青藏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形多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地势高,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青藏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高寒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渐渐形成了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答案:1、季风区平原高原 2、地势平坦 3、丘陵山地4、较大5、非季风区高原盆地6、高原山地互动课堂名师精讲例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差异 B降水差异C地形差异 D气候差异解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是气温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气候差异造成的。
答案:D温馨提示: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年平均气温高;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年平均气温较低。
在气候的影响下就有了明显的差异。
例2、华北平原适宜发展()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地农业D以青稞、豌豆为主的高寒农业解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位于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是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地农业。
答案:C温馨提示:北方降水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植小麦,棉花等耐寒农作物。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一、东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对生产的影响1. 东亚自然环境的特点•丰富的水资源:黄河、长江、松花江等•广袤的森林资源:北方的落叶松、红松等;南方的竹子、桂花等•岛屿众多:日本、韩国、台湾等•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2. 东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水资源:支撑了东亚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有利于农田灌溉和水力发电•森林资源:滋养了东亚的家具和造纸业,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岛屿: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的重要来源•自然灾害:限制了东亚的生产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二、东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对生产的影响1. 东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带:高山区、平原区、沿海岛屿区•广大的热带雨林和珊瑚礁群岛•多山的高原和火山2. 东南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地形:限制了交通和农田的发展,但也可利用山地农业和旅游开发•热带雨林:大大影响着东南亚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同时也成为木材和生物质能的重要来源•珊瑚礁群岛:是旅游业的重要景点,也对渔业和海洋运输业有重要作用•高原和火山:矿藏丰富,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三、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对生产的影响1. 南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广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原•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2. 南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地形:限制了南亚的交通和农业发展,但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南亚拥有世界优质的棉花和沙棘等农产品,也是木材、香料和纺织原料的重要来源•印度洋季风:南亚的农业、渔业和热带水果生产都离不开季风,但也带来了洪涝、干旱和热带气旋等自然灾害四、西亚-北非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对生产的影响1. 西亚-北非自然环境的特点•幅员辽阔,大多数为沙漠荒漠•有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死海•沿海地区有地中海气候2. 西亚-北非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沙漠:按照自然分界线和人工分界线分布于沿海地带和内陆地带,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但也提供了珍贵的石油等资源•死海:镁盐和钾盐储量丰富,是工业和化肥生产的重要原料•地中海气候:西亚-北非的海岸线广袤,气候宜人,是葡萄酒、橄榄等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地总结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是世界上重要的四大区域,其自然环境与生产和生活的密不可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各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从而掌握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各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对于地理知识的具体运用和深入分析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和总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掌握各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各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
2.案例教学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收集各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图片,用于直观展示。
2.实例资料:准备与各地形区生产生活相关的实例,用于分析。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展示各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和
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到“会用地理”。
【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为六章知识,第五章对中国地理概况进行总述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后面四章对中国四大区域进行分区域学习。
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前第六章与第七章还侧重的选择了一些区域进行介绍。
虽然在我们的教材中,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没有详细的表示出来单独的列出框题,但是教材上确表述细致,稍微归纳总结就可提取资料。
【学情分析】
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中国的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
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各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图片以及视频的展现,使学生能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读图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本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域辽阔,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教学内容】
1、四大地理单元不同的农业生产
①、作物熟制②、土地利用类型③、主要农作物
2、四大地理单元生活的差异
①、传统民居②、饮食传统③、交通运输方式④、服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各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比较和看图的方法,分析到我国北方、南方地区生产、生活的差异。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和看图的方法,分析到我国北方、南方地区生产、生活的差异。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回顾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各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
<新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的农业生产状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一、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北方地区农业生产
(图片展示土地利用类型)师: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看到的图片上是旱地还是水田?
(图片展示几种农作物)学生总结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种类。
教师补充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
2、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南稻北麦)
(展示云阳梯田图片)师生活动同上
3、西北地区农业生产
学生回顾:西北地区地貌特征。
(图片展示)学生描述图片特征
师:图片中像我们展示了几种农业类型?西北地区有没有种植业?种植业怎么发展起来的?
4、青藏地区农业生产
(图片展示)学生总结:青藏地区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
教师补充:畜牧业为高寒畜牧业,种植业位于河谷地区
过渡: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还表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二、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图片展示)学生识别图中信息,认识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
2、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图片展示)师:图片中展示的信息,说明了四大地理区域饮食的哪些不同点?
3、自然环境对传统名居的影响
(视频展示)师:请同学们观看的视频的同时,总结各区域名居的特点?
4、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图片展示)师:根据图片展示,请同学们区别南方地区于北方地区的传统交通方式?
<课堂小结>用PPT进行课堂小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