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质量检验标准
设备组装工序质量检测检验计划

设备组装工序质量检测检验计划1. 背景和目的本检验计划旨在确保设备组装工序的质量,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检验对象本计划适用于所有设备组装工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设备组装前的零部件检验- 设备组装过程中的操作质量检验- 设备组装完成后的整体检验3. 检验方法为了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检验方法:- 目视检查:对装配过程中的零部件进行目视检查,确保零部件的完整性和正确安装。
- 测量检查: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对装配结果进行尺寸、角度、压力等方面的测量检查。
- 功能验证:对装配完成的设备进行功能验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4. 检验频率和抽样方法检验频率和抽样方法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组装工序的特点进行确定。
具体的检验频率和抽样方法将由质量部门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相关标准进行制定,并在组装工序中进行执行。
5. 检验记录和报告所有检验记录将详细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被检零部件或设备的名称、规格和批次信息- 检验方法、结果和判定标准- 不合格项的具体描述和处理方法- 检验员的签名和日期6. 管理措施和改进追踪和分析不合格项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在必要时进行工艺改进和培训,以提升设备组装工序的质量水平和效率。
7. 相关文件和参考标准为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本检验计划将参考以下文件和标准:- 设备组装工艺指导书- 相关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上是设备组装工序质量检测检验计划的主要内容,为了确保质量的一致性和持续改进,有关部门和员工应按照本计划进行质量检验,并及时记录和处理不合格项。
组装质检标准

组装质检标准ASSEMBLING QC STANDARD1.目的确保组装产品符合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2.适用范围实木、板式组装工序3.品质检验(1)检验工具:测湿仪、卷尺、游标卡尺;(2)检验方法:工具测量、目视;(3)首先确认来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长、宽、厚公差为±0.5MM;(4)作业员必须作首件自检,并将结果记录于“生产命令单”内;(5)品检员的品质检验结果记录于“组装检验日报表”。
4.品质要求(1)实木组件无腐烂、虫孔、断裂等现象,颜色、木纹方向一致,含水率≤12%。
(2)板式组件无空心、松散、虫驻、开裂、崩缺、受潮等现象。
(3)组装成品结构牢固,着地平衡。
无胶痕、崩缺、刮(碰)伤、出钉、穿钉等现象。
(4)有雕刻组件的产品,雕刻部分应对称、形体一致。
(5)组装成品允许的尺寸公差为(单位:mm):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公差范围外形尺寸长、宽、高±5 对角线±3底座底脚着地平稳性≤2邻边垂直度框架对角钱长度≥100 ≤3对角线长度<1000 ≤2分缝内嵌式双合门门与框架上下留缝 3门与框架左右留缝 1门与门中间留缝 3单门门与框架上下留缝 3门与框架左右留缝 2抽屉抽屉面与框架上下留缝 3抽屉面与框架左右留缝 2抽屉面与抽屉面中间留缝2.5 四门衣柜门与框架上下留缝3.5门与框架左右留缝2.5门与门中间留缝 2镜子镜子周过与框留缝 1 盖装式门门与框架平面间隙≤2 抽屉抽屉面与框架平面间隙≤1.5。
装配检验规范

装配检验规范(质检部)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一、表面检验1、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转动和传动部位是否灵活准确,面漆涂层表面应均匀平整,无流痕、不堆积、漆膜光亮、色泽鲜艳、无缺漆、不起泡、不开裂、不起皱、无划伤,不见明显的砂纸痕迹,不混色,装饰线条平、直、界线分明。
2、进行部件化生产的零部件在总装前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涂装。
3、凡待装配的零部件,必须有检验人员检验合格标记,外购件、协作件须有证明合格的文件,方可进行装配。
4、凡已涂漆的零部件在油漆干透之前不得进行装配,凡不要求涂装的零部件,应涂上油脂。
5、电镀件、镀铬件、法兰件,不允许有锈蚀划痕和碰伤,配合面应清洗,干后涂适量的润滑油(脂)零部件的油孔要畅通注油。
6、箱体、阀体等零件与其他零件连接处,必须紧密不得漏油(水)。
二、紧固件装配检验1、紧固件螺纹不应有碰伤,螺栓、螺钉头部,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
不应倾斜,螺栓不应有锈蚀划伤,表面应镀铬或法兰。
2、螺钉、螺母紧固时严禁使用不合适的搬手,必须对称交叉轮番逐次拧紧。
按图纸力矩要求进行。
3、各种止动垫圈在螺母拧紧后,应弯转舌耳,螺栓头部防松保险丝应按螺纹旋向穿装。
三、滚动轴承的装配检验1、轴承用温差法热装时,应将轴承用油加热至140-160度后进行装配。
但带防尘盖或密封圈的轴承不能用温差法加热。
2、轴承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压力机压入,不允许用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如用手锤敲打,则中间垫以铜棒或其它不损坏装配件表面的物体。
3、安装轴承时应将带标记端面朝外。
4、轴承空腔内应注入空腔容积65%-80%的黄油。
5、可拆卸的轴承在清洗后必须用原装位置组装不准颠倒。
四、滑动轴承的装配1. 衬套及轴瓦上的油槽必须平整光滑,无毛刺。
衬套在装入轴轴承承座时,应用压力机压入,且不得歪斜。
须用手锤打入时,其中间必须垫以软金属。
2. 装配后轴必须能灵活运转,轴向间隙应符合表1之规定。
表1五、链轮和链条的装配检验1、链轮安装后不许有轴向串动。
盾构管片模具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环、纵向螺栓
应紧固、牢靠,且与模具接触面应密封良好
观察检查
3
隔离剂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1
预埋件
与模具接触面应密封良好
观察检查
2
宽度
±0.4
nun
内径千分尺检查
3
弧弦长
±0.4
mm
样板检查
4
边模夹角
≤0.2
mm
靠尺、塞尺检查
5
对角线
±0.8
nun
钢卷尺、刻度放大镜检查
6
内腔高度
-1〜+2
mm
高度尺检查
7)对角线偏差:每片至少检查2点,每点检查2次。
8)内腔高度偏差:每片至少检查4点。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盾构管片模具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
1
组装
有较好的整体刚度、良好的运转性能和足够的安全度,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漏浆
观察检查
±控项目
盾构管片模具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Βιβλιοθήκη 2)管片模具安装:应全数检查。3)预埋件: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至少3件。
4)宽度偏差: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每片至少检查6点。
5)弧弦长偏差:每片至少检查2点,每点检查2次。
6)边模夹角偏差:每片至少检查4点。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是为了统一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而特别制定的。
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该标准主要是根据国家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编制的,应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10—88配合使用。
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与评定应遵循以下要求:
1. 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 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 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 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质量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标准
1、外协件
1.1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表面无锈蚀。
1.2按照工艺技术要求,检测材质、尺寸、工艺参数。
1.3通过生产试装,确认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1.4对于关键件实行全检,次要件进行抽样检查。
1.5按检验结果开具书面报告,合格即准予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件贴上不合格标识,并通知仓管员隔离摆放,交由经办人处理。
2、原材料
2.1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表面无锈蚀,焊管焊缝光滑平整、无裂缝。
2.2检测外形、尺寸、材质是否符合生产技术要求。
2.3钢管需通过试弯检测,弯制后无皱褶、无裂缝。
2.4按检验结果开具书面报告,合格即准予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件告知仓管员不予卸货,并交由经办人处理。
3、半成品
3.1检测外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及生产技术要求。
3.2弯制产品与检具贴合紧密,且通过生产试装与周边件结缝吻合。
3.3焊接小件通过车架组装,结缝不超过2毫米。
4、产成品
4.1焊缝外观平整、光滑,无错焊、漏焊、虚焊、气泡、气孔,焊渣清理干净。
4.2检查各安装点、孔位与检具检点是否对准吻合。
4.3相关件组装验证。
编制:赵云审核:批准:。
饰面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饰面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内墙饰面板安装工程和高度不大于24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外墙饰面板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2检查数量:
1)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饰面板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每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饰面板工程,每500m2-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4)室外每个检验批每IOOm2应至少抽查1处,每处不得小于IOm2。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饰面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卫生器具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卫生器具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按个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成排安装的抽查2排。
2)满水试验和通水试验:按个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成排安装的抽查2排。
一般项目
3)卫生器具安装允许偏差:按个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成排安装的抽查2排。
4)有饰面的浴盆:按个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处。
5)小便槽冲洗管:按个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
6)卫生器具的支、托架:按个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成排安装的抽查2排。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装质量检验标准
(试行版)
目的:确保组装产品符合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1.检验工具:卷尺、直尺、游标卡尺、塞尺、测湿仪;
2.检验方法:工具测量、目视、手摸;
3.适用范围:实木、竹材组装工序;
4.质量标准
4.1柜类检验标准
4.1.1产品(部件)与设计相符、棱角分明、线条顺畅、表面平整光滑;
4.1.2外形尺寸公差:500mm以下公差±1mm以内;500-1000mm公差±1.5mm以内;1000mm
以上公差±2mm以内;
对角线公差:500mm以下公差±1mm以内;500-1000mm以下、±1.5mm以内;1000mm 以上±2mm以内;
4.1.3产品材质,用料符合设计要求;组件无腐朽、虫孔、裂痕现象、颜色,木纹方向一致;
4.1.4榫结合处不允许断榫,榫及零部件结合严密牢固;
4.1.5开合部件和配件应使用灵活;
4.1.6各种配件安装不得有少件、漏钉、透钉、挂花表面等现象;
4.1.7可视面不允许凹凸不平、歪斜、断纹、胶水痕;
4.1.8所有柜面板、框架结构、板式结构、混合式收涨缝符合设计标准和相关标准;
4.1.9组装成品允许尺寸公差表单位(mm);(见附表)
4.1.10合页安装高度一致、左右对称、螺钉不能装斜、松动、漏装、合页轴心与框边平行、
外露一致;
4.1.11工艺线衔接自然、顺畅、大小深浅一致;
4.1.12柜门、柜桶拉手位上下平齐,公差在1mm内,左右对称公差在±0.5mm内;
4.1.13修补用同木种、同木纹、相同含水率木材;
4.1.14活动层板间隙按收涨位计算,长度公差±1mm;
4.2椅、凳检验标准
4.2.1组装后的产品,外形与设计相符、棱角分明、左右对称、高矮一致、平整、线条顺畅、
四脚平稳;
4.2.2产品的用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2.3外观不允许有裂痕、碰伤、断纹、不对称、胶水痕;
4.2.4外形公差允许在±2mm以内;
4.2.5四角平面度公差允许在±0.3mm以内;
4.2.6后屏扭曲度公差允许在2mm内;
4.2.7后屏横枋外形应一致,中心对称,公差在±1mm,接口吻合间隙0.2mm内;
4.2.8扶手间距公差±3mm内;
4.2.9皮垫进框后,与枋框吻合,单边间隙在0.5-1mm内,周边缝隙均匀,不透光;
4.3餐台类检验标准
4.3.1产品用材符合设计要求、组装产品圆角分明、邻边垂直、线条顺畅、表面平整、四脚
水平;
4.3.2组装产品可视面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歪斜、翘角、断纹、碰伤、倒剌、胶水痕;
4.3.3面板变形度控制在≤3mm;
4.3.4面板邻边垂直度允许≤2mm;
4.3.5整张餐台边直角度在公差≤3mm内;
4.3.6组装导轨,展开灵活、推拉顺畅、无噪声、主台与加长台面平整;
4.3.7板扣要配套、对齐、扣紧不松动;
4.3.8工艺线衔接自然、过渡顺畅;
4.3.9修补用同木种、同木纹、相同含水率材料;
4.4床类检验标准
4.4.1产品用材符合设计工艺要求、组装的产品棱角分明、线条垂直、表面平整光滑、结构
稳固;
4.4.2产品的可视面不得有凹凸不平、歪斜、断纹、碰伤、胶水痕等现象;
4.4.3组装床拼格条分清正反面,五金件不允许有裂痕,碰伤痕;
4.4.4部件组装完后必须整体试装,部件互换,无松动,床母与床屏接合紧密、平稳;
4.4.5床母与床头孔位(槽位)高度公差在2mm内,组装后床母端面不允许外凸出;
4.4.6床母与床头架,床尾架组装后翘曲度允许≤3mm;
4.5所有产品、部件符合含水率检测要求《具体按含水率管理规定》执行;
签字日起生效
2007年9月23日编制: 会签: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