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67卫生统计学试题学习(一)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见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
A.样本 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个体2.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 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C.极差 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标准差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平均数1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 )。
A .方差分析B .t 检验C .两者均可D .方差齐性检验11.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
A .ν总-ν误差 B .ν总-ν处理C .ν总-ν处理+ν误差D .ν总-ν处理-ν误差12.在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μX ( )的概率为5%。
A .1.96σB .1.96X σC .0.052,t s ν D. 0.052,X t S ν1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 )。
A .各处理组样本均数相等B .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C .各处理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 .各处理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14.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复习资料《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对照、重复标准答案:D2、以下资料类型不宜用秩和检验的是:()• A.等级资料• B.二项分布•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标准答案:B3、某研究检测了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经检验该资料总体方差相等,欲比较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有无差异,取双侧a=0.05,经成组t检验得P <0.01,则:()• A.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 C.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很大• D.尚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标准答案:A4、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分布类型是:( )•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两端无确切值的分布标准答案:A5、随机抽取某市100名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的概率估计该市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宜采用:()•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标准答案:B6、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A.样本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间相互独立• B.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C.样本例数小,样本相互独立• D.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样本数据独立标准答案:D7、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A.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标准答案:A8、对两个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该:( )• A.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晌• B.排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C.排除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D.排除抽样误差标准答案:A9、用某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病人30例,两周后25例患者痊愈,由此可认为:( )• A.该疗法疗效好• B.该疗法疗效一般• C.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D.因冶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标准答案:C10、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能够反映整个人群死亡水平的指标是:()• A.死因别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年龄别死亡率标准答案:C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源于:()• A.个体变异• B.随机变异• C.处理因素• D.随机变异和处理因素标准答案:D12、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最合适的方法是: ( )• A.分性别进行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标准答案:D13、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的错,其错误的概率为:()• A.等于0.10• B.β,而β未知• C.等于0.90• D.1-β,且β未知标准答案:B14、某研究欲比较正常人(n1=10)与单纯肥胖者(n2=8)血浆总皮质醇是否有差异,采用秩和检验。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3(2020年整理).pdf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 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 分)
1、抽样调查了某地 4 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得到身高均数为 98.67cm,标准差为 4.63cm,头 围均数为 46.23cm,标准差为 3.16cm,欲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身高变异程度大
标准答案:D 11、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
3
•
A.变异系数(CV)
•
B.方差( )
•
C.极差(R)
•
D.四分位数间距
标准答案:A 12、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 95%置信区间为:( )
•
A.
•
B.
•
C.
•
D.
标准答案:C 13、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检验,选用基本公式
的条件
•
C.等于 0.05
•
D.β,而 β 未知
标准答案:C 22、
某研究者在 3 种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分别独立地重复 12 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 36 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处理,其组间自由度为
•
A.35
•
B.33
•
C.11
•
D.2
标准答案:D 23、 某资料经配对秩和检验的 T=54,由 n=20 查双侧 T 界值表如下,则 P 值为 双侧概率 0.1 0.05 0.02 0.01 T 界值 60-150 52-158 43-167 37-173
•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
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
标准答案:A 7、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3

复习资料《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抽样调查了某地4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得到身高均数为98.67cm,标准差为4.63cm,头围均数为46.23cm,标准差为3.16cm,欲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身高变异程度大C■ B.头围变异程度大C■ C.身高和头围的变异程度相同r■ D.由于两者的均数相差很大,无法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标准答案:B2、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资料作关联性分析,可用()r*A.积距相关或等级相关rB.积距相关或列联系数*r■ C.列联系数或等级相关r■ D.只有等级相关标准答案:C3、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一样rC.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rD.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标准答案:C4、Y= 14+4X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 ,则此方程:()r■A.截距改变r*B.回归系数改变r*C.两者都改变r*D.两者都不变标准答案:C5、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r■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C■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r*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标准答案:C6、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r■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r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r*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r*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标准答案:A7、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没有疾病的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 习惯以包含95%或99%勺观察值为界值C. 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 D.资料为正态分布时,选择正态分布法计算标准答案:A8、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A. 文献中经常涉及的非目标人群B. 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C. 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D. 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标准答案:D9、下列关于直线回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回归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B. 应变量与自变量关系应为线性C. 回归方程可用来描述两定量变量间数量依存的关系D. 假设检验的P值能够反映自变量对应变量数量上的影响大小标准答案:D10、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A.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B.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C. 标准差越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D. 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标准答案:DA. 变异系数(CV)B. 方差(二)C. 极差(R)D. 四分位数间距标准答案:A12、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95%置信区间为:()A(戸一1.965/币“+1.9E5/烦)B.C (卩一L9G$第]JD+Lg£$p)D (卩一2.58F第,JD+2-5普Sp)标准答案:C/ (A-T)2 13、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检验,选用基本公式一二的条件厂A.心厂B.心厂l c盘》§且于》5广D料》妁且于》5标准答案:DA. 第一型错误小于5%B. Ho成立的可能性小于5%C. 第二型错误小于5%D. H i成立的可能性大于95%标准答案:B15、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r A.直方图•C 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C D.复式直条图标准答案:D•' A.血液中白细胞计数(109 /L)r• B.血型(A/B/O/AB)C• C.呼吸频率(次/分)r• D.心率(次/分)标准答案:B17、正态分布曲线下范围内的面积为r• A.90.0%C• B.92.5%r• C.95.0%r• D.99%标准答案:D18、某地2010年岀生性别比为106 : 100,该指标为B. 构成比A.率C. 发病率D. 相对比标准答案:D19、某医师欲分析昏迷程度与脑岀血直径的关系,收集其接诊的脑外伤患者42例,观察脑岀血直径(CT结果显示)和病人昏迷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可选择的分析方法是B. Spearman秩相关分析A.Pearson相关分析C. 两小样本比较的t检验D. 秩和检验标准答案:B20、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89.94/10万,但经过标准化后甲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82.74/10万,而乙地为93.52/10万,发生此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为A. 甲地的诊断技术水平更高B. 乙地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做得比甲地更好C. 甲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乙地多D. 乙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甲地多标准答案:C21、两样本率比较时,按水准,可认为两总体率有差异,此时若推断有错,其犯错的概率为A. 大于0.05B. 小于0.05C. 等于0.05D. B ,而B未知标准答案:C22、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36某研究者在3种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卜分别独立地重复12次试验,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处理,其组间自由度为r■A.35rB.33rC.11r* D.2标准答案:D23、某资料经配对秩和检验的T=54,由n=20查双侧T界值表如下,则P值为双侧概率0.1 0.05 0.02 0.01T 界值60-150 52-158 43-167 37-173rA.0.1 > P> 0.05rB.0.05 > P> 0.02*r* C.0.02 > P> 0.01r■ D.P v 0.01标准答案:A24、直线回归分析中,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观察点• A.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广C.与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之和最小标准答案:B25、对四格表资料的X 2检验,其自由度为r• A.1r• B.2r• C.3r• D.4标准答案:A26、抽样的目的是A. 研究样本统计量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 研究总体统计量D. 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标准答案:BA.标准正态分布以零为中心B. 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1C. 正态分布通过变换能变换成标准正态分布D. 标准正态分布有且仅有一条标准答案:B28、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A. 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B. 总的秩和等于零C. 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D. 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标准答案:C29、欲描述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宜绘制r•A.直条图r “•B.圆图r•C.线图•厂D.直方图标准答案:D30、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r•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C. 一定的推断精度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D.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最大样本例数标准答案: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总分:40分)1、频数表可用于B. 揭示资料分布特征C. 发现可疑值D. 计算某些统计指标E. 参数估计标准答案:A, B, C, D2、某医生对患某病的10例成年男性患者的血清蛋白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916,且PV0.0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变量呈正相关关系B. 两变量呈负相关关系厂C.两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厂D. 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E. 两变量间相关关系较弱标准答案:A, D3、某研究调查了某地1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胆固醇含量,经计算其均数为 6.58mmol/L,标准差为1.23mmol/L,当样本含量增大到500人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标准差会变小B. 标准差会变大C. 标准误会变小D. 标准误会变大E.标准差与标准误均不变标准答案:A, B, D, E4、E检验可用于:()« A.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 B.配对设计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C.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 D.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E.率的线性趋势检验标准答案:B, C, D, E5、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呈极度偏态的资料宜用()A.;'检验B.t检验C.U检验D. 秩和检验E. 没有合适的统计方法6、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A. 统计设计B. 搜集资料C. 整理资料D. 分析资料E.文章发表标准答案:A, B, C, D7、下列有关人口学信息的变量中,属于无序多分类变量的是•厂 A.性别•厂 B.体重•厂 C.职业rD.血型*•厂 E.身高标准答案:C, D8、当已知下列哪些条件时,可采用直接标准化法•厂A.已知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厂 B.已知被标化组的死亡总数•厂C.已知被标化组年龄别人口数•厂D.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厂E.已知标准组死亡总数标准答案:A, D9、制疋医学参考值范围时需注意•厂 A.足够的样本含量B. 参与对象的同质性C. 所选指标的分布类型D. 事先确定单、双侧范围E. 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标准答案:A, B, C, D, E10、RXC列联表检验时,如果有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可选择的处理方式是A. 增大样本含量,以达到增大理论频数的目的B. 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列厂C.将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与邻近的性质相近的行或列合并D. 采用四格表连续性校正的公式进行校正E. 采用确切概率法标准答案:A, B, C§ 3。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1)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 5490重型60427040 2870合计1007878100 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 605490重型604270 402870合计1007878 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1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1含答案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1. 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则: CA.t值不变B.t值增大C. t值减小D.t值与P值相等E.t值增大或减小2. 为研究新药“胃灵丹”治疗胃病疗效,在某医院选择50例胃炎和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胃灵丹治疗,对照组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
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 D 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以上都不对3.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 正态分布是以: E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5. 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 D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小概率事件E.偶然事件医学统计方法概述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A 5B 5.5C 6D lO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1【精品】

复习资料《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对照、重复标准答案:D2、以下资料类型不宜用秩和检验的是:()∙ A.等级资料∙ B.二项分布∙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标准答案:B3、某研究检测了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经检验该资料总体方差相等,欲比较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有无差异,取双侧a=0.05,经成组t检验得P <0.01,则:()∙ A.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 C.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很大∙ D.尚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标准答案:A4、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分布类型是:( )∙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两端无确切值的分布标准答案:A5、随机抽取某市100名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的概率估计该市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宜采用:()∙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标准答案:B6、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A.样本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间相互独立∙ B.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C.样本例数小,样本相互独立∙ D.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样本数据独立标准答案:D7、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A.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标准答案:A8、对两个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该:( )∙ A.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晌∙ B.排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C.排除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D.排除抽样误差标准答案:A9、用某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病人30例,两周后25例患者痊愈,由此可认为:( ) ∙ A.该疗法疗效好∙ B.该疗法疗效一般∙ C.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D.因冶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标准答案:C10、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能够反映整个人群死亡水平的指标是:()∙ A.死因别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年龄别死亡率标准答案:C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源于:()∙ A.个体变异∙ B.随机变异∙ C.处理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统计学的前提与基础是()
A,调查资料B,收集资料
B,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
2,变量可分为()
A,分类变量和定性变量B,数值变量,无序分类变量,有序分类变量B,计数变量和计量变量D,分类变量和计数变量
3,统计推断的主要任务是()
A,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B,参数估计和统计描述
C,样本估计和假设检验D,样本估计和统计描述
4,估计某地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的算术均数和中位数,则两者的关系为()A,算术均数>中位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
C,算术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中位数
5,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CV)B,方差(s²)
C极差(R)D,标准差(s)
5,求正常人某个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时应注意
A,正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偏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D,偏态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8,下列哪一项不是频数表的用途?
A,提示资料分布类型和分布特征B,发现可疑值
C,计算某些统计指标D,参数估计
9,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0,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组间均方包含的变异是()
A,全部数据的离散程度B,个体变异和抽样误差
C,测量误差和个体差异D,处理因素效应和随机误差
11,在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A,结果更合理B,结果会一样
C,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D,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
12,t检验的应用条件为()
A,样本例数较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数据独立
B,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C,样本例数小,样本数据独立
D,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
13,已知男性的血吸虫病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县居民的血吸虫病感染率,但甲县人口女多于男,而乙县男多于女。
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X²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15.样本相关系数r=0时,说明()
A.两变量(x,y)不存在任何关系
B.两变量存在相互关系的可能性小D,两变量的关系尚不能确定D,两变量间不存在直线关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种曲线关系
二,多选题
16,要简明,清晰地陈述资料,较好的方法是采用()
A,统计表B,统计指标C,统计图D,统计公式E,统计分析17,总体可分为()
A,无限总体B实物总体C数字总体 D 有限总体E形态总体
18,表示测量值离散趋势的指标有()
A全距B标准误 C 平均数 D 变异系数E标准差
19,非参数检验的优点有()
A,易于掌握B结果准确C计算简便D理论成熟E适用范围广
20,动态数列的指标包括()
A,发展速度B绝对增长量 C 增长速度D相对增长量E平均发展速度
三,判断改错题
21,由于标准差是反映观察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故两组观察值中,标准差大者变异程度一定较大,标准差较小者变异程度一定较小()
22,直接法和加权法计算的算术平均数结果是一致的()
23,标准误是描述观察资料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24,方差分析也可用于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25,凡可作直线回忆分析的资料,均可作直线相关分析()
四,简答题
26,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
27,简述X²检验的用途
28,简述实验与试验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29,某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规定每袋标准重100克,现对某日生产产品随机抽样抽查30袋,其均数为98.23克,标准差2.46克,试问:
(1)该厂当日生产的药品,重量是否足够?(列出计算过程)
(2)有一检验员根据以上结果,求出标准误为0.45克,随即算出95%的可信区间上限值为99.15克,认为不包括标准重量100克,可说明当日生产的药品重量不足,你认为合理吗?请阐明理由。
31.某研究人员对维生素E治疗脑血管痉挛进行了研究,将20只大百兔按窝别配成对子随机分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不给维生素E。
经脑血管造影求得基底动脉管径的相对变化率(%),资料如下:
(1)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何种设计?
(2)维生素E是否有抑制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32.某医生采用甲,乙两种方法对270例肝癌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甲法的检出率为73%,乙法的检出率为65%,两法共同的检出率为44%,请问:
(1)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何种设计?
(2)两种检查方法对肝癌的检出率有无差别?
答案:
四,简答题
30.(1)H0:μ=μ0 (1分)
H1:μ≠μ0
Ɑ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