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技术

合集下载

投射式人格测验

投射式人格测验

回答内容
1、人体:完整的人体、人体的一部分,虚构或神话中完整的人体、 虚构的 或神话中人体的一部分。
2、动物。完整的动物、动物的一部分、虚构或神话中完整的动物、 虚构或
神话中动物的一部分。
10、天上的云、雾、霜等。
3、抽象回答。如害怕、发怒。
11、爆炸。
4、回答为字母或阿拉伯数字。
12、日常食物。
投射技术分类
联想型——要求受测者说出某种刺激(如单字、墨迹)所引起的联想,如 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
建构型——要求受测者根据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 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内容探索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如莫瑞的主 题统觉测验。
完成型——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要求受测者自由 补充使之完整,根据受测者完成的倾向来探索其人格特征,如语句完成测验。
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难以找到投射测验的踪影。后来龚耀先对罗夏墨迹 测验在小范围内做的试用启动了我国对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学者童 辉杰、华裔日籍学者吉沅洪等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投射测验现在在研 究与临床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是要慎用。
二、联想型投射测验
(一)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RIT)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 于1921年编制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观察受测者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 的自由反应,评估受测者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在1996到2003年间,罗夏 墨迹测验是被文献提及最多的投射人格测验,引用排名仅次于 MMPI/MMPI-2和NEO,名列第三。
表露型——要求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 露其心理状态,如画人、画树测验。
选排型——要求受测者根据一定的准则(如美观、意义等)来选择项目, 或作各种排列,根据这些选择和组合来推断其人格特征。可用数字、图画、 照片等作为刺激项目。

投射技术类别与应用

投射技术类别与应用

投射技术类别与应用综述摘要:投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联想技术、构造技术、图画分析技术、意象构造技术、笔迹分析技术和完成技术。

投射测验应用广泛被应用到军事、教育、临床诊断等领域,而现在更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研究领域,但投射技术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投射投射技术一、投射和投射技术“投射”一词最早是弗洛伊德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命名,他认为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否认自己有不可接受的愿望,反而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

荣格在此基础上将之解释为: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

冯·佛兰茨认为:“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

l.frank在1938年的一份私人便函中最早使用了“投射技术”一词,他认为投射技术能够唤醒被试内心世界或人格特征的深层次的内容,从而在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中投射出被试内在的动机和需要。

1938年morray在他所著的《人格探索》一书中提出“投射测验”一词,这是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量的术语被首次提出。

“投射测验”和“投射技术”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投射技术分类投射测验在心理学中和问卷测验、情境测验并列为心理学中的三大测验技术。

投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联想技术联想技术起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荣格提出的语词联想技术,主要为被试者呈现一些刺激如单词,要求受测者说出这种刺激引起的联想,一般指首先引起的联想。

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属于此类测验。

(二)构造技术该技术要求被试者根据一个或一组图形或文字材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要测量被试者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被试者的深层心理。

比较著名的有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和儿童统觉测验,麦克莱兰的成就测验。

投射技术的方法包括哪些

投射技术的方法包括哪些

投射技术的方法包括哪些
投射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实验和观测方法。

常见的投射技术包括:
1. 光学投射:利用光线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在投影仪、幻灯机等设备中将图像投射到显示屏或墙壁上。

2. X射线投射:通过X射线机或放射源将X射线束投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接收器接收透射或散射的X射线以获取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信息。

3. 电子投射:利用电子束在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束刻蚀机等设备中,对材料表面进行扫描或刻蚀,实现微米或纳米级的图案投射。

4. 粒子束投射:利用加速器将粒子束加速到高速,并通过电磁或磁透镜聚焦粒子束,将其投射到靶物体上,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5. 声波投射:利用超声波或声纳技术,将声波传播到被测物体中,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声波回波,用于测量距离、检测物体的形状或内部结构等。

6. 离子束投射:类似于粒子束投射,但是使用的是离子束(通常为离子加速器生成的重离子束),可以用于材料表面的改性、掺杂或刻蚀等。

7. 射线投射:利用γ射线、中子或其他射线,将射线束投射到物体中,通过接收器接收经过或散射后的射线,从而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或特性。

这些投射技术在科学研究、材料科学、医学诊断、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投射技术法

投射技术法
酒:豪爽、醉、浓烈、营养、暴 力等。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酒的 特点,为改进工艺和市场定位提供 有关信息
控制联想法
把联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方法。
冰箱的品牌:海尔、西门子
连续联想法
联想第一个联想词之后,连续说 出第二个、第三个联想词
电视机,录音机,空调机
引导联想法
在提出刺激词语的同时,也提供 相关联想词语的一种方法,带有 导向性
Thank You
穿透幻影的太阳
——投射技术法
投射的概念
目录
投射技术法 的二三事
投射技术类型
“投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 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不自觉地反应 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
即使呈现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会说出不一样的 观点。原因在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往往 受到自己的心理特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投 射效应。通过分析被测试者对这些材料的解释, 便可以探究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自行车 联想提示:代步、健身、 娱乐、载物、运动、其他
句子和故事完成法
句子和故事完成法 (sentence and story completion test)
概念:
给出不完全的一种刺 激情景,如拿到一段不完整 的故事或一组残缺句子, 然后要求被调查者来完成。
可以与词语联想测试 法连用。
(例:如果我有10万,我会……)
投射技术法
关于投射技术法
通过各种非结构化的、间接的询问方式,激励 被访者反映出他们的潜藏动机、信仰、态度或 情感,了解他们对某一事端的心理状态。
适用于对动机和原因的直接提问,对较为敏感 性问题的提问等。
对受试者给出无限制、模糊的场景 受试者不经意间透露内在情感

投射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投射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投射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概述投射技术是一种将图像或视觉内容从一个源设备传送到一个目标设备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光学、电子或其他方式实现。

投射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教育、商业、娱乐等。

本文将介绍投射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投射技术的原理投射技术的原理基于光学投影、视频传输等知识,通过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等光学器件的处理,形成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像。

以下是投射技术的原理:•光学投影原理:使用透镜和反射镜将光线聚焦或反射,使其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从而创建一个清晰的图像。

这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形状或位置,以及调整光源的强度和颜色来实现。

•视频传输原理:通过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目标设备中,再通过目标设备中的投影模块将信号转化为图像。

这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如HDMI、VGA、无线网络等。

•光源选择:常见的光源包括白炽灯、LED、激光等。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如LED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势,适用于大多数低功耗的投射应用。

3. 投射技术的应用3.1 教育领域投射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

以下是几个教育领域中投射技术的应用场景:•交互式教学:投射技术结合触摸屏技术,可以创造一个交互性强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使用触摸投影仪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参与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演示:投射技术可以将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中的多媒体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进行演示。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视频、图片等资源,提供更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

•远程教育:通过投射技术,在不同地点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传输系统观看远程教育内容。

这可以减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地理限制,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3.2 商业领域投射技术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于会议、展示、广告等场景。

以下是几个商业领域中投射技术的应用场景:•演示会议:投射技术可以将电脑、手机等设备中的演示文稿、数据图表等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使得参会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演示内容。

投射技术及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3篇

投射技术及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3篇

投射技术及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第一篇:投射技术概述及其应用领域投射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装置将图像或视频投影到屏幕上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大屏幕、高清晰度、高亮度、可变尺寸等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投射技术在市场研究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企业会议、教育培训、广告宣传、展示展览等。

下面将重点介绍投射技术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

首先,投射技术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用于大屏幕显示市场数据以及展示产品。

通过使用高清晰的投射仪和屏幕,市场研究人员可以将研究数据直观的显示在大屏幕上,使得数据更加生动、直观。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市场状况,发现潜在的机会,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等。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投射技术将自己的产品展示在屏幕上,使得产品更加真实、直观,让顾客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和竞争力。

其次,投射技术在市场研究中的另一个应用是在产品设计和测试中。

通过高清晰的投射技术,设计师可以更清晰真实的感受到产品的样式、颜色和质感,更好地进行设计修改和优化。

而在产品测试中,通过大屏幕和高精度的投射技术可以更真实的模拟产品使用场景,减小产品上市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最后,投射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市场调研面板讨论中。

在市场研究中,面板讨论是收集和整合定性数据的一种方法。

通过投射技术,面板讨论可以更容易地展示和记录这些数据,同时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看到这些数据,从而有助于更好的讨论和分析。

综上所述,投射技术在市场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帮助企业更直观、更全面、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市场状况、产品设计和测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第二篇:投射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投射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企业内部,各种培训、会议、展示等都会使用到投射技术。

投射技术在企业内部培训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员工的培训效果、减少培训时间,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率。

首先,使用投射技术进行培训可以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培训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心理学投射技术

心理学投射技术

心理学投射技术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岳恒彦投射技术作为心理学的一项体现技术,主要体现在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无意识的反应到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投射技术的应用于体验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较为多见的。

基本假设:(1)个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特质、态度、及主观过程归于他人的过程;(2)与个体的兴趣、愿望、恐惧和期望一致的知觉客观刺激的过程。

一、投射技术作为一项应用心理的映射技术尤其自身的特点,自陈量表假设被试能良好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内省,并以选出最恰当的描述的方式报告出来。

二、“在情境相当模糊的情况下,被试会努力寻找测验外的线索为刺激提供意义。

视野中测验卡片的数目、测验房间墙上的画、施测的理由、施测者的性别和外表,这些都会影响投射测验的反应。

”三、投射技术的长处在于了解人的动机、潜在资源、无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四、对个案独特性的深入研究。

关于罗夏墨测绘报告:自陈量表假设被试能良好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内省,并以选出最恰当的描述的方式报告出来。

“在情境相当模糊的情况下,被试会努力寻找测验外的线索为刺激提供意义。

视野中测验卡片的数目、测验房间墙上的画、施测的理由、施测者的性别和外表,这些都会影响投射测验的反应。

”投射技术的长处在于了解人的动机、潜在资源、无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对个案独特性的深入研究。

把精神分析的理念用于少年犯时不适用,受罗特和凯利的影响比较大。

罗特强调与人类社会现象有关的学习论;行为的情景与个人因素并重;学习中认知历程的重要性。

一、社会认知论体系(一)认知的个体变量能力、译码、分类策略、预期、主观价值和自我调节系统;能力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代表了人的潜力。

译码人们在注意、解释和分辨事件时存在差异。

预期对行为-结果、刺激-结果的预期,不当的行为是行为-结果的预期与事实不一致的结果主观价值对某种行为的认识,如恭维;自我调节系统通过自我表扬和自我强化来激发自己的行为。

(二)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投射技术及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

投射技术及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

投射技术及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在定性市场研究中,有时我们会希望运用一种比较自然的、敏感度较低的方式来使被访者表达出他的情感、需求、动机等,这时我们就会想到投射技术。

那么究竟投射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它在市场研究领域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介绍心理投射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优劣势等,并探讨其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

一、投射技术的概念投射技术 (Projective Technique),或称投射测验,原本是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中用于人格评估的一种方法。

所谓投射(Projection)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态度、愿望、情绪、动机等人格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投射测验就是通过被访者对于这种结构不明确的、模糊不清的刺激(Stimulus)的反应来分析、推断其相应的人格特征。

刺激本身并不含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它们所引发的反应则是有特殊意义的,此意义来自被访者对测验刺激的主观解释和想法,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其心理上的需要、情绪、动机、冲突、防御等内在状态。

投射测验的工具都是由一组或一系列不具有明确结构的材料或作业组成,它们在含义上相当暧昧,使被访者对测验的目的和意图难以捉摸。

被访者在反应上并不受限制,且鼓励以自由联想方式做答。

二、投射技术的原理人的所有知觉经验中,都会有投射作用。

也就是说,知觉者总是将一些内在的主观经验投射到刺激来源上,认为该刺激具有某些性质。

这些主观经验可以是信念、预期、情绪、需要、动机等;既包括长期、稳定的人格特质,也包括当时的特定主观状态。

投射技术的缘起和发展与心理分析理论有密切关系。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人格结构的大部分是无意识成分,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非结构化的刺激情境为引导,才能使个体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

投射技术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被用来作为发掘被访者无意识过程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二、投射技术的假定
4. 人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各项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 择地对外界刺激赋予某些意义做出反应。
5. 人们平时深藏心底深处不轻易外露的部分,在某种刺激的 媒介下,往往会下意识流露出来,中国成语中有两个词能 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假定: 睹物思人和爱屋及乌。 6. 人们对刺激的反应各自有其独特的方式,这正反映了人格 的功能。在某人几乎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事而此事又非做不 可时,语言或行为的反应往往将其人格特质和态度、价值 观显露出来。要了解某个人的行为、信仰、感情等,最好 是让其自由表露。

在图画技术中,必须充分注意科学性和严肃性。
20
二、投射技术的基本操作规则和局限性
(二)实施的基本规则
• • 被访者的选择必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使用投射技术之前,研究人员要对消费者进行充分热身。

由于投射刺激的材料大都是含义宽泛、结构松疏,使被访 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不希望被访者知道测验 的目的,以及他的反应在心理解释上具有什么意义。 研究人员的任务就是提供给被访者一个舞台,让被访者尽 情发挥,毫无顾忌地表现某种行为或感情,对刺激情境做 出反应。
5
一、投射技术的定义及其心理学原理
定义:
• 投射技术是借鉴心理学上测量个性的精神分析方法,以非 结构化的问题,激发受访者的反应,以此来考察其所投射 的想法或人格特征。 • 在投射测试过程中,给被访者提供模糊而不确定的测验刺 激,主要目的在于引起被访者的幻想,让他的动机、情绪、 价值观、内心冲突、愿望、行为方式、接受程度和人格结 构等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
8
一、投射技术的定义及其心理学原理
• 综合多数定义,可将投射测验概括为“一种无结构的作 业”。刺激材料无结构,回答不受限制,发挥自由联想。 刺激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面对这种材料要作出反应, 便塞进自己的结构,所以称投射,也就是受试者的心理结 构投射到无结构的刺激材料中。
9
一、投射技术的定义及其心理学原理

37
主题统觉测验(TAT)


每套测验的两个系列分两次进行,测完第一系列通常花1 小时,在一天后或更长时间后再进行第二系列的测试。
通常第二系列的图片内容会较为奇特、复杂,容易引起 情绪反应。在第二系列测验完毕后,主测者会与被测者 作一次谈话,了解被测者编造故事的来源和依据,以结 果分析的参考。
• 事后,苏东坡在得意之余,将此事告诉了苏小妹。不料苏 小妹却兜头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这下你可输惨了”,苏 小妹说。苏东坡不解,问:“此话怎讲?”苏小妹答: “心中有何事物就看到何事物,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 就是佛;而你心中有污秽之物,你看到的自然就是牛粪。”
4
投射的概念
• 所谓投射是指一个人将其本身动机、感觉、情绪和意向,
17
一、投射技术的基本流程
3. 互动反应
• 被访者在合适的刺激环境和刺激物面前,会愿意表达出 他们的想法。这种反应是无约束的、发自内心的、发散 的,同时也是和研究人员互动的。 优秀的研究人员往往能使被访者产生很强的投入感,从 而给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18
一、投射技术的基本流程
4. 交叉分析
• 通常把被访者表达的内容和他们的背景特征进行交叉分 分析。
30

31
2.主题统觉测验(TAT)
• 1935年C.D.Morgan和H.A.Murray于《神经精神病学档案》 一刊上发表了“主题统觉测验 一种研究幻想的方法”一 文。1935年将此测验应用于Harvard心理诊所,1943年 Murray于哈佛大学出版《主题统觉测验》一书。后来经 过多次修订,逐渐推广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投射技术。
这一步骤的前一部分(即问他看到了什么)称联想阶段, 后一部分(即决定回答因素)称询问阶段。完成这两个 阶段后,受试者的任务即告完成,余下的工作是主试者 的结果分析阶段。
29

罗夏克墨渍投射测验的结果


回答内容、回答部位、决定因素的不同,反映了被试人不同 的精神心理状态,并可对疾病的预后作出展望。
投射技术
1
本章的学习目标
第一节 投射技术介绍 第二节 投射技术的操作规范 第三节 投射技术的分类及具体的应用 第四节 投射技术的分析
2
第一节 投射技术介绍
3
苏东坡和佛印
• 传说有一次苏东坡拜访高僧佛印,两个人正谈的兴起,苏 东坡突然披上佛印的袈裟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 “像佛”,然后问苏东坡:“你看老朽像什么?”苏东坡 正得意忘形,便大笑着说:“我看你像一滩牛粪!”佛印 笑了笑不再言语。
10
二、投射技术的假定
1. 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 是偶然发生的,即使看起来是偶然的反应,也有必然性寓 于其中。 2. 在测验情境下表现的行为,不仅是个人平日有规律性行为 的样本,而且可以直接反映他的人格及其他情况下的行为。
3. 投射测验的刺激都是不具确定结构、没有固定意义的,因 之受试者得以自由地反应,所表现的将为其本身自发性的 创见,是具有代表性的。
6
一、投射技术的定义及其心理学原理
其他的定义:
• 所谓投射技术是指调查者将调查对象臵于某种刺激情境中, 给予某些含糊不清的,不加详细说明的“任务”,并观察、 测定被调查者对此项“任务”的反应或行动。在进行投射 测验时,被测验者不知要测验什么,而且对于测验结果如 何解释亦不知道,所以不易伪造或发生偏差。

需要根据被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地域 和基本心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投射技术。
16
一、投射技术的基本流程
2. 实施刺激
• 在实际访问过程中,针对具体的询问内容,比如态度、 动机、品牌、产品、服务等,向被访者出示一些刺激内 容(如含义宽泛或者寓意丰富的材料),或者为他们营 造一个能自由想象的刺激环境。
12
三、投射法的适用范围
① 被访者对自己的动机缺乏自觉。
② 在人们的动机受到非理性因素影响的时候。 ③ 当被访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社会上的非认可性行为 的时候。 ④ 当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回答可能丢面子,也就是有“自惭 感”的时候。
⑤ 被访者出于礼貌的原因,不愿讲出真情的时候。
13
四、投射技术在市场研究中的作用
作完这个试验一般需要20─30分钟,被试者反应过快,可能 是躁狂症;反应过慢,则可能是抑郁症;若慢得很多,此人 容易生病(隐匿性抑郁);非常慢则要防他自杀。运动反应 多,有创造力,情感稳定,内向。彩色反应多,感情丰富多 变,灵巧机敏。 回答总数方面,正常人对10张图片作出17─27个回答,回答 总数多但质量差为躁狂症,总数多质量也高,多为内向者, 回答总数少质量却高,多为抑郁症者,总数少、质量又差多 提示有脑器质疾病如脑瘤,或属智力痴呆者。
投射技术的特点:
(1)投射技术探讨的是内心层面的内容,实际上反映了被访者 行为的基本动力,一些潜在的深层动机和人格特性。
(2)投射技术是“没有结构”的。
(3)在投射技术中,刺激和情境会发生很大作用,因为它具有 宽泛和无限制的特性,以便个人可以自由想象或不自觉的 对它作出种种反应,从而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及感觉投射到 环境中去。 (4)投射技术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科学。
32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一)测验材料
• 测验材料是一些图片,这些图与罗夏克测验用的墨迹图 不同,有一定主题,不是完全无结构的。而回答则无内 容限制,所以仍属投射测验。材料分四套,每套20张。 各套中有一些图片为共用的,有的为各套专用,共计30 张图卡,其中包括一空白卡。测验分男人(M)用,女人 用(F),男孩(B)用和女孩(G)用四套。每一套又 分两次进行,故每次实际上只用10张图卡(如图)。
25
一、投射技术的定义及其心理学原理
• 罗夏克认为,主题清楚、意义显而易见的图画,很难发 现人们的特征性视觉、知觉,只有模棱两可的墨迹才便 于揭示这些特点。
他在成千的墨迹图中,最后筛选出10个图,有5张全为黑 色的,2张是黑色和红色的,其余3张是彩色,都是将墨 迹放在纸上再加折叠所成的对称的浓淡不匀的墨迹图。
21

二、投射技术的基本操作规则和局限性
(三)分析的基本规则
• 与结构化的问卷不同,投射技术不希望最后得到非常结构 化的结果。

投射技术是开放式的,它的答案无所谓对错之分。
22
二、投射技术的基本操作规则和局限性
(四)投射技术的局限性
• 投射技术一直在分析和解释上较难标准化,很难有统一和 客观的评判标准。相当于结构化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往往 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 研究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 目前国际上已有市场研究机构致力于把投射技术的设计和 分析做的更加标准化和客观化,但国内还存在一段差距。
通过某种媒介附加到某人或外界其他事物上,而自己却不 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有的人
在观察外界事物时将自身的情绪、感觉投射到四周的事物
上的现象。 • 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如假定某人是小偷,那么其一言一行都像在行窃;如认为 某人特别好看,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33
主题统觉测验(TAT)图例
34
主题统觉测验(TAT)图例
35
主题统觉测验(TAT)图例
36
主题统觉测验(TAT)
(二)测验方法
• 受试者在安定的环境里,坐得舒适。指导语包括下面的 内容:“我要将一些图片给你看,并且要你根据每一张 图画的内容讲一个故事。我要你告诉我图画说明了什么 样的情况,此时发生了什么事,图画的主人公内心有何 感触,结局如何。想到什么便说,不要急,能说多少便 说多少。” 第二次的指导语是要受试者讲故事时更加发挥想象力, 讲得更加生动。
• 它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关于个人的动机、态度、价值观以 及人格特质方面的资料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有较强的 技术性,其目的在于使被调查者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其动机、 需要、价值观以及态度和人格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