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图画技术的诊断功能
美术作品的心理学解读2023

美术作品的心理学解读2023美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念传达给观众的一种媒介。
而观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和情绪体验。
本文将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第一部分:色彩与情绪色彩是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颜色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例如,红色常常代表激情和力量,蓝色则给人一种冷静和安宁的感觉。
当观众欣赏到用红色表现的美术作品时,他们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而蓝色的作品则能够让人感到平静和放松。
第二部分:构图与焦点美术作品的构图对观众的心理体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艺术家通过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区域。
例如,在一幅画中,如果艺术家将焦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物体上,观众的目光就会被吸引到这个物体上,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
第三部分:主题与共鸣美术作品的主题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当观众能够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或经历时,他们会感到与作品产生了一种共鸣,从而产生一种深层的情感体验。
比如,一幅描绘孤独的画作可能会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使其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孤独经历,从而产生共鸣的情绪。
第四部分:启发与想象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观众欣赏到一件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时,他们往往会被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所启发,从而激发他们自己的创造力。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观众,观众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结论美术作品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刺激物,它能够引起观众各种各样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
通过色彩的运用、构图的设计、主题的选择以及艺术家所传达的信息,美术作品能够影响观众的情绪、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与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美术作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和人类心理的关系。
以上是对文章“美术作品的心理学解读2023”的一种可能的写作形式,请您参考。
绘画心理学分析

绘画心理学一、图像位置图画可做为环境的反射,如精神上受创儿童,因过度焦虑而无法自我控制的,将图面所表现的物体零乱的散落在整纸上。
这些精神上受创儿童,开展出强迫性的防御心态,他们无法节制心的痛苦,和将所描绘的线条和物体准确的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图形摆放在纸中间是正常和暗非示作画者有适度的平安感(Ogdon,1977)。
Hammer (1980)进一步表示,这种图面表示,作画个体为〞自我管理〞和〞自我为中心〞的人。
图像摆放在中线上方,那么有不确实际的目标。
习惯将图像固定的画在图纸某一边,提示我们关于作画者个人的态度。
画在纸的右边者,暗示者理性程度、自我控制,和以环境为导向的行为及受事实原理强烈地规者。
此外这种摆放方式的人,那么被疑心于他们将思考专注于未来,而非现在。
物体画在左边者,那么可能暗示着,冲动的个性,自我迷恋、思考专注于过去。
二、图形大小图面上影像的大小,也有其重大的意义( Buck,1981; Di Leo,1973: Hammer 1980; Ogdon,1977 )。
影像尺寸和摆放位置一样,皆是较少受意识控制的。
尺寸大小的最大意义在以诠释画者对自我的认知。
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8.5 ×11英吋的图画纸上,假设所画的单一人物图形超过9英吋(22公分左右高),那么可能蕴含着幼稚、夸及补偿性防御和一种觉得无力和无效的情感伪装,这方面行为的人,可能较具侵略性和恫吓性。
相反的,假设图像呈现的是小于2英吋(5公分左右)那么可推论,作画者可有强烈的不适当、低劣、低自尊没有自我感。
这些个体,不管是小孩或成人,那么无法防御、抵抗,一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被打破、进入时,那么显得焦虑和沮丧。
三、细节图面的细部描绘,在做图面分析时,也是另一种的检视,它反响了个体知觉和对外在世界的兴趣(Jolles,1971)。
Hammer(1980)相信不完全的细节描绘,暗示着在空虚,低活力、沮丧和向型的个性。
Ogdon (1977),在他的检示这些文献资料中,发现到过度的细节描绘,呈现着一种不正常的强烈架构环境之需要。
图画心理学

人们在画图时,会很自然地
浮现出一些联想、记忆或某些 片断,并把这些情绪、感受用 线条和色彩表达在图画中,这 时图画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图画的象征性使其成为距离潜 意识更近的一种工具。
常见的图画技术
画人 树木人格图 房—树—人( HTP)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一副图画:
1.画面大小 2.画面位置 3.用笔力度 4.线条特征 5.画面颜色 6.作画过程
房—树—人(HTP):智力;人格的整合
程度;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对 待自我人物整体信息 2.头部 3.无关 4.下巴 5.脖子 6.肩膀 7.四肢 8.躯体 9.服饰 10.自画像与实际自我的相符程度
怎样分析树木人格图
1.树冠和树枝 2.树干 3.树叶 4.树根 5.果实 6.树皮 7.树上的动物 8.树上的附加物
作画过程
1.最先画的部分 2.画面的涂改痕迹 3.作画时间 4.对自己话的满意程度 5.中途要求更换画纸
画人:画人可以考察以下方面:智力、成
熟度;情绪状态;人格特点。——自画像
树木人格图:通过画树,可以考察一个
人的成长历程,反映其对成长的感受。画 树更容易表现一个人对于自我负面的感受, 可以让人表现出较原始、较基本的层面。
心理学家可以从你随 手涂鸦的一副作品中 解析出你的一些内心 世界。这就是图画心
理学的奥秘所在
图画其实是一种投射技术, 主要是用简单、模糊和不 确定的指导语,让人们把 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 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 等,于不知不觉中投射在 图画作品上。
投射:
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态度、 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 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 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 种心理作用
怎样分析房-树-人图画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房、树、人
人格整合程度 对待家庭亲情的 态度 对自我成长的看 法
初一女生
如何分析图画
画面直观整体感觉:
画面大小、用笔力度、线条流畅性、纸张的 位置、图画内容的基调 从不太寻常、极具特征的地方入手进行分析。
分析原则:
先从整体入手,再分析细节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人的心理错综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分析要 与个体同步,不能刻板套用解释。 积极取向 有时画中会表现出一些画者的消极取向,对于这 些,我们要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来描述。
绘画技术在咨询中的运用:
案例:1.三年级寄读学生。 2.初一女生校园恐惧 3.藏在心头的那把刀
三年级 男生
绘画投射测验:
以弗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人格 理论为依据。这种理论主张,人一些潜意 识的内驱力受到压抑,虽然不易觉察,但 是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种潜意识可以 在无规则的表达中表露出来,心理学家则 根据被试表达出来的潜意识,进行人格分 析。
种类
自由绘画
规定内容绘画
完形绘画
画人:自画像 家庭动力图 学校动力图
画 面 非 常 小
画面中人物分析
人物与实际自我的相符程度: 年龄与作者相比显得小得多,表明作画者的 心态不成熟。 如果画中人的形体与作画者现实情况相关很 远,表明作画者对自己体形不满。
关注特别突出的特征
整体感觉整个画面,关注特别突兀的地 方。 人物五官 绘画的笔触、线条 画图的顺序
分享者: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尹红
绘画疗法概念:
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让 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 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 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 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 效果。
绘画心里分析

绘画心理分析一、常见的图画技术有以下7大类:画人、画家庭、画树、画屋-树-人、自由绘画、涂鸦、给画讲故事、(其他技术)1、画人是最基本的图画技术。
画人时,给作画者的指导语非常简单:“请你画个人.”画人常用来考察以下方面:1)是智力、成熟度;2)是情绪状态,包括负面情绪;3)是人格特点,如自信、自我意识、攻击性等。
4)对儿童来说,画人测试还可以了解其听力障碍、神经系统疾病、适应问题及个性问题等。
画人有两种:1)画自画像——对自我的评价及认同有些人会迟疑着不愿意动手,或说:”我画画很差。
“对此可以鼓励:”我不是考察你的绘画技巧,我只对你画的人感兴趣.””不用担心绘画技巧,你想怎样画都可以。
“从自画像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既包括生理层面的评价,也包含心理层面的评价。
2)画一位异性性别认同是画人测试考察的一个方面。
通常人们是先画一个和自己同性别的人。
如果先画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异的人,一般要询问其原因。
通过画一名异性,考察作画家的性别认同度,以及对异性的态度。
3) 画雨中之人画雨中之人通常有以下几种:一种人是在大雨中没有任何可遮蔽的地方,没有任何雨具保护自己。
这种人在遇到压力时,常感到无力、无助,有一定依赖性,既不满环境,但又没有离开环境的行动。
他们常常是环境的牺牲品。
一种人用雨具来避风蔽雨,但觉得雨具不是很有效,或是雨伞被风吹翻,或是身上依然被淋湿。
这种人可能会有一定的焦虑,对压力会有一些适应不良。
一种人用雨具把自己保护得很好,脸上的表情也非常沉着或乐观,这些人对压力有足够的信心,有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作画者对画的解释会与以上所说不同,比如有人在画中没有画雨具,他解释说:“我很喜欢在蒙蒙细雨中散步”。
这时,就要对其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谨慎解释。
2、家庭图常有以下情况: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情况、情感依赖情况1)静态的家庭图如全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相互之间没有交流,大家注意的焦点都在电视上。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绘画心理测验是一种通过观察被测试者绘画作品来了解其个人心理状态和潜意识的测试方法。
根据绘画作品的主题、内容、颜色等特征,可以揭示被测试者的个性特点、情感状态和潜在需求等信息。
下面将结合两个具体案例,探讨绘画心理测试与心理分析的相关内容。
案例一:小明的绘画作品小明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他的绘画作品是一幅多彩的抽象画。
画面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线条和形状,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自由的感觉。
从颜色和线条的选择来看,小明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人。
多彩的颜色和曲线代表着他内心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活力。
这也表明了他具有艺术天赋和表达欲望。
然而,画面中的抽象形状和线条也显示了小明可能存在一些迷失和困惑。
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可能代表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无法理解。
他可能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对未来的迷茫感到焦虑。
心理分析认为,小明通过绘画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多彩的色彩反映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而抽象的形状和线条则揭示了他的内心痛苦和不安。
案例二:小红的绘画作品小红是一名40岁的家庭主妇,她的绘画作品是一幅黑白色调的风景画。
画面中有一片宁静的湖泊和远处山脉,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从颜色和主题来看,小红是一个内向、安静和喜欢独处的人。
她选择将画面的色调设置为黑白色,可能代表了她对生活的平淡和宁静的追求。
她通过描绘湖泊和山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映射出她渴望远离尘嚣和压力的愿望。
然而,画面中缺乏明亮的色彩和生动的细节,表明小红可能存在一定的压抑和孤独感。
她可能感到被束缚和限制在自己的家庭角色中,渴望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心理分析认为,小红通过绘画表达了她对宁静和平和的渴望,以及对家庭角色的压抑感。
通过画面中的缺乏明亮色彩和细节,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孤独和不满。
结论:。
绘画心理测试的理论-绘画心理学

如一个怀疑心很重的人,他看到的是同围 人都在怀疑他,或别人都是值得怀疑的;
而一个信任他人的人,看到的是别人都很 信任他,或别人是值得信任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指个人的情绪对外界事物的影响。
如一个处在恋爱中的人,看到周围的花在笑,听 到风在唱歌,而一个落魄的人会觉得路上的狗都 在嘲笑他。
(3)个人从经验出发作了错误的判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
常用的投射技术
墨渍图片(罗夏测试、霍兹曼墨迹技术) 主题统觉测试(TAT) 完成句子 文字联想(词语联想测试) 图画测试 个人作业等。
图画作为一种投射技术,与所有其它 技术一样,主要是通过简单、模糊和 不确定的指导语,引起人们的反应, 给人们充分想象空间,让其把深层次 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 和愿望等,于不知不觉中投射在图画 作品上。
所以,图画的象征性使其成为距离潜意识更近的一种工 具,或者我们称其为潜意识直接表达自已的工具。
2、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 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对图画的防御心理较低。
2、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 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对图 画的防御心理较低。
投射在心理学中有三种含义:
图画心理学
图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图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
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
图画的功能首先是表达和沟通,其次才有美学的意义。
与文字相比较,图画更具天然性,也更具有象征性。人 们在画图时,会很自然的浮现出一些联想、记忆或某些 片断,我们不会具体去探究那是什么,但会把这些情绪、 体验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在图画中。
心理学图片分析

心理学图片分析心理学图片分析1、引言在心理学研究中,图片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的内容、构图、颜色等因素,可以揭示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图片分析的基本原理、步骤和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2、图片分析的基本原理图片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非语言形式,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可以了解人们无意识中的心理过程。
基本原理包括:2.1 图片内容的解读:通过观察图片中的对象、场景、动作等元素,解读图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2 图片构图的分析:分析图片中的构图方式、对称性、重复性等因素,了解人们对于美感和视觉效果的偏好。
2.3 图片颜色的意义:分析图片中的颜色搭配和色彩对比,探究颜色在心理上的影响和意义。
3、图片分析的步骤3.1 图片选择:从研究目的出发,选择适合的图片进行分析。
可以选择包含不同主题和情感的图片,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3.2 图片观察:对所选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记录下图片中的主要对象、场景、动作等内容。
3.3 图片解读:根据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确定图片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3.4 图片构图分析:分析图片的构图方式,包括线条的运用、对称性的存在、重复性的展示等,以了解人们对于美感的偏好。
3.5 图片颜色分析:分析图片中的颜色搭配和色彩对比,探究不同颜色在心理上的影响和意义。
3.6 结果整理: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结论。
4、图片分析的应用案例4.1 广告设计:通过对目标群体的心理和偏好进行分析,设计能够引起共鸣和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广告图片。
4.2 情绪研究:分析图片中的表情、姿势等元素,了解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表达方式。
4.3 文化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片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文化对于美感、颜色、图像等的认知和偏好。
4.4 心理辅导:使用图片让个体自由联想和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无意识:指人们不自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或思维活动,藏在意识之下的心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图画技术的诊断功能摘要:图画技术是以图画为中介进行的心理治疗,采用图画的方式将来访者的心理投射出来进而让咨询师不用过多言语而了解关于来访者更多的心理信息。
图画心理分析是根据绘画者所绘画图像,从线条、大小、、粗细等诸多角度去分析绘画者心理的一门学问。
本文将以“雨中之人”为例,简单介绍图画技术分析地理论背景与实际操作及其诊断功能。
关键词:图画技术;心理治疗;心理投射;诊断1、理论背景图画技术运用于诊断治疗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它以绘画为中介对来访者进行治疗。
在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图画可以投射出人的心理状态,“投射性绘画”测验随之产生。
国外对近十几年应用绘画作为心理治疗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图画技术在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图画作为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将人们的经验与感受,象征性或具体的战象在画纸上,表达出绘画者较为真实的内在,为心理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切入口。
国内近几年在图画技术的运用上进行了许多尝试,发现使用图画技术在咨询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投射理论,图画技术分析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
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作用是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结构,此时的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望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
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
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生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以绘画作为言语的象征性工具以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
心理投射技术中的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统查测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科学的心理测验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工具,因此绘画也应该具有此功能。
2、图画技术的作用机理人们在绘画过程中,其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会将早期的记忆中被隐藏或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
而且在绘画过程中,个体可以进一步理解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为心理意象,这样就为治疗提供足够的真是信息来为患者分析和治疗。
而由于意象和言语属于不同的认知系统,用逻辑思维中的言语改造原始认知中的消极意象(心理障碍)是很困难的,以致某些谈话疗法效果不理想。
图画作为意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心理障碍的干预具有其独特性。
绘画心理治疗师Robin对图画心理分析的作用机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他认为:我们的思维大多数是视觉的,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禁锢的,创伤经验等可能被压抑,用语言无法提取,从而难于治疗。
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就是前语言的,不能用语言描述,也是无法治疗。
比如我们常常感到在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时,语言苍白无力,阴暗面容易通过艺术来表达。
艺术本身是符号式的和价值中立的,混着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没有社会道德标准等面对面相处的顾忌。
图画技术分析具有其本身独特的优势:首先,艺术提供了特有的表达的可能,可以在一幅作品上表现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可以把不同场合成的情感合在一起;其次,图画心理分析是灵活的、多面性的,它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的患者,可以再不同的地点实施;再次,图画心理分析可以使心理治疗常态化,即可以再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情境中开展。
图画技术本身有助于认识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3、图画技术的运用——以雨中之人为例在图画技术的常用技术中有:画人、画树、画房——树——人、自由画、改动画、团体画、轮流画等技术。
首先,心理咨询师在掌握图画技术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能够根据来访者的问题特点,选择采用适当的图画技术。
比如,对于一个经历挫折后情绪不佳的来访者,可以选择绘画“自我形象”——画“雨中人”,了解他应对挫折的行为方式特点。
指导语:请用笔在A4纸上画一幅雨中的人物场景图,注意是一幅场景图,并且不可以画漫画人和火柴人。
在测试者画好以后,开始进行分析。
首先,直观的凝视:画的基调,画面的大小,画面位置,用笔力度,线条特征。
(1)画面大小。
画得非常大,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可能因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的外在的防御机制,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画面非常小,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可能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有退缩倾向。
(2)画面位置。
画面位置是画的空间位置,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反映出以下信息:①处于纸的中间。
这是最普遍的情况,它代表了安全感;处于纸的正中央,可能表明没有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固执。
②处于纸的上部。
表明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
③处于纸的下部。
表明没有安全感,代表一种匮乏感、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
④处于纸的边缘或最下部。
没有安全感,或缺乏自信,需要外部支持,依赖他人,害怕独立,逃避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沉迷在幻想中。
(3)用笔力度。
是指作画者在画画时用力的程度,它包含以下信息:①有力的笔触,表示思维敏捷、自信、果断。
②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有能量、有信心,可能代表神经绷紧,可能代表攻击性或脾气暴躁,可能代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癫痫等。
③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害怕、没有安全感;可能代表不能适应环境;代表低能量水平。
④断续、弯曲的笔触,表示犹豫不决,表示依赖和情绪化倾向,代表柔弱与顺从。
(4)线条是图画的基本元素。
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信恩。
①长的线条,表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
②短的线条,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
③明显的线条方向,强调横向直线代表无力、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女性化。
④强调竖向直线,代表自信、果断。
⑤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
⑥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
⑦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其次,看画面上的景物。
(1)雨点的大小:雨点越大,表示压力越大。
有画乌云密闭、电闪雷鸣表示压力更重。
(2)雨倾斜的方向:从左边斜下来代表压力来自过去,从右边斜下来代表压力来自未来。
(3)下雨的时间:若刚开始下雨不久,则说明压力刚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若这场雨快结束了,则表明近期的压力源很快就要过去了。
(4)雨中的人与雨点的相对位置:人面向雨点,表明虽然你的生活中有压力,但是你可以直面压力源;若是人是背向雨点的,则有一点逃避压力的意味。
(5)是否有伞或其他挡雨物:若有伞或其他挡雨物则表明,对于压力,你目前已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或是可以借助其他力量来减少压力。
(6)周围的场景:如是若水塘则表明可能有一定的积蓄等。
最后,端详画面上的人物。
(1)人面角度。
①如果是正面,表明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
②如果是止面表示对画中人的正面情感接受度。
③如果是侧面,表明希望自己具有一种神秘感。
④如果是背影,表明一种防御心理,或不敢面对真实自我,或不愿意面对;画别人如果是背影,表明对这个人情感上的不接受。
(2)阴影。
一般代表焦虑或忧郁。
①脸部有阴影,代表情绪障碍,对自我评价低。
②胳膊上有阴影,代表有攻击的冲动;③把某个部位涂黑,代表特别强调某个部位,在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个部位。
对涂黑部位有焦虑感。
把整个人(物)都涂黑、涂暗有可能是情绪困扰。
(3)旋转的人形,迷失方向,与众不同;需要别人的注意,感到被别人拒绝。
如果为男孩所画,可能会有情绪困扰。
(4)大头或头部占全身比例较大。
对儿童画来说,这是常见的、正常的;对自己的智慧、精神和智力评价较高,常见于知识分子或高学历者;但也有可能是智商偏低。
不满意自己的体格。
小头或头部占身体比例过小一般和自我概念差有关;如果儿童画中头部小于身体比例的1/5或1/7,需要重视,是性虐待受害者或依恋心理过强,总体上有一种缺乏感或无力感,智力上、人际交往方面或在性方面自卑感或软弱感。
(5)头部倾向的方向。
画中人头部往左倾,象征向往过去;画中人头部往右倾,象征面向未来。
(6)重重描画脸部轮廓线条。
代表注重面子,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7)毛发。
浓密的头发、胡须或胸毛。
如果用黑色把头发一笔一笔描画出来,表明这个人做事很仔细,追求完美,可能有自恋倾向;过分浓密的黑色头发代表着烦恼。
头发稀疏或没有头发表明体力不好,如果是女性画的人物没有头发,需要追问原因,是不是在性别认同方面上问题。
(8)漏掉五官。
逃避人际关系,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
五官模糊,退缩倾向,在人际关系上的畏缩和自我坊卫。
过分强调五官,用攻击性交往中的唯我独尊来弥补自己的匮乏感到的软弱。
(9)眼睛。
①目光的方向,一般来说目光往不同方向看是搜寻不同的记忆。
画中人往右看,是展望未来。
画中人往左看,是搜寻过去的记忆。
画中人斜视有猜忌和妄想倾向。
②非常大的眼睛。
强调通过眼睛来获得外界信息,用感性的方式了解世界外向;如果是涂了阴影,代表焦虑,可能有猜疑、妄想或被害妄想特征。
女性画大的眼睛,较男性更多见,是正常的。
③非常细小的眼睛,内向、自我反省,关注自我。
④没有眼珠,表示内向的、关注自我、对环境和外在事物不屑一顾。
(10)眉毛和睫毛。
眉毛是面部表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力非常强,我们常说的横眉冷对、扬眉吐气、眉目传情等都是和眉毛有关。
仔细描画的眉毛,代表对仪容非常在意扫帚般的眉毛表示倾向不修边幅,眉毛扬起表示不屑的态度,画出眉毛表示能较好地照顾他人。
(11)耳朵。
①大耳朵:对批评很敏感,也有可能代表失聪。
②没有耳朵:很少倾听别人的意见。
(12)鼻子。
鼻子是五官中唯一凸起的部位它代表的基本含义是有主见。
它是常被人们省略掉的部位。
①强调鼻子,代表有主见,可能有攻击性倾向、性方面有障碍。
(13)嘴巴。
①强调嘴巴,说话和吃东两是嘴巴的基本功能所以强调嘴巴可能和这两方面有关系;可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也有可能是想表达自己但表达不好,甚至可能自语言障碍吃东西是与欲望满足,爱的欲望有关所以有可能代表强调感官享受如果嘴巴涂成红色,是强调女性特征。
②没有嘴巴,不愿与与别人沟通,可能表示情绪低落露出牙齿的嘴巴。
儿童如果把人画成露比牙齿是正常的,成人如果把人世成露出牙齿表示幼稚攻击性(语言或身体的)或虐待倾向。
(14)下巴,代表攻击性代表强烈的冲动,可能想要弥补自己的软弱感。
(15)脖子,脖子是联结头部和身体的部位,一般认为它是智慧与情绪之问联结。
短、粗脖子,冲动、粗暴的、固执的倾向;长脖子有依赖性;僵硬的脖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灵活度不够。
(16)肩膀。
肩膀是人们用来承重的部位。
如果内心感受到很大压力人们会不自觉地把肩膀画成宽肩或方肩,以承受起压力。
①强调肩膀,方正的肩膀表示攻击性敌意;②小小的肩膀表示自卑感或无力承受压力感。
女性画出宽肩或方肩,常表示必须肩负重任或争强好胜。
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