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公共艺术类一等奖作品:《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解说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_文档

《中国山水画》说课稿——刘文龙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课文中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六幅中国山水画作品。
配以一段精美的说明文字,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创作中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
本课内容既是对从前中国画欣赏的升华与小结,又是学生继续学习中国绘画的准备和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能力,概括的表达出所细化的山水画的意镜。
情感目标: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情感。
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还有构图、留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这学期教材中都初步接触过一些国画知识,对于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并不陌生,但对中国山水画的了解却甚少。
中国绘画作为我国文化象征的一个方面,而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作为中国绘画的灵魂,学生很有必要了解。
在上这类课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儿还是体现的不错。
所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尤为重要。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多媒体、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引导学生体会作品。
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理解作品并根据要求创作作品,开展对作业的自评与互评,达到学习目标。
教具:多媒体、课件、山水画作品四、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环节:1.导入1.请大家静下心来欣赏几张山水画图片,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大河山川这些都我国山水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公共艺术类一等奖作品:《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解说共25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公共艺术类一 等奖作品:《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教学设计解说பைடு நூலகம்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课题我要讲的教学设计的题目是《山水画的意境》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山水华作品的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了解山石、树木、云水的构图和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初步认识中国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画山水画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古代、近现代山水画作品和学习山水画基本画法和教师对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的示范,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观察和描绘方法,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不同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质,创作方法笔墨的运用产生切实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对中国山水画已经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艺术是画家通过山水画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感悟自然,表达对祖国、家乡和山川造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重难点:(1)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山水画,练习山石树云以及水的画法,重视实践性。
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神韵,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意境表达。
(2)难点:是对手山水画不同表现方法的认识,学习山石、树、云、水的基本画法,并对所学技法加以运用表现,注重在中国画的表现上讲究章法、笔墨、造型及意境。
这样确立重难点的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情趣,以及学生在本课中初步了解了山水画的绘画语言,通过对简单形象的描绘,提高对中国山水画的观赏和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对家乡山川和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加倍真爱民族艺术。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演示教学法3、观察启示法四、教学过程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程序如下:(2个课时80分钟)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关于山水画的视频短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2、赏析图片,讲解教学内容。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绘画方面更是独具一格,画面意境优美,深远。
以下是整理的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中国山水画绘画工具。
学生:教材、水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
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4、示范。
(1)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创作步骤。
(2)让学生欣赏范作,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5、实践。
(1)同学生用已准备好的水彩绘画材料,对中国山水画技法进行实践练习。
(2)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可以之间相互评价。
6、拓展。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其他技法,如:撒盐法、压印法等。
(2)希望学生们在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教学对象:教学时刻:课题:中国山水画鉴赏课课型:欣赏教学目标:一、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进展概况二、通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美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酷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和这种思想对山水画进展的阻碍。
教具:多媒体一、教学导入一、师提问:通过前两次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相关常识的学习,谁能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学生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派一代表论述讨论意见。
本课内容为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评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方式。
⑴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腹地位:上两节课咱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适应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要紧描述对象是自然风光。
它不但表现了丰硕多彩的自然美,而且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好心识,乃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取得了突出的进展,而且在长期的进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要紧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第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置上,采纳“以大观斜、“小中见大”的手法。
确实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做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
如此,千里江山也可一览无余,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
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置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式。
中国古代山水画制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置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表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同时也包括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怀,表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文档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16册第二课内容,依据“新课标”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课文中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六幅中国山水画作品。
配以一段精美的说明文字,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创作中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
本课内容既是对从前中国画欣赏的升华与小结,又是学生继续学习中国绘画的准备和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细化的山水画的意镜。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的古今山水画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能力,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山水画的构图、留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14册、15册教材中都初步接触过一些国画知识,对于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并不陌生,但对中国画的了解却甚少。
中国绘画作为我国文化象征的一个方面,而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作为中国绘画的灵魂,学生很有必要了解。
在上这类课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如果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性,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差,“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儿就不能体现。
所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尤为重要。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本插图)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引导学生体会作品。
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理解作品并根据要求创作作品,开展对作业的自评与互评,达到学习目标。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山水画的意境一、导语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曾以近3亿的人民币在近现代书画拍卖场中成交,创拍卖纪录新高!请同学们想想其作品高超艺术体现在哪里?同学们可能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万山红遍,看到雄奇的山峰,错落的红林,明亮的飞瀑,涓涓的小溪,参差的山村,白墙与黑瓦。
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令人震撼的美丽。
但此画究竟为什么有如此高超的艺术魅力,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样的美的?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山水画的意境》,体悟作者的绘画感受。
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明确文中以诗歌意境为例来论述的作用。
3.领悟山水画创作对写作的启示,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诠释题目疑难【山水画】中国画的一种,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发展,隋唐始独立,脱离了人物画。
四、让我们自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意境"并解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4段)2.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5-8段)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意境和意匠二者要紧密结合;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
(9-10段)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段: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5.请结合原文语句,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如何快速有效地理清文章的思路。
善于抓住语段中中心句、过渡句、设问句,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内容,随着对意境的认识,逐步理清行文思路。
理清文章的思路,是我们阐述文章论证思路的首要条件。
五、跳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论述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举例论述。
例1.③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24精选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一等奖

02
CHAPTER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分析当前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包括审美观念的演变、艺术市场的变化等。
当代艺术发展趋势
山水画的历史地位
文化交流与融合
阐述山水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根据画面主题和意境需要,设计适当的人物形象,运用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设色表现人物神态。
人物
动物
房屋舟船
点景人物与动物
选取与山水画意境相协调的动物元素,如鹿、鹤等,增添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适当添加房屋、舟船等元素,丰富画面内容,表现山水间的生活气息。
运用点景手法,以简洁的笔墨表现人物和动物的活动场景,为画面增添生活气息。
色彩运用
光影是现代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元素之一,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光影交错等手法,表现出山水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光影表现
勾勒轮廓
用淡墨或铅笔轻轻勾勒出画面的大致轮廓和主要元素的位置。
构思立意
根据创作主题和素材,进行构思立意,确定画面的整体构图和表现风格。
皴擦山石
运用皴擦技法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纹理,注意笔触的变化和力度的掌握。
调整完善
对整个画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意画面的整体感和协调性;最后题款盖章完成作品。
点染细节
用墨或色点染出画面中的远景或细节部分,增加画面的层次和丰富度;同时运用渲染技法表现出画面的气氛和意境。
色彩搭配不协调
在色彩运用上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协调性,可以运用色彩学原理或借鉴优秀艺术作品的色彩搭配来提高自己的色彩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导 入 新 课
教 学 过 程
提问:看完视频后 有什么感受?能否 回忆并朗诵描写山 水的诗句?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情境:下面图片中是你刚装修好的一间书房,它清新雅致,宁静 古朴。书桌后面的墙空着还需要配一幅画,你会选择下列哪一张 国画,为什么?
3 区 分 画 类
教 学 过 程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1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学生 主体 情境 教学法
任务 驱动法
自主 探究法 合作 学习法
教 学 策 略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课前任务 区分画类 感知意境
感悟拓展
教 学 环 节
导入新课 理解意境
描述意境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1 课 前 任 务
教 学 过 程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情境:高水流水古琴 音乐、云中黄山视频
技法欣赏
5 感 知 意 境
教 学 过 程
师生总结《富春山居图》意境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6 描 述 意 境
教 学 过 程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耶S队
在旅游中
6 描 述 意 境
教 学 过 程
YAM队
鉴宝专场
ET队
LU队 学霸队
在拍卖会
去朋友家作客
见到画家本人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投票评出“专家型 赏析团队 过 程
师生共同总结意境概念:画面呈现并 让人感知的艺术氛围。
2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5 感 知 意 境
教 学 过 程
片花: 《天机·富春山居图》 提问:影片中争夺的画 是什么画?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介绍“长披麻皴”技法的运用
5 感 知 意 境
教 学 过 程
播放巨幅长卷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深圳画家史文集作品
学生微信欣赏回复
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音乐、文学、绘画等审美艺术资 源,营造了情感迁移的环境,化解了学生欣赏山水画 意境的困难 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带动下的课堂,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情感目标
• 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 教 学 目 标
教 材 学 情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职二第一学期学生 情感丰富 思维活跃 有美术基础 知识
3 学 情 分 析
对高雅艺术缺 乏认识和了解
教 材 学 情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4 重 点 难 点
教 材 学 情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教 学 手 段
公共艺术(美术)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目录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书名:《公共艺术(美术篇)》
主编: 刘五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 第一节
2 课时
1 教 材 分 析
教 材 学 情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 理解意境的概念,感受中国山水画意境并了解营造
知识目标
意境的方法
能力目标
• 通过赏析,能简要描述中国山水画意境
6 描 述 意 境
教 学 过 程
欣赏质量、团队协作、小品创意、时间控制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7 感 悟 拓 展
教 学 过 程
“山水画,山是品德、水是性情” “山水画,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是情 与景的融合!”
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
7 感 悟 拓 展
教 学 过 程
课后回复老师发布的微信“谈 谈你对史文集作品《钓罢归来 不系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