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关联词语(定义、特点、位置)
小学关联词讲解

就是
要么
要么
与其
不如
或者
或者
不是
就是
宁可
也要
运用这类词语时,要说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并从中作出选择,且只能选择一种。
递进关系 :表示后一部分句子的意思比前一部分句子的意思更进了一层。
例句:1、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01
常用关联词:
02
递进关系练习
1、 他干活( )速度快,( )质量好。
一边
一边
又
又
既
又
一会儿
一会儿
一面
一面
那么
那么
不是
而是
不是
就是
是
不是
是
也是
运用这类词语时,要注意是否是并列说出的几件事,或事物的某几个方面,或同一个人同时进行的某几个动作之间是平等的。如果是,则可用并列关系的词语。
表示பைடு நூலகம்情的前因后果。
二、因果关系 :
常用关联词: 1、因为……所以…… 2、由于……因此…… 3、之所以……是因为…… 4、既然……就…… 5、……因此…… 6、……可见……
2.我之所以不再重复了,是因为你们都知道了
3.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前果后因)
因果关系 :
1, 2, 3,
因果关系练习
1、( )下雨,( )足球赛取消了。 2、( )车票难买,( )坐飞机去吧。 3、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 (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4、鸟儿们( )缺乏食物,( )都飞走了。 5、五壮士( )痛击敌人,( )他们痛恨敌人。 6、 ( )是这本书我的,( )你必须得还我。
中文学术逻辑词

中文中的连词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等并列连词:有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连词:有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
转折连词:有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有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连词:有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有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连词:有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连词:有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成语中也有使用连词的情况,如:宁缺勿滥、三思而行、好整以暇逻辑关系词怎么用?1、集合的关系,以及常考的典型例题,以及在解题中的易错点2、简单逻辑关系词的编写以及由简单逻辑关键词链接的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连词与逻辑关系词区别?连词和逻辑就是关联性,延续性,合理性hence是逻辑关系词吗?hence是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关系词。
逻辑关系词什么意思?逻辑关系词的意思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所使用的能关连上下事实论据的词或称逻辑关系词。
逻辑关系词包括连词吗?逻辑关系词包括连词,逻辑关系(logic relationship)即“依赖关系”,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和思维活动中,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之间和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
指表示两个活动(前导活动和后续活动)中一个活动的变更将会影响到另一个活动的关系。
连词和逻辑关系词的区别?连此是相加在一起!逻辑词是因果关系!表示逻辑顺序的逻辑词中文?表示逻辑顺序的词: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英语的逻辑和中文的逻辑有什么不同?思维方式、主要在生活习惯以及处事方式上的不同!比如说你家有一副画,我夸奖你家的这幅画好看,我们中国人的方式一般是会假把意思的谦虚一哈,说“哎呀,哪点好看嘛,丑的很、丑的很”,当然,不排除个别哈而在英语里面的说法就是“嗯、我也觉得是这样”,你如果像中国这边这样说“丑的很”的话,夸奖的人就会有“你看不起我嗦,我说好看的东西,你给我冒句丑的很”这样的想法这个貌似是我们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给我们这个样子讲的,也有可能是初中的英语老师讲的哈(这个可能性大点),记不清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嘿嘿相容关系词?莫逆之交肝胆相照亲密无间亲朋好友深情厚意情投意合情同手足关系词语?混乱关系良好关系恶劣关系that关系词造句?例如,that在定语从句中做关系词,I like the magazine that he bought yesterday首先等关系词?“首先”作为关联词时,一般属于承接关系。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详解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江海下百川 (居于……之下)②目吴会于云间 (看,遥看)③吾师道也 (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⑤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⑥朝歌夜弦 (奏乐)⑦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⑧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⑨楚人一炬 (放火)⑩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11以地事秦 (侍奉)12义不赂秦 (坚守大义)1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遇)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15名之曰“褒禅” (命名)16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17莫能名 (说明白)18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装)19微风鼓浪 (激起)20而此独以钟名 (命名)21噌吰如钟鼓不绝 (敲钟击鼓)22垣墙__ (砌上墙)23乳二世 (喂养)24以旌其所为 (表彰)25去今之墓而葬焉 (修墓)26其疾病而死 (患病)27为之声义 (伸张)28缇骑按剑而前 (上前)29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出任巡抚) 30然五人之当刑也 (受斩刑)31买五人之腹而函之 (用匣子装) 32而为之记 (写这篇记)33道少半 (走)34明烛天南 (照耀)35以绳天下之梅 (约束)(2)名词用作状语①雄州雾列 (像雾一样)②俊采星驰 (像流星一样)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④廊腰缦回 (像人腰)⑤檐牙高啄 (像鸟嘴)⑥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⑦有泉侧出 (从旁边)⑧一夫夜呼 (在夜里)⑨仓皇东出 (向东边)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用船,坐船) 11事不目见耳闻 (亲眼;亲耳)12雨泽下注 (向下)13使不上漏 (从上)14东犬西吠 (对着西面)1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亲手)16人皆得以隶使之 (像使唤仆人一样) 17汶水西流 (向西)18山巅崖限当道者 (像门槛一样)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①简能而任人 (有才能的人)②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前进的道路)③而其见愈奇 (见到的景象)④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⑤谬其传 (流传的文字)⑥不敢复有株治, (株连治罪的事情)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①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大的权力)②居域中之大 (重大的位置)③惧谗邪 (进谗言的邪恶小人)④择善而从之 (好的意见)⑤宾主尽东南之美 (俊美的人,俊杰)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惑的问题)⑦是故圣益圣 (圣人)⑧愚益愚 (愚人)⑨问其深 (深度)⑩常在于险远 (险远的地方)⑧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表率)12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的人)。
小学语文关联词大全

小学语文关联词大全小学语文关联词大全1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小学生关联词语有哪些: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9.目的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这种行为的目的。
小学语文关联词大全2句式变换修改病句关联词使用复习目标:1、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
2.病句的诊断及修改方法。
3、关联词句式的'运用。
复习难点:关联词句式的运用复习时间:2课时复习过程:一、什么是句子。
1、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
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2、句式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
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我羡慕他。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1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什么是关联词语

1、什么是关联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个词语、分句以至句子、段落前后关联起来,表示出一定的意义关系,这些词语,就是关联词语。
如,除前面介绍的一些外,还有“只要……就…….”、“既……又……”、“即使……也…….”、“既然……就……”等等,都是常见的关联词语。
“关联”这个词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发生牵连和影响,顾名思义,关联词语,就是指在语言中起一定关联作用,表示语言中各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简单地说,就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2、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类型现代汉语的关联词语很多,不同的关联词语所起的关联作用,所表示出的意义关系就不同。
我们要掌握关联词语,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就要对关联词语所起的作用、所表示的关系有个大概的了解。
关联词语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并列关系这种关系各分句的几项意思或者是平行并列的,或者是互相对比的,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情的几个方面。
表示并列关系可以不用关联词语,可以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一面……一面……”、“那么……那么……”、“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2)顺承关系又叫连贯关系、承接关系、相承关系。
这种关系的几个分句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连续发生的事件,结构彼此平行,次序有先有后。
这种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首先……然后……”、“先……接着……”、“首先……然后……最后……”、“先……再…….然后…….”、“一…….就…….”等等。
(3)递进关系这种关系的分句在语意上有轻重之别,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层,程度更深,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光…….还…….”、“不仅……也…….”、“不但…….也…….”、“不但….....还…….”、“不仅不……反而…….”等等。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副词例外),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使令:叫、让;表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关联词

一、联合复句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而、只是。
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
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并列……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承接……一……就…………首先……然后…………便…………于是…………才…………接着……递进……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还是……转折不是...而是.........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常见关联词: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可……也、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只要……就、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不管……都、不仅……还、不仅……而且、不但……还《现代汉语 . 语法》纲要一 语法概说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关联词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第三,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些关联词语既能放在主语前,也能放在主语后,但有一定的条件;有些关联词语的位置则相当固定。
关联词语的位置如果摆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顺畅,意思不清楚。
关联词语配合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位置就比较自由;分句主语不同,只能出现在主语前。
又如“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不但”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放在主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