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
关于“国学经典”手抄报设计内容

关于“国学经典”手抄报设计内容导语: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救济乡里】明末的时候,桐城地方有一个张老员外,心存慈善,喜欢施舍。
有一年,遇到荒收,米价上涨,一些狡猾奸诈的商人,看到这个情形,反而把米粮囤积起来,不肯出售,于是,老百姓们没有米吃,就起了大恐慌。
政府官员向朝廷报告这个灾情,却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和拨粮。
张老员外看到这个情形,很是忧急。
于是,他把家里的存米半价出售,为的是让老百姓们有米吃。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快乐得不得了。
但是,张老员外又想到一般贫苦的人,没有钱买米,仍然在挨饿,所以,他又办了一个施粥厂,受施的人隔天领餐券,统计了人数,煮着大量的粥,按照餐券发送,一日三餐,每餐白粥一大碗,咸菜一小碟,许多人空着肚子来,吃得饱饱的回去,大家都称颂张老员外是个活菩萨。
而员外却很谦虚地说:“荒年米价比较贵,半价出售是为了怕奸商乘机赚钱,害得大家没有米吃,至于施粥的费用也不多,只要大家都有饭吃,我就觉得很安慰了。
”张老员外不断地将米半价出售,又持续地施粥给穷人,家里的钱也渐渐地用完了,但是,荒收的现象不可能马上平复,因此做善事当然不能半途中止,老员外心里十分焦急,他想:“我这时候如果把救济的事业停止了,一般贫民就会有饿死的可能,那我当初的救济不就等于白费了吗?救人必须救到底,现在我还有一部分家产,我应该把这些产业变卖了,继续救济乡里才是啊!”想定了主意,张老员外就去和夫人商量,他的夫人也是十分贤德的,听了他的话,非常赞成,并且说:“积存产业给子孙,如果不是积德,万一子孙不成才、没出息,就算是金山银山也会用尽,如果积德给子孙,虽然没有留家产给他们,但是将来如果子孙好,还是会富裕起来的!田地房屋,就由你作主变卖,我也有许多珠宝首饰也一起卖了吧!”员外听了,一直称赞夫人。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手抄报内容如下:
读国学,诵经典,此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吾辈当以敬畏之心,承传千年之智慧,扬名于世。
自幼闻国学者,皆是聪明才智之士。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言道出国学之真谛,亦为吾辈学习之指南。
诵读经典,能使人心灵净化,品行端正。
如《论语》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乃处世之根本,亦为道德之准则。
国学者,乃中华文化之根基。
吾辈当以此为荣,传承并发扬光大。
如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乃国家之强盛,亦为民族之振兴。
总之,读国学,诵经典,此乃人生之必修课。
吾辈当以谦虚之心,勤奋之志,承传千年之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
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
[故事]兄弟折箭
宋朝时,吐谷浑的国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就把他们召集到一起。
阿柴说你们都从箭袋里拿出一支箭来给我。
儿子们各自抽出一支箭交给父亲。
国学经典名句四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 Nhomakorabea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那么,新文化运动错了吗?新文化运动没有错。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他是针对文言文来讲的。
我们知道,清朝以前,人们写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来进行的,那么,有人问了,清朝有的小说是用白话文写的呀,但那时小说是不上大雅之堂的,不能算文章。
这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以前,人们说话和写文章是不一样的。
那时侯,人们平时是用白话文来日常交流的,而教育学生、政府公文、传世的典籍是用文言文的,这样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知识不能普及。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国学的重要性一
国学,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对于中国来讲,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究竟有哪些?这个命题范围很大,一般认为是指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
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的经典著作渐渐淡出学界和教育界,尤其是文革期间,更是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打成罪人,他的学说成了反动学说,接触得人就更少了。
经典国学手抄报

经典国学手抄报经典国学手抄报经典国学手抄报1经典国学手抄报2经典国学手抄报3经典国学手抄报4经典国学手抄报5经典国学手抄报6经典国学手抄报7经典国学手抄报8经典国学手抄报9经典国学手抄报10经典国学手抄报资料:国学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它们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书籍,统称为四书的时间确立在宋朝。
其中,有不少经典语句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这确实是值得提倡的。
《论语》,《孟子》,这两部分别是孔子和孟子的言论集。
《论语》涉及了诸多方面,有哲学,政治,教育等。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语言精炼而且生动形象。
《孟子》,主张民本仁政思想,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一直致力于推广儒家学。
《大学》,《中庸》,原本都是《礼记》中的,在南宋时期是时候,便单独刊印了。
《大学》是孔子极其弟子留下来的遗书,也是儒家学派的入门书籍。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从人性上来说,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它们正式确立的时间是在汉武帝之时,也是儒家学派的。
相传,也是经过孔子的编辑和修改,合称为五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能演唱歌词。
它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国韵文的源头,可以说它是当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尚书》,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在表达情感上面,朴素简要,通俗易懂,对于后代人来说,其地位也是极其高的,言语之间,有着居高临下的自信。
《礼记》,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后人传阅的,《礼经》的记录,也称之为“三礼”,都是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系的。
《易经》,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中,被称之为诸经之首,就是各种变化。
《春秋》,同是经过孔子之手,其文字简单,但不易理解。
内容丰富,对后来的史学和文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聘问,征伐,婚丧,篡弑等。
国学经典句子: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国学经典语句手抄报黑板报素材内容

国学经典语句⼿抄报⿊板报素材内容国学经典传统⽂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语句,希望能帮助到⼤家!国学经典语句11、孙悟空三打⽩⾻精——降妖拿怪2、周瑜病倒在芦花荡——⽓煞⼈;⽓煞3、⽩⾻精请客——净是妖4、⼤观园⾥哭贾母——各有各的伤⼼事5、孔明皱眉头——计上⼼头6、梁⼭兄弟——不打不成交7、关公放屁——不知脸红8、周瑜倒在芦花荡——⽓煞9、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10、焦了尾巴稍⼦——绝后11、猪⼋戒吃黄连——苦了⼤嘴的12、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13、李逵卖煤——⼈⿊货也⿊14、时迁照镜⼦——贼头贼脑15、黄忠抡⼤锤——⽼当益壮16、孙悟空西天取经——⼤显神通17、李⿁见李逵——贼形毕露18、错把李逵当张顺——⿊⽩不分19、孙悟空的帽⼦——没有松宽的那⼀天;⼀道箍⼉20、贾宝⽟游魂——误⼊迷津21、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有点本事22、武⼤郎算卦——凶多吉少23、关⽻刮⾻疗毒——⽆痛苦之⾊;全⽆痛苦之⾊24、林冲误⼊⽩虎堂——有⼝难辩25、关帝庙⾥找美髯公——笃定国学经典语句2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君⼦坦荡荡,⼩⼈长戚戚。
3、世事洞明皆学问,⼈情练达即⽂章。
4、亡⽺⽽补牢,未为迟也。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才须学也,⾮学⽆以⼴才,⾮志⽆以成学。
7、⼰欲⽴⽽⽴⼈,⼰欲达⽽达⼈。
8、⼈⾮圣贤,孰能⽆过?过⽽能改,善莫⼤焉。
9、不怨天,不尤⼈。
10、为⼭九仞,功亏⼀篑。
11、⾼岸为⾕,深⾕为陵。
12、千⾥之⾏,始于⾜下。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患。
14、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1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6、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17、不⼊虎⽳,焉得虎⼦。
18、有容,德乃⼤。
19、故⽊受绳则直,⾦就砺则利。
20、欲速则不达,见⼩利则⼤事不成。
21、君⼦之交淡如⽔,⼩⼈之交⽢若醴。
国学手抄报资料

国学手抄报资料越拉越多的家长是重视到了国学,学习国学对于孩子的文化涵养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而且学习国学是一种很美好的传承和继承,所以一定是要学习好国学的。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国学手抄报图片,希望对你有帮助。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内容

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内容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内容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内容国学经典读后感手抄报内容:“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
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
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
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
《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
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
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
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摘抄

1.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2.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5.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6.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7.且夫义者,政也。
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8.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
9.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10.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11.举文墨《诗》以言信,展国粹《书》诵经典,谦谨达《礼》迎八方,行低碳
《易》子而教,献爱心《乐》也融融。
《春秋》千载扬正气!
12.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
挹而损之之道也。
13.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
14.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荀子王制》
15.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
天下可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
国学经典名言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
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2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2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2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3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国学经典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
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智慧小语】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意思是说: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老汉粘蝉《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
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
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
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
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
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
【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