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开放性作业
元素周期表
总复习
-1-。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归纳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归纳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单质氧化性、还原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 氧化性逐渐减弱还

原性逐渐减弱
原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 碱性逐渐增强酸性
水化物的酸碱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生成由难到易,稳 生成由易到难,稳
的稳定性
定性逐渐增强
定性逐渐减弱
p性强弱的方法 提示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 (1)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金属单质与水或酸 (非氧化性酸)置换出氢气的速率越快(反应越剧烈),表明 元素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表 明元素金属性越强。 (3)置换反应:一种金属元素能把另一种金属元素从它的 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较强,被 置换出来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较弱。
ppt精选
7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表 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4)置换反应:对于特定的置换反应,一种非金属单质能 把另一种非金属单质从它的盐溶液或酸溶液里置换出来, 表明前一种元素非金属性较强,被置换出的非金属元素非 金属性较弱。 (5)电离能越大,原子越易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6)电负性越大,原子越易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章末归纳整合
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 电子云 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电离能 电负性 提示 电子云:电子云是指用小黑点的疏密来表示电子在 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多少的一种图像。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 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轨道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ppt精选
12
(7)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有石墨(C)和晶体硅(Si)。
(8)能与强碱溶液作用的单质有Al、Cl2、Si、S。 2Al+2NaOH+2H2O===2NaAlO2+3H2↑; Cl2+2NaOH===NaCl+NaClO+H2O; Si+2NaOH+H2O===Na2SiO3+2H2↑; 3S+6NaOH(浓)===2Na2S+Na2SO3+3H2O。 (9)既能在 CO2 中燃烧又能在 N2 中燃烧的金属单质是 Mg(CO2+2Mg=点==燃==C+2MgO,N2+3Mg=点==燃==Mg3N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3课时)

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及运行的速度;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⑴ 核外电子质量小(只有9.11×10-31 kg),运动空间 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运动速率大(近光速)。
⑵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 ⑶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概率)。
用光谱仪测定氢气放电管发射的氢的发射光谱
特征:暗背景,
亮线, 线状不连续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特征汞的吸收光谱
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 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 谱,总称原子光谱。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①③⑤ 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其中图_______是 ②④⑥ 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时的吸收光谱,图_______是原子由 激发态转化为基态时的发射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特 征谱线不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 光谱连接。
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思考: 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课堂练习
1、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D.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2、判断下列表达是正确还是错误? (1) 1s22s2 2p63s2 3p63d54s2 属于激发态
(2) 1s22s2 2p63d1 属于激发态
构造原理: 1s;2s ; 2p 3s ; 3p 4s ;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Word版含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Word版含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作业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基础]1.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按原子的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分为5个区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ⅤA族,则该元素的名称和价电子排布式均正确的是()A.砷,4s24p3B.溴,4s24p5C.磷,4s24p3 D.锑,5s25p33.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存在的区域为( )A.只有s区B.只有p区C.s区,d区和ds区 D.s区和p区4.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B.O、S、PC.Fe、Ar、ClD.Na、Li、Mg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s区均为金属元素6.如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和X代表原子序数),其中X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5的是( )7.最活泼的金属、最活泼的非金属、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价电子排布为5d106s2)分别位于下面元素周期表中的()A.s区、p区、ds区B.s区、p区、d区C.f区、p区、ds区D.s区、f区、ds区8.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C.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9.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数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关于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B.该元素为ⅤC.该元素为ⅡA族元素D.该元素位于d区10.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B.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D.原子核外的M层上的s、p能级上都填满了电子,而d 轨道未排电子的两种原子11.钛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原子结构》选自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属于物质结构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原子结构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原子结构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本节知识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化学2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不再重复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的概念,给出每一个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课本直接把构造原理看做一个经验规律,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顺序,体现了很大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直接会用。

三、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四、学情分析课后反思1410621062622能级最多电子数74f54d 34p 53d 1813s M 812s L 322能层最多电子数1331原子轨道数4s 3p 2p 1s 能级符号NK 能层各能层、能级中最多电子数:最多电子数=原子轨道数×21s<2s<3s<4s<5s …能量:ns<np<nd<nf …能量:2p<3p<4p<5p<6p …各能层最多电子数=2(能层序数)2[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板书]三、构造原理[投影]图1-2构造原理:[讲]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布顺序: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高中物理 原子物理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 原子物理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 原子物理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一、原子模型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 。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整数n 叫量子数。

) ⑴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①轨道量子化r n =n 2r 1 r 1=0.53×10-10m ②能量量子化:21nE E n E 1=-13.6eV③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h ν=E m -E n⑵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

(如在基态,可以吸收E ≥13.6eV 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于电离外,都转化为电离出去的电子的动能)。

⑶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

但由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库仑力等),所以在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4.光谱和光谱分析⑴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的光形成连续光谱。

⑵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线状谱(又叫明线光谱、原子光谱)。

根据玻尔理论,不同原子的结构不同,能级不同,可能辐射的光子就有不同n E /eV∞ 0 -13.6-3.44 -0.85的波长。

高中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 新课标 人教

高中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 新课标 人教
------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P3) 1)相同电子层: ns<np<nd<nf 2)相同的原子轨道: 1s<2s<3s<4s 3)同层同形状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
如:2px、2py、2pz 4)不同层不同轨道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
ns < (n-2)f < (n-1)d < np ;n为能层序数
2、构造原理的应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要求: 1、了解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
型。
2、掌握能层与能级的关系。 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一、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
我们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经历了很多阶段,主 要发展了以下几个原子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详解)
二、能级与能层
l 能层:用K、L、M、N、O、P代表不同能量层 l 能级:同一能层分为不同能级,如楼层与楼梯的
关系,用s、p、d、f 表示。 l 轨道: 每一能级都有一定的轨道数。
s能级有1个轨道 p能级有3个轨道 d能级有5个轨道 f 能级有7个轨道
学与问:
1、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
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间有什么关系? 2n2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
数间有什么关系? 能层序数=能级个数
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
是否相同? 相同.如:1s2 2s2 3s2
三、构造原理
7s 7p
随原子核电荷数递增, 6s 6p 6d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5s 5p 5d 5f
遵循如右图的排布顺序, 4s 4p 4d 4f
这个排布顺序被称为 3s 3p 3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教案 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教案 设计

《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鼓励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出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师:同学们,决定这千变万化世界最基本的微粒是什么呢?生:原子师:对,现在我们一起回答有关原子的几个小问题。

回忆:1.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什么?2. 原子能否再分呢?原子如何构成?3. 原子核的构成如何?4. 质子、中子、电子的特点如何?【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师:这节课的内容有三部分:1、原子的诞生2、能层与能级3、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一原子的诞生师:现在在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目前我们已发现90多种天然元素,请问它们是怎么诞生的?生:氢、氦原子通过核聚变逐步熔合而成。

【小结】宇宙大爆炸促使氢、氦原子合成其它原子!师:这些原子的结构又是怎样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几代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吏。

【展示】原子结构理论模型发展史:1805年道尔顿的原子模型: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1904年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1911年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二能层与能级1、什么是能层?能层是将核外电子按电子能量差异分成的2、每一能层容纳最多电子数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容纳最多电子数2 8 1832 5、、、、、、、、、【小结】:每一能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案(第3课时)学习时间 2011 — 2012学年上学期周【课标要求】1.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了解电子云的概念2.了解原子轨道图及每个能级中的轨道分布情况和最大容纳电子数3.掌握泡利原理、洪特规则4.基本能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P9-11,思考1.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2.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能否用宏观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呢?3.什么事原子轨道?阅读P11表1-2,明确不同能层的能量、原子轨道及电子云能廓图[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P11-12,思考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分别是什么?洪特规则的使用前提?(基态原子)洪特规则的特例?【典例解悟】) 1. 观察1s轨道电子云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A.一个小黑点表示 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B. 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C.电子在 1s轨道电子云的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机会的多少D.违试分析有无错误,若有,能级或3d能级的电子排布情况,2. 以下是两个原子的2p 反了什么原则?(1)↑↓↑(2)↓↑↓↑↑↑↓↑↓↑【课堂练习】)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3f D.C.1d .A.6s B2d)5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的是(能级 D.f能级能级A.s B.p能级 C.d)个电子可以写成( 103.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个电子层上有36210102523p3d D3p3d.3s3s. A.3sB3d C.-)Cl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 4.. A.3种 B5种种.种 D1817C .) 5.以下电子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 (.2p2s1s B 2s1s.A . C2p2s1s.2p3s)1211112222626 D3s2s1s6(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1.1s2s2p D.2s2p2sA.1s2p3s3p B.1s2s C) 2262122122322624 2p3s3p1s.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7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C. 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8.以下电子排布式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1s2s2p C1s2s2p D.1s2p1sA.2s B) 1262212221262 3p2s3s( 9.下列能层中,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的是层D.N层 L .AK层 B.层 C.M)轨道中,具有球对称性的是2p、10.在1s2p、、2p( zyx D C.2p .2p 2p B A.1s .zxy)11.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13.将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按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1s 3p 2p 5d 4s 5f14.试画出第三周期Mg、P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15.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或外围轨道表示式)中,哪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试说明理由。

(1)氮原子:A.↓↑2s↓↑↑2pB.↓↑ 2s↑↑↑22p.(2)钠原子:A.3s2154 4s B.3d4s(3)铬原子:A.3dA.11 3p B(4)碳原子:↑↑2pB.↓↑2p16.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6)FeZn Se (1)S (2)Cu (3)Cr (4)(5)30243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问:=417.某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最高能层种,原子序数分别为__________。

(1)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可以有______ (2)写出相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对点练习】) 能级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1.下列3d(A.↑↑↑↑↑↑↑↑B.↑↑↑↑↓↑C.↓↑↓↑↓↑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2.ABA、B a) ( BA 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aaa4 C 5 .. 3 + D+-. 4 A.-B) 能级上有3d3.某元素的原子能层上电子数是N1个电子,它的 (8A.0 B5 D..2 C.34.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课后作业】1.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O226+226262-224 1s2s3p BA.K 1s2s2p3s3p.Ne C.S 1s2s2.下面是某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各组指定的元素,62-2262 1s2p3s3p2s2p D不能形成AB型化合物的是( ) 2242243s3p3s.3p和2s2p2pC.3s和2s D.3sA.2s2p和2s2p B) 3.下列251222244和表示式中错误的是([Na]B.Na的结构示意图:A.Na··11++··+的电子式的简化电子排布式:1s2s2p3sC.Na的电子排布式:)226 [Na]3sD.Na( 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最低能量状态的氮原子的是 4.5.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Y原子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的X1s2s 层上仅有两个222的电子的Y原子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 Y原子C.2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 Y原子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电子数之差为8A6.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与M8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和的是A.A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 B.A和M7 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C.A222可从矿泉水、岩石、地下水、天然气、建筑材料中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它可通Rn)7.氡(86射线。

这些、γα过呼吸进入人体,停留在呼吸道中,放出射线,其衰变产物还能放出β)射线可诱发肺癌。

关于氡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原子核内含有族0222个中子 B.R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A.Rn6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C.Rn6s,化学性质活泼,因此对人体有害6p 新铺大理石地面的居室,可常打开门窗换气,以减少氡对人体的危害D.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等相等,而电性相8.4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请回答下面两题:(1)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如果制取了反氧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核内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核外有8个带负电的电子B.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电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C.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中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D.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质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电子9.处于前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其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它们的原子中核外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已知A和D处于同一周期,0.2摩尔A单质可以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6.72 L氢气(标准状况),试回答:(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比较C和D的氢化物:沸点________,稳定性______,水溶液的酸性____________。

(3)元素A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第四周期的A、B、C、D四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2、7,其原子序数依A、B、C、D依次增大。

已知A与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而C与D的为18。

根据原子结构,判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1)哪些是金属元素?(2)D与A的简单离子是什么?并写出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3)哪一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最强?(4)B与D两原子间能形成何种化合物?写出化学式,并写出电子式。

11.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nn2nn。

B该化合物含有42 mol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ps1 mol得到离子化合物,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

C、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试写出: B 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1)A (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用分子式表示)。

C(3)A、(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疑点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案(第3课时)[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P9-11,思考[典例解悟]1. 解析尽管人们不能确定某一时刻原子中电子的精确位置,但能够统计出电子在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什么地方出现的概率大,在什么地方出现的概率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