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话筒使用教程
大合唱电容麦使用方法

大合唱电容麦使用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大合唱电容麦的使用方法。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我们唱歌的好伙伴,能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加美妙动听呢!先来说说怎么拿这个电容麦吧。
可别小瞧了这一步,拿得不对可就发挥不出它的威力啦!就像你拿筷子吃饭一样,得拿得顺手才行。
你得轻轻地握住它,别太用力,不然它会“抗议”的哟!想象一下,你要是死死地抓住它,它还能好好工作吗?然后就是调整距离啦。
离得太近,声音可能会爆掉,那可就不好听啦,就好像你吃蛋糕一口咬得太大,会噎着一样。
离得太远呢,声音又太小,别人都听不到啦!所以啊,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就像你找一个最舒服的坐姿一样。
再讲讲使用的环境。
这可很重要哦!要是周围吵吵闹闹的,那电容麦录进去的可都是杂音啦。
就好比你在菜市场唱歌,那能好听吗?所以啊,找个安静的地方,让电容麦能好好地捕捉你的声音。
还有啊,别忘了给电容麦做好保养。
它就像你的宝贝宠物一样,需要你的呵护呢!别让它摔着碰着,也别让它沾到水呀什么的。
不然它要是“生病”了,可就不能陪你唱歌啦!在大合唱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协调哦!每个人的电容麦都要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不然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那不就乱套啦!这就像一群人跳舞,得步伐一致才能好看呀。
而且哦,大家唱歌的时候要有感情呀!电容麦可是很能捕捉到你的情感的呢。
要是你干巴巴地唱,那多没意思呀。
就像讲故事一样,要有起有伏,有感情投入,这样录出来的声音才好听呢!哎呀,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要把电容麦当成你的好朋友,好好对待它,它就会给你带来惊喜哟!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多尝试,多琢磨,肯定能把大合唱电容麦用得棒棒的!让我们一起用它唱出最美的歌声吧!。
声乐演唱中话筒的使用技巧

·168·第20卷第3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6月什么是话筒?学名为传声器,诞生于二十世纪早期,它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又名麦克风(Microphone )。
声乐演唱中由于扩音传声的需要,话筒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话筒的使用也成为了演唱者必备的能力与技巧之一。
演唱者不仅需要了解话筒的种类与特性,还需要掌握话筒的使用方法,这对其提高演唱的品质和格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常所见的话筒根据其结构、性能、原理等不同的情况可分为:动圈式话筒、电容式话筒、碳粒式话筒、晶体式话筒、铝带式话筒等,还可按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有线话筒和无线话筒。
一般情况下,我们最为常用的是电容式话筒和动圈式话筒,二者在发声原理和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大多数歌手在舞台上用动圈式麦克风,因为动圈式麦克风能展现粗犷风格。
相比较而言,电容式麦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更好,是录音棚里最流行的选择。
”[1]声乐演唱者只有在了解两种话筒的发声原理和性能后,才能真正地做到使用话筒时的“心中有数”和从容自若。
两种话筒的发声原理和性能总结如表1:表1动圈式话筒和电容式话筒的发声原理和性能比对收稿日期:2017-11-30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态势语在演唱与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10ZC045)作者简介:刘临洪,男,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学院声乐艺术学院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及教学。
声乐演唱中话筒的使用技巧刘临洪(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18)摘要:声乐演唱中话筒的使用技巧对于演唱者来说非常重要。
演唱者不仅需要了解话筒的种类与特性,还需要掌握话筒的使用方法,这对提高其演唱的品质和格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演唱;话筒;传声器中图分类号:J617.1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3583(2018)-0168-03On the Use of Microphones during Singing PerformanceLIU Lin-hong(Arts School,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Guiyang 550018,China )How to correctly use microphones during the singing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skill.Not only do performers have to knowmicrophones and their kinds but also how to use them,which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in improving singing quality.singing;microphone;voice projector第20卷第3期2018年6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V ol.20,No.3Jun.2018另外,由于话筒种类的不同,其技术特性也有不同,主要表现在指向性、灵敏度、输出阻抗、频率响应等方面。
Baby Bottle SL 大振膜录音棚电容式麦克风 使用说明书

baby bottleSL 大振膜录音棚电容式麦克风祝贺您购买祝贺您购买 Baby Bottle SL,一款以传统方式精心打造的经典麦克风。
Baby Bottle SL 是一款固态 A 类麦克风,继承了我们的旗舰级 Bottle 麦克风系统的精髓,真正的青出于蓝。
为了熟悉这款麦克风独特的功能,请您花些时间阅读此手册,并尝试我们推荐的录音小技巧。
此外还要注意妥善使用和保养 Baby Bottle SL,这样才能长久畅享录音乐趣。
Baby Bottle SL 是一款压差式心型指向电容麦克风,兼具经典的音质和广泛的用途。
Baby Bottle SL 具有中频饱满、高频柔和、低频准确的特点,其音调会令人联想起全球最出色的复古麦克风。
Baby Bottle SL 还具有 -20dB 衰减器和高通过滤器,擅长为几乎任何音源增添丰富、经典的氛围,包括人声、架子鼓、电吉他放大器,甚至是难以录制的铜管乐器,例如萨克斯管和圆号。
当然了,这款 Baby Bottle 并不能用来喂奶。
Baby Bottle SL 随附了定制的防震架,可以为麦克风筒身隔离低频共鸣(隆隆的噪声)。
23Baby Bottle SL 需要连接 +48V 幻象电源,可以搭配音频接口、调音台和大多数麦克风前置放大器使用。
为获得最佳性能并避免麦克风的音频组件受到损害,我们建议您执行以下步骤:将麦克风前置放大器增益设置到标称位置(“关闭”)。
将数字音频工作站 (DAW) 或调音台的输入通道静音。
将平衡 XLR 麦克风连接线的插口端连接到 Baby Bottle SL 的输出端。
将插头端连接到平衡的调音台输入端或平衡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输入端。
打开幻象电源。
将之前静音的所有信号通道取消静音,然后根据需要调节麦克风前置放大器增益。
Baby Bottle SL 是心型指向麦克风,可以抑制到达振膜舱背部的离轴声音。
将 Baby Bottle SL 安装到麦克风支架上并通电后,请确保振膜舱有效的同轴侧(在 BLUE 标识正上方的一面)面朝音源。
Shure WH30 电容式头戴麦克风用户指南说明书

©2006, Shure Incorporated 27G3121 (Rev. 9)Printed in U.S.A.Models WH30TQG and WH30XLR User GuideWH30XLRONLYMODEL WH30 CONDENSER HEADSET MICROPHONEMICROFONO ACONDENSATORECON SUPPORTO ACUFFIA SHUREMODELLO WH30MICROFONO DECONDENSADOR DECABEZA MODELOWH30 SHUREKONDENSATORKOPFMIKROFON-MODELL SHURE WH30MICROPHONE DE CASQUEÉLECTROSTATIQUESHURE MODÈLEWH30INTRODUCTIONThe Shure Model WH30 is a light yet rugged headset microphone. Designed for vocalists and instrument-playing vocalists, the WH30 utilizes a high quality electret-condenser car-tridge suitable for all applications where mobility, comfort, low microphone-visibility, and high sound quality are required. Because of its cardioid (unidirectional) pickup pattern, the WH30 provides isolation from extraneous sound sources and high gain-before-feedback. The wireframe and gooseneck adjust to any head size and shape. An integrated elastic headband comfortably pads and secures the headset. The WH30 is supplied with two snap-on windscreens, clothing clip, storage bag and cable-management device. FEATURES•Smooth, natural frequency response comparable to professional condenser hand-held microphones•Lightweight wireframe and headband adjust for a secure, comfortable fit•Extra-strong, small-diameter microphone cable resists breakage•Moisture-proof cartridge housing•Sturdy gooseneck-boom holds mic securely in place•lsolation shock mount for reduced handling noise•Matte black finish for low visibility•High input clipping level helps avoid overload distortion•Low self-noise and high sound pressure level capability•Reliable a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xtremesMODEL VARIATIONS•WH30TQG: For wireless use, the WH30TQG has a 1.2m (4 ft.) high-flex cable anda mini TA4F connector for direct connection to Shure body pack transmitters.Note: For information about use with Shure W10BT or other transmitters without a mini TA4F connector, contact Shure Customer Service).•WH30XLR: For wired applications, the WH30XLR is supplied with a 1.2m (4 ft.) hi-flex cable and high quality mic preamplifier (RPM420) with a three pin XLR con-nector. The RPM420 preamplifier requires phantom power from any 11 - 52 V source.2MICROPHONE PARTSThe WH30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see Figure 1).WH30 HEADSET MICROPHONE PARTSFIGURE 1COLLAPSIBLE MICROPHONE BOOMThe WH30 headset features a collapsible boom for shipment and storage. Before wearing the headset, unfold the boom by rotating it away from the wireframe until it snaps into place. Refold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ation.3WEARING THE HEADSETPlace the headset wireframe around your head so that the elastic headband band lay hor-izontally across the back of your head and the ends of the wireframe fit over your ears. You may position the elastic headband either above or below the wireframe for the great-est comfort and stability. The blue “SHURE” logo should face outward (see Figure 2).POSITIONING THE MICROPHONE For maximum gain-before-feedback, position the microphone and boom so that the mi-crophone is within 13 mm (1/2 inch) of the right corner of your mouth (see Figure 3). Thiswill also help minimize breath noise or “popping”.WEARING THE HEADSET FIGURE 2POSITIONING THE MICROPHONE FIGURE 35ADJUSTING THE HEADSET•If the headset feels loose or uncomfortable, carefully bend the sides of the wire-frame to make it tighter or looser (see Figure 4A). The angle of the wireframe ear-pieces may also need adjustment (see Figure 4B).ADJUSTING THE WIREFRAME FIGURE 4•Adjust the tension of the elastic headband across the back of the head by sliding it up or down the ends of the wireframe (see Figure 5).ADJUSTING THE ELASTIC HEADBANDFIGURE 5USING THE CABLE RETAINER AND CLOTHING CLIPUse the cable retainer on the wire frame of the headset to position the microphone cable as desired. The supplied spring-loaded clothing clip secures the microphone cable to the user's clothing to help avoid entanglement.CONNECTING THE WH30 TO A SOUND SYSTEMWireless Applications (WH30TQG)1.Connect the mini TA4F connector from the WH30 to a wireless microphone trans-mitter such as the Shure T1 bodypack transmitter.2.See the user guide for your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system for adjustinggain and other parameters.Wired Applications (WH30XLR)Connect the output of the RPM420 preamplifier to an input channel of a mixing or record-ing console. Most consoles will provide phantom power to the RMP420 preamplifier. If phantom power is unavailable, use a separate phantom power supply such as the Shure PS1A.WASHING THE ELASTIC HEADBANDWhen necessary, remove and wash the elastic headband according to these steps.1.Remove the microphone cable retainer from the wireframe.2.Slide the elastic headband off the wireframe.3.Wash the headband in mild, soapy water and rinse it in clean water.4.Allow the headband to air-dry thoroughly.5.Slide the headband around the wireframe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Reattach the cablewith the plastic retainer.WASHING THE FOAM WINDSCREENThe foam windscreen protects the WH30's microphone element from dirt and moisture. When necessary, it can be removed and cleaned in a mild soapy water solution.I mportant: Never clean the windscreen with any liquid solution without firstremoving the windscreen from the microphone boom.1.Hold the windscreen loosely by the plastic retaining ring at its base.2.Gently pull the windscreen away from microphone. The plastic retaining ring willexpand to allow the windscreen to slip off the microphone. If necessary, you can expand the ring manually with a small screwdriver as you pull the windscreen.3.Immerse the windscreen in mild soapy water and gently squeeze it several times.64.Rinse the windscreen in clean water and dry it with a clean cloth or paper towel.Allow it to air-dry thoroughly.5.When the windscreen is dry, slide it over the WH30 microphone until the retain-ing ring snaps into place.CERTIFICATIONWH30XLR : Conforms to European EMC Directive 89/336/EEC, and is eligible to bear the CE marking. Meets applicable tests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in European standard EN 55103 (1996) parts 1 and 2, for residential (E1) and light industrial (E2) environments.WH30TQG: Conforms to European EMC Directive 89/33/EEC, and is eligible to bear the CE marking. Meets EMC require-ments as an ancillary device per EN 300 445 (1996)REPLACEMENT PARTSCable Connector (for WH30TQG only)..........................................................WA330 Connector Belt Clip (for WH30XLR only)...................................................RK200BC Elastic Headband........................................................................................80A505B Wireframe, Headband, Boom Hinge, Boom, Shock Mount,Cartridge Housing and Cable...............................................................RPM520 Preamplifier Assembly.................................................................................RPM420 Black Windscreens (2) and Clothing Clip................................................90WP13717SPECIFICATIONS WH30TQG WH30XLRType Condenser, electret bias Condenser, electret bias withintegrated preamplifier Frequency Response40 to 20,000 Hz (See Figure 6)Polar Pattern Unidirectional (cardioid) (see Figure 7)Output Impedance (at 1kHz)2400 ΩRated 150 Ω (actual) (Toleratesloads as low as 150 Ω withreduced clipping level)Output Level(at 1 kHz; 0 dB = 1 V/Pascal)–55.5 dB (1.7 mV)–54.5 dB (1.9 mV)Signal to noise ratio (ref.A-weighted noise)63.0 dB at 94 dB SPL (IEC 651)Output Clipping Level (at 1000 Hz)–22 dBV (0.08 V) 2.5KΩ Load: –8 dBV (0.4V)1 KΩ Load: –8 dBV (0.4V)Maximum SPL130 dB 2.5KΩ Load: 142 dB1 KΩ Load: 142 dB Dynamic Range (max. SPL toA-weighted noise level)99 dB111 dBOutput Noise (equivalent SPL)31 dB (typical, A-weighted)Recommended Operating Voltage 5 VDC(pin 2 to pins 3 and 4)11-52 VDC Phantom powerPolarity Positive sound pressure ondiaphragm produces positivevoltage on pins 3 and 4 relative topin 1 (ground) on the mini TA4Fconnector.Positive sound pressure on the diaphragm produces positive voltage on pin 2 relative to pin 3 of preamplifier output connector.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perating Temperature –7° to 49° C (20° to 120° F)Storage Temperature –29° to 74° C (–20° to 165° F)Humidity: 0 to 95% (operating or storage)Cable 1.2 m (4 ft.) two-conductor, shieldedCable Connector mini TA4F XLRNet Weight Headset: 65 g (2.3 oz)Headset and cord: 60 g (2.1 oz)Preamplifier: 99 g (3.5 oz)89FIGURE 6TYPICAL WH30 POLAR PATTERNSFIGURE 710WIRING DIAGRAMS WH30 WIRING DIAGRAMSFIGURE 84748SHURE Incorporated United States, Canada, Latin America, Caribbean:5800 W. Touhy Avenue, Niles, IL 60714-4608, U.S.A.Phone: 847-600-2000 U.S. Fax: 847-600-1212 Intl Fax: 847-600-6446Europe, Middle East, Africa:Shure Europe GmbH, Phone: 49-7131-72140 Fax: 49-7131-721414Asia, Pacific:Shure Asia Limited, Phone: 852-2893-4290 Fax: 852-2893-4055TRADE MARK NOTICES: The stylized Shure logo and the Word “Shure”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Shure Incorpo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eflon”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 the United States.。
合唱话筒的使用技巧

合唱话筒的使用技巧合唱话筒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合唱队要用多少只合唱话筒?如何摆位?使用中,特别困扰大家的是啸叫问题,合唱话筒音量打不开,开大了啸叫,开小了,音量小,满足不了听音的需要。
本文在合唱话筒的使用上,从以下几个问题,分享一下工作中的经验,以供参考,不足之处,大家多提意见。
一常见的合唱话筒大振模电容话筒、小振模电容话筒、立杆式电容话筒,可以落地放置,可以吊挂。
1、关于合唱电容话筒指向性选择:根据大合唱的要求和特性,需要拾取的是整个团队,而不是单一的声源,因此,传声器要摆放在离合唱队相对较远的前方或上方。
这就要求在选择话筒时,要选择灵敏度较高、低阻抗(抗干扰性强)和频率响应较宽的电容话筒,按指向性应选择心型或超心型传声器(可用于稍大范围或抑制更多环境音)。
2、合唱话筒在工作中方式可以吊挂和落地:立杆式(落地)使用比较灵活,缺点是视线不美观,话筒占地方。
吊挂式固定安装,美观但不灵活。
吊装式一般会在专业场所固定安装,线路都从舞台上空与吊杆捆绑在一起。
优点是舞台上没有传声器线缆,不会出现演员碰倒传声器的情况。
缺点是不可随时调整,每次调整都需要升降吊杆,并且传声器线缆要足够长,而线缆越长信号损耗越大。
二合唱话筒需要的数量跟声部有关,和话筒的指向性有关。
1、现场演出,首先应该考虑合唱队伍有多少“声部”、每个声部有多少人,话筒数量不应少于声部。
合唱可以采用按照声部分区域拾音(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2、心型电容话筒的拾音角度一般为110°-130°,可收15人左右,对于纵深较为深的合唱团可以采用分排分区拾音,并调整好话筒的收音角度。
三合唱话筒的摆位1、心型电容话筒的拾音角度一般为110°-130°:建议将传声器置于第一排人员前上方正中央,并指向最后一排。
在这样的设置中,对于排成矩形或楔形的合唱队,单只心型指向范围话筒可覆盖15人左右声。
对于人数更多或排成其他形状的合唱队,可能需要多支传声器。
话筒的用法

话筒的用法
话筒是一种用来放大和传输人声的设备,常用于会议、演讲、表演等场合。
以下是话筒的基本用法:
1. 握持话筒:正确握持话筒对于保持良好的音质和避免噪音很重要。
通常,握持话筒时要用手指触摸话筒的底部,同时将手指放在话筒底部的开关上以控制开关状态。
2. 保持一定距离:在使用话筒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是15到30厘米。
始终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避免声音太强或太弱,同时还可以避免握持话筒时手部运动产生的杂音。
3. 面向话筒:始终将话筒的口部对准嘴巴,面向话筒说话或唱歌。
这可以确保声音被正常捕捉,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杂音。
4. 控制呼吸和声音:在使用话筒时,要控制好呼吸和声音的强度。
避免过度吹气或大声喊叫,以确保声音自然、清晰且不失真。
5. 控制方向:有些话筒具有指向性,可以收集特定方向的声音。
在使用这些话筒时,需要将话筒指向目标声源,以确保音质的清晰度。
通过正确使用话筒,可以确保声音被清晰、准确地传递给听众,提高演讲或表演的效果。
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话筒是一种常见的麦克风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容的变化。
下面是其工作原理:
1. 电容的定义:电容是指存储电荷的能力。
当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电压时,会形成一个电场,这个电场的强弱取决于电极之间的距离和电场的介电常数。
2. 电容式话筒的结构:一个典型的电容式话筒包括一个活动的振膜和一个固定的背板。
振膜和背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可变的电容。
3. 振膜的运动:当声波到达话筒时,声波的振动引起了振膜的震动。
振膜根据声波的振动而运动,从而改变了振膜与背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了电容的大小。
4. 电容的变化:振膜的运动导致了电容的变化。
当振膜靠近背板时,电容增大;当振膜远离背板时,电容减小。
5. 电信号的生成:为了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容式话筒需要一个电源。
电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电压,在电容变化时形成了一个电流。
这个电流与声音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相关。
6. 信号放大和处理:从电容式话筒输出的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使用者可以听到声音,或者将其连接到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音频录制。
总结: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振膜的运动引起电容变化,进而转换为电信号。
这种麦克风类型常用于录音、通讯和声波分析等领域。
电容麦克风的使用方法介绍

电容麦克风的使用方法介绍
本文主要是关于电容麦克风的相关介绍,并着重对电容麦克风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电容麦克风电容式话筒是利用电容大小的变化,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种话筒最为普遍,常见的录音机内置话筒就这种.因为它便宜,体积小巧,而且效果也不差.有时也叫咪头。
结构原理
电容式麦克风有两块金属极板,其中一块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多数为聚全氟乙丙烯)并将其接地,另一极板接在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上,栅极与源极之间接有一个二极管,如图2-4所示。
当驻极体膜片本身带有电荷,表面电荷地电量为Q,板极间地电容量为C,则在极头上产生地电压U=Q/C,当受到振动或受到气流地摩擦时,由于振动使两极板间的距离改变,即电容C改变,而电量Q不变,就会引起电压的变化,电压变化的大小,反映了外界声压的强弱,这种电压变化频率反映了外界声音的频率,这就是驻极体传声器地工作原理。
优点
能将声音直接转换成电能讯号的
电容式麦克风是利用导体间的电容充放电原理,以超薄的金属或镀金的塑料薄膜为振动膜感应音压,以改变导体间的静电压直接转换成电能讯号,经由电子电路耦合获得实用的输出阻抗及灵敏度设计而成。
能展现原音重现的特性
音响专家以追求『原音重现』为音响的最高境界!从麦克风的基本设计原理分析,不难发现电容式麦克风不仅靠精密的机构制造技术,而且结合复杂的电子电路,能直接将声音转换成电能讯号,先天上就具有极优越的特性,所以成为追求『原音重现』者的最佳选择。
具有极为宽广的频率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我编的电容话筒使用教程,希望对大家的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基础知识:腔体与振膜:是电容话筒最重要的部件,它们一起负责将声压转化为电子信号。
我们一般习惯用振膜的大小来称呼话筒,其实还应该考虑腔体的大小。
电容话筒的腔体一般有三种基本体积-小腔体,中型腔体,大腔体。
一般来说,频率响应取决于振膜的大小。
请考虑一下不同容积的的腔体对于语言的拾取有什么不同。
随着振膜直径的增大,低频会增多,高频会衰减。
信噪比取决于振膜的面积。
振膜面积大,将产生很高的灵敏度和输出信号。
正因如此,大振膜电容话筒的信噪比要高于小振膜的。
对小振膜的定义一般是小于1/2英寸。
理论上,它们在20hz到20Khz的频率响应特别精确。
但是小振膜的信噪比不好。
不过小振膜特别适合音频测试。
中型振膜的直径大概在1/2到1/3英寸之间。
通过优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中型振膜电容话筒在20hz到18Khz之间具有平直的频率响应特性。
信噪比也满足专业的要求。
大振膜话筒的振膜直径在3/4到1英寸直径之间,某些型号的话筒甚至更大。
因为大振膜话筒具有很高的信噪比,不需要额外的增益电路就可以得到很高的灵敏度。
人们往往认为振膜还是大的好。
大振膜电容话筒拾取的低频非常细腻,并且具有近讲效应(尤其是心型指向的时候),过度接近音源会产生“轰隆隆声”。
根据早期的一些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振膜话筒在14K的地方开始滚降衰减。
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声源中包含很多高频成份的时候,用大振膜话筒往往会缺少一种闪耀的感觉。
不同的厂家对振膜大小的定义不一样,所以您有必要了解一下电容话筒振膜的实际直径。
指向性这个专业术语描述的是话筒对不同方向声源的响应程度。
每一种指向的话筒在录音中都去其特有的位置与用途。
传统的定义是声源正对话筒的轴线-简单的说就是与振膜处于垂直的状态,高频明显增加,这就是明显的指向性特征。
将声源放到反面,高频的灵敏度明显减少。
这种现象大振膜话筒要比中型振膜话筒明显。
心型指向只有一侧的灵敏度高这是最常见的指向特性。
它的名字因为指向性图谱看来和人的心脏差不多。
心型话筒是单向的,这就意味着必须用话筒的正面拾取音源,反面的灵敏度要低很多。
它的这种特性适合被拾取的音源与其他舞台声音保持隔离性。
很多大振膜电容话筒都是这种指向性。
心型指向话筒具有近讲特性-离话筒近的时候中低频得到提升。
距离与低频的关系全方向所有方向的灵敏度都差不多和它的名字一样,全方向的话筒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与频响。
相对于心型话筒,全指向话筒的所拾取的声场更为宽阔,特别适合录合唱组,环境音效,以及声学乐器,因为它的空间感特别出色全指向话筒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相对于心型话筒来说它的近讲效应比较少,这就有带来一个好处,对音源远近的稍微移动不敏感。
全指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太多的均衡。
这些早期的理论数据,然而全指向话筒拾取360度音源的音源的时候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相等,实际情况也就是话筒头的後方還是一定會有那麼一點的凹陷狀態,而且頻率響應也不會很一樣的。
随着振膜的增大,这一点就更加突出。
8字型和双向型两边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对于偏离轴线90度的声音具有很好的隔离作用这种指向的话筒,在振膜的正反两个方向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对侧面的声音具有很强的隔离。
8字型话筒的近讲效应和心型差不多。
一支8字型话筒拾取二重奏和面对面的访谈效果特别优秀。
-40dB的侧面灵敏度对于乐器之间的隔离非常有用。
8字型话筒是M/S(mid-side)立体声拾音的关键部分。
超心型指向它的指向性比心型还要强,而且背面拖一个“尾巴”超心型话筒的指向性比心型更窄,特别适合近距离拾音。
它特别特别鼓组和钢琴的定点录音,其指向特性非常适合需要隔离(有的时候是隔离乐器之间的干扰,有的时候是隔离噪音)的现场录音。
对于自弹自唱的演奏录音,超指向话筒的相互串扰是最小的。
单指向VS.多指向大多数单指向话筒的生产成本比同类的多指向话筒要低。
心型话筒一般是通过在振膜的背板上开孔来得到单面的指向性,这是一种固化的指向设计。
全指向是通过密封的背板来获得。
超心型话筒就不是在背板上做文章了,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两个背靠背的振膜和相应的电路来获得多指向。
因此,多指向话筒头的制作工艺比单指向的话筒头要复杂。
有些话筒采用了可更换话筒头技术来获得多种指向性,这比单独购买几只话筒要节省很多钱。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一支电容话筒获得多指向性。
将两个心型极头背靠背放置结合多种电路来获得多指向。
全指向通过正相电路结合两个心型极头获得,同样,两个心型极头结合反相电路可以得到8字型指向。
通过调整两个极头的极性和输出电平就得到了超心型指向。
当然,使用一对高品质的振膜会增加成本,不过这种方法提供了最佳的指向性,并且比买几只不同指向的电容话筒要便宜。
两个心型振膜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获得不同的指向性顶部拾音VS.侧面拾音振膜在话筒头里面的定位决定了它是顶部拾音还是侧面拾音。
虽然没有绝对的定律,不过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中型振膜话筒都是顶部拾音,大振膜话筒是侧面拾音。
您可能会从话筒设计的讨论中猜测到这两种话筒的指向性。
顶部拾音话筒一般是单指向(除非从物理上改变极头),侧面拾音话筒可以通过两只背靠背的振膜来选择指向性。
请注意:对于侧面拾音的话筒,一般有商标的那边是正面。
关于这两种拾音方式,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顶部拾音话筒通常适合定点录音,比如鼓组的OverHead话筒,这种应用场合顶部拾音优于侧面拾音。
话筒的特性非常多,这就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录音工程师的话筒盒里面装有那么多不同种类的话筒。
基本拾音概念话筒摆位是很讲究的一门学问。
话筒的选择与摆位带有一点主观色彩,比如有的人喜欢近距离拾取吉他音箱的声音。
更进一步的说,拾音有的时候还要根据演奏家,声场,录音设备和创作思想来综合考虑。
拾音技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都是根据特定的场合来考虑。
尽管如此,为了获得好的声音,我们还是要知道一些所谓的法则。
一般来说,录音棚里面绝大多说都是电容话筒,所以下面的一些提示都是针对电容话筒。
所有录音声场都有其独特性,主要取决于反射声。
在拾音的时候,反射声会或多或少的与直达声混合。
话筒的选择,指向性与摆位就是根据声源与声场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来确定。
还有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就是隔离别的声源。
拾音的方法有很多,一些流传下来的技巧让您考虑应该将话筒放在什么位置。
房间里四面八方的反射声近距离拾音与远距离拾音一般来说,近距离拾音技术(话筒离声源特别近)是为了在捕捉声源的同时回避不想要的空间感觉。
一般使用心型话筒(有些特殊场合使用超心型)来避免声音串扰。
尽量让话筒接近声源,同时要注意避免呼吸声,摩擦,琴锤,鼓腔这些不想得到的声音。
近距离拾音,一般通过后期的电子效果器或延时器来模拟空间的感觉。
远距离拾音会得到很多的房间反射声。
这种拾音方法就是为了要拾取房间的声学反射。
全指向话筒可以得到从四面八方反射过来的声音,得到完整的环境声音特性。
不管使用什么指向的话筒,首先要考虑的都是声源与环境声的平衡问题。
如果话筒足够多,工程师经常将上面两种拾音方式结合到一起,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直达声与环境声的平衡。
更远的话筒位置,将拾取很小的声音。
这种距离与灵敏度的衰减关系不是线性的,话筒的灵敏度变化遵循反平方定律。
话筒拾取到的声能与距离是一种反平方关系。
例如,当距离增加一倍(×2)时,话筒的声能变为原来的1/4。
(您可以把灯光的指数扩散与听力上的一些变化结合到一起想一想)现在我们回头再讨论一下大振膜电容话筒的近讲效应,中低频会随着话筒与声源靠近而增加。
(近讲效应在全指向或者中型振膜任何指向的话筒都不是一个大问题)。
用大振膜话筒,在摆位的时候要多考虑一下近讲效应,环境声与音色的问题。
大腔体VS.中型腔体一般情况下,大腔体话筒在低频方面的灵敏度比中等腔体的要好,很简单,因为它的振膜大。
根据以前的记载,他们有近讲效应。
进一步说,他们拥有足够的物理空间。
反过来说,中型腔体话筒在距离发生一些改变的时候依然拥有非常好的频响。
你最好能同时拥有大腔体和中等腔体两种话筒。
处理不想要的低频经过的卡车和室内驻波会为录音增加额外的低频,这都是录音师不想要的。
75HZ左右的室内声学处理非常难,所以很多话筒上面带有一个低切功能,对75HZ以下的低频做衰减。
这种处理必须非常小心,因为男声的频率包含这个频段。
从另一方面,当声学吉他录音出现“嗡嗡声”的时候,需要使用低切。
首先要仔细的听声音,然后再判断低切是否对声音有益。
录音环境专业录音棚一般都包含几个不同声学特性的房间。
小房子,没有反射的消声室,拥有很多自然反射和延时的大房子。
在家里录音也有一些不同,你可以作一些试验得到有趣的结果。
高天花板的大房子会得到非常开阔的声音,相对于低天花板的小房子。
所有的家具以及不同表面的反射都会有声音。
地毯可以对木地板和瓷砖的声反射起到衰减。
分离式拾音或者别的一些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室内声学对声音的影响。
在一个声学环境不好的房子里,使用一个全指向的话筒会录下设备的风扇声,或者一个话筒里面串进几个演员的声音。
首先考虑对房子作一些声学处理,搭一个临时的隔离棚来衰减一下这些噪音,也可以做一个可移动障板或者毯子。
塑料泡沫的“鸡蛋箩筐”和地毯是家庭工作室最常用的阻尼材料。
乐谱架也有反射--你可以试试用一条毛巾覆盖在上面。
临时搭建四面挂有毛毯的小棚正当合理的吸声得到我们想要的隔离效果,过度的吸声将导致消声室效果,将录音中充满活力的成份带走。
在那些现有的录音棚里面,我们考虑用一些临时的声学处理措施。
可以考虑用吸音布,或者可移动的反射板(一面反射,另一面吸收。
)。
这些东西可以根据录音的需要临时移动,摆位。
还有一种办法是做一面挂有吸音棉的移动墙。
最后,不要忽略可能涉及的音源。
一些人声的录音在一些充满瓷砖的浴室中进行。
(这种反射可以将普通的人声变得很好,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边洗澡边哼歌的原因。
)录音师在混凝土房间里面不断的调整音箱与话筒面对楼梯墙的位置来获得一种混响空间。
Led Zeppelin 的经典歌曲《When the Levy Breaks》中鼓组就是用这种方法录的,因为当时John Bonham的鼓放在城堡的楼梯间。
还有,Jimmy Page一些经典歌曲的吉他的录音方法也很奇怪,里面的吉他音色是通过音箱对着壁炉,然后把话筒放在烟囱的顶端进行拾音。
就是这样,适合于作品的拾音方法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