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之西安事变纪念馆!

合集下载

西安革命公园景点介绍

西安革命公园景点介绍

西安革命公园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以纪念中国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公园。

下面是对该公园的景点介绍:
1.革命烈士纪念塔:这座高耸的纪念塔建于1959年,是西安革命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之
一。

塔身由花岗岩砌成,共有五层。

塔内供奉着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

2.革命广场:广场坐落在公园中心,面积广阔。

广场上树立着众多革命纪念碑和雕塑,代
表着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等。

3.革命历史陈列馆:这座陈列馆位于公园内,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资
料。

馆内分为多个展厅,通过丰富的展品向游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和英雄人物。

4.革命主题花坛:公园内有多个花坛,以红色花卉为主题,形成了各种革命纪念标志的花
坛。

这些花坛以美丽的花朵和绿植装饰,呈现出浓厚的革命氛围。

5.革命文化长廊:公园内有一条长廊,墙壁上展示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


客可以在长廊中漫步,感受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6.革命纪念雕塑群:公园内树立着多座革命纪念雕塑,它们以独特的造型和形象生动地表
达了中国革命运动的不同时期的精神和意义。

除了以上景点,西安革命公园还设有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学习历史的场所。

请注意,以上景点介绍仅为参考,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在前往西安革命公园时,建议您提前查询相关信息并遵守公园规定。

各地红色旅游地点介绍

各地红色旅游地点介绍

各地红色旅游地点介绍摘要:一、引言二、北京红色旅游景点介绍三、上海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四、广州红色旅游景点介绍五、武汉红色旅游景点介绍六、西安红色旅游景点介绍七、总结正文:一、引言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旨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党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

二、北京红色旅游景点介绍1.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广场见证了我国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2.毛主席纪念堂: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示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军事历史。

三、上海红色旅游景点介绍1.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了解党的成立过程和历史。

2.鲁迅纪念馆:感受鲁迅先生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

四、广州红色旅游景点介绍1.广州起义纪念馆:了解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黄埔军校旧址:参观我国著名的军事学府,了解我国军事教育的发展历程。

五、武汉红色旅游景点介绍1.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了解中共中央在武汉的历史,感受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气氛。

2.辛亥革命纪念馆: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感受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

六、西安红色旅游景点介绍1.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了解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办事处工作,感受抗日救亡的气氛。

2.西安事变纪念馆: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和经过,感受和平解决事变的重要意义。

七、总结我国各地红色旅游景点都是革命历史的见证,通过游览这些景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路线概览

中国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路线概览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基地区域”:1、以上海为中心的“泸浙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2、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3、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4、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5、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6、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7、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8、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9、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10、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11、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12、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30条“红色精品线路”:1、北京-遵化-乐亭-天津线主要红色基地有: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李大钊烈士陵园,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

2、北京-保定-西柏坡线主要红色基地有: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易县狼牙山五壮士塔,安新县白洋淀景区,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

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带来的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一: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

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

【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事变旧址,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8处。

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

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

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

西安事变指挥部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1931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

1936年10月8日张、杨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

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

新城黄楼与杨虎城公馆相距300米,因墙为黄色得名。

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

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篇1西安事变纪念日学校组织了学习活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

包括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五间厅等处旧址,并举办有“张学良将军生平展”、“杨虎城将军生平展”和“西安事变”等基本陈列。

共展出700余件历史照片、大量历史文件及几十件文物等。

没有历史功底的朋友估计会觉得很单调,但是如果懂点历史的话,会觉得这里非常有意思。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现在看到的“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而成的,属于人文景观。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免门票的,整个景区分为四部分,平楼、两栋小楼、花园。

建议从平楼第一展厅开始看,这样符合历史顺序,会让你循环渐进,真实的感受当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是如何舍身救国。

张学良将军以兵谏改变了中国历史,换来了几十年幽禁岁月,却从不后悔,不得不令人钦佩。

第一栋小楼有他的'题诗一首: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

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很震撼人心,像先烈们致敬!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篇2西安事变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原来是日本侵略有预谋制造的,但他们的.目的却是侵略东北,他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而这件事变的真相在战后才被揭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杀掉。

只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电给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平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但是当时中国还有局部的抗战力量。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范文七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范文七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范文七篇第1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说到西安,最先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大雁塔?兵马俑?羊肉泡馍?我最先想到的是西安事变,因为我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就是西安事变,那个时候年龄还比较小,学完课文,也不知道西安在什么地方?但是从那个时候就特别地敬佩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就想着,长大了,一定要来西安,长大了,一定要当兵,要做像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似的人物。

今天来到西安,就急着要先去西安事变纪念馆。

现在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就是张学良将军公馆和杨虎城总将军公馆,他们的公馆都是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小楼。

室内展出的张、杨将军的生平、史迹,从这些展品,足以表明他们是一位坚毅、自信、深沉、乐观的铮铮铁汉。

几十年过去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已成为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当年的一代风流,一个壮志未酬年轻爱国将军,在这里,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记张、杨二位将军,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千古功业的史册,将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一个上午,我一直在激动、惊叹的情感交融之中,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在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公馆拍照留念。

只可惜西安事变纪念馆留言桌上的笔没有水了,我的留言,只在在电脑上写了。

第2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相继沦陷,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胜利会师。

当时的形势是国难当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蒋介石倒行逆施,顽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不变,仍然调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西北军继续“进剿”陕北延安的红军。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渐渺茫,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蒋抗日的兵谏“西安事变”。

以“大历史”观来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有着使中国真正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有“攘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光;中共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过其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张学良,有“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己的“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的感情驾驭他显然是过于自信了。

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

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

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为了民族大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也看到了在那段艰苦岁月里,我党带领下的八路军,不惧艰苦,坚持与敌作战的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这种精神,我祖国奋斗终身.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三)渭河正阳大桥项目人员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公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大门开在北墙正中,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公馆整体布局分两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灰色西式楼房(东楼、中楼、西楼),对面一排平房是张学良将军的生平陈列馆和史实陈列馆。

东楼是机关楼,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龙、泰邦宪(博古)等爱国将领曾居住过的地方;中楼一楼是客厅、会议室,二楼是公馆机要秘书、公馆侍卫副官办公及卫士住所之地;西楼是张学良及其眷属居室;三栋大楼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在守望着主人的归来,这种安详的氛围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西安事变,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通过此次参观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以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弘扬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四)7月7日,我院西北实践团组织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中的张学良公馆。

张学良公馆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

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

公馆内设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

毛概实践——西安事变纪念馆

毛概实践——西安事变纪念馆

建馆布局
西安事变旧址主 要由,1936年10月至12月是蒋介石的行辕。五间厅即五间房 子,蒋介石住在中间一间,陈设有床、圆桌、沙发和椅子,供中外游人参观。
兵谏亭
“兵谏亭”是蒋介石当年藏身之处,经搜山捉住蒋介石后,随即送往西安新 城黄楼;黄楼今在陕西省政府大院内,是张,杨二将军设立联合指挥部的绥 靖公署所在地。由于当时绥署内部复杂,蒋介石住此不妥,随后便安排蒋住 进高桂滋公馆。高桂滋公馆位于今西安市建国路71号,房舍依旧完好。
展览与藏品
谢谢观看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图表等多种陈列表现手法,全面展示
张学良的百年风云人生,讴歌了张将 军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展览与藏品
虎将雄风一世豪——杨虎城生平陈列
专题陈列《虎将雄风一世豪——杨虎城生平陈列》位于青年
路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一、二层旧址内。陈列以杨虎城将军
青铜雕像为序厅,共分为反清抗暴 投身革命;主政陕西 兴 陕救国; 联共抗日 发动兵谏;爱国精神 永垂青史四个单元, 展出珍贵历史图片130多张,文物文献30余件,生动再现了 杨虎城将军戎马倥偬和爱国爱民的一生。
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 公馆。“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缘由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 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 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 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 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 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 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 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 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 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 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 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 团结抗日大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张学良与杨虎城发 动西安事变
7
• 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 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 兵谏的行动。 • 12月12日晨5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 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蒋,蒋从卧室窗户跳 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 活捉,十七路军还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 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 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爆发。 • 十二月十二日晚间,蒋夫人请端纳到寓所,与 孔祥熙共商,端纳对于西安一行,认为义不容 辞,当晚,即随同宋美龄乘夜车前往南京。
13
• 兵谏亭 • “兵谏亭”是蒋介石当年藏身之处, 经搜山捉住蒋介石后,随即送往西安新城 黄楼;黄楼今在陕西省政府大院内,是张, 杨二将军设立联合指挥部 的绥靖公署所在地。由于 当时绥署内部复杂,蒋介 石住在此不妥当,随后便 安排蒋住进了高桂滋公馆;此馆今位于西 安市建国路71号,房舍依旧完好。
20
• 他离开西安后,虽然违背诺言,扣押张将 军,陈兵潼关,但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发动内战。而是以军事为后盾进行政治分 化。顾祝同进入西安后,未动兵刃,蒋介 石又速派张冲赶赴西安,参加和周恩来的 谈判。随后,蒋介石一在杭州,二在庐山, 最后在南京和周恩来多次谈判,终于于 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一 切变化都与西安事变密不可分。中共中央 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国 家民族一大危机,“成为当时停止内战、 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
3
西安事变的起因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 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又称双十二 事变。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 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0月,红军长 征到达陕北。不久“一二· 九”运动爆发,全 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 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 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 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 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 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8
• 12月13日晨八点,宋美龄致电张学良,告 知端纳拟飞西安,端纳亦同时电告张学良。 • 12月16日,国民政府 劝诫张学良投降无效 后,中国各界函电交 驰,要求讨伐,遂由 政治委员会决议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 刘峙为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 为西路集团军总司令,分别集结兵力,由 东西双方同时向西安进行压迫。空军随即 展开轰炸西安近邻城市,并逐渐转向西安。 张学良乃允许拘扣的蒋鼎文先返回洛阳, 请国军方面暂停军事行动,避免冲突升级。
16
17
西安事变的意义
•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 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 首先,张杨两将军发动 • 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 • 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周恩 • 来时就建议:“根据我 • 两年来的观察,蒋可能 • 抗日,他错在先安内后 • 攘外,你们在外面逼, • 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 图为谈判代表 • 。
18
• 定能扭转过来。”当张杨起事时明确表示: “捉了(蒋)之后,只要他答应抗战,我 们还拥护他作领袖。”但是东北军、十七 路军内部对如何处臵蒋介石议论纷纷,统 一内部思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 中共中央坚持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得知西 安事变的消息后,感到又突然又欣喜,接 连召开会议研究。在统一思想后,派周恩 来等领导人前往西安谈判,一直坚持和平 解决争端。 西安事变也教训了蒋介石。
14
• 金家巷 • 其次,金家巷一号是张学良公馆,有东, 西楼之分,现在为 建国路69号,紧靠高桂 滋公馆。杨虎城公馆, 原名“紫园”,据说为 了表达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的爱国心愿,改名 “止园”,现在杨虎城 公馆一部分仍在,座 落于青年路止园饭店西 侧,为二层古式建筑,内陈设有杨虎城的遗物 及西安事变部分文件,以供人们参观。
15
• 西京招待所 • 最后西京招待所,位于今解放路和西四路 交叉口,这座招待所为 两层楼房,它是三十年 代初,杨虎城为招待国 民党高级大员所建,名 之“西京招待所”现为 陕西省外事办公室的办公地址。如今,杨 虎城公馆(止园)、黄楼、张学良公馆 (金家巷)、高桂滋公馆,成为国家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9
• 12月17日,原执意杀蒋中正的中国共产党,得到斯 大林指示:坚决要求释 放蒋中正。同时苏联消息报、 真理报也公开支持蒋中正。 经过内部争辩后,中共最后 决定服从斯大林的指示,中 国共产党遂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 • 12月17日,斯大林指示中共,考虑到蒋介石可能成 为未来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领导人,希望放蒋。 • 12月24日,蒋中正接受六项协议。 • 12月25日下午,蒋中正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 自陪同。当日抵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 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
红色文化
——安事变纪念 馆
• 材料与化工学院 • 090305117 • 路洪鑫
1
红色文化
——西安事变纪念 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 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 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1982年2月23日, 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中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 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 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
19
• 成为阶下囚的蒋介石看到如内战再起,他 难免不死于南京的狂轰滥炸,因而于17日 下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的讨伐。事变的成 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 • 抗日的怒潮非几十万大军 • 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 • 史发展趋势,择善而从, • 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 来谈判,并当面向周恩来表示:由宋子文、 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 一切。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谈判。
21
22
23
10
• 12月26日,蒋中正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 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蒋介石与张学良
11
12
• 五间厅 • 首先,五间厅位于华清池内,1936年 10月至12月曾是蒋介石的 行辕,五间厅即五间房 子,蒋介石住在中间的 一间,内有床、圆桌、沙发和椅子,现在 这些东西仍在里面,供 中外游人参观。
5

蒋介石对张、杨很不放心,除调集嫡系部队至豫、 陕边境,压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外,并于1936年10 月间,特飞西安进行催逼。12月4日再飞西安,进一步 要挟张、杨:如不实力“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 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 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 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 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 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 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 员陈诚等十余人拘押,邵元冲在逃跑时被击身亡。张、 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 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 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 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 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 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 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