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一直都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刚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笼罩了我。
这座纪念馆,不仅仅是几栋建筑,更是那段惊心动魄历史的见证者。
我沿着参观路线慢慢前行,一幅幅陈旧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都在向我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其中,有一间屋子布置得如同当年张学良将军的办公室,那古旧的桌椅、台灯,还有墙上挂着的地图,都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我仿佛看到了张学良将军坐在桌前,眉头紧锁,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张学良将军在事变期间的一些手书和电文。
那些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他坚定的决心。
我凑近仔细看,试图从那一笔一划中读懂他当时的心境。
我想,在写下那些文字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波澜壮阔的,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场景前。
那是西安事变当晚的紧张场景,士兵们在黑暗中匆忙行动,神情紧张而又坚决。
我盯着那个场景,看了好久好久,心里不停地想象着当时的紧张气氛,耳边仿佛都能听到那急匆匆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口令声。
还有一处展示,是关于蒋介石在事变中的一些物品和相关记录。
看到那些东西,我不禁在想,当时的蒋介石被扣押时,心里会是怎样的想法呢?他是否会反思自己之前的政策?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那是一面墙上的细小划痕,也许是在当年的动荡中留下的。
这道划痕虽然不起眼,但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它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静静地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我在一个展室里停留了很久,那里展示的是西安事变后各界的反应和支持。
有老百姓们的欢呼,有爱国人士的声援,还有国际上的关注。
从那些资料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于团结抗日的渴望,那种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我感动不已。
当我走到纪念馆的一个角落时,看到了一块小小的展板,上面写着一些当年参与事变的普通士兵的回忆。
其中有一个士兵说,他们当时只知道要为国家做点什么,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2000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2000字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因此,我十分荣幸有机会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之前,我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只是在课本中有所涉及。
然而,通过参观和学习,我对西安事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当时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军总司令,意图打击红军。
然而,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发动了西安事变,并要求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
这个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政局,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展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展览以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激化”、“西安事变前夜的动荡”、“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发展”、“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的开始”等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和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展示。
通过参观,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中国人民的痛苦和艰难。
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激化”部分,展示了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令我深思。
此外,我还特别关注了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影响。
西安事变的背景是当时中国国内外形势的改变。
国内由于蒋介石政府的贪腐和内外交困,导致国民党的失去群众基础。
而在国际上,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消解,并形成了共同抗日的态势。
西安事变的发生,不仅让蒋介石意识到国共合作的紧迫性,也为中共从地下转入地面提供了机会,为日后的抗日战争打下了基础。
最后,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参观体会也让我反思了当代社会。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与今天有许多相似之处,贪腐、内外交困、民族矛盾等问题仍然存在。
参观这个纪念馆,不仅使我了解了历史,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当前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历史、珍视和平、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体验。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西安市,是一座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西安事变的历史遗迹。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有幸获得了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机会。
在这次参观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并对我个人的历史见解产生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一、馆内布局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布局整洁有序,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氛围。
一楼是事变前的历史背景介绍,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进入二楼是关于事变的详细展览,展厅内陈列着与西安事变相关的文物、图片、文件等。
最后,三楼是事变后的历史评述,通过文字和影像资料向参观者讲述了事变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整个参观过程合理流畅,使参观者能够全面了解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
二、事变背景介绍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是由国共两党内部矛盾引发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
事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国内的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危机。
当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已经逐渐破裂,蒋介石掌握着国民政府实际的军权,而共产党则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个背景下,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意图通过对蒋介石的软禁来迫使他与共产党合作,以达到国内政治稳定的目的。
三、事变经过西安事变的发生过程十分紧张而曲折。
事变当天晚上,张学良派遣部下将蒋介石软禁在陕西西安的某军事据点内,张学良以国家未定、战争可能等理由,向蒋介石表达了共同对日本的抵抗和解决国内争端的愿望。
随着蒋介石被软禁,事变迅速引起国内外的巨大反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争议。
最终,在中共的斡旋下,张学良与蒋介石达成了协议,蒋介石被释放,并发表了《西安事变的谅解书》。
四、事变影响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事变促使国共两党重新合作。
虽然合作的过程并不完全顺利,但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为对抗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其次,事变使得西北地区成为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前线,为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2000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2000字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肩负着对历史的记忆和研究的责任。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不仅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和意义,我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正街,馆内共分为七个展区,通过图片、文物、文字、音像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地展示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首先,纪念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庄严肃穆,馆内外都体现着浓厚的纪念氛围。
入口处的铜雕群像和大型石碑极具代表性,让人对西安事变的历史底蕴有了初步的了解。
进入展览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展示屏幕,上面播放着以西安事变为背景的电影片段。
通过动态图片和真实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历史现场。
这种视听效果让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和紧张情绪。
接着,我进入了第一个展区,这个展区详细介绍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我了解到中国当时正面临着国内外压力的双重夹击,国内的军阀混战和经济困境使得政府的控制力大幅下降,而国外的列强入侵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的举动似乎成了中国保卫国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二个展区则重点展示了西安事变的经过。
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和文字解说,我了解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领的军队在西安事变中成功控制了蒋介石,迫使其与共产党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
这一事件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契机,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西安事变也使得国民党内部产生了较大震动,帮助毛泽东发挥了在国共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个展区是关于西安事变的影响,这里通过一系列图片和文字展示了西安事变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华民族民族团结的影响。
同时,展览区还通过音像设备播放了一些历史记录片,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在近日的一次临时旅行中,我有幸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这个历史博物馆座落在中国西安市,致力于展示和纪念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西安事变。
对于我来说,这次参观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经历。
以下是我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西安事变纪念馆呈现了一个非常完整和生动的历史故事。
馆内展示了大量与西安事变相关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件。
这些展品以及对应的文字解说,帮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起因和影响。
在展馆中,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透过展品窥探当年的真实情景。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对西安事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西安事变纪念馆还分为不同的展区,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每个展区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同时也呈现了当时社会的多个层面。
例如,政治展区详细介绍了事变发生时中国内战的背景,以及各方面力量在事变中的立场和影响。
而军事展区则展示了事变中各方的军事行动和谈判过程。
通过参观不同的展区,我逐渐领会到了西安事变的复杂性和影响之深远。
此外,西安事变纪念馆还注重展示独立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性。
在各个展区,馆方都设置了一些引导性问题,希望观众能够主动思考。
这让我感到非常受益,因为这种思考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思考,更是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思考。
例如,在一个展区中,我被问到“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是否会有不同的未来?”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当代历史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也让我对当代中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我不禁思考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怎么样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纪念馆展示了历史的轨迹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对我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一次充满教育意义的经历。
通过馆内展品的呈现、不同展区的划分以及思考引导,我对西安事变以及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历史的记忆和镌刻,是当下及未来的指明灯。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心怀敬畏,用脚步和心灵去追寻那些已被风尘遮掩的历史痕迹。
在西安事变纪念馆,我得以搭载时间机器,深深感受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首先,我被纪念馆中的记忆和历史所深深打动。
一进入纪念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气息,照片、文物、典籍等展示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全过程和重要事件。
我看到那些已经消逝的画面,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坚持、牺牲、胸怀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无比自豪和敬佩,他们勇往直前,无畏艰难,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先,深化了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也增加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认同感。
再者,参观过程中我最为感动的,是在观看延安长征和平解放西安历史短片中的相关照片和资料。
这些照片和资料不仅再现了那个努力探索、矢志奋斗的时代,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
特别是看到了许多革命烈士舍小家为大家,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我无比钦佩和敬仰。
我明白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当我在纪念馆里漫步,我对那段充满激情和痛苦的历史更有了深度的了解。
我看到了中国的过去,看到了悲痛、操作、坚持和成功,这些都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感到,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能深刻理解那些历史人物的情绪和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他们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对我来说是一次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它启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的认同,对前辈的敬仰。
我深感历史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
我理解了那句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经历和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为此,我愿意把这次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一同理解历史,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共同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通用8篇)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篇1西安事变纪念日学校组织了学习活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
包括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五间厅等处旧址,并举办有“张学良将军生平展”、“杨虎城将军生平展”和“西安事变”等基本陈列。
共展出700余件历史照片、大量历史文件及几十件文物等。
没有历史功底的朋友估计会觉得很单调,但是如果懂点历史的话,会觉得这里非常有意思。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现在看到的“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而成的,属于人文景观。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免门票的,整个景区分为四部分,平楼、两栋小楼、花园。
建议从平楼第一展厅开始看,这样符合历史顺序,会让你循环渐进,真实的感受当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是如何舍身救国。
张学良将军以兵谏改变了中国历史,换来了几十年幽禁岁月,却从不后悔,不得不令人钦佩。
第一栋小楼有他的'题诗一首: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
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很震撼人心,像先烈们致敬!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篇2西安事变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原来是日本侵略有预谋制造的,但他们的.目的却是侵略东北,他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而这件事变的真相在战后才被揭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杀掉。
只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电给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平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但是当时中国还有局部的抗战力量。
关于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

关于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2)推荐文章关于学习心得体会5篇热度:反邪教心得体会范文参考热度:党员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热度:一学一做心得体会感受热度:一学一做心得体会学生感想热度: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篇1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有幸来到平度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红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平度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大泽山高家民兵联防遗址处,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
平度作为胶东半岛的西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抗战八年,有着光荣传统的平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创建了大泽山、河里套、高平路一带抗日根据地,展开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平度的抗日斗争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缩影,是胶东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平度人民,以顽强战斗、英勇牺牲的精神,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厅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时期平度抗日斗争”、“平度大地燃遍抗日烽火”、“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五个部分。
展出照片300多幅,实物120 余件。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侵略的可耻和战争的残酷。
仇恨也许可以化解,创伤也许可以弥合,但历史的教训不能被忘却。
同时,我们纪念,但决非只为不忘却。
抗战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抗日战争正是为了要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奋斗。
自1921年7月建党至今,历史证明了我们的党是正义的、先进的、无私的。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党不仅是抗战中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辉旗帜,而且是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光辉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
接下来就跟着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吧。
篇1
今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去重温了那一段峥嵘岁月,见识了老一辈革命将领的报国之志和敢于斗争的历史使命感,我受益颇多。
张学良和杨武城将军不顾个人安危,在以文谏,泪谏,哭谏和苦谏无果的情况下,不得已发动兵谏,促成了国共合作,为全国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永远是我们当代军人的楷模和榜样,而我们同样需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发扬并传承这种精神。
当我们再次走近历史,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张杨二位将军不顾个人荣辱得失,为了民族大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也看到了在那段艰苦岁月里,我党带领下的八路军,不惧艰苦,坚持与敌作战的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这种精神,我祖国奋斗终身.
篇2
说到西安,最先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大雁塔?兵马俑?羊肉泡馍?我最先想到的是西安事变,因为我小时候学过一篇
课文,题目就是西安事变,那个时候年龄还比较小,学完课文,也不知道西安在什么地方?但是从那个时候就特别地敬佩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就想着,长大了,一定要来西安,长大了,一定要当兵,要做像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似的人物。
今天来到西安,就急着要先去西安事变纪念馆。
现在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就是张学良将军公馆和杨虎城总将军公馆,他们的公馆都是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小楼。
室内展出的张、杨将军的生平、史迹,从这些展品,足以表明他们是一位坚毅、自信、深沉、乐观的铮铮铁汉。
几十年过去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已成为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当年的一代风流,一个壮志未酬年轻爱国将军,在这里,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记张、杨二位将军,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千古功业的史册,将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一个上午,我一直在激动、惊叹的情感交融之中,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在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公馆拍照留念。
只可惜西安事变纪念馆留言桌上的笔没有水了,我的留言,只在在电脑上写了。
篇3
渭河正阳大桥项目人员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公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大门开在北墙正中,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公馆整体布局分两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
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灰色西式楼房,对面一排平房是张学良将军的生平陈列馆和史实陈列馆。
东楼是机关楼,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龙、泰邦宪等爱国将领曾居住过的地方;中楼一楼是客厅、会议室,二楼是公馆机要秘书、公馆侍卫副官办公及卫士住所之地;西楼是张学良及其眷属居室;三栋大楼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在守望着主人的归来,这种安详的氛围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西安事变,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通过此次参观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以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弘扬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