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2015年复习题)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题及解.doc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及题解[教材:北理丁•出版,涂序斌主编《模具制造技术》(第三版)]一、单向选择题: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1 •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车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应为(A)o 1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2•关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安装、工步之间的说法(A)是正确的。
2A.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B.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儿道工序,一道工序又可以划分为儿个工步;C.一道工序只有两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D.一道工序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有两次安装。
3•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B)。
3A.产品品种单一;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经常重复生产;D.各丁•作地的加工对象一般不变。
4•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A)o 4A.产品品种单一而固定;B.同一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各丁•作地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D.很少重复生产。
5•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5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6.制定工艺规程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B)o 6A.装配图;B.零件图;C.工序图。
7•在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工艺顺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B)o 7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B.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表面的加工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用专用机床;D.尽可能使用万能夹具;E.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屮的加工内容。
8•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或在产品中的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C)。
9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B)。
10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H艺基准。
10.加工中,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时所使用的基准为(A)o 11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11 •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A)o 12A. 一次;B.二次;C.三次。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试题一、推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
1、零件构造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构造外形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外表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状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 、工步是在加工外表、加工工具都不变的状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局部工序。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5、承受正弦周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6、光整加工是最终打算零件外形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展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需设计为镶拼构造。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11.工件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称做定位。
〔×〕12. 在进展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时主要对零件的构造和零件的品种进展分析。
〔×〕13.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使金属内部变形,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叫冷作硬化。
〔√ 〕14.模具的生产本钱包括材料费,外购件费,外协件费,设备折旧费,经营性开支等。
〔√〕15. 电火花成型加工放电通道中心温度可达2022℃以上〔×〕16、电火花成型加工应用于穿孔、型腔加工、强化金属和磨削平面和圆柱面〔√ 〕17、电火花线切割的尺寸精度达不到0.01mm。
〔×〕18、3B 编程时,对于平行于X 轴或Y 轴的直线、当X 或Y 为零时、X、Y 值均可不写、但分隔符号必需保存。
〔√〕19、模具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完全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20、绿色产品的特征是小型化、多功能、使用安全和便利、可回收利用〔√ 〕二、选择题: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A、一样的;B、相像的;C、不同的。
模具制造工艺学A

《模具制造工艺学》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1、( ABD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A、技术上的先进性B、经济上的合理性C、顺序上的条理性D、有良好的劳动条件E、有良好的加工性能2、( AC )模具型腔电火花成形加工电极与工件常用的定位方法有:。
A、块规角尺定位法B、定位板定位法C、十字线定位法D、电极端面火花放电定位法3、( D )低溶点合金模具一般适用于制作模具。
A、冲裁模B、拉深模C、弯曲模D、成形模4、( C )成形磨削对模具结构的要求有。
A、凸模应设计成直通形式B、凸模要带有凸肩C、凸模形状复杂可设计成镶拼式凸模D、凹模采用镶拼结构时,尽可能按对称线分开能在万能工具铣床上加工5、( BD )下列可以选作为超声波加工的的工具材料。
A、低碳钢B、铸铁C、紫铜D、硬质合金6、( D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7、( ABCD )坐标镗床的形式很多,模具制造中常用的主要是。
A、双柱立式坐标镗床B、卧式坐标镗床C、单柱立式坐标镗床D、数显卧式坐标镗床8、( A )锌基合金模具适用于。
A、热塑模具B、厚板冲压模C、薄板冲压模D、拉深模9、( D )模具电火花穿孔加工常用的电极结构形式有:。
A、整体式B、多电极式C、镶拼式D、组合式10、( ABCD )一次脉冲放电的过程可分为阶段。
A极间介质的电离、B击穿和放电通道的形成;C介质的热分解;D极间介质的消电离;11、( ABC )制定工艺规程时要注意A技术上的先进性、B经济上的合理性C良好的劳动条件、D生产设备的先进性12、( ABC )表面层的力学物理性能包括A表层的加工硬化、B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C表面层的残余应力、D表面层的加工纹理13、( C )下列加工方法中,属于快速成型方法的是A电铸成型、B熔模铸造、C熔丝沉积制造法、D超塑成型制造14、( ABCD )表面几何特征一般包括A表面粗糙度、B表面波度、C表面加工纹理、D伤痕15、( ABCD )电火花工作介质的基本要求有。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开课系部:数控技术系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云程主编一、填空题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必须具备的,提高。
章节:绪论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工艺知识、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2、模具的制造方法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手工作业和传统的一般机械加工而是广泛采用电火花成型、数控线切割、、超声波加工、、成形磨削、数控仿形等现代加工技术。
章节:绪论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3、模具是现代生产中各种工业产品的,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
章节:绪论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重要工艺装备、原材料成形4、模具成形具有优质、、省料和等特点。
章节:绪论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高产、成本低5、生产过程包括:产品投产前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产品的装配过程和各种生产服务活动。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毛坯制造零件的加工过程6、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形状尺寸7、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共一过程。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连续8、工序时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和的基本单元。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生产计划经济核算9、工步是在和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加工表面加工工具10、企业在计划期应生产的和称为生产纲领。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产品量进度计划11、企业的生产类型一般按年产量划分为、成批生产和。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单件成产大量成产12、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和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工艺规程。
章节:1.1题型:填空难度系数:2答案:工艺过程操作方法13、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焊接件、各种型材及板料等。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一、填空题1、我国模具制造总体上还存在着、、、的弊端,很多精密、复杂、大型模具因为国内制造困难,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2、模具制造工艺,就是把模具设计转化为的过程。
3、、、是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切削加工是利用切削刀具从工件(毛坯)上切去多余的材料,使零件符合图样规定的、、等方面要求的加工过程。
5、切削加工可分为和两部分6、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切除多余金属材料时,和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7、在切削运动中,被加工的工件上有三个依次变化着的表面:、和。
8、切削用量的三要素包括:、、。
9、普通外圆车刀的组成主要包括和。
10、高速钢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和。
11、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情况下,常在前刀面处黏附一块剖面呈三角形的硬块,称为“”。
12、根据切削层金属变性特点和变形程度的不同,切屑可分为四类:、、、。
13、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是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14、化分工序的依据是、的是否变动以及。
15、工件的装夹包括和两个过程。
16、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包括:、、。
17、模具加工的精度主要体现在的精度和相关部位的精度。
18、车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等类型。
20、应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这就是原则。
21、影响切削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
23、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力、和。
24、磨削加工时,在磨粒切入金属层的过程中,金属层表面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变形区,分别是、、。
25、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毛坯种类有、、和。
26、在金属切削变形过程中,塑性金属材料在刀具的作用下,会沿着与作用力呈45°角的方向产生剪切滑移变形。
27、孔加工中保证加工质量的关键问题是、、和问题。
28、按柄部形状分,麻花钻可分为和。
29、端铣时,根据铣刀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和。
30、根据铣削的切削层变化规律不同,周铣可以分为和两种方式。
模具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

综合习题一(一)填空题1.铣床在中、小型模具零件的加工中应用广泛,常用的铣床有、、和。
2.模具零件加工中最常用的平面磨削方法是。
3.外圆磨削时的运动有、、。
4.铰刀的种类很多,从铰刀形状来分有、。
5.研磨余量一般为。
6.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成型磨削的基本方法有、。
7.目前在模具生产中应用的特种加工有、、、等几种方法。
8.在电火花加工中,选择宽脉冲加工可得到、、、、、、等效果。
9.电火花加工的电规准有三个主要的电参数,其分别是、、。
10.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电极材料有和两种。
11.采用手工进行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时,一般可选择作为坐标轴。
1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件的装夹一般采用、、和方法,切割前电极丝的坐标位置常用法和法进行调整。
(二) 判断题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件应接脉冲电源正极。
( )2.采用粗规准对工件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件应接脉冲电源正极。
(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在模具工作零件(如凸模、凹模)淬火前进行的。
( )4.电火花加工机床中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工作台稳定进给。
( )5.电火花加工就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热量加工工件。
( ) 6.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的角损耗一般要大于边损耗,而边损耗要大于端面损耗。
( )7.电火花加工时,若工具电极的材料热学常数数值大,则其损耗也大。
( )8.数控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控制工作台进给的脉冲当量是0.001 mm脉冲。
( )9.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精度高的模具时,工件材料应选用合金工具钢。
( )10.在电火花加工时,所用的脉冲电源应为单向、直流脉冲电源。
( )11.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加工模具型腔的电极材料有钢和石墨。
( )12.在电火花加工中,粗加工时工具电极的相对损耗小于精加工时工具电极的相对损耗。
( )13.电火花加工机床中位于主轴头下方的平动头可用于调节工件的圆周平动量。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位置和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三种类型。
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时间定额包括:、、、、。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
应用较广。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
模具制造工艺考试卷试题库题集.docx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下列工件最适合成型磨削加工的是C。
A、凹模; B 、型腔; C 、凹模镶块;D、紫铜电极。
2、在不同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A、相同的; B 、相似的; C 、不同的;3、下列关于数控机床坐标系说法正确的是A。
A、工件坐标系的方向和机床坐标系的方向一致;B、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都是操作者设定的;C、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就是工件编程的原点。
4、要提高电火花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应考虑:B。
A 、使脉冲宽度增大; B、使电流峰值减小; C、增大放电间隙。
5、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A、大尺寸孔;B、盲孔和深孔;C、中小尺寸未淬硬的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的孔。
6、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园表面加工,当精度要求为IT6 ,R a= 0.4 μm时,它的终了加工方法应该采用A。
A、精车; B 、精磨; C 、粗磨; D、研磨。
7、下列 A C 可超声波切割加工。
A、陶瓷B、紫铜C、玻璃D、塑料8、下列 A B C D可制作模具电铸成形的原模(母模)。
A、塑料B、石膏C、金属材料D、环氧树脂9、对塑料模浇口套的装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C。
A、浇口套与定模板采用间隙配合B、浇口套的压入端不允许有导入斜度C、常将浇口套的压入端加工成小圆角D、在浇口套的导入斜度加工时不需留有修磨余量10、分散装配的特点是: AA、适合成批生产 B 、生产效率低 C、装配周期长 D、装配工人少11、工序集中到极限时,把零件加工到图样规定的要求的工序应该是A。
A、一个; B 、二个; C 、多个。
12、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的安装是指D。
A、刀具在机床上的装夹过程; B 、工件更换机床时所发生的装卸工作;C、工件在机床上装卸所完成的工艺过程;D、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过程。
13、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一般应遵循A的原则。
A、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B、先加工次要表面,后加工主要表面;C、先加工孔和型腔,后加工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名词1.工艺规程:是记述由毛坯加工成为零件的一种工艺文件。
它简要地规定了零件的加工顺序、选用机床、工具、工序的技术要求及必的操作方法等。
22.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如机床或钳工台等),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3.工步:当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如上述阶梯轴工序2是三个工步。
24.走刀:在一个工步内由于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金属层较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25.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的工序。
26.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
27.生产纲领:工厂制造产品(或零件)的年产量,称为生产纲领。
28.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就是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以及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9.基准就是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210.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1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
212.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
21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214.工序集中:就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
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减少。
215.工序分散:就是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每道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
2 16.加工总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
217.工序余量是每一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或相邻两工序基本尺寸之差。
218.单边余量:指非对称结构的非对称平面的加工余量。
219.双边余量:指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如回转体表面(内、外圆柱面)的加工余量。
220.工作面—指模具中直接对工作作用的表面。
321.成形砂轮磨削法(仿形法):将砂轮修整成与工作型面完全吻合的相反形面,再用砂轮去磨削工件,获得所需尺寸及技术要求的工工件。
322.夹具磨削法(范成法):加工时将工作装夹在专用夹具上,通过有规律地改变工件与砂轮的位置,实现对成形面的加工,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与尺寸。
323.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是有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简称为数控(NC)。
424.数控机床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是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
425.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切削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
426.程序编制时指从零件图样到制成控制介质的过程。
427.起刀点:指刀具起始运动的刀位点,即程序开始执行时的刀位点。
428.刀位点即刀具的基准点。
429.对刀点:与工件零点有固定联系尺寸的圆柱销的中心。
用其对刀点作为起刀点。
430.手工编程:就是程序编制的全部或主要由人工完成,有时也借助于通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复杂的数值计算。
4 31.自动编程是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并配以专用的系统处理软件进行编程。
432.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工件与电极(正极与负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533.极性效应现象:正负两极材料相同(如用钢电极加工钢工件)但因其极性不同而发生被蚀除速度不一样的现象叫做极性效应。
534.正极性加工:工件接正极,工具电极接负极。
535.负极性加工:工件接负极,工具电极接正极。
536.电规准就是电火花加工中配合好的一组电参数,如脉冲宽度、停歇时间、脉冲电流值、工作电压等。
5 37.电化学加工:就是以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加工方法,而电化学反应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即阴、阳两极表面发生得失电子的结果。
538.电镀、电铸原理:得到电子还原为金属原子后沉积在工件的表面——阴极沉积法。
539.超声波加工的原理: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频振动,并通过悬浮液中的磨料加工脆硬材料的一种成形加工方法。
540.激光加工原理:激光当聚焦到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的小斑点上时,焦点处的功率达到,温度可高达10000℃以上,材料瞬时急剧熔化和汽化并爆炸性地高速喷射出来,且有方向性很强的冲击波。
541.快速成形加工:是一种用材料逐层或逐点堆积出制件的制造方法。
642.逆向工程(RE),也称反求工程,反向工程,是在没有产品原始图样、文档或CAD模型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已有实物的工程分析和测量,得到重新制造产品所需的几何模型、物理和材料特性数据,从而复制出已有产品的过程。
743.直接加工法:指将凸模直接作为电极加工凹模型孔的工艺方法844.间接加工法:指凸模与加工凹模的电极分开制造。
845.混合加工法:指电极与凸模的材料不同,但可通过焊接或采用其他粘结剂连结在一起,并同时加工成形,再对凹模加工,待凹模电火花加工后,再将电极与凸模分开的加工方法。
846.二次电极法:利用凸形的电极(称为一次电极)加工出凹模,再用该电极(二次电极)加工凹形的电极,然后用二次凹形电极加工凸模的方法。
847.完全互换法;完全互换法是利用控制零件的制造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所谓互换,就是说对于加工合格的零件,不须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经装配后就能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和技术要求。
948.修配法:修配法是在某零件上预留修配量,装配时根据实际需要修整预修面来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
9 49.调整法:用一个可调整位置的零件来调整它在机器中的位置以达到装配精度,或增加一个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套筒等)以达到装配精度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1.走刀是工步的一部分,一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几次走刀。
(√)22.工序卡片: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的一种工艺文件。
(√)23.如果可行性和经济性好,则说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好。
(√)24.第一道工序选用毛坯表面(未经加工表面)来定位,第一道以后的工序中采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光洁表面)来定位。
(√)25.粗基准即用于定位的已经加工的工件表面。
(×)26.若有几个不加工表面,粗基准应选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者。
(√)27.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能使用多次。
(×)28.精基准即用于定位基面的已加工表面。
9 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通用机床,不能盲目地采用高效率的加工方法及专用设备。
(√)210.镗孔或铰孔,其中孔径小时选择镗孔,孔径大时选择铰孔。
(×)211.工序分散可使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夹具比较简单,调整、对刀也比较容易,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212.表面微观不平的凹谷和缺陷: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疲劳裂纹,造成零件的疲劳破坏。
(√)213.加工硬化的冷硬层:能阻碍表面层疲劳裂纹的出现,提高疲劳强度,但表面层冷硬程度过大,反而易产生裂纹。
(√)214.零件表面越粗糙,越容易积聚腐蚀性物质,凹谷越深,参透与腐蚀作用越强烈。
(√)215.数控机床的坐标系:标准的坐标系(基本坐标系)采用右手直角笛卡儿坐标系。
(√)416.通常在坐标命名或编程时,不论机床在加工中是刀具移动还是被加工工件移动,都一律假定被加工工件相对静止不动,而刀具在移动,并同时规定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坐标的正方向。
(√)417.确定机床坐标轴时,先确定z轴,再确定x轴和y轴。
(√)418.对于有主轴的机床,如卧式车床、立式升降台铣床等,以主轴轴线方向作为Y轴方向。
(×)419.x轴一般位于与工件安装面相平行的水平面内。
(√)420.机床原点(M)又称机床零点,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
(√)421.机床参考点(R)是由机床制造厂人为定义的,它与机床原点(M)之间的坐标位置关系是固定的。
(√)4 22.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通常为数微米至几百微米),并且可自动调节。
(√)523模具电火花加工可以加工任何硬、脆、韧、及高熔点的导电材料(√)524短脉冲加工时(tom<20μs),采用正极性加工;(√)525长脉冲加工时(tom>50μs),采用负极性加工;(√)526粗加工—粗规准(ton=20~200μs),去除加工余量的大部分。
(√)527精加工—精规准(ton=2~6μs),满足零件最后各项技术指标。
(√)52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不需要制造电极;(√)529电规准的选择要求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时,应选择较小的脉冲参数;(√)530电规准的选择要求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应选择较大的脉冲参数;(√)531模架装配上模座的上平面与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832模架装配导柱轴心线对下模座下平面垂直;(√)833模架装配导套孔轴心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
(√)834模架装配导柱与下模座下平面、导套与上模座上平面应有1~2㎜,且用H7/r6配合。
(√)835凸模端面应与中心垂直(√)836电火花加工方法采用整体结构,不必采用镶拼结构(√)8三、填空题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固定的机床(或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成形砂轮磨削法的难点和关键是砂轮的修整,常用的方法有砂轮修整器修整、样板刀挤压、数控机床修整、电镀法四种。
3、由于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当采用短脉冲加工时,工件应接正极,这种加工一般用于对零件的精加工。
4、光整加工就是指以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零件表面形状精度和增加零件表面光泽为主要目的的研磨和抛光加工。
5、一般来讲,研具材料的硬度比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要低。
6、超声波抛光机主要有超声发生器、换能器、机械振动系统组成。
7、模具的装配精度主要包括相关零件的位置精度、运动精度、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四方面的内容。
8、机械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基面先加工;4)先面后孔。
9、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磨削法两大类。
10、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环,按加工顺序间接获得的环称为封闭环,其余的环称为组成环。
11、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工作液强迫循环方式有冲油式方式和抽油式方式两种。
12、电火花加工中,正极性加工一般用于精加工,负极加工一般用于粗加工。
13、模具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模具精度与刚度、模具生产周期、模具生产成本和模具寿命。
14、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法,其中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是经验法。
15、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成形磨削法两大类。
16、粗加工的主要任务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
17、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18、导柱外圆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车削、磨削、超精加工和研磨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