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和海洋》复习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重点内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发散思维)

逻辑联系

宏观(海陆比例)-中观(大洲和大洋)-微观

学习方法

实证--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

找规律--大洲的分布特征(注意活动的梯度)

(1)看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2)看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看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这是为了简化问题,便于寻找规律)

(4)完成七大洲的分布草图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

1.沧海桑田 (海陆在不断变化)——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

2.板块构造学说——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1)先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

(2)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并提问:它们原来是同一块大陆吗?

(3)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

(4)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5)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6)板块的划分及地壳比较活动的部位

(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带、裂谷等来证明

逻辑联系

与前一节的静态描述相衔接,重在动态分析

学习方法:探究--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例1,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变陆:自然因素);填海造陆(海变陆:人为因素);

海底发现古河流(陆变海)

例2,大陆拼合图与一张破损的书页拼接图

★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陆分布特点

相关概念:面积较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相连;洋、海和海峡都是海洋的组成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例21:关于地球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占三分(七分),陆地占七分(三分) B.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占40%,海洋占60%)C.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占20%,海洋占80%) D.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南极洲)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学会运用简笔图。运用基本经纬网作为参照判断大洲、大洋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低中高纬度等。

主要大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例22:北回归线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部分: A.亚洲、北美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穿过岛屿) C.南美洲、大洋洲(穿过岛屿)D.亚洲、(穿过岛屿)非洲例23:全部在一个半球的大洲是:A.南极洲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面积、纬度范围、轮廓形态、东西半球、南北

例24: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A.北冰洋B.太平洋 C.大西洋D.印度洋

★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表形态的变化有缓慢的、也有瞬间剧烈的形式;沧海桑田的变化可以用地壳的上升、下降、挤压、碰撞来解释。大陆漂移学说是一种解释方式。例25:P32活动。

★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交界带多火山地震。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的运动:发生张裂运动→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发生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地中海、阿尔卑期山—喜马拉雅山地带

例26:海啸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印尼成为2004年大海啸的重灾区?

例27:长沙为什么很少特大地震?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海洋生成和发展的图示见P38组图;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见P37图。运用简笔略图表示火山地震带。

例28: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 A.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还可以问:日本群岛、红海、东非大裂谷、冰岛火山例29: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例30:庞贝古城是维苏威火山爆发的遗址,维苏威火山爆发是在全球火山地震带上吗?

例31:2004年大海啸是爆发在全球火山地震带上吗?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