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
医疗机构医院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医院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诊断(含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防护要求,包括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防护安全操作要求及其相关防护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
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中的X射线设备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706.11 医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医用诊断X射线源组件和X射线管组件安全专用要求GB 9706.12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GB l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28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WS 76-2017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X射线影像诊断 X-ray imaging diagnosis利用X射线的穿透等性质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3.2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3.3放射防护 radiation protection保护人员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照射的影响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射防护体系、放射防护标准、辐射监测、防护评价及实施管理等。
3.4正当性 justification在计划照射情况下,确定某一实践在总体上是否有益的过程。
3.5防护与安全最优化 optimization of protection and safety确定防护与安全水平的过程,使得受照工作人员和公众的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的人数及潜在照射的概率,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后,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X射线成像设备十大品牌简介

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市场占有率
• 东芝医疗系统在X射线成像设备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广泛 的认可。该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均有一定影响力,是 医疗影像领域的重要品牌之一。
07
品牌六:日立医疗器械
产品特点
高清晰度
日立医疗器械的X射线成像设备采用先进的探测器和图像处 理技术,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
设备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如自动定 位、自动曝光控制等,减少了人为操作的 误差,提高了成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多种成像模式
环保设计
适应不同的检查需求,设备支持常规成像 、低剂量成像、三维重建等多种模式,满 足临床医生的不同需求。
采用低剂量技术和节能设计,减少了对患 者的辐射暴露,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06
品牌五:东芝医疗系统
产品特点
高清晰度
东芝医疗系统的X射线成像设备采用先进的探测器和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 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快速成像
该设备具备快速成像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的X光图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提高诊疗效率。
智能化操作
东芝医疗系统的X射线成像设备采用智能化操作系统,操作简便,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 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优势
01
动态范围广
该设备的动态范围较大,能够适应不同部位和不同体型的患者,获取更
全面的诊断信息。
02
辐射剂量控制
东芝医疗系统的X射线成像设备采用先进的辐射剂量控制技术,能够在
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03
多模式成像
该设备支持多种成像模式,如常规摄影、全景摄影、乳腺摄影等,能够
放射治疗设备

01
厂家应提供24小时的电话支持,及时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
题。
提供定期的维护保养服务
02
厂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提供操作培训
03
厂家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
使用设备。
THANKS
感谢观看
放射治疗原理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能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高能射线可以破坏 肿瘤细胞的DNA双螺旋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放射治疗设备类型
直线加速器
直线加速器是放射治疗中最常用 的设备之一,它能够产生高能X 射线和电子束。通过调整能量和 剂量,可以对肿瘤进行精确治疗
。
伽马刀
伽马刀是一种将多束高能γ射线 聚焦于一点的高精度放射治疗设 备。它具有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精确剂量测量系统
为了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精确的剂量测量系统是必不可少 的。这包括高精度的剂量计、剂量监测器等。
患者定位与跟踪系统
为了确保射线准确照射肿瘤部位,患者定位与跟踪系统也至关重要 。这包括治疗床、定位设备、跟踪设备等。
放射治疗计划软件
基本功能
放射治疗计划软件是专门设计用于制定放射治疗方案的软件。它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肿瘤大小、位置、病理类型等,制定出个性化的放射治疗方案。
02
放射治疗设备组成与技术
放射源与射线
放射源
放射治疗设备中使用的放射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和粒子加速器。其中,放射性 核素如钴-60、铯-137等产生γ射线,而粒子加速器则产生X射线、电子束、质子 束等。
射线特点
这些射线均为电离辐射,具有穿透性、电离作用和生物学效应等特点。在医学上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成像。
图像引导系统IVS

Lng Average(cm)
Lng Max(cm)
Vrt Average(cm)
Vrt Max(cm)
0.27
0.6
0.24
0.7
0.6
0.9
本院病例分析 图 像引导放疗的必要性 – 初摆位偏差不容忽视
▽盆腔病人 ■LIU CHUN RONG ■ 女 ■ 53岁 ■ 13次
Lat Average(cm)
正位片
侧位片
正位片:椎体上下缘,左右缘(次选:气管分叉) 侧位片:椎体上下缘,前后缘(次选:胸骨角LOUIS)
(
DRR 2mmCT
配准要点 胸部一
(
DRR 5mmCT
重 建 图 )
重 建 图 )
配准要点 临床配准要点
推荐用于配准的骨性标记
1. 就近原则 2. 尽量选择争议小的结构 3. 正位片-确定 头脚方向(LNG,Y)、
公司系列产品介绍
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
第一代:位置验证 第二代:位置验证+临床治疗QA系统+自动摆位系统 第三代:剂量验证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第一代: ATES,ARTP 基于UNIX平台操作系统 第二代: TiGRT TPS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SQL数据 库 第三代: TiGRT TPS-Monte Carlo 基于GPU加速的蒙特卡洛剂量计算模块
头部 颈部 胸部
正位片-眶上缘、鼻中隔(或下鼻甲) 侧位片-枕骨粗隆、靠近额窦一段颅骨线、前床突、斜坡、寰椎后弓 正位片-棘突、椎体上下缘 侧位片-椎体上下缘及后缘 (首选)正位片- 椎体上下缘 、左右缘 (次选:气管分叉)
左右方向(LAT,X),
侧位片-确定 腹背方向(VRT,Z)、 头脚方向(LNG,Y)
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器械与设备使用

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器械与设备使用放射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承担着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重要任务。
而介入放射学作为放射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使用各种器械与设备,为医生提供图像引导,并进行疾病的治疗和介入操作。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中所使用的器械与设备。
一、X射线机X射线机是放射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能通过辐射产生的X射线对人体进行成像。
在介入放射学中,医生使用X射线机来提供实时图像引导,使介入操作更加精确和安全。
现代的X射线设备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即时成像和图像处理,大大提高了诊疗效果和效率。
二、血管造影机血管造影机是介入放射学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用于对血管系统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插管等操作,医生可以在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剂,然后使用血管造影机拍摄血管系统的X射线影像。
这些影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血管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治疗。
三、导引针导引针是介入放射学中常用的器械之一,它被用于引导医生进行组织穿刺或者局部注射。
导引针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稳定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进行精确操作。
同时,在导引针上还可以附加其他器械,如导丝和导管,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介入操作。
四、支架和球囊支架和球囊在介入放射学中被广泛使用,它们主要用于治疗和改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支架可以通过导丝导入病变血管内,然后扩张以保持血管的通畅。
球囊则可通过充气和扩张的方式,帮助疏通狭窄的血管。
这些器械可以显著改善血流,缓解疾病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射频消融器射频消融器是介入放射学中用于治疗肿瘤和心脏疾病的一种器械。
通过将射频电流传输到患者体内,消融器可以产生热能并将其引导至需要治疗的部位。
热能可以破坏异常细胞的结构,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器械在介入放射学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
六、影像引导系统影像引导系统是介入放射学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可以通过将实时图像引导到显示器上,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和操作。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3个常见的认识误区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3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无论是在传统光子放疗领域还是在粒子放疗领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IGRT技术不再是一种只有最高端设备上才有的锦上添花的高级选项;相反地,它已成为中端设备甚至入门级设备的标准配置。
随着精准放疗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强化,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成为临床治疗的法规强制要求也将预料可期。
将来的放疗,没有定位的精准和剂量的精确、没有IGRT技术支撑的精准放疗都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涉及临床、放疗、影像、信息化/软件等多学科交叉和多领域结合,很多人对IGRT并不真正了解。
本文将对三个常见认识误区进行深度和多角度解读,以期促进IGRT概念的正确理解和传播。
由于作者经验和知识所限,文中错误或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或与之联系以便进一步深入探讨。
▎误区一:IGRT就是放疗中的影像设备IGRT其实是一个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实现过程涉及众多硬件、软件算法和临床流程操作等完整链条的不同环节。
在这个链条中,影像设备起关键作用,对IGRT整体性能影响重大。
然而,虽然影像设备是占C 位的“大明星”、用其代言以更好宣传IGRT亦无不可,但不可轻视甚至忽略“背后团队“的力量。
从放疗临床流程的角度,IGRT 涉及到的环节至少包括:用于制定放疗计划的成像,治疗照射前病人摆位/定位成像,两次成像的图像配准,摆位校正,治疗照射过程中运动监控成像及校正,治疗照射后的影像评估等。
这里有IGRT系统的“眼睛“ (成像模块,或称为信息获取模块)、”大脑“(算法/软件模块和控制系统模块,或称为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和“双手”(执行模块,比如治疗床等);“眼”-“脑”-“手”的无缝衔接和完美配合(系统高度集成、闭环和智能化)才能达到最好的IGRT整体性能。
解读一:IGRT不是“单项赛”而是“综合赛”;IGRT“团队”的“明星队员”对提升“团队”整体能力至关重要,但仅靠“明星队员”并不能站上领奖台。
X线成像设备有哪些?

X线成像设备有哪些?X线成像设备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影像学工具,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它们可以通过X射线照射人体或物体,然后捕捉并显示内部结构的影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X线成像设备,以及它们在医学诊断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 X线放射机X线放射机是最常见的X线成像设备之一,通常由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X线放射机通过控制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束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在不同角度下对被检查对象进行X线成像。
在医疗领域,X线放射机被广泛用于检查骨折、肺部疾病、胸部器官等。
此外,X线放射机还常用于工业领域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查。
2. CT扫描仪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仪是一种通过旋转式X射线扫描来获取体内断层影像的设备。
CT扫描仪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三维影像,用于诊断肿瘤、脑部疾病等病症。
CT扫描仪在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急诊情况下能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及时的治疗决策。
3. X线透视机X线透视机是一种用于实时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手术操作的X线成像设备。
X线透视机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X射线成像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定位器官和血管,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在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操作中,X线透视机是不可或缺的设备,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闪照X线机闪照X线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焊接接头和金属零件质量的X线成像设备。
通过X射线的穿透能力,闪照X线机可以显示焊接接头内部的缺陷和材料结构,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在制造业和材料科学领域,闪照X线机被广泛应用于检测金属制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结语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X线成像设备及其在医学诊断、工业质检等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成像设备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了解,对X线成像设备有更全面的认识。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及变动情况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及变动情况
一、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1、管式X射线机:由发射和接收管、高压输出箱、电子加速箱、变压器、控制箱、DC电源箱、X射线滤波器、X射线管室、灭焦轮、X射线定位支架等部件组成。
2、单片、多片X射线摄影机:由X射线探测器、X射线滤波器、射线电箱、定位支架、支架定位装置、放射源箱、操作台、控制台等组成。
3、核磁共振室:由超导悬线圈、接口控制台、控制计算机、医用低场磁矩、高场磁矩等部件组成。
4、核素放射仪:由源器、传输器、X射线探测器、定位支架、支架定位装置、操作台等组成。
5、放射诊疗加工仪:由高压箱、加工器、X射线源器、定位支架、支架定位装置、操作台等组成。
二、放射诊疗设备变动情况
1、购置新设备:在原放射诊疗设备基础上,合理布置新设备,以增强放射诊疗的功能和效率,满足患者更好的服务,保证放射诊疗质量。
2、设备更新改造:对长期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性能更加稳定,减少故障率,提高操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3、设备保养维护:定期进行放射诊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完好的运行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放射诊疗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以下简称X-IGRT)设备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加速器、轻离子束治疗设备和放射性核素射束治疗设备用的X-IGRT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213-2016 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IEC 60601-2-68:2014 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子加速器、轻离子束治疗设备和放射性核素射束治疗设备用的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 15213-2016和IEC 60601-2-68: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一种放射治疗过程。
在治疗时对靶区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的图像来确定患者体内治疗射束相对于预定靶区的位置,从而对射束相对靶区的预定位置进行必要的修正。
[GB 15213-2016, 定义3.8]3.2图像重建image reconstruction将获取到的数据处理成可用于分析的图像数据集的方法。
[IEC60601-2-68:2014, 定义201.3.210]3.3图像配准image registration为一套图像数据集中的点与另一套图像数据集中相应的点建立映射或对应关系的方法。
[IEC60601-2-68:2014,定义201.3.211]3.4千伏X-IGRT设备kilovoltage X-IGRT equipment使用千伏X辐射的X-IGRT设备。
[IEC60601-2-68:2014,定义201.3.213]3.5兆伏X-IGRT设备megavoltage X-IGRT equipment使用兆伏X辐射的X-IGRT设备。
[IEC60601-2-68:2014, 定义201.3.214]3.6参考图像reference image与治疗计划关联的图像,用来与后续获得的图像比较,用于患者摆位或治疗计划调整。
[IEC60601-2-68:2014, 定义201.3.224]3.7靶点target reference point设置在靶区内预期的治疗参考点,患者治疗时,应将该点与等中心(或治疗设备参考点)对准。
4 要求4.1 随机文件随机文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X-IGRT设备型号和制造商;b)X-IGRT设备使用的坐标系;c)千伏X-IGRT设备加载因素的组合和/或兆伏X-IGRT设备的能量;d)X-IGRT成像中二维成像的面积和/或三维成像的体积;e)X-IGRT的典型成像剂量;f)X-IGRT设备的靶点引导范围;g)X-IGRT设备摆位引导类型(如:金属标记、解剖结构等);h)X-IGRT设备成像类型(如:立体平面成像、断层CT、CBCT等);i)X-IGRT设备的参考图像类型;j)X-IGRT设备成像器件的图像质量和测量方法;k)X-IGRT设备显示装置的分辨率;l)X-IGRT设备对参考图像的要求;m)X-IGRT设备使用的参考图像DRR算法;n)X-IGRT设备图像配准算法;o)X-IGRT摆位校正典型试验条件(包括:参考图像、加载因素、层厚、显示装置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图像配准算法等)。
注:典型试验条件为一组临床常用的试验条件。
4.2 X-IGRT设备辐射野的尺寸X-IGRT设备成像时,辐射野尺寸不应超过X-IGRT成像器件的最大有效成像范围,否则,应阻止X-IGRT 设备辐射输出。
4.3 X-IGRT设备的靶点引导范围制造商应规定靶点相对于等中心(或治疗参考点)的引导范围,引导范围应满足下列要求:a)头部:X、Y、Z三个方向不小于-10mm~+10mm;b)体部:X、Y、Z三个方向不小于-15mm~+15mm。
4.4 X-IGRT设备的图像质量制造商应在用户文档中描述X-IGRT设备的图像质量性能,并在随机文件中规定测量方法。
至少应包括:a)空间分辨率;b)对比度噪声比和/或低对比度分辨率;c)影像均匀性;d)有效成像区域。
注:上述指标和测量方法可以参考引用相关标准或文献,如:YY/T 0741、YY/T 0310等。
4.5 成像剂量在预定义的成像条件下,预期所产生的成像剂量应在用户文档中描述,并应在成像之前显示。
制造商应在随机文件中规定测量成像剂量的方法。
4.6 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准确性在制造商规定的典型试验条件下,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准确性应满足下列要求:a)X-IGRT设备计算的靶点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头部应用不应超过1.0mm;——体部应用不应超过1.2mm。
b)X-IGRT设备计算的其他点(除靶点外)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头部应用不应超过1.2mm;——体部应用不应超过1.5mm。
4.7 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重复性在制造商规定的典型试验条件下,X-IGRT设备摆位校正计算的重复性不应超过0.5mm。
4.8 参考图像层厚对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影响对于可以使用不同层厚CT图像的X-IGRT设备,不同层厚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与典型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1.0mm。
4.9 参考图像DRR算法对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影响对于可以使用参考图像不同DRR算法的X-IGRT设备,不同算法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与典型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0.5mm。
4.10 辐射质对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影响对于可以使用不同管电压(或X-辐射)的X-IGRT设备,不同管电压(或X-辐射)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与典型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0.5mm。
4.11 X-IGRT重建算法对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影响对于可以使用不同CT(或CBCT)图像重建算法的X-IGRT设备,不同算法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与典型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0.5mm。
4.12 图像配准算法对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影响对于可以使用不同图像配准算法的X-IGRT设备,不同算法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与典型条件下摆位校正计算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0.5mm。
5 试验方法5.1 随机文件检查随机文件,应符合4.1的要求。
5.2 X-IGRT设备辐射野尺寸对于平板类探测器,在影像接收面上检查适用的最大辐射野尺寸。
对于断层CT类探测器,在旋转中心处检查辐射野横向视野的尺寸。
对于辐射野超过最大有效成像范围的情况,检查是否能输出辐射。
应符合4.2的要求。
5.3 X-IGRT设备的靶点引导范围5.3.1 头部方法如下:a)使用头部模体制定一个治疗计划;b)在头部模体的近似中心位置设置一个模拟靶点;c)将头部模体安装的患者支撑装置上,设置靶点到等中心(或治疗参考点)位置;d)移动患者支撑装置,使头部模体中的靶点移动至制造商规定的X-IGRT可引导范围的边界处,记录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e)使用典型条件,启动X-IGRT成像,进行配准,应能给出摆位校正计算结果。
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应符合4.3a)的要求。
5.3.2 体部使用体部模体,重复5.3.1a)~e)的方法,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应符合4.3b)的要求。
5.4 X-IGRT设备的图像质量按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应符合4.4的要求。
5.5 成像剂量通过检查与验证,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
5.6 X-IGRT摆位校正计算的准确性5.6.1 试验模体5.6.1.1 基本要求试验模体包括头部模体和体部模体。
由于X-IGRT设备采用的标记和识别技术不同,本试验允许使用不同类型的模体(如:均匀材质的模体或仿真模体等),试验模体的选择应能满足本试验验证的要求。
注:某些X-IGRT采用的标记技术(如:金属标记法、解剖结构标记法等),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模体(如:均匀材质的模体、仿真模体等)。
5.6.1.2 标记点的设置试验模体(头部模体和体部模体)内设置5个标记点,其中1个标记点位于模体的近似中心位置,记为P0(x0,y0,z0),用于模拟靶点。
其他4个标记点非共面,坐标位置相对P0(x0,y0,z0)固定,记为P i(x i,y i,z i),i=1,2,3,4,用于模拟靶区边界上的点,具体位置如下:对于头部模体,靶区为直径φ=50mm的球体,靶区边界上的4个点近似为:P 1(x0+φ/2,y0+φ/2,z0+φ/2),P2(x0+φ/2,y0-φ/2,z0-φ/2),P 3(x0-φ/2,y0-φ/2,z0+φ/2),P4(x0-φ/2,y0+φ/2,z0-φ/2)。
对于体部模体,靶区为直径Φ=100mm的球体,靶区边界上的4个点近似为:P 1(x0+Φ/2,y0+Φ/2,z0+Φ/2),P2(x0+Φ/2,y0-Φ/2,z0-Φ/2),P 3(x0-Φ/2,y0-Φ/2,z0+Φ/2),P4(x0-Φ/2,y0+Φ/2,z0-Φ/2)。
注:这里采用的坐标系与GB/T 18987中的患者坐标系一致。
5.6.2 试验步骤5.6.2.1 头部方法如下:a)将试验模体固定在CT床面上,按照X-IGRT制造商规定的典型扫描条件进行扫描,获取CT图像。
b)选择典型的参考图像重建算法,对上述获得的CT图像进行重建,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选择试验模体中的P0(x0,y0,z0)点作为靶点。
c)将试验模体移至外照射设备的患者支撑装置上,进行摆位。
通过对试验模体的调整,将试验模体的靶点置于等中心处(或治疗参考点)F0,0(0,0,0),其他4个点F i,0(x i,0,y i,0,z i,0),i=1,2,3,4,其坐标分别近似为:F 1,0(φ/2,φ/2,φ/2),F2,0(φ/2,-φ/2,-φ/2),F 3,0(-φ/2,-φ/2,+φ/2),F4,0(-φ/2,+φ/2,-φ/2)。
为了修正靶点摆位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应记录靶点的实际位置坐标,假定为R0,0(x0,0,y0,0,z0,0)。
注:这里采用的坐标系与GB/T 18987中的固定坐标系一致。
d)将试验模体平移,使靶点坐标为F0,1(d,d,d),其中头部模体d为10mm,其他4个点为F i,1(x i,0+d,y i,0+d,z i,0+d),i=1,2,3,4。
为了修正模体平移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应记录模体平移后靶点的实际位置坐标,假定为R0,1(x0,1,y0,1,z0,1),则模体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平移量为d X=x0,1-x0,0,d Y=y0,1-y0,0,d Z=z0,1-z0,0,其他4个标记点的坐标为R i,1(x i,1,y i,1,z i,1)=R i,1(x i,0+d X,y i,0+d Y,z i,0+d Z),i=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