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案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案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冷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 掌握冷冲压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冲压工艺过程,选择合适的模具和工艺参数。

4. 能够设计简单的冷冲压模具,并了解其制造和维修过程。

二、教学内容1. 冷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冷冲压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3. 冲压工艺过程的分析方法及步骤。

4.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冷冲压模具的制造和维修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冷冲压工艺问题和解决方案。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冷冲压模具设计的优化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安排工厂实习或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冷冲压工艺操作和模具制造。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冷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 第3-4课时:介绍冷冲压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3. 第5-6课时:学习冲压工艺过程的分析方法及步骤。

4. 第7-8课时: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第9-10课时:学习冷冲压模具的制造和维修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分享观点等。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报告。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工厂实习或实训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期末考试:设计一份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材。

2. 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实例。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冷冲压工艺和模具制造的视频资料,用于直观展示工艺过程。

4. 实践基地:确保有工厂或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习或实训。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安全:在实践操作环节,确保学生遵守工厂或实验室的安全规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案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案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冷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 掌握模具的分类、作用以及基本结构。

3. 学会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压力和冲裁力。

4. 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设计简单的模具。

二、教学内容1. 冷冲压工艺概述冷冲压的定义冷冲压的特点冷冲压的应用范围2. 模具分类及作用模具的分类模具的作用模具的基本结构3. 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步骤模具设计注意事项4. 模具尺寸计算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模具压力的计算冲裁力的计算5. 模具设计实例简单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材。

2. 课件:相关章节的教学课件。

3. 案例素材:相关模具设计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模具设计计算方法的掌握。

3.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模具的能力。

六、模具设计软件应用1. 了解模具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会使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3. 掌握模具设计软件的仿真分析和优化功能。

七、模具制造与加工技术1. 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 掌握模具加工方法及其选择原则。

3. 学会对模具进行装配、调试和维护。

八、冲压设备及安全防护1. 了解冲压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冲压设备的选择和操作要点。

3. 了解冲压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九、冷冲压工艺参数优化1. 掌握冲压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

2. 学会如何优化冲压工艺参数。

3. 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冲压工艺参数。

十、模具改进与创新设计1. 了解模具改进与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 掌握模具改进与创新设计的方法。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GYZB/K2308-2009)0概述0.1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0.2学时与学分建议课程实施课时量为80∽100标准学时,建议课程学分为4∽5学分。

1课程定位1.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可作为数控技术等制造类其它专业的选修课。

它是一门基于职业和工作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简单到中等偏复杂冲压件和模具为载体,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工作能力。

学习完本课程应达到中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1.2相关课程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机械工程图绘制、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成型、机械产品品质检验、机械常用机构制作与零部件装拆、机械零件的手工制作与机械普通加工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计算机辅助制造、三维软件应用等。

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机械工程图绘制识图、绘图及建模能力;基本测绘能力。

2机械零件的手工制作与机械普通加工普通钳工及机加工基本技能。

3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成型选择产品材料、模具材料及热表处理方法的能力。

4机械常用机构制作与零部件装拆机构应用与设计能力;装配钳工基本技能。

5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普通机床操作技能。

6机械产品品质检验机械产品品质检验能力。

7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工艺与程序编制能力;数控机床操作技能。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模具企业管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

2计算机辅助制造、三维软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3顶岗实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几种冲压成形基本方法(冲裁、弯曲、拉深、其它冲压成形的工艺及模具设计),以及冷冲压工艺过程的制订方法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系统掌握冲压成形的原理,板料成形规律及其与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的知识;具有制订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件的工艺过程及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冲模的能力;具有应用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方法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冲压生产中常见的产品质量和模具方面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正稿删除)《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课程性质:专业课合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序言·1.课程性质与任务冷冲压工艺是应用最宽泛的模具品种之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余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

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施、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交融,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依据模具技术发展对工程技术应用人材的实质要求,采纳系统看法和并行工程的思想,将理论知识的教授予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践相联合,做到基础理论适量,突出专业知识的适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2.设计思路序号教课内容课时1冷冲压工艺与模具概括82冲裁工艺与冲裁模303曲折工艺与曲折模144拉深工艺与拉深模125其余成型工艺与模具6灵活2复习考试6共计78二、课程目标1.综合目标反应专业特点,突出职校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应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以学生学习有关理论为指导;突出《冲压模具设计》的直观性,重申换手能力培育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想能力的提升。

1、素质培育下手,贯串课程一直2、前沿理论指引,着重实践训练2.详细目标1、知识(1)冲压设施知识:掌握冲压设施的基来源理,会选择冲压设施的规格、协调冲压设施与模具的关系。

(2)冲压工艺知识:能从生产批量、资料、形状构造、精度等方面解析冲压件的工艺性,确立工艺方案。

(3)冲压模具构造设计和计算知识:能正确选择冲压模具构造种类,熟习国家标准、手册使用,进行模具零件构造设计和计算。

(4)冲压模具制造知识:掌握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和特点,能制定冲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包括热加工、惯例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和冲压模具装置工艺,掌握查验方法。

(5)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知识:掌握多工位级进模有别于一般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特点。

(6)试模技术和冲压件质量解析知识2、能力( 1)拥有应用冲压变形理论,解析冲压件变形特点,拟订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二、课程性质、学分、学时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冷冲模基本类型和结构,使学生能熟练地设计一般冷冲压模.本课程共120学时4学分,适用于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层次教学使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开设本课程前,必须学完机械制图、CAD、金属材料、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学习情景,将课堂延伸到一线工作岗位,“教、学、做”相结合,实施工学交替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选择突出学生主作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考核多元化,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考核,重在过程考核。

同时分析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内容.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学会各冲压工艺的实施过程、加工特点和应用场合。

2、学会冲压模具各组成零件结构以及设计冲压模具。

3、学会设计冲压零件的工艺过程。

五、课程学习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序号项目名称学习任务职业能力目标学时一体化理论实践1冲压的认知1.冷冲压加工的概念、特点及应用;2.冷冲压加工基本工序分类及特点;3.冷冲压技术和冲模的发展概况.1.掌握冷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及其特点。

2.了解冷冲压加工的特点、应用及冷冲压技术发展概况.2 冷冲压变形基本知识1.冷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概念;2.冷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1.熟悉冷冲压工件所用材料种类及其冲压成形性能.2.了解冷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

3 冲压设备1.冲压设备的分类与型号规格;2.常用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熟悉冷冲压设备-—压力机的分类和型号规格,曲柄压力机、剪切机、液压机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与模具的关系,压力机的选用等。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考核标准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考核标准
作业 N2(30%):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取数次作业完成质量的平均数。每次作业完成质量成 绩按照所布置作业的题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作业分出 A、B、C、D、E 五个档次。
课堂学习表现 N3(20%):依照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教师和小组成员(学生) 给定出 A、B、C、D、E 五个档次。
计算课程考核该项分值时,A、B、C、D、E 五档分别计为 100、80、60、40、20,学习过程考 核得分 Fg 等于教学过程随机考勤、作业、课堂学习表现三项分值与其权重的乘积的和。即: Fg=N1*50%+ N2*30%+ N3*20%
6.1 考核内容及分布
工作任务
知识领域
考点
比重 (%)
认识冲压 生产
冲压工序 冲床 冲压材料
冲裁工艺
模具结构
排样
冲 裁 工 艺 模具压力中心
及冲裁模
设备选型 具设计
工作零件尺寸确定
模具零件选用
弯曲件工艺性
常见的 24 道冲压工序
解读冲床的牌号
5%
材料的冲压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冲裁件结构特点、冲裁件精度等级
79-70
69-60
60 以下
项目考核得分为 Fx=(Na·100+ Nb·80+ Nc·60+ Nd·40+ Ne·20)/( Na+ Nb+ Nc +Nd+ Ne), 其中 Na、Nb、Nc、Nd、Ne 为项目考核所得的 A、B、C、D、E 等级的个数。
6 综合知识考核
综合知识测试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总分为 100 分,考试时量 90 分钟,考核得分计为 Fc。
6 考核结论
最终考核分 F= Fg·20%+Fx·50%+Fc·30%), 最终考核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正稿删除)《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前言•1. 课程性质与任务冷冲压工艺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具品种之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

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根据模具技术发展对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的实际要求,采用系统观点和并行工程的思想,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践相结合,做到基础理论适度,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2. 设计思路课程目标1. 综合目标反映专业特色,突出职校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冲压模具设计》的直观性,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1、素质培养入手,贯穿课程始终2、前沿理论引导,注重实践训练2. 具体目标1、知识(1)冲压设备知识:掌握冲压设备的基本原理,会选择冲压设备的规格、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

(2)冲压工艺知识:能从生产批量、材料、形状结构、精度等方面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确定工艺方案。

(3)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和计算知识:能正确选择冲压模具结构类型,熟悉国家标准、手册使用,进行模具零件结构设计和计算。

(4)冲压模具制造知识:掌握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和特点,能制订冲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包含热加工、常规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和冲压模具装配工艺,掌握检验方法。

(5)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知识:掌握多工位级进模有别于一般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特点。

(6)试模技术和冲压件质量分析知识2、能力(1)具有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具备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具备冲压模具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2)序言 (3)一、零件的冲裁工业分析 (4)二、拟定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 (4)三、模具的结构形式 (5)四、模具的设计以及计算 (5)1.排样 (5)2.裁板 (6)3.计算工序压力、总压力,选择压力机 (6)4.压力中心的确定 (6)5.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7)6.各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8)五、编写冲压工艺卡 (8)六、绘制模具总装图 (9)七、绘制非标准零件图 (11)八、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13)1.凸凹模的加工工艺 (13)2.垫板的加工工艺 (14)3.凸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14)4.落料凸模的加工工艺 (14)5.导正销的加工工艺 (14)6.冲孔凸模的加工工艺 (15)7.卸料板加工工艺 (15)8.凹模加工工艺 (15)9.导料板加工工艺 (15)10.始始挡料销的加工工艺 (16)后记 (17)参考文献: (18)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冷冲模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同时是第一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模具设计训练。

其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冷冲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2)学习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模具整体设计、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常用简单冲压零件的冲模设计,具体题目见每组的分组名单。

其具体内容如下:(1)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刃口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2)模具整装配图和模具重要零件设计;(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模具整体装配图1 张,凸模、凹模或凸凹模等零件图3-5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2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正稿删除)《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一、前言·
二、课程目标
1.综合目标
反映专业特色,突出职校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冲压模具设计》的直观性,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1、素质培养入手,贯穿课程始终
2、前沿理论引导,注重实践训练
2.具体目标
(2)具备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具备冲压模具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4)具有选择冲压模具结构类型,进行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能力。

(5)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的能力。

(6)初步具备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7)初步具备试模和冲压件质量分析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3)具备全面掌握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知识和能力。

(4)有较快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能力。

(5)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6)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1.教材选用
本课程采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材。

该教材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地方特色。

本教材主要是针对企业冷冲压模具设计技术人员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制定课程的能力目标,围绕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选定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冷冲压工艺特点划分教学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选定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以生产任务的完成为一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按照工作过程具体实施步骤进行编
写,同时在教材中总结、借鉴专家的各种设计实例,并收集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企业的一些实践经验和资料。

2.教学建议
2.1内容取舍原则
2.2重点难点
上课时重点突出,本课程重点是冲裁、弯曲与拉深三大工艺及其模具的设计,要重点讲深讲透,特别是冲模结构的设计与选用也要重点讲,让学生能了解冷冲压工艺及模具。

本课程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课时应理论联系实践,尽量采用形象生动的实物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学如动画、模型、图片、工程图、录像、实物、参观生产过程现场等多种手段进行。

尽量安排学生多种形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有实践的机会。

如安排一定的学时在实训室通过教师的示教、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成对各种典型冲压模具教学模型及实物的拆装测绘及调试等实验实训项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冲压模具拆装测绘及调试的基本技能,加深在理论课堂上学习冲压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本课程网站虚拟拆装实训室。

3.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及相关内容: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课堂到课、学习态度等情况;
②个人书面作业,按教学进度及要求随堂布置,定期批改并评定成
绩;
③单元训练项目,以生产任务的完成为一个教学单元,按教学进度
选二到三个生产任务,如单工序的落料件、冲孔件、弯曲件,复合冲裁件或者连续冲裁件等作为单元训练项目。

按照训练小组的学习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②个人书面作业(20%);
③小组单元训练项目(10%)
(3)期末考试(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