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境工程学原理自测题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学原理自测题

环境工程学原理自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2.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包括稀释、隔离、分离、转化。

3. “三传”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一反”为化学反应过程。

4. 国际单位制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导出单位组成。

5.以单位时间质量表示时的6.7. 有黏性、可压缩的流体、层流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

8. 所有气体和大多数低分子量的液体均属牛顿型流体。

9. 环境工程中常遇到的两相间传质过程包括气体的吸收、萃取、吸附、膜分离、生物膜反应。

10.环境工程中常遇到的单相中的传质包括流体流过可溶性固体表面、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气固相催化反应。

11. 传质边界层的名义厚度定义为 12. 温度影响流体密度、粘度,进而影响沉降速度。

13. 环境工程领域的过滤中,使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固体颗粒、织物介质、多孔固体介质、多孔膜。

14. 环境工程领域中的过滤过程中的固体颗粒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颗粒包括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粒等,人工颗粒包括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球等。

15、过滤的主要类型按过滤机理分有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有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压力差过滤,离心过滤。

16. 吸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有净化有害气体、回收有用物质、曝气充氧。

17. 吸收过程一般可分解为气相内的传递、相际传递、液相内的传递三个基本步骤。

18. 吸收塔中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有逆流、并流。

19.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硅胶、活性氧化铝、沸石分子筛。

20. 吸附过程有外扩散、内扩散、吸附几个基本步骤。

21. 空间时间是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具有时间的单位,但不是反应时间也不是接触时间,可视为处理与反应器体积相同的物料所需要的时间。

空间速度是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几倍于反应器体积的物料,反映了一个反应器的强度。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试题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试题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废水的物理处理法?()A 沉淀B 过滤C 电解D 离心分离2、下列关于质量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扩散是质量传递的一种方式B 质量传递一定伴随着能量传递C 涡流扩散的速率通常比分子扩散快D 质量传递仅在流体中发生3、在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4、以下哪种颗粒物的去除主要依靠重力沉降?()A 烟B 雾C 尘D 以上都不是5、过滤过程中,过滤阻力主要来自()A 过滤介质B 滤饼C 滤液D 过滤设备6、以下哪种气体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A 水吸收氨气B 水吸收二氧化碳C 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D 碱液吸收硫化氢7、对于稳态传热过程,热通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确定8、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萃取操作?()A 板式塔B 填料塔C 混合澄清槽D 蒸发器9、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传热系数?()A 增加流体流速B 安装翅片C 减小管径D 降低流体的导热系数10、以下哪种膜分离过程主要基于筛分原理?()A 反渗透B 超滤C 电渗析D 气体渗透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环境工程中,“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

2、沉降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颗粒与流体之间的_____差异实现分离。

3、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通常用_____和_____来衡量。

4、萃取操作中,被萃取的物质称为_____,萃取所用的溶剂称为_____。

5、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

6、过滤操作可分为_____过滤和_____过滤两种。

7、吸收塔中,气体的进出口浓度差越大,吸收的推动力_____。

8、反渗透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必须_____溶液的渗透压。

9、旋风分离器是利用_____原理进行气固分离的设备。

10、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搅拌器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大学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填充题(20分)1、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_______结果。

2、用阻力糸数法来计算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损失时,按_____管内的流速来计算动能项。

3、长方形的长为2a ,宽为 a ,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4、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___________.5、经内径为158mm 的钢管输送运动粘度为s m 290的燃料油,若保持油品作层流流动,则最大流速不能超过________。

6、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开容器间输液,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当关小输送管道的阀门后,管道的总阻力将___________。

7、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__________曲线与________________曲线的交点。

8、往复式压缩机的余隙糸数ε=___________,ε_______-,则容λ增大,生产能力_______________。

9、沉降操作是指在某种______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________,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

沉降过程有_____和_____沉降两种方式。

10、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过滤操作中,真正发挥拦截颗粒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而不是______。

12、在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三层间的温度差变 化是依次降低,则三层材料的导热糸数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13、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应维持在_____________区内操作。

14、用饱和蒸汽加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热阻力迅速加大,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

15、温度差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环境工程原理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环境工程原理试卷及答案

XXXXXX 2016至2017学年第 1 学期环境工程原理 考查试卷考试方式: 开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教研室主任复核本试卷可能用到的计算值: ln2=0.693, ln3=1.099, ln5=1.609,g=10 m/s 2,=1.4π=3.14, =1.44一、填空题:(每空0.5分 .共20分)1.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类环境问题,它们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大问题。

2. 水污染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3.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4. 压强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导出的表示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

5. 李白诗中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句,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李白描述的白发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

释印肃诗中有“黄金万两非堪比,东西南北至分明”,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诗中描述的黄金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百分比浓度的量纲为_______________。

7. 在流动糸统中,若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__________而变,不随__________而变,称为稳定流动。

质量衡算依据的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能量衡算依据的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考古学家发掘出长、宽、高分别为160 cm 、40 cm 、30 cm 的古代排水砖管,壁厚为3 cm ,则流过其中的流体的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__。

9.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____________ 型曲线,其管中心的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__________ ,縻擦糸数λ与R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中原工学院环境工程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中原工学院环境工程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中原工学院环境工程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1、从传热角度看,下面几种冷却发电机的方式中,(D )的冷却效果最好。

A、水冷B、氢冷C、气冷D、水沸腾冷却2、物体能够发射热辐射的基本条件是(A)A、温度大于0KB、具有传播介质C、具有较高温度D、表面较黑3、下列气体中,可以视为热辐射透明体的是(B )A、二氧化碳B、空气C、水蒸汽D、二氧化硫气体4、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

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应采用的流程为(D)。

A、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B、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C、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逆流操作D、气体走管外,气体串联逆流操作5、有一转子流量计,原来采用钢制的转子,现用形状相同的塑料转子代替,此时,同刻度下的流量(B)。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6、水在两根同轴套管组成的环隙内作稳定的轴向层流流动,对流动充分发展的区域,下述结论中的(A )是错误的。

A、速度分布沿半径方向呈抛物线型B、速度分布沿轴向均匀C、速度最大处的剪应力为零D、在环隙的内外两壁面上的速度相等7、在外径为d的圆管外包裹厚度为b的保温层(导热系数为λ),保温层外的对流传热系数为a。

若d<a/λ,则对单位管长而言(C)。

A、当b=λ/a-d/2时,热损失最小B、当λ/a=d+2b 时,热损失最大C、当b=λ/a-d/2时,热损失最大D、包上保温层总比原来(不包)要小8、为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一层金属皮,一般说来应该是(A )A、表面光滑,颜色较浅B、表面粗糙,颜色较深、C、表面粗糙,颜色较浅、D、表面光滑,颜色较深。

9、327 °C 的黑体辐射能力为27°C 黑体辐射能力的(C)倍。

A、4B、8C、16D、3210、--定流量的含有A组分的液体沿平壁面湍流流动,其对流传质系数k=100m*/s,如浓度和物性都不变,流速增加,则k值(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1、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之间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度差(A)。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环境工程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 法;6. 反电晕;7. 二次扬尘;8. 电场荷电;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 不溶性有机物;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B 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B 少;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A 臭氧氧化;B 气浮;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B 炉内脱硫技术;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B 中比电阻粉尘;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B 化学吸收;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5.控制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包括:、、、。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什么是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曝气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4. 简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处理中的转化过程?5. 什么是曝气?曝气的作用有哪些?6.控制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有哪些?7. 评价除尘器性能的指标有哪些?8.实现电除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9. 影响SCR法烟气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哪些?10.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环境工程学》习题集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一、名词解释题1.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集(期末必备)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集(期末必备)

环境工程习题集复习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液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

A从位能大的截面流向位能小的截面; B从静压能大的截面流向静压能小的截面;C从动能大的截面流向动能小的截面; D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2. 水以2m/s的流速在Φ35mm×2.5mm的钢管中流动,水的粘度为1×10-3Pa﹒s,密度为1×103kg/m3,其流动类型为()A 层流B 湍流C 无法确定3.将管路上的阀门开大时,其阻力系数()。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4.关于传热糸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糸数K实际上是个平均值;B总传热糸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总传热糸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5.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时传热平均温度差较大。

A并流 B逆流6.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表面温度的()成正比。

A平方 B三次方 C 四次方 D平方根7.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B 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C 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D 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8.介质阻力系数ζ=24/Re的适用范围是()。

A圆柱形微粒; B球形微粒; C方形微粒; D 层流区; E过渡区; F湍流区9.旋流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

A气液混合物的设备; B液固混合物的设备; C液液混合物的设备; D气固混合物的设备;10.下列不属于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 )A 气液相之间有一固定的界面,且界面处气液两相两项达到平衡;B 相界面两侧各有一层停滞膜,膜内的传质方式为涡流扩散;C 传质阻力集中在停滞膜内,膜外不存在传质阻力。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在流动糸统中,若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_________而变,不随__________而变,称为稳定流动。

大学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填充题(20分)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_______,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 ,回流比等于____________, 馏出液等于___________,回流液量等于_____________。

2、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间作用力_____异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组成______,塔底组成________4、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_______塔顶温度,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测得精馏塔自塔顶下数第四和第五层塔板的两相组成为0.62、0.75、0.70、0. 82,其中70.04=x ,试判断:=4y ______、 =5y ______ 、=5x ____。

6 、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______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主要考虑的4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解析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梯级图解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_____, 图解积分法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

9、生产上常见的脱吸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2.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包括稀释、隔离、分离、转化。

3. “三传”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一反”为化学反应过程。

4. 国际单位制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导出单位组成。

5.以单位时间质量表示时的6.7. 有黏性、可压缩的流体、层流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

8. 所有气体和大多数低分子量的液体均属牛顿型流体。

9. 环境工程中常遇到的两相间传质过程包括气体的吸收、萃取、吸附、膜分离、生物膜反应。

10.环境工程中常遇到的单相中的传质包括流体流过可溶性固体表面、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气固相催化反应。

11. 传质边界层的名义厚度定义为 12. 温度影响流体密度、粘度,进而影响沉降速度。

13. 环境工程领域的过滤中,使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固体颗粒、织物介质、多孔固体介质、多孔膜。

14. 环境工程领域中的过滤过程中的固体颗粒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颗粒包括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粒等,人工颗粒包括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球等。

15、过滤的主要类型按过滤机理分有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有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压力差过滤,离心过滤。

16. 吸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有净化有害气体、回收有用物质、曝气充氧。

17. 吸收过程一般可分解为气相内的传递、相际传递、液相内的传递三个基本步骤。

18. 吸收塔中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有逆流、并流。

19.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硅胶、活性氧化铝、沸石分子筛。

20. 吸附过程有外扩散、内扩散、吸附几个基本步骤。

21. 空间时间是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具有时间的单位,但不是反应时间也不是接触时间,可视为处理与反应器体积相同的物料所需要的时间。

空间速度是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几倍于反应器体积的物料,反映了一个反应器的强度。

空速越大,反应器的负荷越大。

22.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和状态,反应器可分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

理想流反应器分为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mr ,,0,()0.99()A A i A A i c c c c -=-23、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的反应体积,确定反应器的主要尺寸;它通常用到的基本方程为反应动力学方程,物料衡算式,能量衡算式,动量衡算式。

平推流反应器。

25. 气-液相反应过程一般可概括为:①A从气相主体通过气膜扩散到气液相界面,②A从相界面进入液膜,同时B从液相主体扩散进入液膜,③A、B在液膜内发生反应,④生成物P的扩散,⑤液膜中未反应完的A扩散进入液相主体,在液相主体与B发生反应。

25. 微生物反应中的基质的作用包括合成新的细胞物质、生成反应物、提供必要的能源。

26. 细胞产率系数有以基质重量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以碳元素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数、以氧消耗量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数、以ATP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数、以有效电子(available electron)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数。

以基质重量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数可能小于1,也可能大于1;以碳元素为基准的细胞产率系数的大小只能小于1。

27. 微生物的间歇培养生长曲线可分为延滞期、加速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稳定期、死亡期。

28.基本量纲包括质量、长度、时间、温度的量纲,分别以M、L、t和T表示,简称MLtT量纲体系。

29.其它物理量均可以以M、L、t和T的组合形式表示其量纲,速度、压力、密度的量纲分别为Lt-1、ML-1t-2、ML-3。

二、简单题(共10题,每题5分)1. 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可测量物理量分类?( 5)(1)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它的量纲。

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称为无量纲准数。

无量纲准数既无量纲,又无单位,其数值大小与所选单位制无关。

只要组合群数的各个量采用同一单位制,都可得到相同数值的无量纲准数。

(2)量纲与单位的区别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单位是测量的标准,用这些标准和确定的数值可以定量地描述量纲。

(3)可测量物理量可以分为两类:基本量和导出量。

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1)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质的浓度。

例如mL/m 3,则此气态污染物质浓度为10-6(体积分数)。

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在相同的压强和温度下有着同样的体积,因此可以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质的浓度,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同时,该单位的最大优点是与温度、压力无关。

3. ppm 、ppt 定义?在水处理中的应用?(5)(1)ppm 、ppb 是质量分数,ppm :μg/g , 10-6 ; ppt :μg/kg , 10-9。

(2)在水处理中,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一般较低,1L 污水的质量可以近似认为等于1000g ,所以实际应用中,常常将质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加以换算,即 1mg/L 相当于1mg/1000g =1×10-6(质量分数)= 1ppm1μg/L 相当于1μg/1000g =1×10-9(质量分数)=1ppb当污染物的浓度过高,导致污水的比重发生变化时,上两式应加以修正,即 1mg/L 相当于1/污水的密度(质量分数)1μg/L 相当于1/污水的密度 (质量分数)4. 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5)。

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系统;当上述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称为非稳态系统。

对稳态质量衡算系统:非稳态质量衡算系统:5.总衡算、微分衡算及用途(5)?d 0d m t =12ωω-≠0(1)宏观范围的衡算叫总衡算。

空间范围可为一个反应池、一个车间,或者一个湖泊、一段河流、一座城市上方的空气,甚至可以是整个地球。

当研究一个过程的总体规律而不涉及内部的详情时,可用总衡算,用宏观尺度系统的外部(进、出、环境)各有关物理量的变化考察系统内部物理量的总体平均变化。

(1)对维元范围的衡算叫微分衡算。

空间范围为环境设备或管道中一个微元体。

当需要探究系统内部的质量和能量变化规律,了解过程机理时,采用微分衡算。

6. 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5)封闭系统:流体携带能量进出系统,即只有能量能够穿越系统边界,物质不能穿越边界。

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热,功),即能量和物质能够穿越系统边界。

对稳流开放系统,进出系统物料量相同,且组成稳定,所以研究系统可看成封闭系统,7. 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5)层流流动基本特征:不同径向位置的流体微团各以确定的速度沿轴向分层运动,表现为各层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较小,层间流体互不掺混,剪应力主要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流速较小时·湍流(紊流)基本特征:流体微团(质点)以较高的频率发生各个方向的脉动,各层流体相互掺混,相互影响较大,流体流经空间固定点的速度随时间不规则地变化,剪应力除了由分子运动引起外,还由质点脉动引起。

——当流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之后8.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流体本身具有粘性,流体流动时因产生内摩擦力而消耗能量,是流体阻力损失产生的根本原因。

而管道的大小、内壁的形状、粗糙度等又影响着流体流动的状况,是流体阻力产生的外部条件。

9.什么是流动边界层?边界层理论的要点是什么?(7)(1)实际流体流过壁面时,在壁面附近形成速度分布,流体与固体壁面的相对速度为零。

粘性影响仅限于壁面附近的薄层,即边界层,离开表面较远的区域,则可视为理想流体。

存在速度梯度的区域即为边界层·(2)普兰德边界层理论要点:1)当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时,紧贴壁面处存在非常薄的一层区域——边界层;2)在边界层内,流体的流速很小,但速度梯度很大;3)在边界层内,粘性力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它所起的作用与惯性力同等重要,在边界层内不能全部忽略粘性;4)在边界层外的整个流动区域,可将粘性力全部忽略,近似看成是理想流体的流动。

5)流动分为两个区域:边界层、外部流动区。

10.实际流体的流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5)(1)在固体壁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的相对速度为零,这一特征称为流动的无滑移(粘附)特征。

(2)当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流体之间存在剪切力(内摩擦力)11. ·比较层流边界层与静止流体中的热量传递异同。

(5)(1)相同点:流体层与层之间、静止流体中无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热量的传递通过导热进行——机理相同。

(2)不同点: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壁面处(层流边界层)的温度梯度,使壁面处的热通量较静止时大,层流流动使传热增强——大小不同。

12.·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5)(1)物理意义:在一维稳态情况下,由浓度梯度引起的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2)适用条件:分子扩散过程只有在固体、静止流体或层流流动的流体中才会单独发生。

13. 简述对流传质的机理和传质阻力的分布。

(7)(1)层流边界层:在垂直于流动的方向上只存在由浓度梯度引起的分子扩散。

扩散通量依据费克第一定律。

但其扩散通量明显大于静止时的传质。

这是因为流动加大了壁面处的浓度梯度,从而使壁面上的扩散通量增大。

(2)湍流边界层:除了分子扩散外,更重要的是涡流扩散。

a.层流底层:物质依靠分子扩散传递,浓度梯度较大,传质速率可用费克第一定律描述,其浓度分布曲线很陡,近似为直线;b.湍流核心区:有大量的旋涡存在,物质的传递主要依靠涡流扩散,由于强烈混合,浓度梯度几乎消失,组分在该区域内的浓度基本均匀,其分布曲线较为平坦,近似为一垂直直线c.过渡区: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同时存在14.·简要分析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5)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有重力、浮力、流体阻力。

颗粒在流体中开始沉淀瞬间,流体阻力为零,此时颗粒所受的向下净作用力最大,颗粒加速度最大;随着颗粒的沉降,颗粒与流体的相对速度加大,流体阻力也随着增大,颗粒受到的向下净作用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沉淀变为减速过程;经过很短时间后,颗粒受力达到平衡,开始恒速下沉。

15. 比较离心沉降和重力沉降的主要区别。

(5)•沉降方向不是向下,而是向外,即背离旋转中心。

•由于离心力随旋转半径而变化,致使离心沉降速度也随粒径所处的位置而变。

•离心沉降速度在数值上远大于重力沉降速度。

16. 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表面过滤通常发生在过滤流体中颗粒物浓度较高或过滤速度较慢的情况。

主要是拦截作用。

深层过滤过程•利用过滤介质间空隙进行过滤。

•通常发生在以固体颗粒为滤料的过滤操作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