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归纳及应用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解题技巧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解题技巧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解题技巧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描述一个反应在化学平衡状态下达到的相对浓度的定量指标。

它对于了解反应的方向性和强弱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解题和实际应用都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概念,以及在解题过程中应用的一些技巧。

一、平衡常数的概念平衡常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乘积的比值。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c[D]^d / [A]^a[B]^b。

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反应向前或向后进行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得越充分,数值越小则反应偏向于反应物的形成。

二、平衡常数与解题技巧1. 判断反应的方向性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性。

若K > 1,则表示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若K < 1,则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若K ≈ 1,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技巧在解决题目时特别有用,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判断反应的方向。

2.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平衡常数受到温度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反应偏向产物;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减小,反应偏向反应物。

掌握这一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与温度相关的平衡常数问题。

3. 相关计算技巧在解决平衡常数相关问题时,有一些常用的计算技巧。

例如,当反应发生了等温压缩,反应物浓度增加,而生成物浓度减少,并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为整数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方程式左侧或降低方程式右侧的系数来计算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

这个技巧适用于解答多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常数问题。

4. 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根据平衡常数来控制反应的方向和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制备氨的哈伯法就是通过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使得平衡常数趋近于最大值,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体系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相对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对于理解反应机理、预测反应结果以及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平衡常数通常用K表示,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强来计算。

对于涉及溶液的反应,平衡常数一般以浓度单位表示,而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平衡常数则以压强单位表示。

以一元一次反应为例,假设反应物A在经过反应生成物B的过程中,满足如下化学反应式:A → B。

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A],生成物B的浓度为[B],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K = [B] / [A]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必须取平衡态时的值,以保证计算结果准确。

对于涉及多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计算平衡常数的方法有所不同。

根据反应的平衡常数定义,可以通过将化学反应式转化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利用已知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或压强的数值代入计算,从而获得平衡常数的值。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在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和控制化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预测反应方向与结果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结果。

对于平衡常数较大的反应,生成物的浓度较高,反应趋向于向右进行;而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反应,反应物的浓度较高,反应趋向于向左进行。

利用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已知浓度或压强,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和平衡位置。

2. 优化反应条件在工业生产中,通过调整反应条件以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优化反应过程,提高产品收率。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使反应倾向于某一方向,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

3. 研究反应机理平衡常数可以反映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通过对平衡常数的分析,可以推断反应的速度、过渡态、中间体以及催化剂等反应机理相关信息。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化学平衡常数是用于描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数值。

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平衡常数(K)是一种表征在特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值。

计算化学平衡常数通常基于已知浓度或压力数据。

1. 以浓度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对于涉及溶液中物质的反应,可以使用浓度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反应方程式:aA + bB ⇌ cC + dD,其中a、b、c和d 分别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在反应物浓度为[A]、[B],生成物浓度为[C]、[D]的情况下,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 [B]^b)。

2. 以气体压力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可以使用气体的分压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气体反应方程式:aA + bB ⇌ cC + dD,在反应物气体分压为PA、PB,生成物气体分压为PC、PD的情况下,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PC^c * PD^d) / (PA^a * PB^b)。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来预测和控制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1. 反应方向的预测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

如果K > 1,说明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较大,反应向右,朝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如果K < 1,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或压力较大,反应向左,朝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如果K ≈ 1,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相当,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 平衡位置的调节通过调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初始浓度或压力,我们可以实现平衡位置的调节。

高三化学复习之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之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

选修四难点突破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归纳与整理】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时,生成物 与反应物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时:K=3.平衡浓度只写浓度可变的溶液相和气相,纯固态和纯液态物质不写入(浓度视为1):CaCO 3(s) 2(g) KCr 2O 72 -( aq ) + H 2O ( l ) 2 CrO 4 2 -( aq ) + 2 H + ( aq ) K4.K 的意义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程度(即反应限度)的特征值,一般可认为,K 越大,表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之,K 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一般地说,K > 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F 2 + H 22HF K=6.5×1095 Cl 2 + H 22HCl K=2.57×1033Br 2 + H 22HBr K=1.91×1019 I 2 + H 2 2HI K=8.67×102 5.影响K✧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 ✧ 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 6.平衡常数K 的表达(1) 化学 计量数扩大 2 倍, K N 2 + 3 H 2 2 NH 3 K=则 1/2 N 2 + 3/2 H 2 NH 3 K= (2)互逆反应,其平衡常数2NO 2O 4 K=N 2O 2 K=(3)反应方程式相加 ( 减 ),平衡常数相NH 43 + HI ①K 1=2 + I 2 ②K 2=2NH 43 + I 2 + H 2 ③K 3=(4)表达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4Na(g)+3CO2(g 金刚石)的平衡常数7.平衡常数K 的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越小 。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在化学中,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的转化速率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达到一致,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恒定。

而平衡常数则是描述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数值。

一、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平衡常数(K)是一个定量描述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关系的数值,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只受温度的影响。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反应方程式的形式,以下以简单的化学反应为例进行说明:1. 反应物A与生成物B的反应:A ⇌ B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B]/[A],其中"[B]"表示生成物B的浓度,"[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当K>1时,生成物浓度较大;当K<1时,反应物浓度较大。

K的数值越大,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得越彻底。

2. 反应物A和B生成产物C和D的反应:A + B ⇌ C + D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C][D]/[A][B]。

同样地,当K>1时,生成物C和D的浓度较大;当K<1时,反应物A和B的浓度较大。

K 的数值越大,反应向生成物C和D的方向进行得越彻底。

二、平衡常数的应用平衡常数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判断反应的偏向根据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反应的偏向。

当K>1时,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得较彻底;当K<1时,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得较彻底。

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物转化程度的高低。

2. 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在已知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平衡常数计算另一方的浓度。

例如,已知反应物A的浓度和平衡常数K的值,我们可以通过K = [B]/[A]求解生成物B的浓度。

3. 优化反应条件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可以改变平衡常数K 的数值,从而优化反应条件。

高二化学平衡常数归纳

高二化学平衡常数归纳
意义: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用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表达式: Kc=([C]^p[D] ^q)/([A]^m[B
]^n)
意义:表示在一 定温度下,可逆 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时,生成物浓 度的系数次幂的 乘积与反应物浓 度系数次幂的乘
积之比
影响因素:温度 和反应物、生成
06 化 学 平 衡 常 数 的 注 意事项
Part One
化学平衡常数定义
平衡常数的概念
化学平衡常数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 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符号表示:用 K 表示,单位为 L/mol 或 L²/mol²
影响因素:温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测 定的数据,包括温度、浓度等参数 的变化。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 来自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探 究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值。
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 论,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理 论的正确性。
浓度:改变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平衡常数不 变
压力:对于气相 反应,压力对平 衡常数的影响较 小
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纯度:纯度的 变化对平衡常数 的影响较小
THANKS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平衡移动:平衡常数的移动与浓度 变化的方向有关,浓度增加会使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影响因素: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较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控制 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分离提纯

化学平衡的计算式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的计算式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的计算式及其应用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化学反应的控制和制备化学物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化学平衡计算式及其应用。

一、计算式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c是化学平衡的关键参数,它是反应物浓度及反应产物浓度的乘积比例的定量表达式。

对于反应A + B = C + D,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C][D]/[A][B]。

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平衡时,Kc的值保持不变。

2. 反应商反应商Qc是未达到平衡时的反应物浓度与反应产物浓度的比例,它可用于确定反应是否向某个方向推进。

反应商与平衡常数之间的比较可以告诉我们反应向哪个方向演进。

当Qc小于Kc时,反应会向产物方向移动,而当Qc大于Kc时,反应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直到达到平衡。

二、应用1. 氨与氧当氨和氧进行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氮和水:4 NH3(g) +5 O2(g) = 4 NO(g) +6 H2O(g)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Kc = [NO]^4[H2O]^6/[NH3]^4[O2]^5如果我们将NH3和O2混合在一起并点燃,它们就会燃烧成尘土,NO和水。

如果我们想判断反应是否到达平衡,可以使用反应商。

假设我们在反应物中的浓度是0.3 M NH3和0.4 M O2,而产物中的浓度是0.1 M NO和0.2 M H2O。

我们可以计算反应商:Qc = [NO]^1[H2O]^2/[NH3]^4[O2]^5 = 0.1 × 0.2^2/(0.3^4 × 0.4^5) = 1.71 × 10^-11接下来,我们可以将Qc与Kc进行比较。

如果Qc小于Kc,这意味着反应物的浓度过高,反应会继续向产物方向推进。

如果Qc大于Kc,则意味着产物过多,反应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Qc大于Kc,因此反应将向反应物方向移动,以达到平衡。

高中化学复习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及应用

高中化学复习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及应用
c( NO3- )>c( NO2- )>c(CH3COO-)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1.7×10-5mol·L-1)
b、c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⑤的方法是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微型专题突破 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及应用
【考情播报】 化学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类的 水解常数以及溶度积常数这五大常数,均只与温度有关。掌握了五大 平衡常数,就握住了一把解决化学反应原理的金钥匙。常见的命题角 度有: (1)利用电离常数确定离子浓度比值的变化; (2)利用电离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正误; (3)平衡常数间关系的综合应用。
①CaCO3(s)
CaO(s)+CO2(g) K=c(CO2)
②3Fe(s)+4H2O(g)
Fe3O4(s)+4H2(g)
③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a1>Ka2>Ka3,故多元弱酸的 酸性取决于其第一步电离常数。
3.水的离子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纯水或水溶液中的c(H+)·c(OH-)是个常数,通常用KW 表示,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离子积。其表达式为KW= c(H+)·c(OH-),25℃时该常数为1×10-14。 特点:①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 ②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把酸还是把碱加到水中,水电离出的c(H+) =c(OH-)。
2NO(g)+Cl2(g)
2ClNO(g) K2 ΔH2<0 (Ⅱ)
(1)4NO2(g)+2NaCl(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组 高三化学 主备人 陈倩倩 审核人 杜红星课题化学平衡常数间相互联系及考查方式时间【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3、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

【活动方案】活动一 完成基础回顾11、对于可逆反应:a A(g)+ b B(g) ⇌ c C(g)+d D(g),其中a 、b 、c 、d 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如CH 3COOH ⇌ CH 3COO -+ H +,电离平衡常数 。

3、K w 的数学表达式是K w= 。

4、Fe(OH)3(s) ⇌ Fe 3+(aq )+ 3OH -(aq ), 溶度积常数 。

思考在相同温度下,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若书写方式不一样,平衡常数表达式是否一样?以合成氨反应为例进行说明。

K 1 、K 2 、K 3间的相互关系为 。

活动二 完成基础回顾2。

思考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5、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12N 2(g)+CO 2(g) ΔH =-373.4 kJ·mol -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活动三 分析以下数据,总结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表1:卤化氢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25°C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F 2 + H 2 ⇌ 2HF 6.5×1095 Cl 2 + H 2 ⇌ 2HCl 2.57×1033 Br 2 + H 2 ⇌ 2HBr 1.91×1019 I 2 + H 2 ⇌ 2HI 8.67×102表2: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25°C ) 难溶物 K sp 溶解度/g 难溶物 K sp溶解度/g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表达式N 2 + 3H 2 ⇌ 2NH 3 K 1= 1/2N 2 +3/2 H 2 ⇌ NH 3 K 2= 2NH 3 ⇌ N 2 + 3H 2 K 3=AgCl 1.8×10-10 1.5×10-4CaCO3 5.0×10-97.1×10-4 AgBr 5.4×10-138.4×10-6Ag2CO38.1×10-12 3.2×10-3 AgI 8.5×10-17 2.1×10-7Fe(OH)3 2.6×10-39 3.0×10-9表3: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25°C)多元弱酸电离方程式KaCH3COOH CH3COOH ⇌ CH3COO- + H+K a=1.76×10-5H2CO3H2CO3⇌HCO3- + H+HCO3-⇌CO32- + H+K a1=4.3×10-7K a2=5.6×10-11H3PO4H3PO4⇌H2PO4- + H+H2PO4-⇌HPO42- + H+HPO42-⇌PO43 - + H+K a1=7.5×10-3K a2=6.2×10-8K a3=2.2×10-13活动四完成以下各题,总结平衡常数的应用。

1、已知:25℃时H2CO3⇌HCO3- + H+K a1=4.3×10-7HCO3-⇌CO32- + H+K a2=5.6×10-11HClO ⇌ClO- + H+K a=2.95×10-8(1)若把H2CO3、HCO3-、HClO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最弱的是___ 。

(2)请根据以上碳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将少量的氯气通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

②在过量的氯水中滴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2(g)+1/2 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 5%B. 17%C. 25%D.33%3: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

某温度下,四个容器中均进行着上述反应,各容器中炭足量,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c(H2O) c(CO) c(H2) v正与v逆关系Ⅰ0.06 0.60 0.10 v正=v逆Ⅱ0.06 0.50 0.40 ②?Ⅲ0.12 0.40 0.10 ③?Ⅳ0.12 0.30 ①? v正=v逆1)请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出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

2)填写表中相应的空格【拓展延伸】一、K w、K a、K b、K sp、K h及其联系(1)一元弱酸一元强碱盐: K h=K w/K a ,(2)一元强酸一元弱碱盐: K h=(3)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盐,如醋酸铵K h=(4)多元弱碱一元强酸盐,如氯化铁:Fe3+(aq)+3H2O(l)Fe(OH)3(s)+3H+(aq),水是纯液体,Fe(OH)3是固体物质不列入平衡常数。

K h=二、平衡常数之间联系的应用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求另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例1】(2011福建高考题节选)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

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

已知25℃时,K 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2、利用平衡常数确定粒子浓度比值的变化【例2】(2011山东高考)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3、利用平衡常数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例3】(原创题)已知: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数:K a(CH3COOH)=1.8×10-5,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 1×10-14。

则25℃时,0.1mol·L-1CH3COONa水溶液中, c(OH-)约为()(已知:√1.8=1.34)A. 1×10-7mol/LB. 1.8×10-6mol/LC. 7.5×10-6mol/LD. 7.5×10-5mol/L4、利用平衡常数确定溶液的pH或酸碱性【例4】(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室温时,M(OH)2(s)M2+(aq)+2OH-(aq) Ksp=a; 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 B.C.14+D.14+【例5】若250C时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8,将0.1mol.L-1的HA溶液和0.1mol.L-1的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混合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C.呈酸性D.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例6】(2013年高考浙江化学试题)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6、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正误【例7】(2013年高考上海化学试卷)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K i=1.77×10-4K i=4.9×10-10K i1=4.3×10-7K i2=5.6×10-1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2CN-+H2O+CO2→2HCN+CO32-B.2HCOOH+CO32-→2HCOO-+H2O+CO2↑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7、利用化学反应判断平衡常数【例8】(1)三种弱酸HA、H2B、HC,电离常数的数值为:1.8×10-5、5.6×10-11、4.9×10-10、4.3×10-7(数据顺序已打乱),已知三种酸和它们的盐之间能发生以下反应:①HA+HB-(少量)===A-+H2B②H2B(少量)+C-===HB-+HC③HA(少量)+C-===A-+HC则三种酸对应的电离常数分别为(请填空):HA H2B HCK a K a1K a2K a1.8×10-5 4.3×10-7(2)25 ℃时0.1 mol·L-1的H2D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钠来调节溶液的pH,得到含有H2D、HD-、D2-三种微粒的溶液。

①当溶液的pH=7时,c(Na+)=________(填微粒间量的关系)。

②当c(Na+)=c(D2-)+c(HD-)+c(H2D)时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物质的化学式)。

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