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后现代色彩笼罩下的“消逝岁月”一一兼谈〈花样年华〉对电影语言的创新》朱萍(中国传媒大学)拙文获“华师科技园杯”2015 年08(上)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特等奖,心情激动万分。
尤其看到专家们无比厚爱的点评时,更觉茫茫人海中知音广存。
电影《花样年华》的产生距今已十五年,那时我刚入大学之门,生命体验无几,对这部影片的欣赏自然仅停留在了与同学、朋友讨论张曼玉那一套又一套精美的旗袍。
直到本科毕业后在电视台工作,才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采访与报道,而在于那一帧又一帧的电影画面之中,于是2008 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华语电影导演中风格极度突出的王家卫再次成为我关注的焦点,我对他的电影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如同每一个学电影的文艺小青年一样,我沉浸于观看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洛斯、塔尔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电影大师的作品而不能自拔,从他们的电影中窥见了生命的奇特与意义。
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我对电影的阅读已然不满足于对电影剧情的认知,而是慢慢地进入到了电影的另一个层面。
电影虽是虚构的,但有时它比现实更为真实,著名学者齐泽克就说:“如果你想了解现实,就去看电影吧。
硕士毕业后,因从事教学工作,于是开始了对王家卫电影的深入阅读,正如评审专家所言,“对影片反复观看与思考”,不但不觉厌烦,反而觉得在看他的电影时,如同伯格曼评价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一样,深深地感受到导演“捕捉生命一如倒影一如梦境”,似真又似幻,说它真实,它是在虚构故事;说它虚构,它给你的感觉又是那么真实。
与王家卫的其他电影一样,《花样年华》没有像普通商业片那样,让你一见到它就产生观看欲望。
《花样年华》需要你慢慢品味,掺入你对情感、对生命、对时代的体验,调动你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结构,与导演王家卫一起构建对《花样年华》的解读,让每个人对“花样年华”的理解都更加立体、更加丰富、更具独特性。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2019年10月)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

248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2019年10月)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奖项论文题目作 者单 位一等奖(奖励1000元)李渔戏曲叙事的结构之美:对读《闲情偶寄》与《怜香伴》向 阳香港理工大学二等奖 (奖励800元)分众市场下我国影院发展与转型之策李 明中国电影博物馆影院部城乡并举守望戏曲现代戏新天地——以越剧视角浅谈我对戏曲现代戏的编创思考洪 宸上海师范大学吐蕃乐舞与藏戏之渊源探究王 丹四川音乐学院意大利即兴喜剧相关理论在当代实验戏剧中的应用——以深圳实验戏剧发展为例曹静雯,单 潇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再论民族舞剧《牡丹亭》荀丽洁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南路山东琴书的“曲、文、腔”艺术特征靳晓莉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三等奖 (奖励500元)浅论曲艺艺术之曲唱音乐的唱词与旋律对位关系——以三首经典曲艺作品为例王笑月中央民族大学中俄合拍片《战斗民族养成记》创作者与受众的取向偏差刘健榕北京师范大学对嘉绒藏族面料制造传统手工艺的调研——以丹巴县巴底乡为例达娃绒布,何钰菡四川师范大学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观《幻茶谜经》有感熊 艳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经典广告理论USP的现代意义:奥利奥广告语转变陈 琛江苏师范大学快媒体语境下校园戏剧的活性空间探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冯如梦,李 淼,曹佳雄南京林业大学现代黑色寓言——《白色上帝》中名字的隐喻意义解读李雪松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习近平新闻宣传思想源流探析徐瑞颖河南大学大运河江苏段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柴少军,李永乐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取向构建策略研究李 翔,徐 展江苏师范大学,北京电视台女权主义视域下中国现代女性的中性审美之思马 娇昆明理工大学信念是轮回的爱恋——浅析《假若爱有天意》中的旷世爱恋郭思远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基于视觉传达视域的新中国宣传画选题及特点研究高 翯,霍 楷韩国大邱大学,中国东北大学浅析《胭脂扣》与《家•梅表姐》之异与同乔晨羽江南大学合唱指挥的人才培养渠道与方法分析张满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奖 (颁发荣誉证书)《罪与罚》中超人思想的归路探析——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思想倪玮冰南开大学 文学院国产电影的创作路径探析毕利伟北京师范大学从“小时代”中唤醒“大时代”——《悲伤逆流成河》的影像改编策略分析任雨田北京电影学院文化自信视野下传统艺术活态传承的思考——谈高校校园文化与演艺品牌建设胡碧瑜,吴修林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剧演唱中本土化的问题思考——以《雪白的鸽子》为例崔一骞南京艺术学院虚构的真实——《使女的故事》的女性生存解读孝红波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语境下中韩电影合作模式探析——“一本两拍”黄鑫娅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自然之歌”——浅谈声乐艺术中的自然辩证法李旭昱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从符号学角度论《朗读者》之美李曼婷,甘雨柔南京林业大学当代生态纪录片《王朝》的叙事策略研究梁轩赫南京林业大学我国青年亚文化网络内容的历史生成探讨施雨洁,王钟迎南京林业大学论微博平台上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管兰兰南京林业大学《一一》:镜头下的都市生命邓雨晨西南大学抒写凡人梦想,彰显人文情怀——浅析央视真人秀《城市梦想》张 盼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当下中国微纪录片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杨海潮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开掘中国经验 书写中国故事——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热播原因探析王春晓,胡凡刚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红色经典艺术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王龙生,彭音来井冈山大学戏曲元素与中国舞蹈创编吉艳菊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变——论自媒体时代的直播电视赵丽凌武昌首义学院闪烁的萤火——裘山山小说《春草开花》中的春草形象论黄柯亮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2019年10月)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推动文艺理论研究、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在武汉华中师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本届论文评选活动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戏剧之家》杂志社的审稿编辑严格评审,并对获奖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当代(1949-2022)民族管乐表演艺术发展史研究》袁寿玉,李宝嘉,田雅丽(南京艺术学院)承蒙《戏剧之家》期刊的厚爱,本人能够在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以《当代(1949-2005)民族管乐表演艺术发展史研究》一文荣获二等奖,在此对《戏剧之家》期刊的全体工作人员,评选委员会的各位国内专家、学者,尤其是主编罗思远先生表示感谢。
《戏剧之家》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戏剧艺术类期刊,从2022年至今已举办五届优秀学术论文评比活动,尤其通过奖项与奖金制度的设定,一方面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艺术类论文在质与量之间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促进国内艺术类专业的本、硕、博乃至高校教师的创作热情。
《戏剧之家》作为国内艺术类领域较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在投稿、审核等方面尤为谨慎和认真。
以本人为例,从2022年至今,已在该刊发表多篇文章,每每投稿无需多等即收到回复,不同于其他期刊如石沉大海,或如某类期刊讹诈勒索。
《戏剧之家》常针对已拟录用的期刊提出修改意见和格式要求,循环反复,耐心十足。
因自身疏忽而致使内容有误,期刊也必然及时解决,自己因此感到羞愧,而《戏剧之家》的编辑以及工作人员却礼貌待之,习以为常。
最后,诚心祝愿贵刊能够借“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之翼,创期刊影响因子新高,能够罗艺术天地人才,收优质论文独家。
二等奖:《回头对面皆幻景》漆晓文(中国戏曲学院)首先,很荣幸拙作《回头对面皆幻景》获得《戏剧之家》杂志社举办的“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奖。
贵刊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戏为主,综艺兼及,以人为本,雅俗共赏”的办刊路线,为广大有志于戏剧及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欣赏、交流、研究的平台。
贵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剧”为宗旨,严把学术质量关,刊发了系列优质成果,于学界颇具影响。
在此,我对诸位编辑及评审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这是我第一次为贵刊投稿,也是第一次学术论文获奖,获此殊荣倍感鼓励。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作者: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三等奖:《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教学实践》陈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拙作《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在《戏剧之家》杂志2019年3月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本人感到很荣幸。
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和评审专家们对此篇论文的肯定,也感谢论文评选活动给我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我在长期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打得不坚实、基本技能薄弱以及思路不清晰。
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中把基础训练作为根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歌曲编配的模板化条件反射,再在基础技能训练的延伸与扩展环节加入难度系数大一些的技能训练,以丰富歌曲编配的和声语汇与织体形态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该获奖论文把教学实踐作为切入点,将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作为研究重点,从教学中的基础训练与音型训练两个方面探讨了多元化混合式的教学实践方式、具体的实践内容以及实践步骤。
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在长度上有所延伸,而且在学习空间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拓展。
最后,我再次衷心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感谢你们对我的认可与鼓励;感谢编辑老师们,你们待人谦和、热情,让人倍感温暖,你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对知识的尊重。
希望贵刊在学术的道路上坚持初心,越办越好!三等奖:《中国本土文化在工业产品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郎宏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很荣幸这次文章获得三等奖,感谢《戏曲之家》对我文章的肯定,我后边会再发一篇传统元素跟包装设计有关的文章,希望到时候大家多关注一下,下面我想谈一下我对设计的一些见解。
传承与振兴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要深入了解我们国家的悠久历史,明白继承的同时要有“扬弃”。
现在许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不管所设计作品的风格和文化内容,一味地照搬挪动,把不相干的一些传统元素拼凑组合,或者有的一味模仿其他传统经典产品的包装形式,导致设计出的作品千人一面,大同小异。
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2018年1月)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

华语影片 中 “她符号”之 民族形象研究 四川清音与 民族声乐 的深度融合
韩国影视剧 中的跨文化传播一 以儒家 文化为例 我国影视教育从行业到专业 ,再 到行业 南康卖鸡调传承现状探析
2015版 电影 《这里 的黎 明静悄悄》 的人道 主义情 怀 二人 台牌子 曲与 蒙古族器乐 曲之关系 电影 中边缘人群的研究—— 自闭症 形象 红船 口木版年 画类别 浅议 2016年 国内陆机研究 综述
第四届 “华师科技 园杯”(2018年 1月 )优 秀学术论 文评 选结果 J 232
第四届 “华师科技园杯"(2 0 1 8年 1月 )
优秀学术论 文评选结果
为 进 一 步 提 升 刊 物 的学 术 质 量 、推 动 文 艺 理论 研 究 、促
本 届论 文评选 活动 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 《戏剧之家))
论表演 中 “一人饰三角 ”的角 色性格 化处理 — — 观 《丁西林 民国喜 剧三则》
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汉语 国际教育 专业 复合 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卜文 娟 刘诗诗 1 方 英 2 郑慧玲 杨 宏
胡 星 李志琴 董 桓 李欣雨 郝 瀚 王 懿 1 侯 国玉 2 张 咪
王 琪
南京 邮电大学 传媒 与艺术 学院
李雪玲
四川音乐学 院
赵倩如 1,朱 斌 2 1.山西大学 ,2.曲阜师 范大学
董亚 鸥 1,高万雄 2 符 婷
湖南工程职业 技术学 院 广西大学 文学 院
金 晶 1,张 曦 2
陕西理 工大学
郭根 虎
内蒙古艺术 学院影视戏剧系
冯 彦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 院 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 院
2.南 昌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 乐学 系 中国人 民解放军 国防大学 军事 文化
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8年5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248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8年5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8年5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三等奖:《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王任亚(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收到荣誉证书非常意外和惊喜,我于2018年3月在《戏剧之家》杂志发表的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获得了三等奖!本文来自于我主持的2017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立项编号:2017B3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观点为:中原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节点,对促进丝绸之路兴起、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代中原宫廷雅乐也随着丝绸之路西域音乐文化的引入而更加丰富、开放。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南应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推进中原经济区和河南传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河南的开放程度,加强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原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因该论文所属项目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属省部级课题,规格较高,成果发表和结项要求很严格。
所以文章写好以后,我非常慎重,翻阅了大量艺术类和社科类期刊与杂志,最后选择了学术性较强、刊登论文研究价值普遍较高的《戏剧之家》杂志。
从2015年起,《戏剧之家》每月都举办“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这个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的文艺理论家和资深编辑来评选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公平、公正、真实、严肃,对广大《戏剧之家》的投稿人是一件激励人心的大好事,能在学术价值这么高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并获奖,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将带着这份荣誉再接再厉,争取写出更高学术水平的论文!祝《戏剧之家》杂志越办越好!二等奖:《从铃木忠志演员训练法看中国表演教学》严 亮(武汉市艺术学校)我很荣幸获得《戏剧之家》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的二等奖,在此我衷心表达对《戏剧之家》的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很感谢杂志社为高质量的论文设立的评审奖励制度。
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9年5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248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9年5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9年5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二等奖:《南通通剧与苏州弹词的传承发展比较研究》凌 感,朱银华(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们:你们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在此抒发心中的欣喜和感激之情,非常感谢《戏剧之家》杂志能够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这样好的一个平台,鼓励我们进行更多、更高质量的学术探讨。
我撰写的《南通通剧与苏州弹词的传承发展比较研究》仅是本次参赛的诸多作品中平凡的一篇,粗浅之作有幸能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垂青,实在受之有愧。
如果实在是要念叨两句的话,我愿意将我的真心话与各位分享。
选择一个贴近我们所学又富有调研意义的好题目,需要慧眼;一次踏踏实实的调研需要耗费大量心血,忙忙碌碌就是大半个寒假。
作为一个初次申请个人科研项目的大三学生,完成这一切并不简单。
从寒假之初我独自奔赴人生地不熟的苏州时起,这个忙碌、跌宕又充满挑战的梦就开始了。
实际上,在调研完成之前,我心里完全没有数,需要的数据能拿到多少,调研能完成到什么情况。
调研的几天里,白天我奔波在曲艺研究所与几大著名茶馆之间,做访谈,聊现状,听反馈,晚上带着新鲜的访谈记录回到蜗居的宾馆里,整理资料,设计问卷,统计资料。
之后又辗转在苏州和南通的试点小区里,发放问卷,做个别访谈,力求尽可能涉及到各类人群,以保障调研数据的客观。
论文在马不停蹄的两个月中终于完稿,最终的成就感自是超越了其间的辛苦。
每一位踏实调研、严谨求索的研究者都是令人敬佩的。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朱银华教授,是他对我进行了详尽指导,敦促我完成了这项调研。
同时,我也要对贵杂志社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并祝你们越办越好!二等奖:《“齐鲁文化”视角下——电影中舞蹈元素的构建作用》冯海潮,武梦琪(烟台大学,山西大学)很荣幸我们的文章《“齐鲁文化”视角下——电影中舞蹈元素的构建作用》在《戏剧之家》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见 解 、新 发 现 能 被 大 多 数 人 知 晓 、传 播 。 “ 登 高 而 招 ,臂 非 加 长 也 ,而 见 者 远 ;顺 风 而 呼 ,声 非 加疾 也 ,而 闻 者彰 。 ” 我认为 《 戏剧之家 》 就具有这种传播 的 “ 高 ”与 “ 风 ”的 特 质 。 感 谢 罗 思 远 主 编 及 其 他 老 师 的 厚 爱 ,对 义 章进 行 了润 色 与扶 正 ,才 勉 强 粉 颜 ,得 以面 众 。 这 次 罗 主 编 的鼓 励 也 许 会 改 变 我 的 惰 性 与 陋 习 ,静 心潜 行 ,把 自己 的浅 见 薄 识 通 过 《 戏 剧 之 家 》 ,使 其 “ 她者 远 ” 与 “ 闻者 彰 ” , 即使 得 不 到 读 者 的认 同 ,至 少 也 能得 到批 评 领域 的 重 要 奖 项 ,评 选 最 近 、最 新 的戏 剧 研 究 和 实 践 、文 理论币 1 l 实 践 的优 良成 果 。其 设 立 和 评 审 受 到 国 内学 术 界 戏 与争 鸣 吧 ?— — 这 对 学 术 群 体 的 培 养 和 学 术 氛 围 营 造 都 是 剧研究 一 r 作 者 的广 泛 支 持 和认 可 ,相 信 它 将 对 戏 剧 研 究 界 极 好 的东 西 。 产 生 良好 的鼓 励作 用 。作 为一 名 戏 剧 研 究 者 ,我 为获 此 殊 荣 二 等 奖 : 《巴洛 克 晚期 集 成歌 剧 的整 生论 美 学研 究 》 I 深 感 自豪 、备 受 鼓 舞 。从 发 表 第 一 篇 学 术论 文 开 始 ,不 知 洪 艳 ( 岭 南 师 范 学 院 基 础教 育 学 院 ) 不 觉 已经 走 过 十 年 。在 那 些 年 的 求 学 和研 究 牛 涯 之 中 ,有 笑 有 泪 ,有 苦 有 甜 , 曾走 过 风 风 雨 雨 ,也 曾 被 闲 于迷 雾 之林 , 【 2 0 1 6年 1 0( 上 )】 幸运 的是 ,在大 多数 的时候我都 能在 云破 月出之 际开悟过 在收到 《 戏 剧 之 家 》发 来 的获 奖 通 知 时 ,我 仿 若 坠 入 了 去 ,或 在 欣 赏 璀 璨 的星 河 之 际 养 吾 浩 然 之 气 。 受 此 鼓 舞 ,我 场期 盼 已 久 的 梦 ,直 到 手 捧 着 奖 状 和 收 到 罗 思 远 主 编 亲 自 亦 将 冉 接 再厉 ,为 同 内戏 剧 研 究 乃 至 文 艺 研 究 领 域 贡 献 更 多 发 来 的 短 信 ,我 才敢 相 信 自己正 是 这 个 真 实 “ 梦 境 ” 的缔 造 优 秀 的学 术 成 果 。 者之一。在此- - _ - 则 感 谢 编辑 们 的辛 苦 ,二 则 感 谢 武 汉 华 巾 师 最后 , 希望 《 戏剧之 家 》 杂志在领导 、 专家 、 编辑 、 作者 、 大 科 技 园 发 展有 限公 司 的 特别 赞 助 ,让 我 们 这 样 默 默 无 名 的 读 者 的 关注 和 支持 之 下 越 办 越 好 ,更 多 的 戏 剧 研 究 者藉 此 获 高 校 “ 青椒 ”们 获得 一 方 仰 望 学 术 高 顶 的平 台 ,让 我 们 在 物 得 鼓 励 和 支 持 ,获 得 一 份 崭 新 的 奋 勇 前 行 的力 量 。谢 谢 ! 欲 横 流 的 现 实 中获 得 精 神 和 物 质 上 的 一 种 认 可 与 自我 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后现代色彩笼罩下的“消逝岁月”一一兼谈〈花样年华〉对电影语言的创新》朱萍(中国传媒大学)拙文获“华师科技园杯” 2015 年08(上)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特等奖,心情激动万分。
尤其看到专家们无比厚爱的点评时,更觉茫茫人海中知音广存。
电影《花样年华》的产生距今已十五年,那时我刚入大学之门,生命体验无几,对这部影片的欣赏自然仅停留在了与同学、朋友讨论张曼玉那一套又一套精美的旗袍。
直到本科毕业后在电视台工作,才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采访与报道,而在于那一帧又一帧的电影画面之中,于是2008 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华语电影导演中风格极度突出的王家卫再次成为我关注的焦点,我对他的电影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如同每一个学电影的文艺小青年一样,我沉浸于观看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洛斯、塔尔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电影大师的作品而不能自拔,从他们的电影中窥见了生命的奇特与意义。
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我对电影的阅读已然不满足于对电影剧情的认知,而是慢慢地进入到了电影的另一个层面。
电影虽是虚构的,但有时它比现实更为真实,著名学者齐泽克就说:“如果你想了解现实,就去看电影吧。
”硕士毕业后,因从事教学工作,于是开始了对王家卫电影的深入阅读,正如评审专家所言,“对影片反复观看与思考”,不但不觉厌烦,反而觉得在看他的电影时,如同伯格曼评价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一样,深深地感受到导演“捕捉生命一如倒影一如梦境”,似真又似幻,说它真实,它是在虚构故事;说它虚构,它给你的感觉又是那么真实。
与王家卫的其他电影一样,《花样年华》没有像普通商业片那样,让你一见到它就产生观看欲望。
《花样年华》需要你慢慢品味,掺入你对情感、对生命、对时代的体验,调动你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结构,与导演王家卫一起构建对《花样年华》的解读,让每个人对“花样年华”的理解都更加立体、更加丰富、更具独特性。
影片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传统,而且在内容上也形成强烈的寓意,更是对中国早期电影中旧上海的远远回应。
种种情绪的堆积,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强烈的书写愿望,于是有了刊载在《戏剧之家》上的这篇文章。
最后,感谢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感谢湖北省戏剧家协会,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
你们的肯定已然给予我在学术研究中更多的前行动力。
一等奖:《以原创剧目为载体,创新高职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周曙(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戏剧之家》,却意外地收到了论文获奖的荣誉证书和500 元奖金。
也许是部分期刊的“拜金主义”行为让我失去了对期刊的基本信任,当我收到《戏剧之家》邮寄给我的证书时,我惯性地认为这是一个“陷阱” 。
直到《戏剧之家》的编辑多次电话告知,后经官网求证,才让我相信,原来这不是一个“陷阱”而是一块“馅饼” 。
从物质的层面上来说,500 元的奖励和一本荣誉证书其实算不上什么;荣誉、金钱也并非是衡量学术价值、学术水平的标准。
但《戏剧之家》期待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提升学术质量、推动文艺理论研究、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其精神价值远远大于奖励本身,理应为其“点赞” 。
期待《戏剧之家》能在学术浮躁的今天做一个特别的自己,做一个有学术操守、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自己。
拙作能在《戏剧之家》发表,荣幸之至。
《人啊!人……》不仅是我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话剧,更为重要的是,该剧是我校探索表演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载体。
我国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历经15 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量变并未带来质变,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脱节;学术型的培养思维根深蒂固;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内容。
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体制层面的问题,也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究竟培养什么人?通过哪些方式来培养?一个是定位的问题,一个是途径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搞清楚,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就难有出路。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本文还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加入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中来,通过研究,开辟出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出路,走出自己的特色。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二等奖:《古意中的科学一一浅析张大千绘画与摄影》王平(内江师范学院)、舒其灵(内江市市中区外事侨务旅游局)拙作能在贵刊举办的“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诸位评审专家的认可,并获得荣誉,我深感荣幸和喜悦。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贵刊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严谨的学术展示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自我。
我衷心感谢湖北省文联、戏剧家协会和戏剧之家杂志社以及各位专家对本人文章的肯定和鼓励。
这次获奖不仅激励了我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和勇气,也为更多追求学术的学者提供了平台。
论文写作期间,我得到了张大千亲属、张大千研究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亦表示感谢。
张大千被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誉为“五百年一大千”,是近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张大千艺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善于博采众长,无论书画、戏剧、摄影、篆刻和园林等,无所不精,造就了他写意、工笔、花鸟、山水等全面擅长的画家生涯。
拙作主要以张大千的摄影和绘画为例,来梳理张大千博采众长的艺术历程,希望以后继续努力,继续深入研究,较为全面地还原张大千的艺术全貌,丰富学界研究。
同时,也冀望贵刊能如国画大师张大千一样,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多出精品,成为国内外文艺研究的权威刊物。
二等奖:《从个人本戏看程砚秋的戏剧观》万山红、朱荣清(四川传媒学院)在得知我们的论文荣获《戏剧之家》杂志“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时,感动不已。
由衷地感谢诸位评选专家对文章的肯定,在此特别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贵刊的办刊思路和鼓励方式令人欣赏,为广大教师带来了信心和鼓励。
说了感谢还是要感谢,感谢《戏剧之家》能够给我们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从事科研的年轻高校教师而言,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提升了我们的创作热情,尤其是对科研能力的肯定,鞭策我们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感谢湖北省文联、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以及戏剧之家杂志社,你们的肯定将会在学术道路上给予我们更多的前进动力,祝各位评委老师身体安康、工作顺利!三等奖:《从家庭伦理剧剖析“孝悌”伦理的现代博弈与重构价值》张霞(信阳师范学院)得知拙文在《戏剧之家》杂志举办的“华师科技园杯”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本人深感荣幸,同时也被贵刊温暖而真诚的办刊理念深深感动,相信贵刊一定会越办越好。
自1990 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诞生以来,家庭伦理剧作为一个新型剧种迅速发展并繁荣起来。
由于家庭伦理剧讲述的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故事,展现的是平凡大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因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许多家庭伦理剧的热播,更是给观众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视觉刺激、听觉享受、心理体验、情感共鸣和伦理教化。
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和道德碰撞特别是一些失衡、非理性的“孝悌”伦理观念不仅重重地敲打着观众的神经,而且使观众陷入深深的伦理困惑之中。
本文通过对当前热播的典型家庭伦理剧中一些令现代人不敢苟同的“孝悌”观念的剖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及盲目继承的危害,以促进“孝悌”伦理在现代社会的良性嬗变与重构。
最后,再次感谢《戏剧之家》对拙文的青睐和认可,你们的鼓励将是我在未来的学术之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愿贵刊艺术之花常开!三等奖:《从豫剧与黄梅戏的比较看地方戏的发展趋势》杨春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非常感谢《戏剧之家》杂志不仅刊登了我的文章,还把我的文章评选为“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奖金虽然不多,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荣誉,是一种认可。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大量搜集资料,选择经典的黄梅戏和豫剧剧目观看,认真对比分析,撰写论文,这一切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同时也感谢评委老师慧眼识珠,从诸多论文中挑中我的文早。
身为湖北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经常听收音机中播放黄梅戏的精彩片段,耳濡目染,《天仙配》《女驸马》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随口唱来。
后来来到河南郑州工作和生活,发现城市公园里天天都有人在唱豫剧。
常常听人感慨戏曲在走向衰微,甚至有消亡的危机。
但是通过观察,我感觉没有那么糟糕。
为了弄清地方戏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我选择了自己接触最多的豫剧和黄梅戏来进行研究。
这两个剧种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五大剧种之一,而且一北一南,音乐唱腔各有特色,题材内容也各有侧重,很值得对比研究。
而且我发现这是一个空白的课题,无比兴奋。
当时申请了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顺利立项。
所以我认识到,有价值的东西总会被人发现,一如这次的评奖。
今后我会继续深入研究,继续向贵刊投稿。
三等奖:《商业语境下的个人化表达一一谈电影〈让子弹飞〉对〈夜谭十记〉的改编》徐沛泽(武汉大学)首先非常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对拙作的认可,其次杂志社举办的“华师科技园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不仅对本人意义重大,更为五湖四海的学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
拙作有感于当下中国电影泛娱乐化的文化困境,而姜文的《让子弹飞》不仅能保证电影的收益,也在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路途上越走越远。
商业与艺术从来都是电影矛盾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比影片与原著细枝末节的差别,剥离出在商业化浪潮中导演个人的艺术追求,以期能给予未来的中国电影一点启示一一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然,文章还有许多不足和偏颇之处,此次获奖于我而言将是更强大的动力,鼓励我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多一分自信和严谨。
三等奖:《〈世说?贤媛〉与〈列女传〉女性形象的差异及其成因》胡乃文(中国传媒大学)首先,真心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举办的“华师科技园杯”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和荣誉,我的论文能够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并获得三等奖,深感荣幸。
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对我学术水平的肯定与鼓励,也更加坚定了我坚持学术道路的信心。
同时,此评选活动为广大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展示专业水平、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最后,祝愿贵刊越办越好,祝愿各位评审专家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