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名录总结

合集下载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的通知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的通知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
学术论文奖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保山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0.14
•【字号】保政发〔2016〕53号
•【施行日期】2016.10.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
正文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
文奖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为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促进学术繁荣和人才成长,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保政办发〔2008〕156号),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建议多措并举提高中低产田产量保证粮食安全》等7篇论文为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授予《三维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头孢噻肟的测定》等20篇论文为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授予《泡核桃坚果烘烤过程水分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基于FQS500H
型燃煤气化核桃烘烤设备》等89篇论文为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发扬与时俱进、团结务实、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更多支撑和推
动保山跨越发展的科学技术新成果。

附件: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结果
保山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4日附件
第四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评奖结果。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是科技成果诞生的前奏曲,也是衡量科技人员学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更紧密结合,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技战线更好地出人才、出成果,特制订《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一、评选论文的范围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是指对科学领域中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阐述,揭示其本质或对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理论证明的论述性文章。

优秀学术论文是科学实践的总结,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特征。

优秀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有创造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必须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方法科学,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文字简练,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

(一)参加评选的论文应是自然科学、交叉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论文。

同时也包括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科技规划、决策咨询论证等软科学方面的论文,以及对安康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或显著经济效益的科学建议。

(二)参评论文应具备下列条件:本市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的会员,科技工作者、中省驻安单位科技工作者撰写并已发表或进行交流的学术论文。

其中包括:①在市级学会组织的年会或专题研讨中正式交流的学术论文,以及市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学组举行的专题学术交流会论文。

②编入学会论文集或会刊的论文。

③市级以上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④学会推荐参加省以上学术交流、征文的论文。

⑤对我市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有较大指导意义、实用价值大并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的科技论著。

(三)以市外作者为主体的论文,不在评选之列。

二、评定标准和等级优秀学术论文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

特等论文:在理论上、技术上,有新发现、新创造;在生产、科研、软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和潜在着巨大实用性;在国家级或国际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会上交流;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并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者。

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总结7篇

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总结7篇

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总结7篇第1篇示例: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总结近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纷纷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注度。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成长,某学校开展了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并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总结报告。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是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一活动,学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活动组织与实施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分为报名、答辩和评选三个阶段。

在报名阶段,学生们根据选择的主题撰写论文,并提交给组委会进行初审。

初审通过的论文将进入答辩阶段,在答辩现场,学生们需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详细解读,并回答评委的提问。

在评选阶段,由评选委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论文。

三、活动亮点1. 主题丰富多样:本次活动设置了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环保等各个领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 答辩环节设计合理:答辩环节是评选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答辩能够更好地测试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专业评选委员会:本次评选活动邀请了学校各个专业领域的老师和管理人员组成评选委员会,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四、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学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们通过参与论文撰写和答辩过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增强了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也为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改进与展望在今后的素质综合评价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评选规则,提高评选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确保评选结果更加公正公平。

安徽省林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强省”学术论坛在合肥隆重召开

安徽省林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强省”学术论坛在合肥隆重召开

安徽省林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强省”学术论坛在合肥隆重召开佚名【期刊名称】《安徽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2页(P78-79)【正文语种】中文2012年11月30日,安徽省林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强省”学术论坛在合肥召开。

来自全省各地150多位林业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林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岩泉,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程中才,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建强,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亚平到会讲话。

程中才要求,广大林业工作者特别是林业科技工作者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职责,抓住林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在关键领域的突破作用和在林业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带动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主动作为,建功立业。

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常务副理事长程鹏代表省林学第七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对近年来省林学会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了新的希望。

会议选举产生了省林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70人、常务理事28人。

程鹏当选理事长,唐丽影当选常务副理事长,束庆龙、王道金当选副理事长,秘书长由唐丽影兼任。

第八届理事会聘任彭镇华为名誉理事长。

会上宣读了“生态强省”学术论坛征文获奖名单,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束庆龙作了题为“现代林业与技术保障”的学术报告。

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汤坚,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齐新等参加会议。

黑龙江、广东、福建、江西、江苏、浙江省林学会及省农学会、水利学会、生态学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发来贺电贺信。

附件:“生态强省”学术论坛获奖论文目录(合计 46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9篇,优秀奖10篇)序号题目作者单位获奖等次1 建设生态强省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程鹏安徽省林业厅一2 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唐丽影安徽省林业厅一3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章健,徐六一,高景斌,陈雪莲,姜春武,郝焰平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一4 安徽油茶资源及江淮地区油茶发展前景曹志华,束庆龙,李春生安徽农业大学一5 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黄成林,李欣然安徽农业大学一6 弘扬生态文化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生态启蒙教育龙琳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7 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与战略研究秦国伟安徽省林业厅计资处二8 安徽省省沽油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肖正东,蔡新玲,陈素传,王陆军,季琳琳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9 安徽中南部几种主要森林类型水文特性研究刘俊龙,丁增发,佘诚棋,张瑶,吴中能,马永春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10 合肥市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夏尚光,周业勇,丁增发,严平,戴佳伟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11 黄山松抗松材线虫病个体MuPS标记识别技术研究陈雪莲、徐六一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续表1序号题目作者单位获奖等次12 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候选无性系的抗病性测定徐六一,章建,高景斌,陈雪莲,姜春武,郝焰平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13 多花黄精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正交优化设计张红梅,项艳,王进,汤锋安徽农业大学二14 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碳固定效果分析高必垒,傅松玲安徽农业大学二15 不同光环境下桢楠幼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陈辰,刘桂华,赵海燕安徽农业大学二16 林权改革后林业生态补偿的激励不相容分析——基于规制经济学的视角梅莹安徽农业大学二17 南埂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生长量规律研究吴文友,黄庆丰,黄成林安徽农业大学二18 植被在湿地修复中的应用周小春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三19 滁州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汪海洋,杨旭涛,杨艳滁州市林业局三20 绿色防火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思考汪树人,许健康,程蓉蓉歙县林业局三21 浅论安徽省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柏承文六安市林业工作总站三22 浅析建立和完善安徽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余滨霍山县林业局三23 六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与经营管理对策方琴六安市林业工作总站三24 林业视角剖析生态强省及其具体措施王沣广德县林业局三25 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强省的绿色对策陈兴福广德县林科所三26 建设生态工业区打造绿色宜业园于泳界首市林业局三27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徐善平临泉县林业局三28 安徽三种黄精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分析骆绪美,郭婉琳,韩文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29 安徽省青阳县栎类阔叶林乔木层固碳效益研究郝焰平,苗婷婷,刘圣清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30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室内寄生效果及寄生距离研究李晓娟,董广平,杨李,郭婉琳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31 林业碳汇问题研究进展概述苗婷婷,郝焰平,刘圣清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32 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研究胡娟娟,张诚诚安徽农业大学三33 漫灌方式下幼龄枣树林地土壤水分的运移特征刘华,贾瑞琪,马现永,柏云龙安徽农业大学三34 天牛危害及其化学防治研究进展刘玉军,陈名君,张龙娃,黄勃安徽农业大学三35 降香黄檀气干材DNA提取方法的研究余敏,张浩,周亮,刘盛全,钱良存,金青,李大周安徽农业大学三36 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研究胡娟娟,张诚诚安徽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安徽农业大学三37 皖北石质山生态系统恢复方法初探洪少民,褚树杰怀远县林业局三38 区域林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发展成效和促进战略研究秦国伟安徽省林业厅计资处优秀39 加强巢湖流域生态和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刘焕安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森防站优秀40 推进林木种苗管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刘焕安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森防站优秀41 滁州市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行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分析王晖,张金磊滁州市林业局优秀42 实施六大支柱产业助推生态强省战略汪海洋滁州市林业局优秀43 歙县山核桃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方传波歙县金川乡林业站优秀44 休宁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下一步对策徐年顺休宁县林业局优秀45 关于郎溪县林业发展对策的研究徐华龙郎溪县林业局优秀46 浅谈绩溪县森林可持续经营举措胡雅红绩溪县林业局优秀。

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奖励办法

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奖励办法

附件1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奖励办法(2009年修订版)第一条为了展示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学术成果,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推动科教兴黔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全面实施,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省科协”)决定对贵州省区域内产生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奖励。

为规范此评审奖励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评审奖励的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反映我省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其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并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体现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条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每两年评审并奖励一次。

第四条论文参评范围和要求。

(一)在贵州省区域内工作,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交叉学科(以下统称自然科学类)研究和实践人员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所撰写的论文方可参评。

(二)参评论文须公开发表,包括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以及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或被收录进论文集。

(三)参评论文原则上为评选期前两个自然年度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五条评审奖励工作机构。

(一)成立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奖励委员会。

由省科协牵头组成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奖励委员会(简称“省评委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组成,均由省有关部门、单位及省内著名专家出任。

省评委会负责评审与奖励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二)省评委会下设办公室(简称“省评委办”),由省评委会一名委员兼省评委办主任,省评委办设在省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办理论文评审和奖励方面的日常工作。

(三)分别成立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理、工、农、医、交叉五大学科专家评审组(简称“省学科评审组”),由理、工、农、医、交叉各学科的省内权威专家组成,组长由省评委会委员担任。

每一评审组由5-7名专家组成,根据论文专业情况选择参与专家。

第六条论文推荐、申报。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2-2013年度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2-2013年度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2-2013年度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12.03
•【字号】锡政发〔2014〕176号
•【施行日期】2014.12.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
正文
市政府关于 2012-2013年度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
选结果的通报
锡政发〔2014〕176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提高我市自然科学学术水平,鼓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创新,促进全市科技人才的成长,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根据《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我市于2014年初开展了无锡市第八届(2012-201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征集评选工作。

经预评筛选、初评推荐、专业评审、市评委会审定和结果公示,共评出各学科、各专业优秀
学术论文241篇,其中特等奖3篇,一等奖27篇、二等奖70篇、三等奖141篇。

经研究,市政府决定对评出的241篇优秀学术论文予以通报并颁发证书。

希望全市各级科技团体、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围绕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中心任务,积极投身科技自主创新,为建设“四个无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无锡市第八届(2012-2013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略)
无锡市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3日。

南京自然科学优秀学术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

南京自然科学优秀学术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

南京自然科学优秀学术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作者:————————————————————————————————日期: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宁论文评审委员会[2009]1号★关于表彰南京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获奖作者的决定各有关单位:根据宁论文评办[2009]1号文的精神,经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委会评审,逢勇等撰写的“南京市水环境保护问题思考”等500篇论文获南京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

现公布评奖结果,并对获奖论文作者予以表彰。

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积极围绕我市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中的重点课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在鼓励原始性创新的同时,不断提高为推动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的开展应用研究,为“智慧南京”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主题词:学术交流优秀论文表彰决定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委会2009年12月31日印发共印200份论文目录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 混沌背景中微弱信号检测的神经网络方法行鸿彦徐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 The climat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land-use changes onnear-surface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China李艳王元储惠芸汤剑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 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江苏省耕地利用中的应用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刘咏梅南京晓庄学院4 Kerr介质中双模纠缠相干光与Bell态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偶极压缩林继成郑小虎曹卓良南京晓庄学院5 立方碳化硅纳米晶体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的应用课题组东南大学6 基于超声波激励的MEMS微结构动态特性研究康新 C.J.Tay C.Quan 何小元南京理工大学7 2m维Dirac(荻拉克)方程的反谱问题杨传富黄振友南京理工大学8 Optimization of Directivity of Point Source Array by UsingPseudostochastic Sequences安康沈勇欧达毅南京大学电子系9 IOD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遥相关模态及其机制模拟闵锦忠周秋林刘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 石英晶体、铌酸锂晶体和钽酸锂晶体红外波段水的二向色性研究课题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1 超导的前提条件:自旋—电荷关联曹天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 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及其预测研究门可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 无粘可压缩流体的变分法陶诏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4 用EXP组合函数法求解对称正则化长波方程徐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5 我国矿山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探索葛伟亚李君浒叶念军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16 广东始兴南山钨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课题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617 二阶非自治奇异动力系统的周期解储继峰 Pedro Torres 章梅荣河海大学18 TAR模型加权秩估计及其性质讨论耿修林谢兆茹南京大学19 GIS结合MCE技术进行农用地质量评价薛丰昌卞正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 太湖有色溶解有机质光谱吸收空间的分异特征赵巧华秦伯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 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童尧青银燕钱凌安俊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2 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的多分散系球模型王清华李振华来建成贺安之南京理工大学23 基于变形量控制的充填体力学参数研究马斐张东升张晓春南京市航道管理处24 土工格栅在公路路基塌陷整治中的应用赵文政徐永福白玉恒南京市公路建设处25 梅山铁矿采场崩矿步距的探讨范庆霞上海梅山矿业有限公司26 搅拌桩加固河漫滩相软土地基沉降特性分析倪修勤丁卫中章定文南京市公路建设处27 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于天冯卫江邓永锋南京市公路建设处28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吴苏琴解建仓马斌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29 浅谈监理怎样控制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林植柳南京港口集团公司30 静压预应力管桩在宁杭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赵如飞门小雄吕东旭南京市公路建设处31 封闭作用对双层地基临塑荷载的影响问延煦周健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32 杭州湾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铺装方案设计徐宏凌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33 Mg CI2,Na2SO4复合腐蚀与弯曲荷载作用对碳化混凝土的抗冻性的影响麻海燕燕坤黄东升杨礼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4 一维孔隙率浅水方程及其数值离散王志力陆永军耿艳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735 基于基团键贡献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研究预测烷烃闪点潘勇蒋军成王志荣南京工业大学36 大型海洋平台基础结构有限元分析课题组南京工业大学37 FRP增强胶合木梁的受弯性能研究杨会峰刘伟庆南京工业大学38 钢-混凝土新型组合暗梁楼盖的静力性能试验郑廷银蔡万军杨波南京工业大学39 折线形腹板工字钢梁试验研究黄炳生蒋萌黄顾忠南京工业大学40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有限元分析王宏畅侯维俊黄晓明南京林业大学41 SBS改性和博尼维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李国芬王宏畅高敏杰侯彦明南京林业大学42 基于松散型结合小波神经网络的变形预测方法研究光辉李国芬陈凤胡俊南京林业大学43 硅藻精土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边疆李国芬侯曙光南京林业大学44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对路面防裂的影响高敏杰李国芬高俊启侯彦明南京林业大学45 某工程PHC管桩偏位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王秀哲高慧琳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46 深基坑监测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系统开发郑加柱李国芬光辉南京林业大学47 量子计算与遗传算法的融合及其在计算机通信网优化中的应用孙力娟王汝传南京邮电大学48 Kinked Star-Shaped Fluorene/Triazatruxene Co-oligomer Hybridswith Enhanced Functional Properties forHigh-Performance,Solution-Processed,Blue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s课题组南京邮电大学49 Incentive Schemes of Nodes for Ad Hoc and MultihopCellularNetworks王堃吴蒙南京邮电大学50 基于视觉的人体三维建模潘海朗刘允才南京理工大学851 统一混沌系统的状态Riccati方程同步法单梁梁彦李军王执铨南京理工大学52 双质量线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仪的性能分析与测试裘安萍苏岩杨拥军南京理工大学53 入射和反射激波与火焰相互作用的实验和数值显示归明月范宝春于陆军董刚南京理工大学54 基于Hamilton四元数矩阵奇异值分解的二维谐波频率参量估计汪飞王树勋陈巧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5 大坝安全监测仿真实验控制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课题组河海大学56 企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实体信息编码方案探讨邬建民高听忠晨光集团57 光纤在激光医学治疗上的应用江源中材科技南京玻纤院58 多种数据链综合应用技术李云茹中国电科二十八所59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Acknowledgment-type-ALOHA-CDMAChannels邵建华殷奎喜王兴和赵华南京师范大学60 一种基于数据匹配技术的审计证据获取方法陈伟 Robin Qiu 刘思峰南京审计学院61 强流管辐射剂量率点灵敏度计数值误差范围确定刘斌杨国栋涂国盛南京华东电子集团公司62 Hybrid Technique of RCS Comput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 Modesand AWE课题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3 Periodic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 timescales in thefinancial market杨春霞伍宏发张颖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4 Quasi-physical algorithm of an off-lattice model for proteinfolding problem刘景发黄文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5 Face Image Retrieval Based on Concentric CircularFourier-Zernike Descriptors谢永华 Lokesh Setia HANS BURKHARD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6 Efficient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withAuthentication刘文杰陈汉武李志强刘志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967 动态储存方法在气相爆轰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董刚范宝春朱旻明陈义良南京理工大学68 甲烷/空气中对撞射流火焰的实验和数值研究归月云范宝春叶经方董刚南京理工大学69 Evolution of global enstrophy in cylinder wake controlled byLorentz force张辉范宝春陈志华南京理工大学70 基于反步法的异结构混沌系统Q-S同步顾葆华单梁李军王执铨南京熊猫集团71 超窄带高速通信进展吴乐南东南大学72 激波诱导的乙烯火焰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董刚范宝春叶经方南京理工大学73 基于模糊c-means算法的空间数据分类和预测胡彩平秦小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4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功率控制的ad hoc网络并行MAC协议雷磊许宗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5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BAND Complex Wavelet BasedMC-CDMA System with Space Diversity Combining in RayleighFading Channel虞湘宾张小东徐大专毕光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6 H∞fault detection filter design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moded by discrete Markovian jump systems冒泽慧姜斌石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7 基于MAC规约的用于水声传感器网络的分配功率控制魏昕赵力李霞邹采荣东南大学78 遥感图像融合的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方法课题组河海大学79 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及发展课题组河海大学80 一种基于熵的距离像模板库建立方法徐海丽中电集团14所81 高速运动目标的宽带回波仿真和成像杨正龙刘爱芳李士国金林中电集团14所82 基于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一体化通信系统研究胡玉平中电集团14所83 机载火控雷达高重复频率线性调频测距模式目标跟踪方法研究刘兆磊张光义徐振来郭燕昌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10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84 阵面电源自动测试技术研究鞠文耀杨春中电集团14所85 一种改进的机载大斜视SAR距离多普勒算法肖靖中电集团14所86 星载雷达天线结构特性研究王长武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87 基于MIMO体制的雷达LPI性能分析和应用张杰中电集团14所88 地铁环境下支持移动IP无线接入点的研究与设计袁刚陶昱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89 模块化网络中的动力学对称性与同步研究王海军黄洪斌齐观晓陈理南京晓庄学院90 ERROR analysis for bivariate fractal interpolation functionsgenerated by 3-D perturbed iterated function systems王宏勇杨守志李秀娟南京财经大学91 超声雾化制作聚砜一聚氧化工烯嵌段共聚物载药涂层血管支架顾兴中易红倪中华房建华东南大学92 TiAl合金表面激光重熔A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组织结构课题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3 基于光栅的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的色散性质高万荣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94 基于中间硅片厚度可控的三层阳极键合技术研究课题组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95 Ka波段Si基微机械宽带垂直过渡戴新峰郁元卫贾世星朱健中国电科第五十五所96 Sic宽禁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践刘晗郑新商坚钢余振坤中电集团14所97 阵列天线RCS分析及减缩宋国栋潘宇虎高铁中电集团14所98 MEMS口径耦合毫米波天线设计侯芳朱健郁元卫吴璟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99 双向高速多量子激光器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研究颜森林南京晓庄学院100 信息融合非线性控制理论初探王志胜王道波甄子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1 弹道导弹IMU斜装余度配置设计的系统性能分析华冰刘建业孙永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02 基于Lorenz系统切换混沌同步的保密通讯刘扬正姜长生林长圣南京工程学院103 基于DWT和Kalman滤波的多运动目标跟踪路红费树岷郑建勇张涛南京工程学院104 Robust satisfactory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uncertain lineardiscrete-time systems:an LMI approach张登峰王执铨胡寿松南京理工大学105 A class of smoothing methods for mathematical programs with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严涛南京理工大学106 基于二阶异常位模型的重力异常畸变级联Kalman滤波校正方法赵立业李宏生周百令李坤宇东南大学107 无结构P2P覆盖网络的拓扑优化专家组南京审计学院108 三维重建的格雷码一相移光编码技术研究崔海华廖文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9 Dynamic Calibration of the Relative Pose and Error Analysis ina Structured Light System张备伟 Y.F.Li 南京财经大学110 小样本生物特征识别基于人脸与掌纹象素层融合及核鉴别公共向量与径向基函数分类器荆晓远姚永芳张大鹏杨静宇南京邮电大学111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Class of Chip Waveforms forBand-Limited DS-CDMA Systems宋荣方 S.H.Leung 南京邮电大学112 一种基于流特性描述的P2P流量模糊识别方法孙知信宫婧南京邮电大学113 防抖动的M-MULTOPS结构在网络异常流量检测的应用孙知信唐益慰宫婧南京邮电大学114 基于源目的IP地址对数据库的防范Ddos攻击策略孙知信李清东南京邮电大学115 广义高斯噪声下非线性统计量改善信号检测王友国南京邮电大学116 活动轮廓模型目标跟踪算法综述董春利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17 灰色模型的病态问题研究党耀国王正新刘思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2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18 无人直升机旋翼桨叶动力学设计姜朝年谢勤伟戴勇张志清总参第六十研究所119 具有最优信道预留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接入技术研究朱晓荣沈连丰 Tak-Shing Peter Yum 南京邮电大学120 基于北斗双星定位辅助的SAR/IN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熊智冷雪飞刘建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21 多源极轨气象卫星热红外波段数据的同化方法研究祝善友尹球张桂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2 基于叠栅技术的二维亚波长周期结构成像设计张成义陶纯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3 不同层间连续条件的路面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罗睿南京市交通局124 三角网格面法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及编程丁卫中南京市公路建设处125 氧化铁对硫铝酸钙矿物形成的影响课题组南京工业大学126 锌渣对水泥生料煅烧的影响课题组南京工业大学127 无水硫铝酸钙矿物的合成及形成机制研究马素花沈晓冬黄叶平钟白茜南京工业大学128 反应挤出制备尼龙6工艺研究课题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29 同步碳化——还原法制备椭球型核壳磁性粒子课题组金陵科技学院130 Chloride Ion Critical Content in Reinforced Concrete 课题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131 一种求得纳滤膜荷电密度的快速方法张显球张林生吕锡武杜明霞南京师范大学132 无机非金属纤维制品的结构及其应用课题组南京玻纤院133 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课题组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134 Stable response to visible light of lnGaN photoectrodes 课题组南京大学135 再生PET的增韧改性研究课题组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136 TiO2纳米管阵列生长进程及微观结构的研究张舒陶杰王玲陶海军南京航天航空大学13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37 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热处理及光催化性能陶海军秦亮王玲陶杰南京航天航空大学138 Ti/TiO2-Pt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秦亮陶杰王玲陶海军南京航天航空大学139 功能梯度Al2O3涂层残余热应力分析刘红兵陶杰张平则常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140 钛基材上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研究课题组南京航天航空大学141 钛合金表面多孔TiO2制备及涂层结合强度改进庞迎春陶杰张艳王炜南京航天航空大学142 纳米Fe2O3对钨系延期药燃烧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南京理工大学143 盐酸异丙嗪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在DNA杂交的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课题组南京理工大学144 正丁醛气相加氢制正丁醇的催化剂及工艺研究孙中华南化集团研究院145 精萘催化加氢合成十氢萘工艺的优化设计苏豪南化集团研究院146 钒催化剂宏观活性评价研究孙远龙南化集团研究院147 新型纤维除雾器的开发与应用杭德森张成昆南化集团研究院148 316L不锈钢、低铬铸铁、高硅铸铁在含硝浓硫酸中的腐蚀状况研究王飞吴英来孙晋东南化集团研究院149 适合烧结烟气脱硫的SDA技术刘永峰韦传稳张旭江苏大峘集团有限公司150 锅炉掺烧污泥密稀相区防磨措施的探讨杨基荣南京协鑫生活污泥发电有限公司151 INFLUENCE OF POLYCARBOXYLATE-BASED SUPERPLASTICIZER ON THE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缪昌文田倩冉加平刘加平南京道鹭建设材料厂152 二元复杂混合物组成的定量SEC分析课题组南京工程学院153 无机盐对大孔树脂吸附苯甲醇的影响研究陈一良潘丙才张全兴南京林业大学14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54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汞、砷、硒课题组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55 环境水体中痕量酚类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研究杨丽莉胡恩宇母应锋纪英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56 城市儿童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行为研究彭畅琳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57 新型Pt/Al2O3苯加氢催化剂的研制吴永忠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58 错流填料吸收塔吸收率的测定汤立新丁志平季锦林蒋丽芬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59 我国白炭黑喷雾干燥技术进展韩磊王宗濂唐金鑫南京市质监局六合分局160 Microwave-Assisted Rapi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Malachite Green in TiO Suspensions:Mechanism and Pathways课题组南京大学161 Microwave assisted rapid and complete degradation of atrazineusing TiO2 nanotube photocatalyst suspensions高占启杨绍贵塔娜孙成南京大学162 Structural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ovel Bi2GaVO7 课题组南京大学163 那格列奈的多晶型与溶解度课题组南京师范大学164 A new nanocomposite biomedical material of polymer/Clay-Cts-Agnanocomposites课题组南京师范大学165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P(NVP-DMDAAC-BA)的制备及释药特性王新龙方洁张跃军王娟南京理工大学166 活性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影响张秀芝孙伟戎志丹张倩倩东南大学167 高强混凝土受火后损伤的模糊综合评价李敏考宏涛钱春香东南大学168 用铅锌尾矿制备中热水泥熟料的研究宣庆庆朱建平李东旭邢锋南京工业大学169 Effect of nano-Al2O3 and Y2O3 on the properties andmicrostructure of Si3N4顾海涛陈涵郭露村南京工业大学15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70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based onimidazolium/pyrrolidinium cations and maleate/phthalateanions南京理工大学171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trimethyleneterephthalat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课题组南京理工大学172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Phosphafluorene Copolymers陈润锋朱瑞范曲立黄维南京邮电大学173 CuO nanocrystals with controllable shapes grown from solutionwithout any surfactants课题组南京理工大学174 醋酸乙烯生产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程学杰扬子石化公司175 Breaking and lnhibiting Foam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SiliconeOils in Oil-Based Systems课题组南京四新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176 纤维素基可生物降解共混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段丽艳王春鹏储富祥中国林科院林化所177 Degradation of 2,4-dinitrophenol by combining sonolysis anddifferent additives课题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78 Research on the Surface Treatment of Carbon Fibers Used inFabrication of MMCs wire王玲等二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79 Effects of activators on mass-transfer enhancement in a hollowfiber contactor using activated alkanolamine solutions陆建刚郑有飞陈敏东王连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0 Azide 1,3-Dipolar Crcloaddititons to N-Propynoyl andN-Propenoyl(5R)-5-Phenylmorpholin-2-one:DiastereocontrolledAziridine Formation陈敏东 Yu Gan LaurenceM.Harwoo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1 再生斜管衬里大面积脱落原因分析及改造对策张可伟刘振宁金陵石化公司一催化车间16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182 电脱盐系统应对加工劣质原油的改造李海良金陵石化公司二常减压车间183 炼制高酸原油工艺设备的腐蚀与防护李海良金陵石化公司二常减压车间184 炼油废水回用于循环水深度处理工程应用季淑娟金陵石化公司机动处185 地面雷达数值风洞技术实现方法梅启元胡长明秦国良中电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186 基于非高斯分布GARCH模型的负荷预测陈昊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187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互联以降低配电网线损率王育槐焦瑾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188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仿真研究李升王珣南京工程学院189 新型高振强双质体振动磨的非线性振动刘极峰杨小兰邹景超南京工程学院190 卷带包装材料供送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张力控制王保升左健民汪木兰郝洪艳南京工程学院191 梳脱式谷物收获机的改进开发袁建宁 n 南京工程学院192 基于Shannon熵噪声表征能力的系统状态辨识张雨南京工程学院193 大功率LED在功能型照明中的应用探讨杨海峰洪海鲍康袁敏华南京汉德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4 八磁极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悬浮机理研究赵旭升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95 ф5.5规格GCr15线材实现冷拉拔的工艺探索李孝池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196 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运行原理与特性研究张卓然严仰光杨善水周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7 柔性转子对行波超声波电动机性能的影响陈超赵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 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理论模型的研究陈超赵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 基于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识别的选相方案陈福锋钱国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 直接并网的中小型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丁网林骆健李杰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17司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201 江苏电网安全协调防御仿真系统的研究开发课题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2 基于Hypersim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闭环测试环境的建立课题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3 葛南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改造升级田杰李海英毛仕涛黄志岭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204 微米级电化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张朝阳朱荻曲宁松王明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5 用结构自适应神经网络预测航空发动机性能趋势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6 立方氮化硼超硬磨料与45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课题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7 一种隐函数NC刀具轨迹的绘制方法李艳霞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8 变频调速能量回馈控制技术在门机上的应用探讨饶来庆南京港口集团公司209 新型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方案研究课题组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10 基于内点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组合策略丁晓群王艳华臧玉龙郝晓强河海大学211 梅山选矿重大试验研究与技术改造衣德强尤六亿上海梅山矿业有限公司212 大型直接空冷排汽管道的管线应力分析及膨胀节选型牛玉华吴建伏魏晓汉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3 精密数控曲线点磨削的砂轮磨损检测研究张永宏吴琦胡德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4 车辆半主动悬架模型参考滑模控制姚嘉凌郑加强蔡伟义南京林业大学215 口腔预备体颈缘线裁剪算法课题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6 高效急冷废热锅炉的研究开发课题组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217 盐胁迫下芦荟叶同化组织细胞中ATP酶活性超微结构定位及SI的作用徐呈祥刘友良於丙军甘习华金陵科技学院218 南京地区风景林植物群落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童丽丽金波汤庚国金陵科技学院18。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08.12.19•【文号】科协学发[2008]214号•【施行日期】2008.12.19•【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的通知(科协学发〔2008〕214号)各全国学会、各期刊出版单位:为提高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的实施成效,在总结历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订了《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

现将《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二○○八年十二月十九日附件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的实施成效,在总结历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开展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旨在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倡导和鼓励我国科技工作者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吸引国内外优秀作者投稿,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

第三条评审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同行推荐、专家评审、择优表彰的方针。

第二章组织和实施第四条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活动,接受中国科协常委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指导,由中国科协主办,评审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评审办公室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 1 页,共 81 页
18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an M/G/1-G retrial queue with orbital search and non-persistent customers Straightforward Acid-Catalyzed Synthesis of Pyrrolyl-dipyrromethenes Analysis of aeroso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ver Anhui province in China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longwave radiative forcing in the lateral boundary of cirrus cloud Photoluminescent Graphene Oxide Ink to Print Sensors onto Microporous Membranes for Versatile Visualization Bioassays A new marine bacterial laccase with chlorideenhancing, alkaline-dependent activity and dye decolorization ability Linear Distance Coding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High-Throughput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Two-Path Relay in Multi-Source System Facile synthesis of pentacle gold-copper alloy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lasmonic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MP-Tomasulo: a Dependency-Aware Automatic Parallel Execution Engine for Sequential Programs 基于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 评价 Use of Continuous-Wavelet Transmissibility for Structural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a Class of Second-Order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Using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Multiagent-Based Hyb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Microgrids Towards detection of aliases without string similarity Design methodology for active disassembly based on the decapitated head metho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 Three-Dimensional Journal Orbit of a Crankshaft Bearing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valuation of robust wav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安装误差对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均载特性的 影响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 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地 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 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 验室(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ຫໍສະໝຸ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序号
1
论文题目
A Moving Average Cholesky factor model in covarince modeling for longitudinal data Surface Facet of Palladium Nanocrystals: A Key Parameter to the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for Organic Catalysis and Cancer Treatment Proposed photosynthesis Method fo producing Hydrogen from Dissociated Water Molecules Using Incident Near-Infrared Light Self-Assembled Metastable ������ -Ga2O3 Nanoflowers with Hexagonal Nanopetals for Solar-Blind Photodetection Enhanced Photoresponsive Ultrathin GraphiticPhase C3N4 Nanosheets for Bioimaging Arabidopsis ERF109 mediates cross-talk between jasmonic acid and auxin biosynthesis during lateral root formation Escherichia coli noncoding RNAs can affect gen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HIF-1αand LincRNA-p21 Modulates the Warburg Effect Tuning the autophagy-inducing activity of lanthanide-based nanocrystals through specific surface-coating peptides Transport of nutrients and contaminants from ocean to island by emperor penguins from Amanda Bay, East Antarctic Staining algorithm for seismic modeling and migration Super-elastic collision of large-scale magnetized plasmoids in the heliosphere Constraints of the topography, gravity and volcanism on Venusian mantle dynamics and gener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High lithium anodic performance of highly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prepared from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Compressed Quantum Simulation of a 32-Spin Ising Chain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ally Corrected Gates on a Single Electron Spin in Diamond Sensing and atomic-scale structure analysis of single nuclear-spin clusters in diamond
作者姓名
张伟平
第一作者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推荐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龙 冉 熊宇杰 李星星 李震宇 杨金龙 滕 越 宋乐新 杨正坤 张晓东 蔡晓腾 向成斌 刘辉杰 单 革 杨 帆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 家实验室(筹)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 家实验室(筹)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 点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 家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 8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云娇 黄 涛 孙立广 王玉宏 陈 波 贾晓峰 申成龙 汪毓明 王 水 黄金水 杨 安 钟时杰 郑方才 杨 阳 陈乾旺 李兆凯 彭新华 杜江峰 荣 星 耿建培 杜江峰 石发展 孔 熙 杜江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