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题库(分三个部分)(一)(综合章节)复习题一、填空题: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0,t tE tt t⎧∞=⎪=⎨≠⎪⎩,其无因次方差2θσ=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A B R+→,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A):(-r B):r R= 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 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反应器的大小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目的产物的收率 ; 15. 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均一 ,并且 等于(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燕大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卷

燕大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______。
A. 压力B. 拉力C. 剪力D. 冲击力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______。
A. 完全恢复原状B. 部分恢复原状C. 不能恢复原状D. 以上都不是4.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__的能力。
A. 拉伸B. 压缩C. 磨损D. 腐蚀5. 以下哪种材料属于非晶态材料?A. 玻璃B. 陶瓷C. 橡胶D. 钢...(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2.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加载的______成正比。
3.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包括______、______、正火和回火等。
4.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的材料组成的。
5.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描述非金属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主要优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 GPa,泊松比为0.3,试计算该材料在受到100 MPa的拉伸应力时的应变。
2. 某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工作,其材料的疲劳极限为200 MPa,若构件在实际工作中承受的最大应力为150 MPa,请计算其预期的疲劳寿命。
五、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六、实验题(共20分)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测定金属材料的硬度,并解释硬度测试对材料选择的意义。
七、附加题(10分,可选做)1. 请结合实际,讨论在特定工程应用中,如何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
考试结束,请各位考生停止答题,并将试卷按顺序整理好交给监考老师。
山东省燕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燕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Na:23 Cu:64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Na 2CO 3是碱B .Na 2CO 3是盐C .Na 2CO 3是钠盐D .Na 2CO 3是碳酸盐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3.现有三组液体:①氯化钠溶液和四氯化碳组成的混合液 ②43%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4.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 )A .一定含SO 42-B .一定含Ag +C .一定含CO 32-D .可能含SO 42-或Ag +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 B . 胶体粒子带电荷 .胶体粒子能穿过滤纸 D .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表示物质的质量的单位B 、16gO 2含有0.5mol O 2分子C 、2gH 2的体积约为22.4LD 、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式量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H 2O 的质量为18g/molB .CH 4的摩尔质量为16gC .3.01×1023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32gD .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SO 4=Mg +2+SO 4-2B.Ba(OH)2=Ba 2++(OH -)2C.Al 2(SO 4)3=2Al 3++3SO 42-D.Ca(NO 3)2=Ca 2++2(NO 3-) 9.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Na 2SO 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 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②①⑤④B .①②③⑤④C .②③①④⑤D .③⑤②①④ 10.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gB .32gC .64g /molD .32g /mol11.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 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 3和H 2相同的是(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1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O 2B .CH 4C .CO 2D .SO 213.用N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B .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含有的Na +离子数为0.02 NAC .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 个数为1 NA 14.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 将14.2 g Na 2SO 4 溶于100ml 水中② 将32.2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5.0.5L 1mol/L FeCl 3溶液与0.2L1mol/L KCl 溶液中的Cl -的数目之比( )A .5:2B . 3:1C .15:2D . 1: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6.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 __ ;属于盐的是 ______ 。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将01.0mol/dm3HAc与0.10mol/dm3 NaOH等体积混合,其pH值为()。
(K a(HAc)=1.76*10-5)A. 5.27B. 8.73C. 6.73D. 10.492. 对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平衡的时间B. 使用催化剂能实现热力学不能进行的反应C. 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D.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3. 预估某反应的熵变,随着下列哪个反应的进行,其熵值增加的最多()。
A. H2(g)+S(s)→H2S(g)B. 2Al(s)+3O2(g) →Al2O3(s)C. Ni(CO)4(s) →Ni(s)+4CO(g)D. MgCO3(s)→MgO(s)+CO2(g)4. 升温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增加了分子的碰撞次数B. 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 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D. 促使平衡移动5.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3·s-1时,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是()。
A. 3/2B. 1C. 1/2D. 06. 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
(1)H2(g)+1/2O2(g) ⇌H2O(l) K1(2)N2(g)+O2(g) ⇌2NO(g) K2(3)2NH3(g)+5/2O2(g) ⇌2NO(g)+3 H2O(l) K3(4)N2(g)+ 3H2(g) ⇌2NH3(g) KA. K1 + K2-K3B. K1 ×K2/K3C. K1×K3/K2D. K1 3× K2/K37. 下列实际中能使PbSO4(s)溶解度增大的是()。
A. Pb(NO3)2B. Na2SO4C. H2OD. NH4Ac8. 已知:K sp(AgCl)=1.8×10-10, K sp(Ag2CrO4)=2.0×10-12。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反应时间的优化通常取决于哪些因素? A. 反应物的浓度 B. 反应温度 C. 催化剂的活性 D. 上述所有因素答案:D2、下列哪一项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 A. 反应过程的热量平衡 B. 反应动力学 C. 化工工艺流程设计 D. 反应器设计答案:C 3、关于反应速率,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B. 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温度成正比 C.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都有关 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都无关答案:C4、在化学反应工程中,我们如何定义催化剂的活性? A. 催化剂的表面积与反应物分子数的比值 B. 催化剂的重量与反应物分子数的比值 C. 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剂的一种内在属性,无法定义 D. 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对特定反应的催化效率答案:D 5、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提高反应速率 B. 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C. 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可以使反应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答案:B二、填空题1、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________、和。
答案:化学动力学;传递过程;热力学2、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研究内容是________。
答案:化学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和设备的放大设计与优化、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3、对于一个放热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可能会________,增加反应时间可能会________。
答案:增加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选择性4、催化剂的活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催化剂的表面积;催化剂的晶格结构;催化剂的酸碱性;反应物的性质5、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的浓度为定值时,增加________可能会增加反应速率。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有利于( )。
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 C有可能不影响反应方向 D 无法确定2. 对已达平衡状态某一可逆反应: aA(g)+bB(g)= cC(g)+dD(g)(△r H m >0且a+b>c+d),若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采取的办法为 ( )。
A 升高温度、增大压力B 升高温度、降低压力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D 降低温度、减小压力3. 已知25℃时某一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k = 1.4×1011mol·L -1·s -1,据此可推断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4. 下面关于酸碱质子理论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酸是质子的给予体B凡是能够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C酸失去质子后,剩余部分就成为碱D碱性水溶液中不存在H +5. 下列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具有缓冲能力的是 ( )。
A 0.5 mol·L-1 HCl和0.5 mol·L-1 NaAcB 0.1 mol·L-1 HCl和0.2 mol·L-1 NaAcC 0.2 mol·L-1 HCl和0.1 mol·L-1 NaAcD HCl和NaAc无论浓度怎么样变化都不能组成缓冲溶液6. 由等浓度的HX与 X-组成的缓冲溶液,如HX的解离常数K a=1.0×10-10,此缓冲溶液的pH为 ( )。
A 4B 5C 7D 107. 已知K sp θ(Ag 2CrO 4)=1.1×10-12,当溶液中c(CrO 42-)=6.0×10-3mol ·L -1时,开始生成Ag 2CrO 4沉淀所需Ag +最低浓度为 ( )。
A 6.8×10-6mol ·L -1B 1.35×10-5mol ·L -1C 9.7×10-7mol ·L -1D 6.8×10-5mol ·L -1 8. 配位化合物K 3Fe(CN)6的配位数为( )。
燕山大学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上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8 页第 2 页
4、某管路要求Q=80m3/h,H=18m,有下列四种型号的离心泵,分别可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头,则应选用()。
A、Q=88m3/h,H=28m;
B、Q=90m3/h,H=28m;
C、Q=88m3/h,H=20m;
D、Q=88m3/h,H=16m。
5、离心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
A、Q增大,N增大;
B、Q增大,N减小;
C、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
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
6、降尘室生产能力增加1倍,则应将()。
A、高度增加1倍;
B、高度增加2倍;
C、长度增加1倍;
D、长度增加2倍。
7、下列关于过滤介质的虚拟滤液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介质相同,其虚拟滤液体积就相同;
B、过滤介质相同,其虚拟滤液体积不一定相同;
C、过滤介质不同,其虚
拟滤液体积就一定不同;D、都不对。
8、用板框过滤机进行恒压过滤操作,随过滤时间增加,滤液量()。
A、线性增加;
B、线性减小;
C、非线性增加;
D、非线性减小。
9、恒压过滤操作中,随过滤时间增加,滤液流动遇到的阻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8 页第7 页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8 页第8 页
燕山大学试题标准答案
院(系):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研室: 化工
考核课程:化工原理06-07 学年(春)季学期
燕山大学试题标准答案共 4 页第2 页。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10×2分)1. 某反应,其∆H与∆S均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其∆G会如何变化?(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2. 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通常是在普通烧杯中进行,按照热力学规定,此反应系统为( )A. 封闭系统B. 孤立系统C. 敞开系统D. 其它系统3. 由等浓度的HX与X-组成的缓冲溶液,如HX的解离常数K a=10-10,此缓冲溶液的pH 为( )A. 4B. 5C. 7D. 104. 采用下列何种办法,可以使0.1mol∙L-1的NH3溶液的pH减小?( )A. 加入固体NaOHB. 使用密闭容器C. 加入固体NH4ClD. 升高温度5. 在难溶电解质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后,BaSO4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 A.Na2SO4 B.BaCl2 C.KNO3 D.H2SO46. CaF2和BaCO3的溶度积常数很接近(分别为5.3×10-9和 5.1×10-9 ),两者饱和溶液中的 Ca2+浓度与Ba2+浓度将会 ( )A. 相等B. 基本相等C. Ca2+浓度远大于Ba2+浓度D. Ba2+浓度远大于Ca2+浓度7. 配合物中形成体的配位数是 ( )A. 与一个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体的个数B. 与一个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个数C. 形成体的电荷数D. 其数值与配离子电荷数相等,符号相反8. 配位化合物[Co(NH 3)5Cl]Cl 2的名称为 ( )A.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III )B. 三氯·五氨合钴(III )C. 二氯化五氨·一氯合钴(III )D. 五氨·三氯合钴(III )9. 已知:3+2Fe/0.771Fe V θϕ+=, -2/2I 0.535I V θϕ=,则在Fe 3+、Fe 2+、I 2、I -中具有最强的得电子能力的物质为 ( )A. Fe 3+B. Fe 2+C. I 2D. I - 10. Ag ++Fe 2+= Ag+Fe 3+,3+2+Fe/Fe 0.771V θϕ=, φAg +Ag ⁄θ=0.7991V ,欲使反应逆向进行,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使用石墨电极B. 降低Fe 3+浓度C. 增大Ag + 浓度D. 加入NaCl二、填空题(10×1分)1. 当反应aA+bB=yY+zZ 自发进行时,其反应商J 与平衡常数K Θ之间的关系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一、是非题(用“√”、“×”分别表示对与错)1、 复杂反应的速率主要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 )2、 同一周期元素,一般来说,随Z 递增,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 )3、 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
( )4、 在压力相同情况下,b=·kg -1甘油水溶液和b=·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沸点升高值。
( )5、 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 )6、 BF 3和NH 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 )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内)1、pH=2的溶液中的H +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 离子浓度的( )A 、4倍B 、40倍C 、4000倍D 、10000倍 2、298K ,稳定态单质的S m 0(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小于零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3、反应C(s)+O 2(g)→CO 2(g)的△rHm 0<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A 、增加O 2的分压B 、升温C 、加催化剂D 、减少CO 2的分压 4、下列反应(1)N 2O 4(g) ═ 2NO 2(g) K 10(2)21N 2O 4(g) ═ NO 2(g) K 20(3)2NO 2(g) ═ N 2O 4(g) K 30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K 10=K 20=K 30B 、K 10=21K 20=2K 30C 、K 30=k 011=(k 021)2 D 、K 10=2K 20=41K 305、杂化轨道认为,H 2O 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的成键轨道是( )A. 等性SP 2杂化轨道B. 不等性SP 2杂化轨道C. 等性SP 3杂化轨道D. 不等性SP 3杂化轨道 6、H 2PO 4-的共轭碱是( )A. H 3PO 4B. HPO 42-C. PO 43-D. OH -7、根据φ0(Ag +/Ag )=, φ0(Cu 2+/Cu)=,标准态下能还原Ag +但不能还原Cu 2+的还原剂与其对应的氧化态组成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φ0值所在的范围为( ) A 、 大于 B 、小于 C 、大于或小于 D 、~8、用KI 溶液和稍过量的AgNO 3溶液制备AgI 溶胶,对该溶胶,下列电解质凝聚能力最强的是( )A. MgF 2……..B. NaCNC. Na 2SO 4 ………..D. CaCL 2 9、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0值升高,则此反应( ) A. △rHm 0>0 B. △rHm 0<0 C. △rSm 0>0 D. △rSm 0<0 10、298K ,下列反应的△rGm 0等于AgCL(S)的△fGm 0的为( ) A 、 2Ag(S)+Cl 2(g) ═ 2AgCl(S)B 、 Ag(S)+ 21Cl 2(g) ═ AgCl(s)C 、 Ag(s)+Cl(g) ═ AgCl(s)D 、Ag+(aq)+Cl -(aq) ═ AgCL(s) 11、下列分子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 HCl B 、 H 2 C 、 HF D 、CO 2 12、已知298K 时,Zn(S)+ 21O 2(g)=ZnO(S) △rHm 0=·mol -1 Hg(l)+21O 2(g)= HgO(s) △rHm 0=·mol -1则反应Zn(s)+HgO(s)=Hg(l)+ZnO(s)的△rHm 0为( )A 、 molB 、molC 、–molD 、mol13、已知CaCO 3的Ksp=×10-9,则CaCO 3(s)在C(CaCl 2)=dm -3的Ca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S 是( )A 、×10-6 mol ·dm -3B 、 ×-8mol ·dm -3C 、 ×10-5 mol ·dm -3D 、 ×10-3 mol ·dm -314、配离子[Ag (NH 3)2]+的空间构型为( )A 、 四面体B 、直线型C 、V 型D 、八面体15、在[Pt(en)2]2+中,Pt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为( ) A 、+2 和2 B 、+4和 4 C 、+2和 4 D 、+2和 2 16、在将pH=4的HAc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其pH 为( ) A 、8 B 、 4+lg2 C 、4+2 D 、4+lg 2 17、配合物K[CrCl 4·(NH 3)2]的名称是( )A 、四氯·二氨合铬(Ⅲ)酸钾B 、二氨·四氯合铬(Ⅲ)酸钾C 、 四氯·二氨合铬(Ⅱ)酸钾D 、二氨·四氯合铬(Ⅱ)酸钾 18、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性质极为相似的一组元素是( )A 、 Se 和LaB 、Nb 和TaC 、Fe 、Co 和NiD 、Cr 和Mn 19、下列物质,熔点及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 He>Ne>ArB 、 HF>HCl>HBrC 、 CH 4<SiH 4<GeH 4D 、 H 2O<H 2S<H 2Se 20、下列电对中,φ0最大的是( )A 、φ0(Ag(NH 3)2+/Ag)B 、φ0 (Ag(CN)2-/Ag)C 、 φ0(AgI/Ag ) D 、φ0(Ag +/Ag)三、填空1、 Ag 2CrO 4的Ksp 0=⨯,AgCl 的Ksp 0=⨯,在含有 mol ·dm -3的Na 2CrO 4和·dm -3Na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先生成沉淀的是 2、 在铜锌原电池中,向锌电极加入少量氨水,电池电动势 ;若向铜电极加入少量氨水,电池电动势3、 胶粒是由 、 和 组成的4、 在没有外磁场的情况下,某原子中主量子数相同,角量子数相同,磁量子数不同的各个原子轨道,能量 这些轨道称为 轨道5、 已知[Fe(CN)6]3-是内轨型配离子,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Fe 的原子序数为26)6、 已知碱性溶液中,Br 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为:2Br +1O - −−→−V45.0Br 20 −−→−V07.1 2Br - 可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7、 NH 3、PH 3、AsH 3三种物质,分子间色散力按 顺序递减,沸点按 顺序递减8、反应的摩尔自由能变,标准平衡常数次反应商之间的关系式为 ,此式称为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Q= 四、计算题1、 今有两种溶液,一为3.6g 葡萄糖(C 6H 12O 6)溶于200g 水中;另一为20g 未知物质溶于500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求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M (C 6H 12O 6)=180g/mol )2、 要配制这pH 为5的缓冲溶液,需取多少克NaAc ·3H 2O 固体溶于300cm 3 ·dm -3醋酸溶液中(设加入固体后溶液体积不变) (M (NaAc ·3H 2O )=136g/mol;P Ka 0(HAc)=)3、 向的 mol ·dm -3 [Ag(NH 3)2]+溶液中加入KBr 固体(设溶液体积不变),使Br -离子浓度为dm 3,问能否生成AgBr 沉淀(Ks 0[Ag(NH 3)2]+= )4、 判断反应2Fe 2++I 2 ═ 2Fe 3++2I-进行的方向,已知C(Fe 2+)=dm 3,C(I -)=dm 3,C(Fe 3+)=1mol/dm 3, φ0(Fe 3+/Fe 2+)=, φ0 (I 2/I -)=。
工程化学试卷答案一、1、√2、√3、×4、√5、√6、× 二、1、D2、B3、D4、C5、D6、B7、D8、C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B 19、C 20、D 三、1、Cl -2、增大,减小3、胶核,电位离子,吸附层反离子4、相同,简并5、d 2sp 36、Br 27、AsH 3>PH 3>NH 3;NH 3>AsH 3>PH 38、△rGm=RTlnK Q 0,K 0 四、计算题1、molmol O H C O H g gkgg g M kgM m kgM m 13313361266126.4006.3500200.18020)(500)(/)(200)(/)(10101010C ------=⨯⨯⨯⨯⨯=⨯=⨯未知物未知物未知物2、go m o m M m Ac PH c a c a c a c a apk4.36)3.(3.0136)3.(5.0lg75.4531)O 3.()O 3.(50.0lg)H (H A N H A N H A N H A N 22220=⨯-=⨯-=3、设平衡时C(Ag +)=)]([323NH Ag NH Ag++⇔+C X 2X能生成沉淀即)()(*2.11.0**2.1)()()(*2.1][,*2.11.01.01.0*6.1)(,][,3,1010.1010)2(10)]([433332732AgBr Ksp AgBr Qc Cr Cr AgBr Qc e Cr x x xe e Cr e Cr Br Ag dmmol Ag x x NH Cr Ag NH Ag ks>=====≈--==---+--+-++4、vE Vvv v Cr Cr v Fe Fe FeFe Fe Fe I I I I I I Fe Fe Fe Fe Fe Fe 121.0)/(592.0)/(713.0)/()/(713.01ln20257.0)/()/(592.0001.0ln *0257.077.)()(ln 0257.0)/()/(2323232222232323)001.0(=-=-==+==+=+=++++++---++++++ϕϕϕϕϕϕϕ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