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合集下载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3.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 10±0.2 63.5±0.5 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 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 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 15 20 25 30fa(Kpa) 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 10 20 30 40fa(Kpa) 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 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 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 e 1.25~1.15 1.20~1.10 1.15~1.00 1.05~0.90 0.95~0.80 <0.80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一、地基承载力1、挡墙基础:每侧每10延米至少检测2个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 10 士0.2 63.5 士0.5 120 士 1落距(cm) 50 ± 2 76 士 2 100 士 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 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 试验步骤:(a) 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 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白由落体放下,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 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 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榛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 当N10' >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 资料整理:(a) 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 N10(b) 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

图3-7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 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5 20 25 30fa (Kpa) 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白〈〈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0 20 30 40fa (KP@ 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白〈〈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 (Kpa) 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 e 1.25~1.15 1.20~1.10 1.15~1.00 1.05~0.90 0.95~0.80<0.80本表引白西安市资料.⑵重型动力触探(N63.5)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3.8.1适用范围13.8.1 .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换填地基、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及处理土地基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性状,评价处理土路基的施工效果,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度以下的碎石及其处理土地基以及极软岩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岩石状况,评价处理土地基的施工效果;也可以用于检验振冲桩、砂石桩的成桩质量。

超重型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密度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等地基承载力。

13.8.2设备13.8.2.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13.8.2.2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

13.8.2.3 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曲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缝。

13.8.3现场检测13.8.3.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13.8.3.2 圆锥动力触探应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度宜为15~30击/min,轻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50cm,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76cm,超重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100cm。

试验时,应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晃动,圆锥动力触探孔倾斜度不应大于2%。

13.8.3.3 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13.8.3.4 应及时记录试验深度和锤击数。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记为N10);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记为N’63.5、N’120)。

13.8.3.5 对于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或贯入10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取为2倍的实际锤击数。

13.8.3.6 对于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终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当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

13.8.3.7 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13.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3.8.4.1 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附录C的规定修正。

动探统计表(附表1).

动探统计表(附表1).

64 ZK22 15.10-15.40
0 ZK23 12.50-12.80
66 ZK26 14.20-14.50
67 ZK22 14.00-14.30
69 ZK33 14.00-14.30
70 ZK35 13.50-13.80
18 15 16 13 15 15 17 16 13 13 14 14 16 18 15 14 22 18 13 14.9 1.49 0.100 0.963 14.3 32 30 29 28 32 28 30 29 27 26 21 30 22 29 21 21 29 26 30
1.00 0.92 0.88 0.95 0.88 0.95 0.92 0.86 0.87 0.95 0.92 0.92 0.95 0.91 0.91 0.82 0.92 0.95 0.90 0.90 0.89 0.92 0.91 0.88 0.95 0.95 0.90 0.92 0.88
0.79 0.81 0.80 0.78 0.81 0.83
15.00 14.00 14.50 12.50 15.00 11.80 13.00 13.00 11.00 9.50 11.50 11.00 12.50 11.00 11.20 11.50
49 ZK50
9.40-9.70
50 ZK52 10.20-10.50
51 ZK55 10.40-10.70
统计次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52 ZK1 13.50-13.80
53 ZK3 12.60-12.90
54 ZK4 16.20-16.50
55 ZK6 13.10-13.40
40 ZK22 13.10-13.40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25 42 50~60深度(cm)30 10 10锤数N10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 20 25 30fa(Kpa)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0 20 30 40fa(Kpa)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e ~ ~ ~ ~ ~ <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120±1落距(cm)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25 42 50~60深度(cm)30 10 10锤数N10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 20 25 30fa(Kpa)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0 20 30 40fa(Kpa)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e ~ ~ ~ ~ ~ <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974年和1982年在欧洲召开的二次国际触探学术会议,
用穿心锤的重量(或锤击能量)的不同,将动力触探分为:
为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及适用土类见表4-1。
表4-1 圆锥动力触探的类型及规格
类 型 直径(mm) 探头规格 截面积(cm2) 锥角(°) 落锤 锤质量(kg) 落距(cm) 轻 型 40 12.6 60 10 50 25 贯入30cm击数 N10 重 型 74 43 60 63.5 76 42 贯入10cm击数 N63.5 超重型 74 43 60 120 100 50~60 贯入10cm击数 N120
表4-4 碎石土的密实度
锤击数N63.5 N63.5<=5 5<N63.5<=10 10<N63.5<=20 N63.5>=20 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注:(1)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50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 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2)表内N63.5为修正后的平均值。
2.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探头做功,因此,能量平衡:(见图4-1)
Rd Ah Ep W N
N Ep Rd A h As
(h/N=s,表示平均每击的贯入度)
Ep

Rd Ah N Ep
二、原理表述
当规定一定的贯入深度 h,采用一定规格(规定的 探头截面、圆锥角、重量)的落锤和规定的落距,那么 锤击数N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动贯入阻力 Rd的大小,即 直接反映被贯入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力学性质。因此,实 践中常采用贯入土层一定深度的锤击数作为圆锥动力触
第4章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试验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试验的技术要求 第四节 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试验的资料整理及应用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简介及存在问题)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简介及存在问题)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习惯上称为动力触探试验(DPT:dynamic penetration test)或简称动探,它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贯入能量)来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相关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习惯上简称为标贯。

它和动力触探在仪器上的差别仅在于探头形式不同,标贯的探头是一个空心贯入器,试验过程中还可以取土。

因为和动力触探试验由许多共同之处,故将其放入同一章中论述。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在国内外应用极为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土工原位测试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1)设备简单,且坚固耐用;(2)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掌握;(3)适应性广,砂土、粉土、砾石土、软岩、强风化岩石及粘性土均可;(4)快速,经济,能连续测试土层;(5)标准贯入试验可同时取样,便于直接观察描述土层情况;(6)应用历史悠久,积累的经验丰富。

因此,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应用极广。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动力触探技术。

其中,美洲、亚洲和欧洲国家应用最广;而日本则几乎把动力触探技术当作了一种万能的土工勘测手段。

试验设备和方法试验设备动力触探使用的设备如图3-1,包括动力设备和贯入系统两大部分。

动力设备的作用是提供动力源,为便于野外施工,多采用柴油发动机;对于轻型动力触探也有采用人力提升方式的。

贯入部分是动力触探的核心,由穿心锤、探杆和探头组成。

图3-1 现场动力触探试验根据所用穿心锤的质量将动力触探试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超重型等种类。

动力触探类型及相应的探头和探杆规格见表3-1。

表3-1 常用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类型锤质量/kg落距/cm探头规格探杆外径/mm触探指标(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备注锥角/底面积/cm2轻型10105030604512.64.92512贯入30cm锤击数N10贯入10cm锤击数N10工民建勘察规范等推荐英国BS规程中型28 80 60 30 33.5 贯入10cm锤击数N28工民建勘察规范推荐重型63.5 76 60 43 42 贯入10cm锤击数N6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推荐超重型120 100 60 43 60 贯入10cm锤击数N120水电部土工试验规程推荐在各种类型的动力触探中,轻型适用于一般粘性土及素填土,特别适用于软土;重型适用于砂土及砾砂土;超重型适用于卵石、砾石类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击数 (N120')
4 4 4 8 8 8 4 4 4 9 9 9 3 3 3 9 9 9 5 5 5 8 8 8 4 4 4 10 10 10 4 4 4 9 9 9 5 5 5 8 8 8 3
附表:3
杆长 修正 系数
修正后的锤 击数(N120)




0.81
3.24
5
0.81
3.24
5
0.81
第 1 页,共 4 页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N120)成果表
工程名称:详细勘察
序号
勘探点 编号
试验点 底深度
(m)
1
ZK2-1
3.10
2
ZK2-2
3.20
3
ZK2-3
3.30
4
ZK2-4
4.60
5
ZK2-5
4.70
6
ZK2-6
4.80
7
ZK6-1
3.30
8
ZK6-2
3.40
9
ZK6-3
3.50
10 ZK6-4
3.95
5
0.79
3.95
5
0.76
6.08
5
0.76
6.08
5
0.76
6.08
5
0.81
3.24
5
0.81
3.24
5
0.81
3.24
5
0.70
7.00
5
0.70
7.00
5
0.70
7.00
5
0.81
3.24
5
0.81
3.24
5
0.81
3.24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9
127 ZK104-1 3.10
128 ZK104-2 3.20
129 ZK104-3 3.30
探杆 长度 (m)
6 8 8 8 5 5 5 7 7 7 4 4 4 6 6 6 4 4 4 7 7 7 3 3 3 6 6 6 5 5 5 7 7 7 4 4 4 6 6 6 5 5 5
锤击数 (N120')
3.10
117 ZK99-3
3.20
118 ZK99-4
5.30
119 ZK99-5
5.40
120 ZK99-6
5.50
121 ZK101-1 2.30
122 ZK101-2 2.40
123 ZK101-3 2.50
124 ZK101-4 4.80
125 ZK101-5 4.90
126 ZK101-6 5.00
3.24
5
0.76
6.08
5
0.76
6.08
5
0.76
6.08
5
0.81
3.24
5
0.81
3.24
5
0.81
3.24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3
6.57
5
0.85
2.55
5
0.85
2.55
5
0.85
2.55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9
3.95
5
0.79
3.85
5
0.77
3.85
5
0.70
7.00
5
0.70
7.00
5
0.70
7.00
5
0.77
3.85
5
0.77
3.85
5
0.77
3.85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7
3.85
5
0.77
3.85
5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备注
第 3 页,共 4 页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N120)成果表
工程名称:详细勘察
序号
勘探点 编号
试验点 底深度
(m)
87 ZK52-3
4.60
88 ZK52-4
6.10
89 ZK52-5
6.20
90 ZK52-6
6.30
91 ZK55-1
3.80
92 ZK55-2
3.90
93 ZK55-3
4.00
4.40
75 ZK43-3
4.50
76 ZK43-4
6.00
77 ZK43-5
6.10
78 ZK43-6
6.20
79 ZK47-1
4.10
80 ZK47-2
4.20
81 ZK47-3
4.30
82 ZK47-4
5.70
83 ZK47-5
5.80
84 ZK47-6
5.90
85 ZK52-1
4.40
86 ZK52-2
146 ZK120-2 2.90
147 ZK120-3 3.00
148 ZK120-4 4.60
149 ZK120-5 4.70
150 ZK120-6 4.80
统计个数 总和
150
687.27

标准差 变异系数
1.72
0.38
探杆 长度 (m)
7 7 7 4 4 4 7 7 7 4 4 4 7 7 7 4 4 4 6 6 6
5.10
11 ZK6-5
5.20
12 ZK6-6
5.30
13 ZK9-1
2.30
14 ZK9-2
2.40
15 ZK9-3
2.50
16 ZK9-4
5.10
17 ZK9-5
5.20
18 ZK9-6
5.30
19 ZK12-1
3.00
20 ZK12-2
3.10
24
4.30
4.58
20.99
5
岩土标准值
4.34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卵石
备注
修正后的锤 击数
5
0.85
2.55
5
0.74
5.92
5
0.74
5.92
5
0.74
5.92
5
0.89
1.78
5
0.89
1.78
5
0.89
1.78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3
6.57
5
0.85
2.55
5
0.85
2.55
5
0.85
2.55
5
0.77
3.85
5
0.77
3.85
5
0.77
3.85
5
平均值 平方和
4.50
探杆 长度 (m)
4 4 6 6 6 5 5 5 7 7 7 4 4 4 7 7 7 5 5 5 8 8 8 5 5 5 7 7 7 6 6 6 8 8 8 6 6 6 7 7 7 6 6
锤击数 (N120')
3 3 8 8 8 4 4 4 9 9 9 3 3 3 9 9 9 5 5 5 10 10 10 5 5 5 8 8 8 5 5 5 10 10 10 5 5 5 9 9 9 5 5
附表:3
杆长 修正 系数
修正后的锤 击数(N120)




0.85
2.55
5
0.85
2.55
5
0.76
6.08
5
0.76
6.08
5
0.76
6.08
5
0.81
3.24
5
0.81
3.24
5
0.81
3.24
5
0.73
6.57
5
0.73
6.57
5
0.73
6.57
5
0.85
2.55
5
0.85
2.55
5
0.85
51 ZK27-3
3.50
52 ZK27-4
5.50
53 ZK27-5
5.60
54 ZK27-6
5.70
55 ZK31-1
2.80
56 ZK31-2
2.90
57 ZK31-3
3.00
58 ZK31-4
5.00
59 ZK31-5
5.10
60 ZK31-6
5.20
61 ZK35-1
3.80
62 ZK35-2
备注
第 2 页,共 4 页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N120)成果表
工程名称:详细勘察
序号
勘探点 编号
试验点 底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