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资料(七)99

合集下载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微型计算机中,常见到的EGA、VGA等是指()A、微型型号B、显示适配卡类型C、CPU类型D、键盘类型【答案】B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1MB=1000BB、1MB=1000KBC、1MB=1024BD、1MB=1024KB【答案】D3、国内流行的汉字系统中,一个汉字的机内码一般需占()A、2个字节B、4个字节C、8个字节D、16个字节【答案】A4、32位微机中的32是指该微机()A、能同时处理32位二进制数B、能同时处理32位十进制数C、具有32根地址总线D、运算精度可达小数点后32位【答案】A5、下列四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A、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B、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C、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股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D、对信息(即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答案】D6、DMA 是实现存储器与()的直接数据传送。

A、CPUB、存储器C、外部I/O设备D、运算器【答案】C7、下列四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A、Word 2000B、WPS 2000C、UCDOS 6.0D、Excel 2000【答案】C8、存储系统中的PROM是指()A、可编程读写存储器B、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静态只读存储器D、动态随机存储器【答案】B9、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A、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和管理软件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操作系统、管理软件和各种工具软件【答案】C10、下列打印机中,打印效果最佳的一种是()A、点阵打印机B、激光打印机C、热敏打印机D、喷墨打印机【答案】B11、IBM PC/AT 微型机采用的CPU芯片是()A、Z-80B、8086C、8088D、80286【答案】D12、目前微型计算机中采用的逻辑元件是()A、小规模集成电路B、中规模集成电路C、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分立元件【答案】C13、IBM PC/AT 微型机采用的CPU芯片是()A、Z-80B、8086C、8088D、80286【答案】D14、能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移位和比较操作的计算机工作部件是()A、累加器B、运算器C、控制器D、寄存器【答案】B15、软盘与硬盘比较具有()优点。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版•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功能•办公软件应用技巧目•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系统概念及应用实例录•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领域•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目•总结与展望录计算机定义及特点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计算机发展历程晶体管时代,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提高、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强。

集成电路时代,进一步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可靠性,开始实现小型化。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下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电子管时代,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可靠性差。

未来趋势与挑战趋势计算机将朝着高性能、低功耗、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也将逐渐崭露头角。

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安全、隐私保护、人工智能伦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和法律法规建设来应对这些挑战。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外存速度慢但容量大。

用于将数据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硬件系统组成03编程语言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特定功能,如C 、Java 、Python 等。

01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基础服务,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02应用软件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软件系统分类及功能操作系统简介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北理工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解答

北理工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解答

*1
32000 *
2
15000
*
2
8000
*
2)
*
(
40
1 *106
)
3.875*103秒
21
1-11 假设在一台40MHz处理机上运营200,000条指令旳目旳代码,程序主要
由四种指令构成。根据程序跟踪试验成果,已知指令混合比和每种指令所 需旳指令数如下:
指令类型
CPI
指令混合比
算术和逻辑
1
6
第1章 基础知识
仿真
用一种机器(A)旳微程序直接解 释 实 现 另 一 种 机 器 ( B) 旳 指 令 系 统,从而实现软件移植旳措施
被仿真旳机器称为目旳机,进行 仿真旳机器称为宿主机,解释微 程序机器称为仿真微程序
7
第1章 基础知识
并行性
指能够同步进行运算或操作旳特 征,它有两重含义:
40
第2章
(1)最优Huffman H=- ∑Pi×log2Pi
=0.25×2+0.20×2.322+0.15×2.737+ ……
=2.96
41
I10
I9
I8
I7
I6
I5
I4
I3
I2
0.02
0.03
0.04
0.05
0.08
0.08
0.10
0.15
0.20
1
1 0
0
0.05
0.09
1
0
1
0
0.17
原来存在旳事物或属性,从某个角 度看却好象不存在
软件兼容
程序能够不加修改地运营在各档机 器上,区别仅在于运营时间不同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

(一)Word1、新建样式:格式-样式和格式-新样式第一段为一栏,第二段为两栏:在第二段之前插入分节符(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为连续。

然后设置分栏(格式-分栏)2、插入脚注和尾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3、文档保护:(1)工具|选项|安全性:输入打开文件修改文件的密码(2)工具|保护文档|选择“仅允许在文档中进行此类编辑”|选择“填写窗体”|启动强制保护(3)工具|保护文档|选择“限制对选定的样式进行设置格式”|选择“设置”(去掉标题1)|启动强制保护4、名片制作向导:文件-新建文档-本机上的模板-其它文档5、边框和底纹:选择表格,鼠标右键,选择表格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6、标题行重复:选择标题行,打开“表格”菜单->标题行重复7、表格排序:选择表格,打开“表格”菜单->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主要关键字为语文,次要关键字为数学,第三关键字为英语。

都为降序8、个性化课表:选择几个单元格,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合并单元格选择一列,鼠标右键,插入一列选择几个单元格文本,打开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设置边框和底纹选择表格,打开表格菜单->自动套用表格格式->选择简明型19、公式应用: 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中,打开表格菜单->公式10、绘制斜线表头:选择表格,打开表格菜单->绘制斜线表头11、文本转换为表格: 选择文本,打开表格菜单->转换->从文本转化为表格12、插入剪贴画:选择插入菜单->图片->剪贴画,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问号”13、繁体字:(1)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2)单击工具栏繁体按钮14、中文版式:格式-中文版式15、断字和拼写检查: 格式-段落-中文版式:允许西文在单词中间分行鼠标右键单词,打开菜单进行拼写检查或者工具-语言-同义字库16、字体嵌入文档中:工具-选项-保存:嵌入truetype字体17、插入数学公式:插入菜单->对象->microsoft公式,打开公式编辑器18、水印效果:格式->背景->水印->文字水印19、插入文本框:(一)选择菜单“插入”→“文本框”命令,在级联菜单中选择“横排”或“竖排”,此时鼠标形状变成“+”形,按住鼠标左键在文档窗口中拖动绘制即可(2)单击“绘图”(视图-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按钮,在文档中拖动鼠标,也可插入一个空的横排文本框;插入竖排的文本框只要单击【竖排文本框】按钮20、设置文本框格式:文本框里的文本可以对待象普通文本那样设置格式21、设置文本框边框和底纹:鼠标右键文本框对象,打开快捷菜单,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设置边框为红色线条,底纹为纹理22、设置艺术字环绕效果:鼠标选择“艺术字”对象,打开快捷菜单,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选择“版式”标签,设置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概述1.1.1 计算机的发展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物理学家莫克利(John Mauchly)和其它工程技术人员一起,首次使用电子管(真空管)作为主要元件,于1946年2月15日组装成功并投入运行的,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其正式的名称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

⑵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945年,冯·诺依曼提出的,是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现代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但仍遵循着这个原理。

基本思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达指令和数据;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主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读出指令并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⑶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划分依据:开关逻辑部件的类型第一代(1946~1958)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元件为电子管,软件主要使用机器语言并开始使用符号语言,主要应用领域为军事和科研的数值计算。

代表机型有EDV AC(1951)、IBM 701等。

第二代(1958~1964)使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软件开始使用操作系统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应用领域开始转向以数据处理和工业自动控制。

代表机型IBM 7000系列以及PDP~5等。

第三代(1964~1971)逻辑元件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所使用的软件中的操作系统有进一步发展且出现了多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领域。

代表机型IBM 360、和IBM 370 和NOV A系列。

第四代(1971年以后)计算机全面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数百万次甚至几亿次,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为主存储器,软件方面发展了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其应用遍及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并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_实验七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_实验七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_实验七实验报告表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些关键概念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我们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操作系统_____,实验所用到的软件包括_____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内容1、了解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内存和外存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虚拟内存的概念和配置方法。

3、研究磁盘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和扫描算法(SCAN)等。

(二)实验步骤1、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探究打开计算机系统,观察内存和高速缓存的参数设置。

运行一些特定的程序,观察数据在不同存储层次之间的传输和处理过程。

记录不同存储层次的访问速度和容量等参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2、虚拟内存的配置与观察进入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查找虚拟内存的相关选项。

更改虚拟内存的大小和位置设置,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使用性能监测工具,收集虚拟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如页面交换频率、内存占用率等。

3、磁盘调度算法的模拟与比较编写磁盘调度算法的模拟程序,实现FCFS、SSTF 和SCAN 算法。

输入一系列磁盘访问请求,运行不同的算法,记录磁盘臂的移动距离和平均寻道时间。

对不同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它们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高速缓存的访问速度极快,但容量较小;内存的访问速度次之,容量较大;外存的访问速度最慢,但容量最大。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会根据其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在不同存储层次之间自动迁移,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虚拟内存的配置当虚拟内存设置较小时,系统容易出现内存不足的错误,导致程序运行缓慢或崩溃;当虚拟内存设置过大时,会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并且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1.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都是以______形式进行的。

A、十进制码B、二进制码C、八进制码D、十六进制码2.二进制数011111转换为十进制整数是______。

A、64B、63C、32D、313.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由CPU、______构成。

A、RAB、RAM、ROM和硬盘C、RAM和ROMD、硬盘和显示器4.关于用[插入表格]命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插入表格只能是2行3列B、插入表格能够套用格式C、插入表格不能调整列宽D、插入表格可自定义表格的行、列数5.十进制数10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_____。

A、01101001B、01100101C、01100111D、011001106. 在下列设备中,______不能作为微机的输出设备。

A、打印机B、显示器C、鼠标器D、绘图仪7.已知字符A的ASCII码是01000001B,字符D的ASCII码是______。

A、01000011BB、01000100BC、01000010BD、01000111B8. 1MB的准确数量是______。

A、1024×1024WordsB、1024×1024BytesC、1000×1000BytesD、1000×1000Words9. 下列存储器中,属于外部存储器的是______。

A、ROMB、RAMC、CacheD、硬盘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主机和外部设备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11. 用MIPS为单位来衡量计算机的性能,它指的是计算机的______。

A、传输速率B、存储器容量C、字长D、运算速度12. 存储一个48×48点的汉字字形码,需要______字节。

A、72B、256C、288D、51213. 下列存储器中,CPU能直接访问的是______。

A、硬盘存储器B、CD-ROMC、内存储器D、软盘存储器14. 在外部设备中,扫描仪属于______。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该教材是一本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及其应用的教材。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 2010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因特网基础与应用、网页制作、数据库应用技术、常用工具软件。每章都配 有适量的习题。
成书过程
成书过程
该教材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 该教材由刘云翔、刘胤杰主编,郭文宏、黄春华、马英、朱栩、柏海芸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院校 同仁的支持,他们为该教材提供了修改意见。 2013年9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7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概述、数制、计算机软/硬件以及WindowsXP/7操 作等。第2章介绍Office2010应用,包括文稿编辑软件MicrosoftWord、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Excel、文稿演 示软件MicrosoftPowerPoint。第3章介绍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图像处理、动画制作、 音频处理等。第4章介绍因特网基础与应用,包括因特网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等。第5章介绍网页制作,包括网页 基础、Dreamweaver初步、网页设计初步以及网页设计进阶等。第6章介绍数据库应用技术。第7章介绍常用工具 软件。
该教材课时安排建议选择54~72学时,理论与上机操作的比例为1∶1,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 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章节的顺序和筛选某些内容进行讲解。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云翔,男,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数据 挖掘、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
谢谢观看
教材目录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理工《计算机应用基础》FAQ(七)
第七章多媒体导论与PowerPoint
一、简述演示文稿创建的几种方式。

参考答案:
1、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
2、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建立:
3、根据模板建立
4、建立空白演示文稿
二、在PowerPoint中,幻灯片放映的方式有几种?
参考答案:
手工播放
自己观看
自动播放
旁白选择
动画选择
三、简述控制幻灯片外观的方式。

参考答案:
控制幻灯片外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母板、配色方案和设计模板。

母板是用来控制所有幻灯片上对对象的风格、格式、位置、配色、背景、动画效果等。

配色方案提供有一组预设颜色。

各种颜色都有特定的用途,可以控制背景,文本和线条、阴影、标题文本、填充、强调文字、超级链接等。

它提供了8种颜色,可用于设置演示文稿的主要对象的颜色,例如文本、编辑,强调文字所用的颜色等。

方案中的颜色都会自动用于幻灯片上的不同部件。

设计模板包含配色方案、自定义格式幻灯片和标题母板,以及可以生成特殊外观的字体样式。

四、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并编辑组织结构图?
参考答案:
PowerPoint提供有组织结构图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快捷、简单地绘制出各种组织结构图。

在组织结构图窗口中,通过组织结构图的菜单栏和工具栏,可以进行各种编辑操作。

组织结构图可以单独存放于文件中。

执行“//插入//图片//组织结构图”即可。

组织结构图编辑操作如下:
切换到要插入组织结构图的幻灯片
执行“//插入//图片//组织结构图”,弹出“组织结构图”制作窗口
选择所需按钮,绘制所需结构图
单击“输入文本”按钮,输入文字
选择“图框”菜单,进行格式化处理
选择“文本”菜单,进行文字格式化处理
选择“线条”进行线条格式化处理
选择“图表”可以设置背景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