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

合集下载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2013)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2013)
.
四、方法与步骤
(三)拔节期以后幼穗观察
用手摸清各节部位并估计幼穗位置,然后剪去基部及 幼穗上方2cm以上的叶片将叶鞘由外向内一层层剥去,每 一层可由叶鞘基部用针挑开,然后轻轻拉掉。剥幼叶时尽 可能连叶鞘一起剥落。剥出幼穗可直接用放大镜观察,为 了清晰观察其小花各部分构造,可用解剖针挑取一个小穗, 置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后发育成颖片。护

颖原基分化期经历

时间较短促。


.
二、内容说明
Ⅴ.
Ⅴ.小花原基分化期
小花原基分化先从
幼穗中部,然后向上向 下相继分化。在一个小 穗内分化顺序是:第一
期 小

朵小花,第二朵小花,

第三朵小花……每一朵

小花分化顺序是:外稃、

内稃、浆片、雄蕊和雌

蕊。此时植株基部第二
节开始伸长,南疆地区
同侧相邻原基重叠(下位小穗顶部遮住上位小穗基部)。 苞叶原基明显退化,二棱期转而不明显,至二棱末期,幼穗 二列性十分明显,此时基部第一节间明显伸长。
.

二、内容说明
Ⅳ.护颖原基分化期
幼穗中部两侧
小穗原基已分化结
束,顶端小穗原基
逐渐分化,此时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穗小穗数基本定型。

中部小穗基部形成

两个碗状突起,最
Ⅰ.伸长期 茎生长锥伸长,长度大于宽度, 呈透明光滑的圆锥形。生殖器官 分化开始,但节间仍未伸长。北 疆强冬性小麦返春不久幼穗进入 伸长期,春小麦一般提前在三叶 前后。
.
Ⅰ伸长期
二、内容说明
Ⅱ.单棱期(穗轴原基分化期) 生长锥迅速伸长,生长锥的基

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1

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1

目录实验一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 (1)实验二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5)实验三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 (9)实验四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 (15)实验五玉米穗分化过程的观察 (18)实验六玉米成熟期估产和室内考种 (21)实验七水稻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24)实验八高粱和粟类作物类型的识别 (28)实验九甘薯、马铃薯的形态及块根、块茎内部构造的观察 (34)实验十食用豆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39)实验十一大豆品种类型的识别 (41)实验十二棉花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 (43)实验十三花生形态的观察及类型的识别 (48)实验十四油菜形态的观察和类型的识别 (52)实验十五芝麻形态的观察及亚种类型的识别 (55)实验十六6种麻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58)附录Ⅰ选修实验目录 (65)Ⅱ插图来源说明 (66)实验一 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一、目的要求(一)认识禾谷类作物的一般形态特征;(二)掌握禾谷类作物的种子(籽实)、幼苗、花序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及用具(一)材料: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粟)和水稻的种子、新鲜幼苗、花序(成熟或液浸的穗子)。

(二)用具:解剖器、手持扩大镜以及籽实、幼苗和花序的挂图。

三、内容和方法禾谷类作物即禾本科的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的种类很多,但在我国北方,一般指禾本科(Gramineae )中8个主要的属,即小麦属(Triticum )、大麦属(Hordeum )、黑麦属(Secale )、燕麦属(Avena )、玉米属(Zea )、高粱属(Sorghum )、狗尾草属(Setaria )和稻属(Oryza )。

每个属中又分为若干种,种内又分为若干亚种、变种及品种。

因此,它们种类繁多,但在形态特征和发育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为便于研究起见,把它们分为2大类。

这2类禾谷类作物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经济性状上又都彼此不同。

第一类禾谷类作物(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

小麦幼穗分化进程观察

小麦幼穗分化进程观察
第五讲 小麦幼穗分化进程观察
在禾谷类作物生长发育中,习惯将未伸 出叶鞘的穗称为幼穗。幼穗是由生长锥 在完成茎叶分化之后分化而成,是穗的 初始状态。了解穗的结构、穗形成规律 及其与外界条件的关系,是研究品种特 征特性、正确运用栽培措施、挖掘穗部 增产潜力的重要依据。
一、实践操作
1、观察穗的解剖结构:小麦的穗可分为穗轴和小 穗两个部分。穗轴由节片组成,每节着生一枚小 穗。小穗由两枚颖片(护颖)、小穗轴和若干小花 组成。小麦的花见本章第1节。 2、穗的分化与形成:穗的分化形成经历9个时期。 O.茎叶原基分化期(未伸长期):茎生长锥未伸长, 基部宽大于高,呈半圆形,在基部陆续分化出新 的叶原基,未开始穗的分化,属营养生长时期。 Ⅰ.伸长期:生长锥伸长,高大于宽,标志着由茎 叶原基分化开始向穗分化过渡。
二、注意事项
1、准备好分期播种的小麦植株材料,小麦穗 分化挂图或幻灯片,解剖镜、显微镜、解剖针、 剪刀、镊子、醋酸洋红等。 2、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北京地 区从开始(返青期)到结束(抽穗期)约经历2个 月。幼穗分化的各个时期对应着不同的叶龄。 3、材料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提供的材料,按叶龄大小顺序排好,并 逐一记载各苗的主茎叶龄,以备观察生长锥用。
Ⅵ.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此期特点为外稃内侧 组织几乎同时分化出内稃和雌雄蕊原基。从侧 面看,初形成的内稃原基为一顶端略尖的突起, 与外稃原基相对,3枚球形突起的雄蕊原基鼎 立于内外稃原基之间,3枚雄蕊原基之间为雌 蕊原基(初期不易分辨)。
Ⅶ.药隔分化期:雄蕊原基体积进一步增大, 在每个雄蕊原基的中部自顶向下出现微凹纵沟。 之后,进一步分为四个花粉囊。雌蕊原基顶部 也凹陷,逐渐分化出两枚柱头原基,以后继续 生长形成羽状柱头。有芒品种此期也沿外稃中 脉伸长形成芒原基。

小麦幼穗分化图

小麦幼穗分化图

小麦幼穗分化图
————————————————————————————————作者:————————————————————————————————日期:
2
3 / 3
小麦幼穗分化图(挑旗前)
因本次实习安排时间偏晚了一点,小麦已到了拔节后期,但还不到挑旗(孕穗)期,旗叶虽已展开,但旗叶与顶2叶的叶耳距多在1cm
左右, 每个小穗已分化出2-3个小花,小花亦可看到明显的3枚雄蕊和雌蕊,雌蕊花柱顶端凹陷,单还没形成羽状柱头。

幼穗分化处于药隔分化期与四分体形成期之间,生育时期可记为接近挑旗。

因多数同学未看到分化图片,幼穗分化图可参照下图画出小穗、小花分化图,植株形态图可参照下图或教案中与四分体形成对应的植株形态图,但旗叶要适当小一点,顶端节间要短一些。

起身期穗分化图可用单棱期或二棱期图。

【精品】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16

【精品】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16

目录实验一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 (1)实验二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5)实验三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 (9)实验四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 (15)实验五玉米穗分化过程的观察 (18)实验六玉米成熟期估产和室内考种 (21)实验七水稻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24)实验八高粱和粟类作物类型的识别 (28)实验九甘薯、马铃薯的形态及块根、块茎内部构造的观察 (34)实验十食用豆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39)实验十一大豆品种类型的识别 (41)实验十二棉花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 (43)实验十三花生形态的观察及类型的识别 (48)实验十四油菜形态的观察和类型的识别 (52)实验十五芝麻形态的观察及亚种类型的识别 (55)实验十六6种麻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58)附录Ⅰ选修实验目录 (65)Ⅱ插图来源说明 (66)实验一 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一、目的要求(一)认识禾谷类作物的一般形态特征;(二)掌握禾谷类作物的种子(籽实)、幼苗、花序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及用具(一)材料: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粟)和水稻的种子、新鲜幼苗、花序(成熟或液浸的穗子)。

(二)用具:解剖器、手持扩大镜以及籽实、幼苗和花序的挂图。

三、内容和方法禾谷类作物即禾本科的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的种类很多,但在我国北方,一般指禾本科(Gramineae )中8个主要的属,即小麦属(Triticum )、大麦属(Hordeum )、黑麦属(Secale )、燕麦属(Avena )、玉米属(Zea )、高粱属(Sorghum )、狗尾草属(Setaria )和稻属(Oryza )。

每个属中又分为若干种,种内又分为若干亚种、变种及品种。

因此,它们种类繁多,但在形态特征和发育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为便于研究起见,把它们分为2大类。

这2类禾谷类作物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经济性状上又都彼此不同。

第一类禾谷类作物(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

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

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

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观察小麦幼穗分化的方法,了解小麦穗的分化形成过程;2、掌握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3、明确幼穗各分化时期和植株外部形态间的对应关系。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1、材料:不同叶龄的麦苗。

2、用具:剪刀、解剖针、放大镜、双目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内容(一)小麦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Ⅰ.伸长期生长锥伸长,高大于宽,透明光滑,略呈锥状,这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Ⅱ.单棱期[穗轴(节片)分化期] 生长锥伸长到一定程度,基部由下而上出现环状苞叶原基(呈单棱状)。

苞叶原基出现后不久受到抑制,呈半环状,并逐渐消失。

两苞叶原基之间即为穗轴原始节片。

Ⅲ.二棱期(小穗原基形成期) 当分化出8~9个苞叶原基时,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

由于小穗原基出现后,在解剖镜下可以观察到苞叶原基和小穗原基两种棱形突起,故称为二棱期。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根据两种棱的形态变化,二棱期又可分为二棱前期、二棱中期、二棱末期3个时期。

Ⅳ.护颖原基分化期二棱末期后不久,在穗中部最先形成的3~4个小穗原基基部两侧各分化出一浅裂片突起,即护颖原基突起(线状裂片)。

该突起将来发育成护颖,两线状裂片之间的组织发育成小穗轴和各小花。

Ⅴ.小花分化期在中部最先分化形成的小穗的下位护颖内侧,分化出第1朵花的外稃原基(棱状突起);继而很快在上位护颖内侧分化出第2朵花的外稃原基。

在同一小穗内,小花原基的分化呈向顶式,在整个幼穗上,则先从中部小穗开始,然后渐及上、下各小穗。

Ⅵ.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当中部小穗的第4朵小花出现时,其基部第1朵小花的外稃内侧(上方)几乎同时分化出内稃和雌雄蕊原基(先分化出3个半圆球形的雄蕊原基,稍后分化出1个顶端稍平的圆形雌蕊原基)。

雌蕊原基居中,3个雄蕊原基鼎立于其周围(内、外稃之间)。

鳞片突起与内稃原基同时出现。

Ⅶ.药隔形成期当中部小穗第3朵小花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其第1朵小花的雄蕊原基沿体积进一步增大,中部自顶向下出现微凹纵沟,而后逐渐形成药隔及4个花粉囊。

小麦生长的实验报告

小麦生长的实验报告

小麦生长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 盆栽- 肥料- 水- 录像设备2.2 实验方法1. 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盆栽中。

2. 在撒种后,适量施肥。

3. 每天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使用录像设备每天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

3.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3.1 第一天观察(播种)![第一天观察](day1.jpg)在第一天播种后,土壤表面可见散落的小麦种子。

整个盆栽看起来干燥,没有明显发芽的迹象。

3.2 第三天观察(发芽)![第三天观察](day3.jpg)第三天,小麦种子开始发芽。

一些种子已经从土壤中冒出。

发芽的小麦幼苗看起来纤细,叶片尚未展开。

3.3 第五天观察(生长)![第五天观察](day5.jpg)第五天,小麦幼苗逐渐长高。

叶片开始展开,颜色呈现出淡绿色。

整个盆栽中的小麦幼苗数量也有所增加。

3.4 第七天观察(叶片完全展开)![第七天观察](day7.jpg)第七天,小麦幼苗生长势头迅猛,叶片完全展开,色泽鲜绿。

盆栽中的小麦幼苗茂密生长,整体给人一种旺盛生命力的感觉。

3.5 第十天观察(抽穗)![第十天观察](day10.jpg)第十天,小麦幼苗开始抽穗。

盆栽中的小麦植株变得更加高大,顶部形成了穗状的花序。

小麦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3.6 第十五天观察(结实)![第十五天观察](day15.jpg)第十五天,小麦已经结实。

小麦穗上的颗粒变得饱满,呈现出金黄色。

整个小麦植株开始逐渐显露出成熟的样子。

4.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小麦的生长过程。

从播种到结实,小麦经历了发芽、生长、抽穗等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小麦的状态和外观都有明显的变化。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资料1. [《小麦生长与发育的分类及描述》](2. [《小麦栽培学》](。

小麦幼穗分化图

小麦幼穗分化图

小麦幼穗分化图(挑旗前)
因本次实习安排时间偏晚了一点,小麦已到了拔节后期,但还不到挑旗(孕穗)期,旗叶虽已展开,但旗叶与顶2叶的叶耳距多在1cm左右,每个小穗已分化出2-3个小花,小花亦可看到明显的3枚雄蕊和雌蕊,雌蕊花柱顶端凹陷,单还没形成羽状柱头。

幼穗分化处于药隔分化期与四分体形成期之间,生育时期可记为接近挑旗。

因多数同学未看到分化图片,幼穗分化图可参照下图画出小穗、小花分化图,植株形态图可参照下图或教案中与四分体形成对应的植株形态图,但旗叶要适当小一点,顶端节间要短一些。

起身期穗分化图可用单棱期或二棱期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Ⅷ.四分体形成期形成药隔的花药进一步发育,花粉囊(小孢子囊)内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
(二)小麦幼穗分化各时期与生育时期、主茎叶龄、节间的关系。
幼穗分化时期
伸长期
单棱期生育5.0
5.5节间
2二棱初期
二棱中期
二棱末期
护颖原基分化期
小花原始体分化期越冬期
1、观察小麦幼穗分化均以主茎为分析对象,如提供材料不完备,也
3可以用同株上下不同分蘖进行观察,以弥补缺位现象。
2、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检视时,要从幼穗的正面、侧面、基部、中部、上部等各部位进行观察,才能全面掌握幼穗分化的变化。
3、观察四分体时,要选取稍微带黄绿色的花药作材料。用镊子将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捣碎,再用醋酸洋红染色后,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比较。
2、拔节以后幼穗的观察
用手摸清各界部位并估计幼穗位置,然后剪去基部及幼穗上方2cm以上的叶片,将叶鞘由外向内一层层剥去,每一层可由叶鞘基部用针挑开,然后轻轻拉掉。剥幼叶时尽可能连叶鞘一起剥落。剥出幼穗可直接用放大镜观察,为了清晰观察其小花各部分构造,可用解剖针挑取一个小穗,置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五、注意事项
越冬期
返青期
起身期
拔节期5.8
8.0~9.0
10.0
10.0~13.0第一节间开始伸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第三节间开始伸长第四节间开始伸长第五节间开始露头雌雄蕊原始体分化期拔节期
药隔形成期
四分体形成期拔节~挑旗期13.0
挑旗期叶片全部抽出
四、实验步骤
1、拔节前幼穗的观察
此时幼苗较小,幼穗剥去时应特别细心。麦苗要留住分蘖和根以供把持,将最外面两片叶撕下。剥去幼穗时,要先将解剖针在叶鞘基部刺入,而后向上撕裂叶片,用手将基部叶片剥干净,剥心叶时,解剖针应从基叶两侧刺入,剥至生长锥暴露清晰,然后用放大镜或低倍镜观察。
Ⅳ.护颖原基分化期二棱末期后不久,在穗中部最先形成的3~4个
1小穗原基基部两侧各分化出一浅裂片突起,即护颖原基突起(线状裂片)。该突起将来发育成护颖,两线状裂片之间的组织发育成小穗轴和各小花。
Ⅴ.小花分化期在中部最先分化形成的小穗的下位护颖内侧,分化出第1朵花的外稃原基(棱状突起);继而很快在上位护颖内侧分化出第2朵花的外稃原基。在同一小穗内,小花原基的分化呈向顶式,在整个幼穗上,则先从中部小穗开始,然后渐及上、下各小穗。
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小麦幼穗分化的方法,了解小麦穗的分化形成过程;2、掌握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3、明确幼穗各分化时期和植株外部形态间的对应关系。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材料:不同叶龄的麦苗。
2、用具:剪刀、解剖针、放大镜、双目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内容
(一)小麦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Ⅰ.伸长期生长锥伸长,高大于宽,透明光滑,略呈锥状,这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Ⅱ.单棱期[穗轴(节片)分化期]生长锥伸长到一定程度,基部由下而上出现环状苞叶原基(呈单棱状)。苞叶原基出现后不久受到抑制,呈半环状,并逐渐消失。两苞叶原基之间即为穗轴原始节片。
Ⅲ.二棱期(小穗原基形成期)当分化出8~9个苞叶原基时,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由于小穗原基出现后,在解剖镜下可以观察到苞叶原基和小穗原基两种棱形突起,故称为二棱期。此期持续时间较长,根据两种棱的形态变化,二棱期又可分为二棱前期、二棱中期、二棱末期3个时期。
Ⅵ.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当中部小穗的第4朵小花出现时,其基部第1朵小花的外稃内侧(上方)几乎同时分化出内稃和雌雄蕊原基(先分化出3个半圆球形的雄蕊原基,稍后分化出1个顶端稍平的圆形雌蕊原基)。雌蕊原基居中,3个雄蕊原基鼎立于其周围(内、外稃之间)。鳞片突起与内稃原基同时出现。
Ⅶ.药隔形成期当中部小穗第3朵小花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其第1朵小花的雄蕊原基沿体积进一步增大,中部自顶向下出现微凹纵沟,而后逐渐形成药隔及4个花粉囊。同时,雌蕊原基顶部也凹陷,分化出2个柱头原基突起,继而形成羽状柱头。
六、作业
绘制一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幼穗分化图像,并注明名称。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