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仪器分析考试卷A-----考前必看
仪器分析考试试卷精品.doc

求: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相对保留值吃|;两峰的分离度R;若将两峰完全分离,柱长 应该是多少?
仪器分析考试试卷答案
考题请点击此处
一、填空题
1.吸光度 波长 不变 不同
2.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五、计算题(1、2题7分,3题10分,共24分)
1.某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R侦=280nm,光线通过该化合物的1.OX 10-Jmol/L
溶液时,透射比为50%(用2cm吸收池),求该化合物称取两份0.500g金矿试样,经适当溶解后,向其中的一份试样加入ImL浓度为
⑴
⑵
⑶
⑷
⑸
(1)向高波数方向移动(2)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3)不移动(4)稍有振动
6.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的原因
(1)分了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4)分子外层电了的能级跃迁
7.C12分了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1) 0(2) 1(3) 2(4) 3
来确定。
7.柱温提高虽有利于提高柱效能,但严重地使柱的 变差,致使柱的 下降。
8.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减小纵向分了扩散使色谱峰展宽程度,一般应采用
为流动相,适当增加 和控制较低的 等措施。
9.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与吸光溶液的浓度遵从的关系式为
10.在原了吸收光谱中,谱线变宽的基木因素是:
3.锐线原子 背景 连续 原子
4.多普勒(热变宽);劳伦茨(压力或碰撞);
所以 吸收可以忽略。
4.影响谱线半宽度的诸因素中,对于温度在1000-3000K,外界气体压力约为
环境监测仪器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仪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A 气相色谱仪B 分光光度计C 颗粒物监测仪D 离子色谱仪2、水质监测中,用于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的仪器是()A 溶解氧测定仪B COD 快速测定仪C 电导率仪D 浊度计3、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象参数测量仪器?()A 风速仪B 雨量计C 辐射计D 电子天平4、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时,常用的仪器是()A 原子吸收光谱仪B 红外分光光度计C 荧光分光光度计D 气质联用仪5、噪声监测中,测量等效连续声级的仪器是()A 声级计B 频谱分析仪C 示波器D 万用表6、用于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仪器是()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红外气体分析仪C 原子荧光光谱仪D 原子发射光谱仪7、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于测量水中的氨氮含量?()A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B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 离子选择电极法D 以上均可8、监测水质中的总磷含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是()A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B 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C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D 以上都不是9、在环境监测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B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C 原子荧光光度计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10、测量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时,常用的方法是()A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环境监测仪器的准确性通常用_____和_____来表示。
2、常见的水质采样器有_____、_____和_____。
3、大气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4、测量土壤酸碱度时,常用的仪器是_____。
5、噪声监测中,A 声级的单位是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简述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气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保留值(B)峰面积(C)分离度(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D)峰面积(B)保留体积(C)半峰宽(A)保留时间。
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其效果最好?(A)H2(B)He(C)Ar(D)N2.4.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A)H2(B)He(C)Ar(D)N2.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D)的差别。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D)化学稳定性原则。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C)保留时间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A)内标法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A)分离度。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D)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B)变宽。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1.在一定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轻的先流出色谱柱,重的后流出色谱柱。
2.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归一化法的最主要要求是仪器响应与物质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非极性物质通常使用非极性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照沸点顺序分离,沸点较低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沸点较高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4.在一定的测量温度下,使用非极性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沸点较低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沸点较高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A)与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测定是酸雨调查最重要的项目。
2.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分为、。
3.用原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
4.在一条采样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米时,只在水面米处设一个采样点。
5.水体的真色是指除去后水的颜色。
6.优级纯试剂标签的颜色为。
7.一般分析中的误差是指。
8.地下水的水质比较稳定,一般采集水样,即能有较好的代表性。
9.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
10.由于底质(沉淀物)比较稳定,一般每年在期采样1次。
11.当河流断面宽度在100~1000米时,监测断面上应设条采样垂线。
12.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分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
13.水质监测可分为、两种。
14.一条理想的标准曲线,对其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的要求是。
15.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变化范围是。
16.溶剂萃取法是基于物质在不同的溶剂相中不同,而达到组分的富集与分离。
17.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因渗漏可能造成带状污染,此时地下水样的采集宜用设置监测井。
二.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A、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2.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B、进行定量分析C、分离混合物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测定3.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
A、普通电热蒸馏水B、全玻二次蒸馏水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D、已被固定的测氨氮废水4.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吸收管气样入口应是()。
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可以D、随便哪一个导管口5.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
A、24小时B、48小时C、72小时D、96小时6.采集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套一、选择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 a>b>c (2) c>b>a (3)b>a>c (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8. 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14. 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1.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环境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一、二

环境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一三、简答题(40分,每题5分)(1)原子发射光谱;ICP光源。
多个金属离子分析。
(2)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
有机物分离分析,热稳定易挥发的用气相色谱,热不稳定难挥发的用高效液相色谱。
2、为什么高效液相色谱比气相色谱应用范围广?气相色谱分析样品必须气化,只能分析热稳定易挥发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在室温分析样品,热稳定易挥发的物质与热不稳定难挥发的物质都可分析。
3、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色谱柱,用组分A和B为试样测得该柱理论塔版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此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不正确,理论塔版数表示柱效,而色谱分离两物质的必要条件是两物质性质上有差异,即必须考虑选择性,选择因子要大于1。
4、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与库仑滴定法在分析原理上有什么不同?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控制电位电解被测物质,根据消耗的电量计算被测物质含量。
库仑滴定法:控制电流电解产生滴定剂,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根据消耗的电量及滴定剂与被测物质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被测物质含量。
5、简述半波电位的定义及可能的应用。
半波电位的定义: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可能的应用:定性分析;判断干扰;确定记录电压范围。
6、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响应斜率;线性范围;检测限;电位选择系数;响应时间。
7、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内标元素的选择要注意什么?内标元素与被测元素蒸发温度相近;内标元素与被测元素含量相近;样品中不含内标元素。
8、影响原子谱线宽度的因素有哪些?自然宽度;热变宽;压力变宽(碰撞变宽);自吸变宽。
环境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二三、简答题(40分,每题5分)1、原子发射光谱一般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原因是什么?1、I=aCb a与试样的蒸发、激发以及组成有关。
b与试样的含量、谱线的自吸有关。
实际操作中,a与b很难控制为常数,因此不用谱线的绝对强度来定量而用内标法。
仪器分析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类型: A 2011年 11 月 29 日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使用说明
1、卷面考试除了试题标准答案还应有较详细的评分标准,如简答题、论述题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应写出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非卷面考试也应该参照卷面考试编写评分标准;
2、第一页填写要求
(1)试卷类型:填写试卷(试题)的类型,如:A、B、C等,应与试卷(试题)、试题审批登记表中的试卷类型相对应;;
(2)日期:为出题时间,填写在右上角;
(3)课程名称:请务必按照执行计划填写标准课程名称全称;
(4)使用专业、命题教师、教研室等栏目应填写准确、完整;
3、每页的底部须填写分页码及总页码,如“第X页共X页”;
4、每页设置了固定的版面大小,当一页内容已满请换至下一页打印,以免版面变形或有文字打印不出;
5、本模版仅设置了4页,如总页数超过4页请自行复制添加,打印时按实际页数设置打印页码范围。
环境监测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环境监测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94小题.每题1.0分,共94.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某底泥的风干样重为4.00g,烘干后重3.80g,其样品中水分含量(烘干基)为百分之( )。
A 5.26B 7.50C 5.48D 7.20【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4-3.8)/3.8×100%。
第2题在水样中加入(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B NaOHC CHCl3D HNO3【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3题SO2采样时最好选用( )作为采样管。
A 气泡吸收管B 多孔筛板吸收管C 冲击式吸收管D 滤性材料过滤夹【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对测定重金属的水样最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
A 现场加入醋酸锌和氢氧化钠,并在2~5℃情况下保存B 现场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冷暗处保存C 加硝酸调pH=1~2D 加HCl调pH≤2【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防止金属沉淀。
第5题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用得较普遍的浓缩试样的方法是( )。
A 萃取B 离子交换C 蒸发D 沉淀【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6题准确度是指( )的差值。
A 测量值-真值B 测量值-测量均值C (测量值-真值)/真值D 最大测量值-最小测量值【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准确度:某单次重复测定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第7题《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 )。
A 任何一次瞬时浓度B 任何一小时浓度平均值C 8h浓度平均值D 24h浓度平均值【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处理设施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试题A卷
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课程名称环境仪器分析使用专业环境科学 09级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光谱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涉及到()。
A 试样通常需要预处理以消除干扰组分
B 光电效应
C 复杂组分的分离和两相分配
D 辐射光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的跃迁
2. ICP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
A 气体燃烧
B 气体放电
C 电极放电
D 电火花
3. 原子发射光谱中,与光谱强度无关的因素是()。
A 跃迁能级间的能量差
B 高能级上的原子数
C 跃迁几率
D 蒸发温度
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的干扰。
A 磷酸
B 硫酸
C 镁
D 钾
5.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时,以0.1 mg/L铅的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27,测定20次的标准偏差为0.018,其检出限为()。
A 10 µg/L
B 20 µg/L
C 15 µg/L
D 5µg/L
6.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灵敏度为0.04 mg L-1/1%,当试样质量分数约为0.1%,配制25ml溶液应称取()试样?
A 0.10 g
B 0.015 g
C 0.18 g
D 0.020 g
第1页
注意:填写内容不要超出以上格式,第二页的边距和第一页一样
出题人(签名)__________
室负责人(签名)_________
6.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选用()。
A 化学计量火焰
B 贫燃火焰
C 电火花
D 富燃火焰
7. 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K带是指()。
A n → σ* 跃迁
B 共轭非封闭体系的π→ π*跃迁
C n→π*跃迁
D σ→σ*跃迁
8.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 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
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
D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9.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10.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A 理论塔板数
B 塔板高度
C 分离度
D 死时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吸光物质在()浓度及()厚度时的吸光度,它是表明物质对()的吸收能力。
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石墨炉原子化法测定原子吸收时经历()、()、()和()四个阶段。
3. 紫外吸收光谱中,分子的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能级而且是量子化的。
所以分子具有()能级、()能级和()能级。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共同点都是利用吸收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产生吸收的是(),后者产生吸收的是()。
前者使用的光源是()光源,后者是()光源。
前者的单色器在产生吸收之(),后者的单色器在产生吸收之()。
第2页
5.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有2个:( )和()。
6. 红外光谱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分子()能级及()能级间的跃迁;一般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振动和()振动;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 ~ 1500cm-1的区域称为()区,把1500 ~ 400cm-1的区域称为()区。
7. 在气液色谱中,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根据()原则。
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的性质越相近,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该组分在柱中停留时间越(),流出的越()。
8.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对于亲水固定液采用( )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固定相的极性,成为正相分配色谱,适合于分离()化合物,极性()的组分先出峰,极性()的组分后出峰。
9. 色谱法理论中,分离度是定量描述混合物中相邻两组分在色谱柱中分离情况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受()、()和()三个参数的控制。
10. 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是(),主要分离()的化合物;空间排阻色谱的分离原理是();亲和色谱的分离原理是()。
三、问答题(30分)
1. 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6分)
2. 原子荧光产生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征是什么?(6分)
第3页
3. 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的异同点。
(8分)
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存在哪些干扰类型?如何消除干扰?(10分)
第4页
四、计算题(30分)
-,移入100 ml容量瓶中,1. 称取0.5 g的铜样,溶解后将其中的锰氧化成MnO
4
加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当液层厚度为1.0 cm时,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为51%,已知K(摩尔吸收系数)为2.2 ×103 L mol-1cm-l,试计算铜样中锰的含量分数。
(6分)
2. 用15cm长的ODS柱分离两个组分,已知在试验条件下的柱效为n = 2.84×104m-1。
3. 在一个3 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组分A,B和C三组分,其中C是不被保留组分,它们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 min,17 min,1 min,已知死时间和B组分的峰底宽均为1 min。
(15分)
请计算:
(1)组分A和B的调整保留时间t’
RA 和t’
RB
;
(2)用组分B计算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n
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
有效
;
(3)组分A和B的分配比k
1和k
2
;
(4)组分A和B的相对保留值及分离度;
(5)若使两组份刚好完全分离,所需的最短柱长是多少?
第6页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