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空载上行制动试验结果的判定分析

合集下载

论曳引驱动电梯空载上行制动试验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论曳引驱动电梯空载上行制动试验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2 空载试验结果判定方法
2.1 实施空载试验的前提 实施该试验前应首先考虑电梯的平衡系数,检规要求
电梯平衡系数 k 在 40% ~ 50% 之间,而对重的质量等于轿 厢自重P+k×轿厢额定载荷Q 额,即对重的质量 =(P +kQ 额)。 显然,平衡系数过大或过小都是不符合检规要求的,而且 根据欧拉公式 T 1/T 2 ≤ efa 可知,平衡系数过大或过小会造 成 T1 与 T2 差值较大,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要 用来平衡 T1 与 T2 的差值,从而对空载试验结果产生较大 影响,甚至留下安全隐患,造成设备事故。平衡系数过小, 制停距离会明显缩短甚至接近 0 ;平衡系数过大,制停距 离会明显偏长,甚至会造成轿厢冲顶,并造成人员伤害和 设备的损坏。因此,该试验应在确认平衡系数符合检规要 求的前提下实施,以保证安全。 2.2 空载试验结果的几种可能情况
44 2019.11 设备监理
质量基础 Quality Infrastructure
一般都大于曳引轮直径,很显然,制动器的制动力矩 M 小 等)不小于 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
于空载情况下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矩,肯定也小于重载情 况下的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矩。由能量守恒可推算 1.25 倍 额定载重量的下行制动能力试验时,制动轮的打滑情况会 更严重,制停距离会更长。第三,若考虑可能存在的单边
(1)制动轮打滑,曳引钢丝绳不打滑的情况下。在空 载试验中,同步曳引机偶尔会出现制动轮打滑的情况,甚 至打滑较严重的情况,而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曳引钢丝 绳却几乎不会出现打滑现象。此现象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 问题 :第一,本项试验主要是进行上行紧急制动工况下曳 引力的检验,而非制动器能力试验,若曳引轮打滑而曳引 钢丝绳却不打滑,则很难判断曳引力的符合情况。第二, 为了提供足够的制动力,常见的同步曳引机的制动轮直径

电梯上行制动试验方法

电梯上行制动试验方法

电梯上行制动试验方法电梯上行制动试验方法,这可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呢!先来说说步骤吧。

要进行这个试验,得先把电梯开到最底层。

就像把汽车停到车库最里面的车位一样,得让电梯处于一个起始的稳定状态。

然后呢,让电梯满载或者按照规定的载荷装载。

这就好比人吃饭要吃饱才有力气干活,电梯也得有合适的重量才能进行准确的试验呀。

接着,以正常运行速度让电梯往上运行。

运行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触发制动装置。

这时候就像突然踩了急刹车一样。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

在试验之前,一定要确保电梯的各个部件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可不能带着病就开始试验呀,这就像运动员上场比赛前得确保身体没有伤病一样。

试验过程中,周围不能有无关人员,这是为了保证安全呀,要是有人在旁边晃悠,那多危险,就像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一样愚蠢。

还有,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来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随便乱来就像没有乐谱就乱弹琴一样糟糕。

这个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太关键了。

安全性方面,当触发制动装置的时候,整个电梯必须能够稳稳地停下来,就像飞机降落时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一样让人安心。

如果不能安全停下,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这不是吓人,是真的很危险啊。

稳定性呢,在制动过程中,电梯轿厢不能晃动得太厉害,要是晃得像个喝醉的人一样,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就要求电梯的制动系统和轿厢的连接等各方面都要很稳固,就像盖房子要有坚实的地基一样。

那这个试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是什么呢?应用场景很多呀,新电梯安装的时候肯定要做这个试验,这就像新衣服要先试穿一下看看合不合身一样。

还有电梯进行重大维修或者改造之后,也得做这个试验,确保电梯的性能还是可靠的。

它的优势呢?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及时发现电梯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就像定期体检能发现身体的小毛病一样,能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这多好呀。

咱再说说实际案例吧。

有一个小区的电梯,在进行例行的上行制动试验之前,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当试验的时候,发现电梯制动后轿厢晃动得很厉害。

电梯现场检验中对制动器的检验方法

电梯现场检验中对制动器的检验方法
工 业 技 术
S . 2 — 0 1 3— N O . t O ci en ce an d Tech no l og y n n ov at i on He r a l d

团墨狙圈 一 ■ ■ 瞄 ■ 墨 ■ ■ ● 一 一 l ■
电梯 现 场检 验 中对 制 动器 的 检 验 方法
口 岛 璃 t& r ■ ht 鏖
00 0一CO2. 0, 27 层2 7 1 电梯 监督检 验 和定期 检验 规 则一 曳 电 梯 ,型 号 M AXl 额 定 速 度2 m/ s , 额 定载 重1 0 0 0 k g 。 引与强制 驱 动 电梯 中对 制 动 检验 要 求 站 , 加 速 度 测 试 仪 型号 AE TE 0 3 。 v = 2 i 2 " 1 / s , 和 现场检 验 中遇到 的问题
6 7 4u / 2 =0 . 0 6 7 4 * 2 /2 =1 3 4 8 mm 厢 完 全停 止 。 从抱 闸 动作 至轿 厢完 全 停 止轿 0 . 1上 行制 动时, 最小 平均减 速度 厢 运 行 距离 即为 制 动 距离 。 制 动 距离 包括 两 3
■■■■t &
3 数据 计 算
参 照 电 梯 实 际 安 装 数 据 ,电 梯 缓 冲 器为耗 能型 的, 电梯 基 本 参 数 为广 州 日立


∞ ■ ■ : B B 舞女 ¨ 座 ^t 5 0 ●女埘 应直 ■●
3 ‘ 2
0¨ t童H R
1 t"一 ■ 2 l } i t度 O 自
m m .LZ= 320 m m . 《 规 则 》8 . 1 0 轿 厢 空载 以 正常 运行 速 度 SW K = X W K =30 L j =4 1 0 m m 。 上行时, 切 断 电动 机 与制 动 器 供 电 , 轿厢 应 G B 7 5 8 8 - 2 0 0 3 中规 中规 定 : 缓 冲器可能 当被可靠 制停 , 并且 无 明显变 形 和损 坏 ; 《 规

电梯制动失效分析及检验方法

电梯制动失效分析及检验方法

电梯制动失效分析及检验方法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个地区的高层建筑迅速增加,为了保证高层建筑中居民的居住舒适度,电梯开始慢慢普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电梯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电梯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电梯制动失效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在实际的工作中,电梯出现制动失效的原因进行讨论,并且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检验对策,以避免电梯出现制动失效的发生,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标签:电梯;制动失效;检验方法引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各种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为了方便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应用,电梯开始在生活之中越来越普及,电梯的运行安全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而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关键组件,电梯制动器能否使电梯在各种情况下有效制动直接关系到电梯能否安全运行,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电梯制动失效而造成的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电梯的安全运行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对电梯制动失效的原因与检验对策进行分析对于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电梯制动的工作要求我国大部分电梯制动器应用的是“常闭式”的摩擦型制动器装备,其内部构件有制动弹簧、制动瓦块、制动臂及电磁铁等。

大部分情况下,电梯制动器能安稳、可靠运作。

当电梯设备处于停运状态下时,电梯制动器会自动跳闸,而当电梯启运时,其会即可松闸。

电梯在制动中,通常对性能与电路两方面提出较高要求。

2电梯制动失效原因2.1电梯制动器动力不足在电梯实际开展运转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制动失效的因素,那么一般都是因为电梯制动力不足现象所造成的。

针一般情况下,造成电梯制动器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电梯失电状态下,转动部件往往会出现卡顿的现象,直接造成电梯的制动闸无法合闸,在此种状况影响之下,电梯合闸变会出现缓慢的现象,造成抱闸臂转动不灵敏、不顺畅的现象出现。

电梯定期检验中上行制动试验分析

电梯定期检验中上行制动试验分析
1 上 行 制 动 检 验 目 的 说 明 对 于上行 制 动试 验 , 检 规 对 这 项 的 解读 与提 示 中 指出: 此 项是 进行 上行 紧 急制动 工况 下 曳引力 的检 验 ,
在定 期检验 中做上 行 制 动 试 验 时 , 会 发 现 紧 急 制 动工 况下 经常会 有 曳引轮 和 曳引钢 丝绳 之间发 生滑 移 的情 况发 生 。首先 需要 说 明 的是 , 适 当 的打 滑 是 允许 的Ⅲ c ] 。至 于紧 急制 动 时 钢丝 绳 滑 移 的原 因 , 本 文 用 图 1所示 的模 型来 说 明滑 移现 象 产生 的 原 因 ,A代 表 钢 丝绳 , B代 表 曳引轮 , F 和 F 分别 为钢 丝绳 两 端 的拉 力, F, 为 钢丝绳 和 曳引轮 之 间的摩 擦力 。A 和 B以相 同的速度 在光 滑平 面上 向右运 行 , 当制动 器制 动时 , 相 当于 给 B一 个 向左 的减 速 度 n , 若 减 速 度 a过 大 , F +F 一F 对 A 所产 生 的减速 度 不 等 于 n , 则 A 和 B产 生相 对滑 动 , 即钢丝 绳在 曳引 轮上 滑移 。
述两 方 面 。 2 上 行 制 动 过 程 分 析 2 . 1 钢 丝 绳 滑 移 分 析
收 稿 日期 :2 0 1 6 0 3 2 l ;修 订 日期 :2 0 l 6 — 0 9 一 i 1
2 . 2 制停 减速 度及 距 离计算 以常 用 的 曳 引 比为 2:1的 电梯 系统 ( 如 图 2所 示) 为例进 行分 析 , 减 速度 和制 停距 离 的计 算分 无滑 移 和有 滑移 两种 情况 。 2 . 2 . 1 曳引 轮与钢 丝绳 问无 滑移 曳 引轮 与钢丝 绳 之 间在 紧急 制 动 时无 滑 移 , 则 整 个 系统可 看作 是绕 定轴 转动 的系统 。规 定力矩 方 向逆 时针 为正 。 ( 1 )首 先计算 外 力矩 。对重侧 拉 力为 :

浅析电梯制动检测及安全分析

浅析电梯制动检测及安全分析

39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 业 技 术引言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使用最频繁的最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的制动器是确保电梯正常运行的部件,它的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电梯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能使电梯有效地制停并保证电梯的电动机在没有电源供应的情况下停止转动,电梯是否能够安全地运行和电梯制动器工作状况是否正常也密切相关。

但是作为制动器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的制动力的现场检测测目前还多数采用人为主观判断的力方式或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测试但一般都很难得到比较精确的测试值。

,电梯人员事故伤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就是源于电梯制动器制动力值不当这也从大量事实案例得到了验证,从而导致电梯出现蹲底、溜车、冲顶、停层失控等事故的发生。

1 电梯制动力不够造成事故2009年某居民高层的电梯冲顶。

居民电梯从17层乘梯下楼至一层,当门还没充分个打开时电梯就已经向上溜车,曳引轮碎裂电梯冲顶造成了一名乘客腿骨压缩性骨折,电梯内的玻璃也被震碎并将乘客面部扎伤。

事后发现该电梯带闸运行并且运行中制动器没有完个打开,闸皮和制动轮都磨损严重致使电梯的制动力严重不够使电梯产生了溜车并冲顶。

2010年6月某小区一部电梯发生故障当电梯在停车下人的时候一名成年男子被夹在电梯门中,经事后调查发现是由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违规操作电梯突然滑落导致了这场死亡事故原因的发生,其最主要是电梯制动能力严重不足该单位打磨了电梯制动系统的刹车片发生自动下滑现象所致。

2 制动试验作为制动力试验的方法及评价标准2.1制动力矩的确定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第12.4.2.1款对于电梯应具有的制动能力是这规定的,当轿箱载有125%额定载重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

,轿箱的减速度应在上述情况下不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箱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

第9.8.4款规定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箱自由下落的情况下,渐进式安全钳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应为0.2~1.0g n。

电梯制动试验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电梯制动试验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79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19.06 (上)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第1号修改单和第2号修改单)(以下简称《电梯检规》TSG T7001),以第2版印制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其中增加了对老旧电梯每五年进行一次制动试验的要求,该试验对于评价电梯的安全性能有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涉及电梯整体结构,进行起来流程较多,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处理并总结经验。

1 无机房电梯制动试验观察困难在进行制动试验时,检规要求需要轿厢完全停止,虽然对于电梯的制动距离没有明确要求,并且业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是制动距离对于电梯制动情况的反映有直观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制动距离有一定的了解,其对试验结论的具体关系本文不做过多赘述,笔者建议参考《曳引驱动电梯制动试验中制停距离研究》中的观点。

有机房电梯在进行125%制动试验时,可以通过检验员在机房观察的方法或者通过曳引轮钢丝绳标记法得到电梯的制动距离,可以简单快速的获得该电梯的制动结果,试验过程比较方便。

而对于无机房电梯,检验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主机,对于制动试验结果判断比较困难。

措施:部分满足在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处可以通过观察口直接观察到轿厢及钢丝绳的运动状况的无机房电梯,可以在制动试验实施的过程中,检验人员通过该观察口进行观察电梯断电后轿厢和钢丝绳的运动状况,来粗略判断电梯轿厢的制动距离。

对于需要通过显示装置来观察轿厢运动情况的无机房电梯,可以在维保人员的配合下将紧急操作装置上的楼层显示或者平层感应显示调出来并记录观察好,在电梯制动试验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张钊1,蒋涛2(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062)摘要:电梯125%额定载荷制动试验不仅可以检验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能力,还能对电梯整体性能进行直观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对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为实施与研究者提供相关经验。

上行制动试验、曳引力试验说明

上行制动试验、曳引力试验说明

上行制动试验试验方法:在进行上行制动试验轿厢制停距离的检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由两名检验员协调进行。

按如下步骤实施:1)在曳引轮最高点上作一标记,然后在与其水平平齐的曳引钢丝绳上做一清晰标记2)轿厢空载,以额定速度直驶至上1/3行程范围内且当曳引轮上的标记达到最上方的瞬间,一人发出指令,另一人同时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3)以制停后的曳引轮上的最高点为基准,在与其水平平齐的曳引钢丝绳上再作一标记点,作为上测量点,以曳引钢丝绳上的原标记点为下测量点,测量曳引钢丝绳从上测量点运动到下测点的移动距离;4)轿厢制停距离可由测量到的曳引钢丝绳制动后的移动距离来获得,即3)中测的量值。

(需考虑钢丝绳的绕绳倍率)。

合格判定标准电梯紧急制动力的大小等效于轿厢在额定运行速度时断电制动的制动距离值。

轿厢制动距离是综合评价电梯紧急制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上行制动试验结果判定的要求,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定性的要求是轿厢应当被可靠制停,并且无明显的变形和损坏,定量的要求是上行制动试验轿厢移动距离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根据EN81-1:199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所述,任何情况下,减速度不应小于下面数值:a)对于正常情况下,为0.5m/s2;b)对于使用减行程缓冲器的情况,为0.8m/s2。

根据动能定理:S=V2/2a,式中S为轿厢制停距离,V为电梯额定速度,a为制动减速度,可以测算出上行制动情况下的轿厢最大制停距离值。

上行曳引力实验试验方法:将上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和缓冲器柱塞复位开关短接,以检修速度将空载轿厢提升,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后,继续使曳引机按上行方向旋转,观察是否出现曳引绳相对曳引轮槽产生滑移现象,或者曳引机停止旋转,即空载轿厢应不能向上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笔者举例说明:如图一所示,假设该电梯设 计标准为 GB7588-1995,无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钢丝 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f)很小,当制动器完全抱死 时,由于对重侧拉力(T2)大于轿厢侧拉力(T1),根据 公式 a=(T2-T1-f)g/ (T2-T1),即 轿 厢 以 加 速 度 运 行,导致冲击对重时速度(V 冲)大于额定速度(V 额) 大于缓冲器可承受速度(V 缓)。轿厢冲顶后可能导致 轿厢变形或轿顶设备损坏。同样,如果制动器因磨损 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完全抱住,也会产生同样后果。
②对于使用了减行程缓冲器的情况,为 0.8m/s。
首先,从检规出发,其要求轿厢在试验时应可靠
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轿厢 制停,并无明显变形和损坏。这个试验的目的是验证
84Biblioteka 紧急制动期间的曳引能力,是否会发生钢丝绳的严
重滑移导致轿厢失控。依检规分析,试验时并无要
求钢丝绳不能在曳引轮中打滑。
Me=F×R
(2)
对于上行制动试验的判定应为:上行制动试验 判别依据应为轿厢在行程上段断电情况下,以小于 g 的减速度制停,不冲顶,轿厢无变形、损坏,即可判 定为合格。如果上行制停距离远大于表一中的制停 距离,应结合下行制动试验,面积超标的载货电梯还 应结合静态曳引试验综合判定曳引能力是否合格。
参考文献
的长短作为判定该项是否合格的依据。这是否符合 的检验精度。
要求呢?笔者作如下分析。
(2)标准中指出附录 M 为提示性附录,不是强
国标附录 M 中指出:
制执行。所以电梯设计时可以不参考附录 M,最大
(1)M1.2 紧急制动工况
制停距离并非强制要求,只需满足国标即可,即最小
T1/T2 的动态比值应按照轿厢空载或装有额定 减速度的值不一定要取 0.5m/s。
载荷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
②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轿
厢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
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
③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
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2]。
上行制停距离的计算:设计依据可参见附录 M
图一 GB7588- 1995 示例图
共同作用下将轿厢制停。因此,此
项试验应不能发生冲顶风险。如
果发生冲顶,可以理解为缓冲器
将轿厢制停,不符合检规对此项
的要求。
因此,根据检规要求,上行制
但表一只能用于参考,原因如下:
动试验判别依据应为:轿厢在行程上段断电情况下,
(1)在进行上行制动试验时,以 1.75m/s 速的电
以小于 g 的减速度制停 (可根据表一中的制停距离 梯为例,制停距离范围为(3.063—0.156m)。其检测



电梯空载上行制动试验结果的判定分析
载 上


Det er mi nat i on of t he Li f t ' s No- l oad Ascendi ng Br ake Test



李 勃 吴明建

Li Bo Wu Mingjian


(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1400)
(3)
[1]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如图二所示,式(1)、(2)、(3)中,T2 为对重侧钢 丝绳受力,T1 为轿厢侧钢丝绳受力。F 为制动摩擦 力,N 为制动器压力,μ 为制动器摩擦系数,R 为制 动轮半径,Me 为制动转矩。式(3)为欧拉公式。 3 上行制停距离的检验方法
(提示的附录)[2]。通过 9.3②项和附录 M1.2①项可 知,在紧急制动状态下轿厢减速度范围应为(0.5—
度而致损坏。 (3) 轿厢完全停止是指在制
9.8m/s)。根据距离公式 S=V2/2a。可以算出不同运行 速度电梯的上行制停距离。计算结果如表一所示。
动器或制动器与曳引轮摩擦力的
表一 不同运行速度电梯上行制停距离表
提出了对检验结果的判定方法。
关键词:上行制动试验;制停距离;制动器;电梯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92(2013)01-0083-03
Abstract:Up break test is an important test in regular inspection of elevato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is
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规)中 8.10 规定: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 动器供电,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
坏[1]。 新检规对这项内容的解读与提示中指出:“此项
是进行上行紧急制动工况下曳引力的检验,而非制 动器能力试验。‘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可理解为在紧 急制动期间保证曳引能力,不发生钢丝绳的严重滑 移而导致轿厢失控。”
of inspection results.
Keywords:Ascending Break Test;Braking Distance;Brake;Lift
0 引言 上行制动试验是电梯定期检验中的一项重要试
验。其主要目的是对电梯曳引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 对制动器的间接检验。众所周知,制动器是电梯的关 键部件,电梯的曳引能力更是关乎电梯安全的重中 之重。很多溜梯事故都离不开这两个关键因素。所以 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 包含这项 检验,将其列为重要项目。但新检规中对这项试验的 判定结果的表述可能引起不同的理解,导致判定结 果的异议。笔者以国家标准 GB7588-2003《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以下简称国标)和新检规为依据,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判定结果细化,希望能对电梯上 行制动的现场检验有所帮助。 1 检规与国标对上行制动试验的要求
(2) 导致轿厢变形与损坏的第二种情况为减速 度大于 g 的情况。这时可能会使乘客因不能承受的 加速度而导致人身伤害,设备也可能因为过大减速
83
科技广场 2013.2
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器
(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
(2)国标 9.3 钢丝绳曳引的三个条件:
①轿厢装载至 125%、8.2.1 或 8.2.2 规定的额定
判定),不能冲顶,轿厢无变形、损坏即可判定为合 结果精度至少应为毫米级,而目前的检验方法(电梯
格。
在中上部平层时在钢丝绳做标记,试验时,看见标记
2 上行制停距离的判定
后人工断电,测量钢丝绳滑动距离) 误差值至少
在电梯检验时,有些同行以应用上行制停距离 0.5m。因为人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不能达到所需


附录 M 只是提示性附录,在国标前言中有说明并非 引轮最高点同水平平齐的曳引钢丝绳上作一清晰标 果
强制要求。所以电梯设计时可以不执行附录 M,只 记。
的 判
需满足国标即可。即钢丝绳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可以
(3)轿厢空载,以额定速度直驶至钢丝绳标记点 定
打滑也可以不打滑。而允许钢丝绳在紧急制动情况
达到曳引轮最上方的瞬间,一人发出指令,另一人同
(1)电梯空载在最高层正常平层 3 次。
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作者简介 李勃(1984—),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检
验员,主要研究方向:电梯检验。
(2)电梯平层停在行程上部(大约 1/3 处)在曳
85


其次,依据国标,虽然附录 M 中紧急制动工况

下对曳引力的计算要求钢丝绳不能打滑,但附录 M


中也提到必须考虑到当轿厢在井道中,不管由于何

种原因而滞留时,都应允许钢丝绳在绳轮上滑移。


而国标中对此要求仅为 9.3①项中轿厢装载 125%

额定载荷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即可。同时,
图二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图
分 析
下打滑有如下优点:
时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
(1)在 允 许 打 滑 的 情 况 下 ,不 满 足 欧 拉 公 式
(4)以制停后的曳引轮上的最高点为基准,在钢
即可。根据公式可知,允许打滑情
况下可以将 T1 的值减小,有效减轻了轿厢的自重, 节约了制造成本。
(2)打滑可以为轿厢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降低 瞬间冲击力。
载荷时在井道的不同位置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
(3)检规高于国标,新检规的判定结果并没有涉
每一个运动部件都应正确考虑其减速度和钢丝绳的 及具体的制停距离。判定时应以检规为标准。
倍率。任何情况下,减速度不应小于下面数值:
(4) 钢丝绳在制动器制停曳引轮后继续滑移的
① 对于正常情况,为 0.5m/s。
问题。
(4)降低电梯启动转动惯量,从而减小曳引机功
积超标的病床电梯,此时也应增加静态曳引试验以 满足国标 9.3①项的要求。 4 结束语
率。
永磁同步电机易发生打滑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制动转矩 Me 在制动器动作瞬间可能很大,导致瞬
时制动减速度 α 突然增大,致使欧拉公式不成立,
导致钢丝绳打滑。
F=μ×N
(1)
丝绳上作一标记点,作为测量点,测量曳引钢丝绳原 标记点与测量点的距离(需考虑钢丝绳倍率问题)。
如果上行制停距离远大于表一中的最大制停距 离,应结合下行制动试验与静态曳引试验综合判定 曳引能力是否合格。静态曳引试验只针对面积超标 的货梯和汽车电梯,但现场检验时,也会遇到轿厢面
(3)减轻轿厢自重同时也减轻对重重量,这就减 小了比压,降低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