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踩高跷》
大班体育教案《踩高跷》 (2)

大班体育教案《踩高跷》课题:踩高跷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勇敢尝试和挑战的精神。
教学准备:高跷、安全带、操场或室内开阔场地、音乐播放器。
教学活动:1. 活动准备在操场或室内开阔场地上准备好一排高跷,并确保场地安全无障碍。
2. 活动引导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高跷行成圆圈,介绍高跷的形状和使用方法。
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穿戴好安全带。
3. 活动展示教师示范踩高跷的动作,并通过口号、音乐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踩高跷。
4. 小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排成一列,一名队员踩在高跷上,其他队员围绕踩高跷的队员走一圈,然后依次轮换。
5. 自由活动让幼儿自由踩高跷,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设置小障碍物或增加难度,让幼儿挑战自己。
6.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到圆圈,共同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幼儿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和赞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扩展:1. 引导幼儿观察高跷的结构和材料,通过询问让幼儿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利用高跷做游戏和动作,如跳跃、转圈等。
3. 引导幼儿探索高跷的平衡点,让他们尝试保持平衡的方式。
安全提示:1. 确保场地平整,没有杂物或危险障碍。
2. 幼儿踩高跷时需穿戴好安全带,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
3. 需要有足够的教师或成人在场监督幼儿的安全。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踩高跷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尝试的精神。
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并提醒幼儿穿戴好安全带。
同时,教师要在活动中做好示范和引导,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2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踩高跷教案类型:体育活动教案对象:幼儿园大班教案时长:30分钟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身体平衡的感知和控制能力;2. 提升幼儿的大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团队游戏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足够数量的高跷;2. 一块足够平整的场地。
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高跷和注意事项(5分钟)1. 让幼儿观察高跷,并向他们解释高跷的作用和如何正确使用;2. 向幼儿强调安全使用高跷的重要性,例如要保持平衡、小心行走等。
步骤二:示范演示(5分钟)1. 老师进行高跷的示范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模仿;2. 强调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稳定等。
步骤三:幼儿跟随老师练习(10分钟)1. 让幼儿有机会一个接一个地踩高跷,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指导;2. 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踩高跷,其他幼儿可以作为旁观者观察和鼓励。
步骤四:组织小组比赛(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人,进行短距离的比赛,看谁能更快地踩完一段距离;2. 强调比赛的公平,不要相互干扰。
步骤五:结束活动(5分钟)1. 结束比赛后,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于这次活动的感受和学到的东西。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进行双脚交替踩高跷的练习,提升他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2. 可以让幼儿进行高跷跳跃的练习,提升他们的爆发力。
注意事项:1. 活动前要检查高跷的安全性,确保没有损坏和松动的地方;2.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指导;3. 活动时要保持队伍整齐,不要相互干扰和推搡。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钻山洞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勇敢和大胆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硬质大型操场。
2. 室内准备大块织布。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勇敢精神。
幼儿园大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教案一:《踩高跷》游戏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理解并娴熟运用踩高跷技能。
2.同学能够通过活动磨练身体,加强自信念和勇气。
二、教学准备:1.同学鞋子和衣裳要穿得舒适,便利活动。
2.为每个同学准备一双高跷。
3.现场铺好安全垫。
三、教学过程:1.整体呈现:老师示范踩高跷,让同学察看、体验,帮忙他们了解基本技能,加添自信念。
2.细节练习:(1)站在高跷上,紧要的是保持平衡,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站在地上的床上练习平衡。
(2)抬起一只脚,接着抬起另一只脚,直到两只脚都踩在高跷上。
(3)理解和把握步伐和技巧,依照步骤进行练习。
3.验证练习:老师和同学一起开始踩高跷,在同学能够娴熟地踩高跷后,老师可以加大难度,例如让同学在踩高跷时抛接球、跳绳等,让同学扩展复合式运动本领。
四、评价方法:通过察看、评估同学在踩高跷时的稳定性和技能把握情况,能够适时矫正同学错误的踩法和站姿,提升同学综合素养和自信念。
五、教学策略:1.视觉教学策略:当同学看到老师的示范、他人的演示和本身的体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踩高跷的技巧和技能特点。
2.体育游戏策略:在同学的课堂学习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舒缓课堂的氛围,加添同学的学习喜好。
3.激励策略:在同学学习过程中,适时予以确定和称赞,可以加强同学的自信念和对学习的喜好。
六、反思1.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全面,有些环节在教学中进行不到位,给同学造成了困扰,示范环节需要再进行深入练习。
2. 风险管理: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同学踩高跷的安全。
需要在现场铺好安全垫,时刻关注和监督同学的动作。
3. 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同学技能的把握情况评价,适时发觉问题,进行矫正和完善,以提升教育教学教育结果。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教案1设计意图:踩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
本次活动所选择的器材是高跷。
走高跷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幼儿在玩走高跷时,可以获得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在本次活动中,我还设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难度,意图让幼儿勇敢迎接挑战,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2.促进平衡、跨越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感受与他人共同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促进平衡、跨越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准备:1.音乐《和快乐在一起》、《运动员进行曲》2.高跷人手一副3.场地布置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听音乐,做简单的准备运动(踩高跷进场)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动1.导入:平时我们经常玩高跷,今天袁老师再请你们去玩一玩,看看还有什么心的玩法。
2.幼儿人手一副高跷,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请同伴们一起学习新玩法)。
4.谈话引出主题-森林运动会。
师:刚才我接到一个好消息,听说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了,你们想去参加吗?(想)那现在请你们抓紧时间去练习,争取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5.教师介绍场地。
6.幼儿熟悉场地,自由练习。
7.集中交流。
师:在刚才的练习中,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想要站的稳,必须脚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跷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稳,必须双手把绳子拉直。
8.幼儿再次尝试练习。
9.运动会开始啦。
师:运动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10.规则:①将运动员分成两组进行比赛;②比赛以接力赛的形式进行,先绕过树林,在跨国栅栏,最后走过独木桥回到起点,再由第二位幼儿出发,比赛依次进行。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3篇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踩高跷步法。
2. 学生能够增强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踩高跷设备。
2.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跳舞热身活动,热身时间约5分钟。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活动——踩高跷,并向学生展示踩高跷设备。
活动练习:1. 教师向学生介绍踩高跷的基本步法,并示范给学生看。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2人一组,轮流尝试踩高跷。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3. 每组学生依次进行踩高跷比赛,比赛时间约1分钟。
观看其他同学的表现,为他们加油鼓劲。
活动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学生小结踩高跷的基本步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课堂延伸:1. 学生自由探索其他有趣的踩高跷动作,并展示给同学。
2. 学生可以组织小型比赛或表演,展示踩高跷的技巧。
教学要点:1.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踩高跷,保持身体平衡。
2. 学生需要遵守安全规则,保持活动区域的整洁。
3. 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和竞争来增强自己的体能和意识。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运沙包过小桥。
教学准备:1. 大班活动区域2. 多个沙包3. 一段宽敞的平坦区域作为小桥教学步骤:1. 引导孩子进行热身运动,如摇臂操、踢腿等。
2. 解释游戏规则和目标:孩子们需要通过将沙包传递给队友的方式,将沙包运过小桥,目标是使尽量多的沙包运过小桥。
3. 将孩子们分为两个小组,各站在小桥的两端。
4. 给每个小组一个沙包,一个小组成员从一边开始,将沙包传给队友,队友再传给下一个队友,直到沙包运过小桥,然后继续传递给下一个小组成员。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2、在玩竹竿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宽5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
3、在玩竹竿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金箍棒人手一根,“树桩”四个,小红旗四面,皇冠四个。
2、幼儿会做竹竿操,练习过双脚立定跳远,部分幼儿有一定的玩棒经验。
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
四路纵队走到四根长竹竿处,以组为单位,右手持竹竿,集体练习竹竿操。
T:猴儿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举一举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蹲一蹲;蹲一蹲呀,放一放;放一放呀,荡秋千;荡一荡呀,转一转;转一转呀,摇一摇;摇一摇呀,真快乐,天天做操身体好!2、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
T:猴儿们!你看我的金箍棒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玩啊?我来给你们变出来。
(1)自由玩竹竿,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T: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金箍棒,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又多又好,还能注意安全!(学耍金箍棒、在手心里保持平衡、放在跨下当马骑)(2)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让个别幼儿学一学。
(3)幼儿合作玩竹竿,进一步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
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促进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
T:刚才是你一个人玩的,现在请你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
①两手握住竹竿的两头,俩俩将竹竿“十”字交叉比谁的力气大,进行对抗练习;②多人把竹竿放在地上跳房子;③双脚立定跳“小河”(教师针对跳“小河”,移动其中一根竹竿。
)T:小河变宽了,谁有办法跳过去。
(直接在原地跳、跑了跳、等)(4)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2个或2个以上幼儿站在两排中间,结伴说出合作玩的方法进行示范,同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踩高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高跷的形态特征。
•学会如何踩高跷。
•了解踩高跷的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够站稳在高跷上,保持身体平衡。
•能够轻松上下高跷。
•能够基本跳跃、行走、转身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尝试新事物的精神。
•提高幼儿协作意识和对团队合作的认识。
•增强幼儿自信心,愉悦感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准备•踩高跷器材:高跷、平衡杆等。
•教学场地:室内或室外空地。
•教学辅助物品:动画或图片等。
•教师个人准备:体育服装、高跷、平衡杆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进行基本身体热身活动,例如拉伸、深呼吸、腾空手、打拍等活动,以鼓励幼儿活跃身体,放松心情。
2. 引导(5分钟)•引导幼儿对高跷进行观察,了解高跷器材,让幼儿观察高跷的形态特征,例如材质、高度、表面等。
通过图书或动画等教学辅助物件,让幼儿更深入认识高跷。
3. 操作(20分钟)•高跷的上下:教师示范正确上下高跷的方法和步骤,让幼儿模仿不停的重复自己的动作,知道正确上下的步骤(如踩高跷、上杆杆、放杆杆,逆过来是下杆杆、踩地板、踩下高跷)。
•跳跃、行走、转身等动作:借助于平衡杆,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基本跳跃、行走、转身等动作。
同样的,这些动作需要反复练习,经常提示幼儿要注意平衡杆的存在,保证上面的身体平衡。
4. 合作游戏(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协作游戏。
游戏形式可以是组合跳跃、两人跳等多样化的游戏。
这样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协调,并且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
5. 反思(5分钟)•让每位幼儿与大家分享体验和体会,总结本堂体育教学的重点和亮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所学知识。
四、注意事项1. 器材安全•教师需要仔细检查器材是否完好,防止拼装不当或存在松动等情况。
2. 安全感•幼儿初次接触高跷,可能会感到害怕,教师需要在热身时候给幼儿一定安全感。
同时,教师需要认真引导,提醒幼儿需要稳固站在高跷上,保持平衡。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踩高跷》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踩高跷》一、教学目标1.学习踩高跷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兴趣,传承民间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踩高跷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教学难点:在踩高跷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步伐,避免摔倒。
三、教学准备1.教具:高跷、沙包、障碍物等。
2.场地:宽敞的操场或室内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向学生介绍踩高跷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二)基本技能学习1.示范踩高跷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集体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三)游戏环节1.设计踩高跷接力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2.设置障碍物,提高学生踩高跷的技巧和应变能力。
3.比赛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鼓励勇敢尝试。
1.学生分享踩高跷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一)亮点1.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掌握了踩高跷的基本技巧,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游戏环节设计合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不足1.部分学生踩高跷时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比赛过程中,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够,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3.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1.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动作规范性。
2.在比赛前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踩高跷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需要在动作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加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踩高跷技能,为传承民间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在学生初次尝试踩高跷时,教师可分解动作,与学生对话如下:师:我们先来试试用脚尖点地,感受一下高跷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领域游戏:踩高跷
一、案例呈现
a.游戏名称:大班健康领域游戏——踩高跷
b.游戏目标:
1.让幼儿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创造力。
2.促进幼儿平衡、弹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幼儿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c.游戏准备:
1.用旺仔牛奶罐和布条自制高跷每人一副、玩具积木、自制胡萝卜等
2.划出足够的场地,确保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
d.游戏流程:
1、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操场进行慢跑两圈(幼儿一共分成六队站好,由每一对的排头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围绕操场慢跑两圈)
——热身运动(幼儿分成六队站好,跟随教师一起做动物模仿操)
2、踩高跷(幼儿自由探索实践)
——每人一副高跷,幼儿自由探索玩法并且能把自己的玩法讲诉并展示给小伙伴们看。
——教师示范两只脚踩在高跷上,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重点要讲的就是:在踩高跷的时候一定要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布绳子,眼睛向前看。
)
——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3、游戏活动
游戏一:《小小送货员》
——今天我们大二班的“玩具店”开张了很多商店都向我们的玩具店订货呢,今天,你们就来当我们“玩具店”的送货员好吗!
——将班级幼儿分成蓝队和红队两组进行比赛。
请送货员们听清楚比赛规则:每一名送货员(一件玩具在身上)踩着高跷以最快、最稳的速度往前走,到终点线后拿起高跷往回跑,轻轻地碰一下下一名送货员的肩膀,然后排到队伍的最后面。
下一名送货员出发,一直到每组的最后一名送货员回到原点,速度最快、送的玩具最多的一组就算胜利。
在送货的过程中,送货员的玩具是不能掉到地上的,如果掉到地上算失败,返回起
点线重新走过。
游戏二:《过小溪》
——兔妈妈遇到了困难,我们要帮助兔妈妈过河拔萝卜。
——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方法和规则。
方法:小朋友要踩着高跷去河对岸的地里拔萝卜,拔到萝卜后要按原路返回,把萝卜放
到指定框内,接下来的小朋友依次进行,拔完萝卜的小朋友要排到队伍的最后面。
看看那一对的帮助兔妈妈拔的萝卜最多。
规则:(1)由于路面较窄,各组每次只能派一名幼儿过河拔萝卜,前面幼儿返回后下一幼儿方可出发。
(2)幼儿一只脚踩到河里后要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3)幼儿要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
4、结束活动
——身体做放松运动,如听音乐做小鸟飞或小鱼游的动作。
——让幼儿整理各种材料、器械并带回。
e.游戏评价(游戏评价方法)
虽然游戏最后会有“输赢”结果,但是评价的重点不应在“输赢”结果上。
如果一味用语言或物质刺激来强化竞争结果,会使幼儿对游戏本身的举和对规则的关注转移到“奖赏”上,背离了游戏的初衷。
游戏的目标是让幼儿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创造力。
促进幼儿平衡、弹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f.游戏指导
注意事项:两只脚踩在高跷上,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
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其他幼儿发现并掌握动作要领: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二、案例评析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
踩高跷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发展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
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持久性,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将一种游戏演变出多种玩法,让踩高跷的游戏更丰富、更好玩、更能调动起幼儿的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