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呼吸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在呼吸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在呼吸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在呼吸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了解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呼吸的方式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教学内容:1.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呼吸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1.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呼吸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准备:1.大班教室或教学场地。

2.大屏幕或投影仪。

3.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具。

4.呼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呼吸,让学生用手指腕部的脉搏来感受自己的呼吸频率和节奏。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呼吸,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探究:1.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向学生介绍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3.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了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实践:1.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

2.组织学生进行呼吸锻炼,如晨间体操、户外活动等,帮助学生锻炼呼吸系统和提高呼吸能力。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强调呼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拓展:1.让学生了解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比较人类的呼吸系统和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之间的异同。

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和表现,评价其对人类呼吸的理解程度。

2.可以布置小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和记录自己的呼吸情况,以加深对呼吸的认识。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医生来学校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讲座或互动活动,增加学生对呼吸系统的了解和兴趣。

2.可以请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他们对呼吸系统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具。

2.呼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

3.呼吸系统的相关图示。

4.相关练习和活动材料。

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

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

一、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二、学科领域:生物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公式及能量转换。

3. 培养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意识的认知。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对呼吸作用环保意识的认知。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呼吸作用的图片、公式、案例等。

2. 教学素材:相关案例、新闻报道等。

3. 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环保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疗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呼吸作用与环保的关系,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呼吸作用的知识。

九、课后作业:1. 复习呼吸作用的知识,整理课堂笔记。

2. 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七、学科领域:生物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公式及能量转换。

3. 培养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意识的认知。

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识。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的呼吸教案及反思

我们的呼吸教案及反思

2.2《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知道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知道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吸气时,胸腔扩大,肺扩张,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其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呼气时,胸腔缩小,肺收缩,血液带回来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体外。

2.科学探究能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能迁移解释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能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

3.科学态度、STSE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懂得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形成呵护身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能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能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能迁移地解释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2升的大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长等粗的两根细木条、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等浓度的两份澄清石灰水。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提问: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呼吸。

关于呼吸,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交流。

(二)新课学习1.认识呼吸器官(1)呼吸体验:做深呼吸,感受气体的进和出。

(2)看图说结构,找位置。

课件展示人体的呼吸器官图,照图描述其形状和位置,并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其大概位置。

(3)了解呼吸路径。

照图说一说,吸气、呼气时气体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并用不同颜色标画出气体在人体中进、出的路径。

(4)画图画路径。

在活动手册中画出人体内的主要呼吸器官,并写出这些器官的名称,然后画出气体在人体中进、出的路径。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人体呼吸的过程。

2、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做到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用塑料管向石灰水和清水吹气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我能坚持多久【教师】呼吸虽然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但我们却很少关注它,下面我们就一起用心体验一下呼吸。

请大家坐端正,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听我口令:吸——呼——吸——呼,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吗?【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假如现在不让你呼吸,你感觉可能会怎样?我们来体验一下吧!现在请大家来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气(教师示范)但要注意安全(出示安全警示:①调整好自己的呼吸②听从老师的口令③以自己的身体适应为宜,不可逞强坚持,防止发生意外)。

下面我们一起深呼吸,憋住。

刚才有什么感受?【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大家只是憋了一小会儿时间就感觉那么难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二、讲授新课(一)吸入和呼出【教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蒙头大睡会感到气闷。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呼吸就是吸进来,呼出去,那你猜一猜我们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怎么不一样?那我们吸进来的是什么?呼出去的又是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要想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出示实验方案:①1号烧杯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用塑料管往里吹气②2号烧杯中盛有同样的石灰水,我们用橡皮囊往里打气,观察实验现象。

2名同学做实验,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记录员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实验。

【学生】小组汇报实验结果: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是在“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领学生感受呼吸,初步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

本节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一段呼吸操,让学生感受到呼吸的重要,引出本课要探究的问题“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这是为什么呢?”第二部分——探索,此部分共有二个活动。

活动一:感受呼吸,体验呼吸器官,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及有哪些呼吸器官。

活动二:模拟呼吸,探究膈肌作用,通过模拟呼吸,直观感受人体呼吸过程。

第三部分——研讨,借助问题1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2是对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呼吸的问题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四部分——拓展,通过了解呼吸过程中吸进、呼出气体的了解,认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呼吸的过程及有哪些呼吸器官。

为后续继续学习呼吸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及作用。

难点: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教学准备】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简易听诊器装置、人体图、呼吸器官和膈肌图片。

【教学过程】一、聚焦:1.师: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整,请听音乐(呼吸操)。

做完这段呼吸操,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感到放松、舒缓、心情愉悦......2.师:那如果不能呼吸呢?(出示图片)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学习游泳,在水中捏着鼻子无法呼吸。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呼吸》教案5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呼吸》教案5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呼吸》教案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呼吸》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的作用;2. 掌握呼吸过程中空气在身体内发生的变化;3. 提高学生对健康呼吸习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教学重点:1. 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的作用;2. 呼吸过程中空气在身体内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呼吸过程中空气在身体内发生的变化的理解;2. 学生对健康呼吸习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本《我们的呼吸》;2. 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呼吸问题的思考。

例如,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吗?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呢?Step 2 呈现(15分钟)呈现课本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的作用。

通过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课本中的知识点。

Step 3 讲解和讨论(15分钟)讲解呼吸过程中空气在身体内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在吸气和呼气时胸部、腹部的变化。

解释胸部和腹部的运动是怎么样帮助我们进行呼吸的。

Step 4 操作实验(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呼吸过程中空气在身体内的变化。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气球模拟肺部,通过充气和放气的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加深对呼吸过程的理解。

Step 5 小结(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习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拓展,可以让学生口述图画、问题回答等方式,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完成课后练习或写一篇小作文等,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就是一节关于《我们的呼吸》的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呼吸》教案精选5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种类和特点。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还有,我在课程中强调了呼吸健康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关于呼吸健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呼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概念。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它负责气体的吸入和排出。呼吸对于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它为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呼吸在运动时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来提高运动效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气体交换的过程,我会通过图解和实验视频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设计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这部分内容,或许可以通过制作更直观的教具或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通过实验,如观察蜡烛在呼气时的变化,让学生直观理解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通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分析,说明良好呼吸习惯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如运动时的呼吸调节。
2.教学难点
-呼吸道结构的复杂性与功能协调: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呼吸道各个部分如何协同工作,实现气体的顺畅通过。
-呼吸肌的作用机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呼吸肌如何通过收缩和放松来实现呼吸运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我们的呼吸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的呼吸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的呼吸》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5.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呼吸的定义和分类;2.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4.呼吸实验和观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呼吸系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好奇和兴趣;2.讲解:老师介绍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以及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实验:进行呼吸相关的实验,如观察小鼠的呼吸频率变化等;4.讨论:学生讨论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作业设计:1.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或书籍,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进行的呼吸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3.思考题:提出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4.展示:要求学生制作呼吸系统的模型或展示板,并进行展示。

五、评判方式:1.参与度: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积极参与水平;2.实验报告:评判学生对呼吸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思考题:评判学生对呼吸系统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4.展示:评判学生的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

六、延伸活动: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医院或科技馆进行呼吸系统的实地考察;2.讨论会: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讨论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3.写作比赛:开展呼吸系统的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对呼吸系统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息成长和进步。

希望通过我们的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的知识,为未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我们在呼吸
设计意图:
人体无时无刻地离不开氧气,呼吸停止常被视为生命终结的征兆之一。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纲要》中提到“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我特地选择《我们在呼吸》这个活动,让幼儿发现呼吸并且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护我们的呼吸器系统,保护自己的健康身体。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人体呼吸系统探索,体验发现身体奥秘的乐趣
2、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与人体呼吸有关的主要器官
3、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呼吸系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垃圾袋、PPT、魔术袋
幼儿经验准备:知道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魔术导入,引出塑料片
二、感知呼吸
1、游戏发现呼吸
要求:用大拇指和食指拿着塑料片的顶端竖着放在自己的眉宇间,两只手不要去抖动和晃动它,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小塑料片动起来?
2、你们知道我们用鼻子和嘴巴呼吸进去的气体到了身体的哪里?(出示肺部图片)
3、幼儿感知:手放在肺部感受它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感受?
小结:当我们呼吸的时候,我们的肺就会伸缩。

嘴巴、鼻子是我们的外部呼吸器官,肺是我们的内部呼吸器官。

三、探索在不同环境中保护呼吸系统的方法
1、乘坐小火车来到雾霾的环境中
a:这个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b:在这种环境中你会如何让自己不吸入这些有害的灰尘呢?
总结:在雾霾天气中出行,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呼吸器官,我们会很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嗓子干痒、肺炎等,我们出行就要戴口罩,回家后用盐水漱漱口,用棉签蘸上盐水清洗鼻腔来尽量保护我们自己的呼吸器官不受到雾霾的伤害。

2、乘坐小火车来到吸烟的环境中
a:这种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b:在这种环境中如何预防自己不吸入烟雾呢?
总结:当我们吸入二手烟后,我们就会觉得很呛人,嗓子特别不舒服,也会让我们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咳嗽、哮喘等。

我们要远离抽烟的人群,同时也要告诉他抽烟对身体的伤害。

3、乘坐小火车来到冬季
a:来到大冬天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b:你如何保护自己尽量不吸入冷空气呢?
总结:进入冬天,我们会感到非常寒冷,出行的是我们要注意保暖,戴上围巾和口罩,尽量地避免自己不吸入冷空气造成咳嗽
四、活动结束
出示环境好的图片,当你来到这个环境中,你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
总结:当我们来到好的环境中我们就深深地呼吸,我们就尽量浅浅地呼吸,然后迅速的离开。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的小朋友会将玩具及小零件放入口鼻中,这种行为对我们呼吸系统有什么危害?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下次我们一起来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