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通用PPT-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文本标题信息内容
01
文字 内容
文字 内容
02
文本标题信息内容
文字 内容
03
文本标题信息内容
添加标题
Adding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Professional Skills
永远要对你的工作保持热爱和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比尔·盖茨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中 的第5条:1、对周围的失误要有高度的洞察力;2、吃老本是最可怕的;3、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 工作能力;4、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未来的工作;5、做勇于创新的新型员工。
技能 使用
协调技能
Coordination Skills
自觉加强学习 提高政治素养
丰富知识储备 提高业务素养
重视上下之间的沟通,做到上情下达,使所属员工了解
注重方式技巧 提高协调质量
自觉磨炼心智 提高心理素养
公司的决策;做到下情上达,使决策领导了解战略计划 的执行情况和员工的真实想法,还要重视横向沟通,注 意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的不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自我评价
POST COGNTIVE
知识技能
Knowledge Skills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8)(节选)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8)(节选)作者: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课题组来源:《中国西部》2019年第01期〔摘要〕;2018年,创新“新时代”的诸多特征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率快速显现。
不论传统创新领域,抑或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技术等新兴领域,所创造、分享的知识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次次新的“颠覆性”影响,勾勒出一幅幅创新时代的“量质”转化画面。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连续第四年将全国286个“创新元”作为区域创新指数评价的逻辑起点与观察载体,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力图尽可能勾勒式展现我国区域创新活动最新面貌。
〔关键词〕;中国区域创新指数;创新元;创新共同体〔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1-0019-10“创新”已成为影响当今中国发展的关键词,跃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中国区域创新改革展现新特征,迈入高质量创新“新时代”。
从2015年开始,《中國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连续4年将全国286个“创新元”(本报告将地级市包括副省级城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称之为创新元)作为区域创新评价的逻辑起点与观察载体,为各创新元迈入高质量创新新时代提供借鉴。
2018评价年度,我们继续将“创新元”作为刻画区域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从总体上、分地区、分类型进行多维评价,尝试对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特征与规律进行全景式描述,并提出把握实现高质量创新的五个建议。
一、总体研判:创新结构“质化”转变1.增长结构:从线性发展到指数变化在创新速率更迅猛、创新领域更多元、创新周期更简短的今天,创新速度由过去的线性增长,步入到快速指数发展。
创新线性发展阶段,创新的速率维持线性的恒定水平,不论创新成果、创新动能,还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均以过去一段时间的创新速率向前推进,创新结果可通过“趋势外推”实现预测。
而指数变化下,创新速率突破线性恒定规律,呈现指数式增长态势,表现为创新主体不断突破常规桎梏,创新更加活跃,创新价值常常超出预期,创新在经济社会变迁及秩序达成上的作用愈加凸显。
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抓住十大领域机遇制胜未来

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抓住十大领域机遇制胜未来文化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整体趋势分析文创矩阵,国之机枢。
文化虽非国之重器,却浸润家国万物,润物无声;文化虽非国之利器,却滋养泱泱大国,协和万邦。
作为泱泱大国,文明渊薮,中国文化将往昔与当代链接,将中国与世界纽带,在当今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格局中越来越释放出璀璨的光芒。
文化产业孕育着大发展的空间、大繁荣的机遇,对企业来说,该如何抢抓这一产业机遇?又该如何制胜未来?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整体趋势呢?预计2018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突破4万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5462亿元,较2016年的30785亿元增长15.2%。
预计2018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突破4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25%,并预测在2022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到6.5万亿元。
2016-202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文化产业发展十个迭代分析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
处于这样一个“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文化产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在陈少峰看来,文化产业至少有十个变动、迭代。
这些迭代分别为:1、经营模式迭代现在大家不管到哪个旅游景点,其夜间都有演艺活动,并形成一个小的产业链。
所以,现在做产业链变成了一种经营模式,和过去有明显区别。
2、技术迭代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做信息的精准传递,以技术来推动市场发展。
3、生活方式迭代如今,大家离不开微信、淘宝等移动互联网平台。
4、主流消费者迭代中国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虽然是没有收入的人群,但是他们的消费力特别强。
5、载体迭代现在平台模式盛行,平台模式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载体,而是一个平台,能够全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单一提供某种功能。
中国网络文学与“新文创”生态

【“网络文学:问题与趋势”笔谈】中国网络文学与“新文创”生态[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为契机的中国数字文化,探索出了一种中国特色数字审美“新文创”生态延展模式,其海外传播与发展也呈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
中国数字审美“新文创”生态模式在国内构建与国际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总结出一系列渐趋成熟的重要历史经验。
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如何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下深入到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内部,以数字经验研究接续过去、承启未来,无疑是“新文创”语境下网络文学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文创;数字审美;文化出海[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65)[作者简介]陈定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青,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2)02-0155-06陈定家王青2022年2月11日,“2022全球作家孵化项目”在“起点国际”2021年度全球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之后正式启动。
中国网络文学从早期以作品为中心的内容出海,成功转向全球化落地生成的“新文创”生态模式出海。
中国在数字审美及其全球延展过程中所积蓄的探索与经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彰显出对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响应。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在文【编者按】中国网络文学与数字时代相伴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进行题材拓展与叙事建构,呈现出成功的数字文化发展生态,其核心理念是响应“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网络文艺的人民性,彰显中国精神,促进全球范围内中国文化品牌的构建。
本栏文章立足于推动从学理上解读研讨网络文学的特性、问题和发展趋势,关注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构建,甄别其审美形态特征,发掘其不断升级的传播方式,甚至质疑其是文学现象抑或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等等。
所论紧贴时下热点,立意高远,期待能对相关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与学界共襄更为深入的网络文学研究之举。
“三个跨越”开启新征程

“三个跨越”开启新征程作者: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19年第10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7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屹立于世界东方。
70年来,在党中央和湖南省委坚强领导下,湘潭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主席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从“老湘潭”到“大美湘潭”的跨越。
湘潭的“老”,在于历史悠久,秦朝时称湘南县,唐朝时改为湘潭县,是湖湘学派之渊源、惟楚有材之胜地、商贸繁盛之金埠、红色文化之摇篮。
湘潭的“老”,还在于产业布局,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部署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实力强劲的老牌国有企业,产业家底厚实。
70年时光奔涌,日新月异。
新中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湘潭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在实现从“老湘潭”向富裕富强之市、创新创业之都、人文人本之城、宜居宜游之区、清明清朗之地的跨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大美湘潭”的梦想。
70年艰辛探索,谱写新篇。
“老湘潭”定格在历史长河里,“大美湘潭”向我们款款走来。
湘潭拥有国家的战略支撑、良好的空间支撑、立体的交通支撑、扎实的产业支撑、正向的人口支撑、优势的科教支撑、宽广的平台支撑、厚重的人文支撑,“八大支撑”组成了“大美湘潭”的核心竞争力。
湘潭拥有全国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金字招牌,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这些“国字号”招牌为我们“撑腰”“助力”“加油”“赋能”。
70年回眸守望,接续奋斗。
湘潭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我们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湖南“一带一部”新定位,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五化同步”为引领,以“五个湘潭”为抓手,以执着不懈的追求让“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各城市gdp2018

中国各城市gdp20182018,中国各城市实现了增长,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各地GDP总量中山市最高,达到5444.22亿元;北京市次之,达到4206.04亿元;广州市紧随其后,达到3077.39亿元。
在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增长率上排名前三的是,重庆市最高,达到8.6%,河南省次之,达到8.3%,海南省紧随其后,达到7.9%。
2018年,中国城市GDP增速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分别是:安徽省8.1%,广东省7.8%,湖北省7.7%,湖南省7.7%,江苏省7.7%,江西省7.0%,福建省7.0%。
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增长速度也是不一的。
以下为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增长率:青岛市GDP增长率9.9%;苏州市GDP增长率9.6%;天津市GDP增长率8.7%;上海市GDP增长率7.8%;南京市GDP增长率7.1%;深圳市GDP增长率7.0%;杭州市GDP增长率6.7%;成都市GDP增长率6.4%;乌鲁木齐市GDP增长率5.9%;厦门市GDP增长率5.5%;香港GDP增长率5.3%;呼和浩特市GDP增长率4.7%;昆明市GDP增长率3.7%;哈尔滨市GDP增长率3.0%;大连市GDP增长率2.9%。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各城市GDP总量增长,增幅在4.7%至9.9%之间,其中以重庆市、河南省以及海南省最为突出,分别达到8.6%、8.3%以及7.9%,分别位居前三名;而哈尔滨市、昆明市以及大连市则是GDP增幅最低的,分别为3.0%、3.7%以及2.9%,排名垫底。
2018年,中国城市GDP增速比较好的省份是广东、湖南、安徽等,其增长率分别为7.8%、7.7%以及8.1%,其中广东省仍然保持着GDP增长率最高的优势地位。
而在总量方面,以广州市为例,其2018年GDP达到3077.39亿元,排在第三位,比上年有了显著的增长,这说明广州在拥有较高的GDP增速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总量收入,说明广州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发布

总663期第一期2019年1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发布2018年12月25日,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在京发布。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有关人员、高新区代表、长期从事高新区政策研究的专家及媒体记者等应邀参加了发布会。
中科院战略院副院长张凤致欢迎辞,科技部火炬中心李有平副主任出席发布会并做总结讲话。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工作内容之一,每年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科院战略院联合发布,今年已是系列评价报告的第六期。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评价的对象范围涵盖至2017年底的全部15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评价所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高新区年度统计调查,此报告最新数据为2017年度数据。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火炬计划和建设国家高新区30周年,因此,报告既对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也对国家高新区成立30年来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展望。
一、30年国家高新区建设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和主阵地1.高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
2017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95171.4亿元,占当年我国GDP比重的11.5%。
2.高新区创新实力大幅提升。
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45.1%;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营业收入)达到2.01%,与我国上市公司2017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2.2%)相当;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企业的近一半;高新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创新产出成果丰硕,2017年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9.3万件,占全国企业的46.3%;创新产出效率远超全国,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拥有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
中国财政年鉴2019:中国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统计

107.1
101.9
安徽 30006.82 2638.01 13842.09 13526.72 47712
108.0
103.2
福建 35804.04 2379.82 17232.36 16191.86 91197
108.3
103.5
江西 21984.78 1877.33 10250.21 9857.24 47434
107.8
102.9
湖南 36425.78 3083.59 14453.54 18888.65 52949
107.8
103.5
广东 97277.77 3831.44 40695.15 52751.18 86412
106.8
104.2
广西 20352.51 3019.37 8072.94 9260.20 41489
第三产业 107.3 105.9 109.8 108.8 106.0 104.8 105.5 106.4 108.7 107.9 107.8 108.6 108.8 110.3 108.3 109.2 109.9 109.2 107.8 109.4 106.8 109.1 109.4 109.5 107.6 104.1 108.8 108.4 106.9 107.7 108.0
108.7
103.4
山东 76469.67 4950.52 33641.72 37877.43 76267
106.4
102.6
河南 48055.86 4289.38 22034.83 21731.65 50152
107.6
103.3
湖北 39366.55 3547.51 17088.95 18730.09 6661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7.1 103.7 106 106.2 105 105.9 105 105 106.5 106.3 105.7 106.9 107.4 108 105.9 107.2 107.5 107.2 105.1 105.8 104.8 105.1 107.4 108.4 108.2 107 107.5 105.8 106.3 106 10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创活力爆燃
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的评价体系
30分
15分 10分
15分
15分
15分
新文创政策活力
新文创人才活力
新文创产业活力
新文创传播活力 新文创资本活力
新文创平台活力
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6个一级指标,即产业活力(30分)、政策活力(10分)、人才活 力(15分)、资本活力(15分)、平台活力(15分)、传播活力(15分)。二级指标主要以2017年数据为支撑,以各项 指标的增长率等数据为主,体现一个城市在新文创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 我们对活力的定义是不强调规模、绝对值,更看重增长率、发展潜力等。100个样本城市来自腾讯研究院《2018互联 网+指数报告》中数字文化的1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Boss直聘、游戏产业网等。
新文创发展概述
发达国家文创产值占GDP的比重 高达20%以上,中国仅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 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中国GDP增长速度。据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符绍强 的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 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我国仅仅在3%上下。2017年我国文化及 相关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4.29%。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 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00年
2005-2014年Βιβλιοθήκη 2014年2018年
根据公开资料,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 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 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 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什么是新文创?典型的新文创IP案例有王者荣 耀、故宫新文创等。
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据文化部文化产
业司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3)》报告,中国 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人民币,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仅为1万亿元 人民币,存在3.7万亿元人民币的需求缺口。在巨大需求的带动和一些列政策 的支持下,新文创产业无疑是新常态下各城市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我们为什么要做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
重塑中国城市新文创竞争格局
中国城市文创产业最早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排在 第一位的是上海,而后才被北京在2014年一步步超 越,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科技” 的融合使得其他城市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上获得了便利 条件,抛却基数,很大程度上各城市重新站在了起跑 线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阿里,杭州的文创 产业发展迅猛;因为腾讯游戏,成都的文创产业也暴 得大名。 单以过去一年抖音上的城市为例,在这一波的短 视频热潮中,我们看到了一线城市之外的城市活力, 比如成都、西安、重庆、杭州等,其活跃程度超出想 象,反而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这方面的声音被削 弱。这其实正是新文创时代城市竞争的缩影。 同时也说明在新文创产业领域,到了需要重新 梳理各城市之间未来潜力的时候了。我们的榜单就 是要寻找新文创领域活跃度高,成长性强的城市。
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行榜
新文创发展概述
新文创的本质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创IP,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程武 说新文创有“新标准”、“新共同体”、“新体验”、“新可能”四个“新”。事实上,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是 腾讯相对于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等新经济概念而将泛娱乐概念的升级改造。阿里的新 零售概念最被认同,而腾讯与之抗衡的概念是智慧零售却被淹没。新文创很大程度上也是腾讯对新经济的一个创造。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 “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其中2016年4 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十三五”时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 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构建。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 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创IP,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2018 中国城市
2018年7月17日
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前序
新文创发展概述
新文创发展概述
我国文化产业 概念提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 规模年均复合增长 率达到 21.3%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 业增加值 23,940 亿元,占 GDP 的 比重为 3.76%。文 创产业园区达到 2570家的顶峰 新文创概 念的提出
新文创发展概述
中国城市竞相发展新文创产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1、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文创产业具有产
业融合性强、附加值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对于促进消费、扩大对外贸易、 增加就业、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 新文创产业的出现符合了绝大多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3、产业转移后城市空间变化带来的新需求。随着城镇化以及
一轮的产业转移之后,很多城区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搬离,留下的厂房如何 利用,成为很多城市的新难题。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代表的城市更新应运而生, 也成为诸多城市效仿的对象。再加上2015年开始的双创急需各类众创空间的 承载平台,各类文创产业园区便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产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