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 必修二练习:第1章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作业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后检测能力

[基础巩固]据世界人口最新(2007年)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
报告说,许多国家都将出现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象。
在2005年至2050年之间,世界人口增长的半数将来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15岁以下少年儿童的人数将略微下降。
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0亿。
结合下表,回答1~2题。
地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自然1.9%2.8% 0.3% 0.7% 2.2% 1.2%增长率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非洲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2.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增加的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A.南半球各国B.西半球各国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解析:第1题,由表中数据并结合各地区的人口状况可知,死亡率最低的大洲不是非洲;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大,所以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应为亚洲,同时由于大洋洲的人口基数最小,因此新增人口最少的大洲应为大洋洲;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的3倍多,且拉丁美洲的人口基数又大于北美,因此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第2题,从统计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特别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大洋洲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人口基数小。
答案:1.D 2.C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4.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A.“高高低”模式B.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C.过渡模式的高增长阶段D.“三低”模式解析:第3题,对比四地1950年与2050年人口数量可知④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区100年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表明人口增速缓慢,最可能为“三低”模式。
答案:3.D 4.D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同步习题1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及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答案】【解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2.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经济发,死亡率较低.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答案】【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地区的三倍,而总人口远大于北美地区。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3.该国人口总量到顶峰的时期在( )A.①B.②.③D.④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A.埃及B.德国.中国D.印度【答案】3D 4B【解析】当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零时,人口总量最大值。
德国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似,目前呈负增长状态。
(2015·南开中高一检测)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5~65.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13年,16~59岁人口579%,劳动力充足.2005~203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6.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答案】5D 6A【解析】第5题,我国仍要维持人口的低出生率水平,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越短缺。
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6题,上述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建国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建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下降。
二、综合题7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及采取的相应人口政策。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依据图表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
一、世界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1)工业革命开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2)工业革命出现后,欧美一些工业革命起步比较早的国家首先出现了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
(3)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描述人口增长快慢的参量主要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二、人口增长模式1.“高高低”模式(1)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分布: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3)原因①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②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2.过渡模式:可分为高增长和增长下降两个阶段。
(1)高增长阶段①特征:仍然维持高出生率,但是死亡率却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②分布:发达国家大多在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就已开始进入这个阶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处在这个阶段之中,人口增长较快。
③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2)增长下降阶段①特征:出生率下降较快,死亡率下降缓慢,自然增长率下降。
②分布: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在20世纪前半叶开始进入这个阶段;有些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已进入该阶段。
③原因:婚育年龄的提高、社会福利的完善、社会医疗水平进步等。
3.“三低”模式(1)特征: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慢慢接近,自然增长率很低。
(2)分布:目前,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这个阶段,特别是西欧国家。
(3)原因: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婚育年龄较晚,养育子女成本提高及养老制度的健全和医疗技术的发达等。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练习(详解)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练习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中位年龄,又叫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2030年、2050年(含预测),中国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9岁、46岁、56岁,而印度分别只有27岁、32岁、40岁,美国则分别为38岁、40岁、44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截止到2050年,中国、印度、美国三个国家中()A.美国老年人口比中国多B.印度人口平均年龄最高C.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最低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规定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该政策的实施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降低中国中位年龄的增长速度B.缓解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压力C.缓解中国老龄化的压力D.到203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与印度相当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6、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②时期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7、该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A.甲B.乙C.丙D.丁8、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9、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容量B.国际移民C.国内迁移D.社会经济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2019-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练习题

第一章单元练习题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C.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D.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4.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亚洲、欧洲、非洲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亚洲、欧洲6.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读“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小城市人口迁入一线城市推力的是A.生活成本低B.发展空间小C.安稳的生活D.物质回报实惠8.“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C.保护生态环境D.促进经济发展“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1 人口的数量变化A卷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A卷(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某地区2011~2017年的人口变化状况表,完成1~2题。
1.2017年,该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A.5.40‰B.17.26‰C.23.49‰D.28.89‰答案 A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读表计算可知,2017年该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40‰,A项正确。
2.该地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过渡型答案 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以判定,该地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现代型,故C项正确。
读各大洲人口增长状况表(含预测。
单位:亿),完成3~4题。
3.代表欧洲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 B解析欧洲是唯一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的大洲。
读表可知,乙大洲人口数量减少,故B项正确。
4.丙大洲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短缺D.人口结构不合理答案 B解析读表可知,各大洲中,丙大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所以该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
下图是某学校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读图,回答5~6题。
5.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 B.1.5% C.4% D.3%答案 B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从而可计算出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5%。
6.④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为()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④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项正确。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
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答案 B解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年龄结构性矛盾,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①现代型 ②传统型 ③原始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堂探究
突破重难·探寻技巧
要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要点导学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 量增长的特点不同,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最根本的因素是生产力水平。 (1)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采 猎文明时期)
【解题思路】 第(1)题,当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但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与③相符。第(2)题,④类国家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答案】 (1)C (2)A
精彩点拨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时间)。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 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的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的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2)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 代型是“低—低—低”型。
答案:(1)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地区、大洋洲。 (2)亚洲。27.55亿人口。 (3)非洲。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发展及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使非洲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快。
【类图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比较 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自主梳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共同决定。 【思维启迪1】 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时间分布 ①总趋势: 不断增长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快速 时期。 ②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 社会生产方式 等方面的进步。 (2)地区差异 ①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 也是 不平衡 的。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步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步训练一、单选题读中国出生人ロ数及出生率图,图中出生率曲线因人为原因缺失了一段,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相同,人口政策不同B .两点出生人口数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相同C.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影响人口増长的政策都相同D.两点人口出生率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一样2.根据乙以后时间段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推测最可能的是A .该时期育龄人口数量变化大,导致人口出生数变化B.因为出生人口明显增长过快,国家调控人口政策改变,出生人口数量再回归正常C.现行人口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刺激人口増长D.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出生人口出现明显变化图为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信息正确的是4.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加快C .老龄化进程加速5.该国可能A .①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 .③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6.与图中第④阶段增长模式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拉丁美洲A .0~14 岁人口比例上升B .15~ 64 岁人口比例上升C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下降D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B .就业压力减小 D .男女比例失调70 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图为我国四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四省区死亡率最低的是8.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北京 B .上海C.江苏D.宁夏A .人口出生率B .人口死亡率C.社会生产力 D .人口总数9.关于图中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C.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10.有关乙、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乙国城市化进程缓慢B.乙国人口增长为“高- 低- 高”模式D.丁国人口增长为“低- 低- 低”模式B.丙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C.乙国劳动力不够充足D.两国城市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空巢老人,一般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C)【解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2.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C)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地区的三倍,而总人口远大于北美地区。
(2018·衡水中学调研)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C)A.出生率较高B.死亡率较低C.迁入率较高D.迁出率较低4.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B)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解析】第3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
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
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
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
第4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 错。
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
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故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
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
读“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图(如图)”,回答5~6题。
5.下列国家中,经济发达,收入高,但人口增长最慢的是(C)A.美国B.法国C.日本D.中国6.由图示内容可归纳出(C)①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②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③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④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法国、中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中,日本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仅次于美国),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
二、综合题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占世界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老年人口大国。
材料三某部门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上较大,1982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9,2015年为113.51。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人口老龄化__和__性别比失衡__问题。
(2)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正常与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__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日益沉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高速增长;对老龄化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等。
__(3)性别比失衡会引发哪些问题?为平衡性别比,可采取哪些措施?__人口性别比失衡会导致一系列的人口、社会和家庭问题,还会影响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措施: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生育观念;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__【解析】第(1)题,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我国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第(2)题,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一个国家老年人口过多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多、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3)题,出生性别比的合理值域为102~107,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严重,男女出生比例失调。
这不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以及社会健康发展,应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综合提升一、单项选择题(2018·吉林第三次调研)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 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将消失一半。
下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B)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1970~1980年D.1980~1990年2.“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D)A.出生人口数量太少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D.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40~44、45~49为两处明显的高峰,从而推测,最高峰可能是40~44、45~49的出生时间,即1965~1974年,故B项正确。
第2题,如今民众整体生育意愿较低,如果低生育率不能逆转,人口可能消失一半,故“人口雪崩”主要指人口数量变化。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测印度的人口在2050年将增至16.14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据此回答3~4题。
3.图①②③④表示印度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B)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4.印度现在人口结构比中国年轻很多。
该国有专家认为,必须管理好这项宝贵“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印度和中国老龄化现象一样严重②印度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③印度应尽快控制人口数量④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自然资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第3题,人口增长的转变过程为早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死亡率逐步下降的“高低高”类型转变;而后出生率下降,出现“三低”类型。
第4题,目前,印度的年龄结构比中国年轻很多,说明目前印度人口老龄化现象没有中国严重;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意味着该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但一段时期后,这些年轻的人口将会进入老年,社会压力将增大,因此印度需要妥善管理,实行正确的人口措施;印度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依靠自然资源。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5~6题。
5.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B)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6.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B)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5题,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结合图例读图不难看出a区域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b区域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c区域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第6题,其影响因素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卫生水平高,使死亡率降低,人口文化素质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使出生率降低。
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的老年人从“十一五”期间的500多万人提高到800多万人。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材料三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现代型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__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龄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
__(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试说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__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高,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措施: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
__【解析】当前我国人口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人口增长趋于低速增长状况。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在2030年前我国人口持续增加,之后由于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等原因导致人口负增长,分析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可知,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