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阅读答案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1)选文中划线的“文具的家”里都有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2)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仔细——________ 伙伴——________(3)第二自然段中,“________”可以看出贝贝对文具的爱护。
【答案】(1)铅笔,橡皮,转笔刀。
(2)认真;朋友(3)仔细检查【解析】2.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快乐的夏天去年夏天,我过得特别快乐。
爷爷带我来到小兰家。
小兰比我大一岁,她的家在山区,家里比较穷,爷爷决定资助她上学。
每天,我和小兰一起去上坡放羊、割草、捉蝈蝈,特别开心。
几天以后,爷爷又把小兰带回城里。
白天,我们一起看书,做游戏:晚上,我们一起听爷爷讲故事。
赶上星期天,爸爸妈妈还带我们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今年夏天又到了,我越来越想念小兰,我们还要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1)每天,我和小兰一起去上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兴——________ 帮助——________ 十分——________(3)从文中可以看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放羊;割草;捉蝈蝈(2)快乐;资助;特别(3)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解析】3.读语段,做习题。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小白兔,你快回家( ),小心淋着雨。
”(1)文中括号里分别填什么字?选一选,填一填。
(2)读了语段,我知道“闷”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不透气。
②透气。
(3)小鱼说了________句话。
(4)选一选,填序号。
下雨了,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了? ________①要下雨了,小鱼到水而上来找吃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1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
(共14分,每小题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旗杆.(gān) 一杆.枪(gǎn)B.挣.脱(zhèng) 挣.扎(zhēng)C.朝鲜.(xiǎn) 鲜.花(xiān)D.差.异(chà) 出差.(chāi)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谦虚莲蓬B.设计芬芳C.秘蜜蘑菇D.威武海参3.下列句子中“行”的正确意思是()。
爸爸兴高采烈地说:“你真行.!”A.走B.可以C.能干D.足以表明品质的举止行动4.下列词语不是拟声词的一项是()。
A.丁零零B.哗啦啦C.咚咚咚D.慢腾腾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A.景泰蓝B.端砚C.宣纸D.徽墨6.将下列哪个成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他担心太阳不会发光,真是________________。
A.杯弓蛇影B.杞人忧天C.井底之蛙D.自相矛盾7.下列词语中与“无忧无虑”的构词方式不一样的一项是()。
A.一心一意B.无影无踪C.源源不断D.自由自在8.看到天空中的火烧云时,你会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A.唉声叹气B.变化多端C.争奇斗艳D.花红柳绿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告诫我们()A.在交往中要有分寸,少交朋友。
B.在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与宽容,广泛交友。
C.要广交好友,来者不拒。
D.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少交损友。
10.下面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A.设问B.拟人C.夸张D.反问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班级,做了很多好事。
B.奶奶小心翼翼地端着汤从厨房里走出来。
C.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D.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12.下列和“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C.溪水染绿了人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1.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金属.(sǔshǔ)光辉.(huīhūi)警.察(jǐn jǐng)储.物(chǔzhǔ)檀.木(tái tán)轻盈.(yíng yín)【答案】sǔhūi jǐnzhǔtái yín【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易错易混字音辨别。
对于易错字音,我们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多读多练,注意读音是翘舌音还是平舌音、是后鼻音还是前鼻音、声调标在哪个位置等等,结合组词来加强记忆。
本题要求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注意审题,是“错误”读音,不要忽视题意,在正确读音那打勾了。
认真看清给出的拼音是什么,划掉错误的。
2. 看拼音,写词语。
yuán rùn jiàn zào qì guān făn tuī lìcháng tú xùn sù wēi wǔ tiān rán qì【答案】圆润建造器官反推力长途迅速威武天然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润、器、推、威、然”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看拼音,写词语。
xíng ()状发()()进gōng ()打()课()箭bì ()定手()关()chéng ()现()黄()坐【答案】(1). 形(2). 型(3). 行(4). 攻(5). 功(6). 弓(7). 必(8). 臂(9). 闭(10). 呈(11). 橙(12). 乘【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写同音字。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大潮一开始像___________,再近些就成了___________,更近些又像___________.这里按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顺序,使一幅幅壮观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
2.这段话从潮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并巧妙地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语言具体、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并填空。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②句与①句比,增加了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和___________方面把浪潮写具体了;③句与②句比,又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更具体突出了大潮来时的“___________”。
4.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请画上“﹏﹏”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免费)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免费)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打翻的鱼缸①三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监考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
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并不是因为试题太难,而是他太想上厕所。
但是,腼腆的他想等考试结束后再冲向洗手间。
忽然,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
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完了,如果同学们发现,我会被笑死的,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啊?小男孩的眼中盈满了泪水。
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写题,。
②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
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
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
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
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
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小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换上一条干净的裤子。
③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合身的裤子,皮带都系到胸口上了,看上去滑稽极了,但是,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
小男孩心里对老师充满了感激。
④考试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最后剩小男孩一个人,他走到老师身边,怯生生地对老师说()()谢谢您,老师()()⑤()不要紧,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老师拍拍小男孩的头()微笑着说()⑥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穿着那条不合身的裤子,一蹦一跳地走出了教室。
你看,老师巧妙地利用了打翻鱼缸这件事情,来掩饰小男孩的尴尬事,这是多么聪明,多么富有爱心的老师啊!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文中横线上。
(填序号)A.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B.没有人发现小男孩的异常2.在短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在文中具体指()A.小男孩尿裤子了B.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C.老师“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D.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4.按照短文记叙的顺序,给下列表述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词语标上序号。
新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小河我爱家乡的小河。
春天,桃红柳绿,杨柳如风;夏天,鱼儿在水中欢乐,荷叶像个大玉盘;秋天,金黄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飘进小河,河边的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家乡的小河变成了滑冰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笑。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写了家乡的________,夏天的小河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
(3)第2自然段写的四个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我最棒。
①荷叶像个大玉盘。
②夏天,鱼儿在水中欢乐。
【答案】(1)2(2)小河;鱼儿;荷花(3)春;夏;秋;冬(4)①月牙儿像只船。
②小鸟们在枝头唱歌。
【解析】2.阅读下文《猜字谜》,回答问题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1)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___________喜欢最怕(2)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3)这个谜语的谜底是________。
【答案】(1)xǐ huan;zuì pà(2)左;右(3)秋【解析】3.阅读下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回答问题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力)了一(快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立() 力))________了一(快块)________ 石碑(2)给下列汉字组词。
井________ ________念________ ________(3)石碑是________刻的。
()A. 毛主席B. 乡亲们(4)“挖井人”是指________,“不忘挖井人”的是________。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1)选文中划线的“文具的家”里都有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2)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仔细——________ 伙伴——________(3)第二自然段中,“________”可以看出贝贝对文具的爱护。
【答案】(1)铅笔,橡皮,转笔刀。
(2)认真;朋友(3)仔细检查【解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国山水多美丽轰hōng隆lóng隆,轰隆隆。
火车像骏jùn马,在原野上跑得欢。
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yě。
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
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
一张照片是高山。
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dǐng。
一座座高山,手牵qiān着手,肩jiān挨āi着肩。
一张照片是绿水。
水面好宽kuān好宽,宽得望不到岸àn。
渔yú船星星点点,渔民撒sā网wǎng捕bǔ鱼。
轰隆隆,轰隆隆。
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
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山水多美丽!(1)照样子,写词语。
例:好宽好宽好________好________ 好________好________(2)选字填空。
(填序号)①条②张③座一________照片一________大道一________高山(3)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照相机②骏马火车像________,在原野上跑得欢。
车窗像________,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4)短文中作者拍了3张照片,拍的是哪里呢?请在文中圈出来。
【答案】(1)长;长;大;大(2)②;①;③(3)②;①(4)田野|高山|绿水【解析】3.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好消息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含答案)

《文具的家》的创作背景
创作年代与时代背景
这篇课文的创作年代是21世纪初,属于现代文。它反映了当代社 会中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特别是文具的使用与整理。
地点与文化背景
这篇课文的创作地点是中国,它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学习与生 活习惯,特别是对于文具的使用与传统。
作者介绍及作品风格
作者介绍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作 品风格简洁明了,富有教育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06
课后练习与答案解析
课后练习题目及要求说明
题目1
请朗读课文《文具的家》,并回 答以下问题。
要求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 文内容,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
题目2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
要求
仔细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 涵,准确回答问题。
题目3
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
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和 内容,准确填写相关内容。
生字词读音及解释
次数
事件发生的次数。
明天
时间的下一天。
得到
获得或取得某物。
重点句子分析
“文具盒,铅笔,直尺,都在桌上。”
这句话是描述文具盒、铅笔和直尺都放在桌子上。
“我每天都把文具盒,铅笔,直尺放好。”
这句话说明主人公每天都会将文具盒、铅笔和直尺整理好。
“我知道它们都住在哪里。”
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知道这些文具物品的存放位置。
通过语言表达技巧训练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
通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如修辞 手法、表达方式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具盒司玉笙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
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
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
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
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
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
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
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
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丽说,你真爱惜……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
你小时好哭不?丽不答,脸却红了。
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
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英和丽成了好朋友。
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
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
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1.说开头一段描写说明了什么? 2.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 3.“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请解释“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英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为什么? 5.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红毛衣”,你对此有何看法《文具盒》答案1.说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贫困2.娘选择红毛衣,因为它可以御寒,实用。
英选择文具盒,是因为英要读书,向往现代文明3.“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紧紧盯住或专注地看“扎”生动地表现出了英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4.因为文具盒为英打开一个她所向往的现代文明的学习天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5.提示:首先要理解英“想要一件红毛衣”表现了姑娘爱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对美的看法,不论是理解,赞赏还是批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