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动力触探讲解学习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3.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 10±0.2 63.5±0.5 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 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 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 15 20 25 30fa(Kpa) 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 10 20 30 40fa(Kpa) 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 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 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 e 1.25~1.15 1.20~1.10 1.15~1.00 1.05~0.90 0.95~0.80 <0.80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一、地基承载力1、挡墙基础:每侧每10延米至少检测2个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步骤及计算公式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步骤及计算公式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这档子事儿!你知道不,这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就像是给大地做一次深入的“体检”。
那它到底咋做呢?来,咱一步步瞧。
首先得选好地儿,就跟咱挑苹果似的,得找个看着就不错的地方下手。
然后把那触探设备给架起来,这可不能马虎,得稳稳当当的。
接着呢,就开始让它往地里钻啦!就像个小钻头似的,使劲往下探。
这过程中可得仔细观察,看看它遇到啥情况了。
说到计算公式,那可就像是解开这个“体检报告”的密码。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计算,咱就能知道这地底下的情况到底咋样。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明白的,得有点真功夫才行。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步骤和公式,咱咋能知道这地够不够结实,能不能撑起咱要盖的大房子、大高楼呢?这就好比咱盖房子得先有个牢固的地基一样,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就是给咱找到这个牢固地基的好办法。
咱再打个比方,这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得先做各种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病情,给出治疗方案。
这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不也是一样嘛,通过一系列操作和计算,咱就能知道这地的“健康状况”啦!在实际操作中,可不能马马虎虎的,每一个数据都得认真对待,就跟咱对待自己的宝贝似的。
要是不小心弄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就好比你把药给吃错了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啊,搞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人可得细心细心再细心,认真认真再认真。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安全呢!咱可不能掉以轻心,你说是不是?总之,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步骤和计算公式那都是相当重要的,少了哪个都不行。
咱得好好掌握这些,才能让咱的工程建得稳稳当当,让大家都能放心地在里面生活、工作。
这可不是小事儿,咱得重视起来呀!。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培训资料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3.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 10±0.2 63.5±0.5 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 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 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25 42 50~60深度(cm)30 10 10锤数N10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 20 25 30fa(Kpa)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0 20 30 40fa(Kpa)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e ~ ~ ~ ~ ~ <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120±1落距(cm)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25 42 50~60深度(cm)30 10 10锤数N10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 20 25 30fa(Kpa)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0 20 30 40fa(Kpa)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e ~ ~ ~ ~ ~ <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法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用于获取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信息。
本文将介绍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范围。
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冲击力将探测器送入地下岩层,通过测量探测器在不同深度下的冲击力和阻力来推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冲击力与阻力关系:当探测器冲击地下岩层时,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会对冲击力和阻力产生影响。
通过测量冲击力和阻力的变化,可以推断岩层的硬度、密度、含水量等信息。
2. 冲击力传感器:动力触探试验主要依靠冲击力传感器来测量冲击力的变化。
冲击力传感器通常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准确记录冲击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3. 阻力测量:除了测量冲击力,动力触探试验还需要测量阻力。
阻力的大小取决于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通过测量阻力的变化,可以推断岩层的孔隙度、压缩性等信息。
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仪器设备动力触探试验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来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冲击器:冲击器是动力触探试验的核心设备,用于将探测器送入地下岩层。
冲击器通常由一个重锤和一个冲击杆组成,重锤通过释放势能产生冲击力,将冲击杆推入岩层。
2. 探测器:探测器是用于测量冲击力和阻力的传感器,通常由冲击力传感器和阻力传感器组成。
冲击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冲击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阻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阻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3. 钻杆和钻头:钻杆和钻头用于钻孔,使冲击器能够进入地下岩层。
钻杆通常由多节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延伸或缩短,钻头则用于切削地下岩层。
4.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冲击力和阻力的变化,通常具有高精度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数据记录仪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下来,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三、动力触探试验的应用范围动力触探试验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领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地质勘探:动力触探试验可以提供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信息,对于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触探试验》课件

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动力触探试验过程中,可能会 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
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
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结果受到人 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操作人员 的技术水平、经验等都会对测试 结果产生影响。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
总结词
一种高精度的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测量锤击能 量和贯入阻力,适用于精确测量土层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
总结词
试验结果准确度高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由于采用两个传感器,可以更准 确地测量锤击能量和贯入阻力,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土层 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总结词
试验成本较高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由于需要使用更多的传感器和设 备,因此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其高精度和可靠性也得到 了广泛应用。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总结词
一种适用于坚硬土层的动力 触探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使用一个 圆锥形的探头,通过旋转和 贯入来测试土层的承载力和
变形参数。
总结词
目的
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了解土层的承载能力、变形模量、基床系数等参数,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工作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利用锤击或落锤产生的 冲击力,使探头贯入土中。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牛顿运动定 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力和位 移的变化,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 质。
探头在贯入过程中,将受到土层的反 作用力,通过测量反作用力的大小和 锤击次数,可以得到土层的工程地质 性质参数。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I)文字部分一、工程概况二、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依据1检测试验方法2检测试验主要技术标准及依据三、重型(II)动力触探试验概况1试验工作量布置2试验概况四、检测试验结果3检测试验分析判断4检测试验结果五、结论与建议(I)图表部分云南大理至丽江江高速公路(~)碎石桩重型(II)动力触探试验报告一、工程概况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土建合同段K80+811〜K80+813共打了9根碎石桩作试桩,选取3根作重型(I)动力触探试验。
二、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依据1.检测试验方法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目前尚无法定规程,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包括碎石桩施工质量检验和加固效果检验两个方面。
沉管碎石施工质量检验(即成型质量检验)采用方法为动力触探和单桩载荷试验,目的为检验碎石桩成型质量,检测评定的项目应包括碎石桩密实度、桩长及单桩承载力。
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检验采用方法为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
根据上述试验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质量进行总体评估。
重型(I)动力触探试验是检验碎石施工质量(即成型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主要是采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自由落距),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探头锥角°,锥底面积)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本次试验采用每贯入的锤击数)来判断碎石桩的成型质量。
(1)触探试验满足下列要求:1)采用固定落距的自由落锤方式,保证穿心锤自由下落;2)保持探头与触探杆有很好的垂直导向,最大偏斜度不超过2%;锤击速率保持在〜击分钟;3)触探一般应连续进行,锤击数大于50时方可停止,在排除异常因素之后应继续进行。
)现场记录采用每贯入的锤击数为一阵击的实测锤击数 记录一次。
(2影)响因素校正 1)触探杆长校正:当触探杆长度小于2米时,锤击数不作校正 当触探杆长度大于2米时,按下式校正aN —经杆长校正后的试验锤击数63.5一贯入的实测锤击数a 一触探杆长校正系数,按表选定或进行内插。
2)地下水影响校正:在施工期间地表水位较高,许多地段地下水已淹没地表,锤击能量受地下水影响有所损失,为使检测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锤击数可按下式进行地下水校正:N w63=.51.163.+5N1.0式中:一经地下影响校正后的锤击数; N —经杆长校正而未经地下水校正的锤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动力触探
重型动力触探(N63.5)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试验日期:
2012年06月15日
重型动力触探(N63.5)检测报告
重要提示:1、报告无试验、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2、报告发生改动、换页或剪贴后无效。
3、未经试验单位同意,报告不得部分复制。
4、如对试验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本试验单位书面提出,逾期视为认可试验结果。
目录
1、前言
2、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3、试验方法及依据
4、试验结果分析
5、结论
附图表
试验汇总表、深度—击数曲线--------------------------------------------3张
1. 前言
受的委托,我公司()于2012年06月12日对工程的段基础换填级配碎石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此次试验共检测3点,工程概况见下表1。
工程概况表表1
2、受检场地工程概况
场地的地质情况详未提供,受检地基的详细资料参见施工方的现场施工记录。
3、试验方法
(1)试验原理
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的规格圆锥探头打入土中,然后依据贯入击数或动贯入阻力判别土层的变化,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其中锤击的能量主要用于克服土对探头贯入的阻力,另外极少数消耗于锤与触探杠的碰撞、探杠的弹性变形、探杠与孔壁土的摩擦等。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1000Ae
H
q)(Q 2Q d q ⨯+=
式中:d q 为探头的动贯入阻力kPa ;
A 为探头横截面积(2
m );
e 为每击的贯入度(m );
N
h s /=;
q为触探器,即被打入的部分(包括探头,触探杆、锤座和导向杆)的重
量、(kN );
Q 为锤质量(kN );
H 为落距(m );
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
当e 、Q 、H 、A 、q 一定时,探头的单位动阻力或锤击数N 的大小,反映了土层的动贯入阻力。
它与土层的密实度、力学指标有联系,经过大量试验数据与其它测试建立经验关系,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
(2)试验方法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前,应保持触探杆垂直。
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下落,落锤落距为0.76±0.02m 。
每分钟连续打击15~30次,及时记录每贯入10cm 的锤击数,根据各深度的击数绘制深度~击数曲线,从而判断地基承载力及加固效果。
4、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成果整理成重型动力触探(N 63.5)成果表、深度--击数曲线图(后附图表),
1#测点: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5、结论
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的要求,对工程中的基础换填级配碎石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级配碎石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检测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批准人:
签发日期:
2012年0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