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岩土测试技术第3章-动力触探试验

02 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通过锤击或落锤的方式,使一定形状和质量的探头贯入土层 ,根据贯入过程中所受阻力和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来推求土层工程性质的原位测 试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通过测量锤击能量、贯入时间和 单位时间内贯入的深度,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
锤击装置包括锤头、锤杆和支架,用于产生锤击力。
触探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传递锤击能量和支撑 探头。
深度测量装置用于精确测量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
03 动力触探试验的操作流程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目的
明确试验的目标,是为了评估土体的力学性 质、确定地基承载力还是其他目的。
准备试验场地
清理试验场地,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并 按照要求整平场地。
提出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 论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依据。
04 动力触探试验的结果解读
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解读方法
原始数据转换
01
将采集的原始动力触探数据转换为击数和能量等参数,以便进
行后续分析。
对比分析
02
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值或已知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岩土的力学性
质和承载能力。
曲线拟合
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钻杆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探头和钻杆,确保 能够达到所需的探测深度和精度。
安装探头和钻杆
将探头和钻杆安装到测试仪器上,并确保连 接牢固。
试验操作步骤
调整测试仪器
根据试验要求调整测试仪 器的各项参数,如落锤重 量、落高、贯入速率等。
进行触探
操作测试仪器,使探头 贯入土体,记录贯入深
度和相应的锤击数。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N-2)×(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锤击数(N) 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判断砂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砂土的振动液化,桩基承载力,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轻型动力触探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 10 士0.2 63.5 士0.5 120 士 1落距(cm) 50 ± 2 76 士 2 100 士 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 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 试验步骤:(a) 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 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白由落体放下,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 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 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榛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 当N10' >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 资料整理:(a) 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 N10(b) 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
图3-7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 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5 20 25 30fa (Kpa) 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白〈〈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0 20 30 40fa (KP@ 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白〈〈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 (Kpa) 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 e 1.25~1.15 1.20~1.10 1.15~1.00 1.05~0.90 0.95~0.80<0.80本表引白西安市资料.⑵重型动力触探(N63.5)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20.地基承载力(轻、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地基承载力(轻、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目的为了规范动力触探检测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港口工程和修造船水工建筑物地基土动力触探检测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通航建筑物可参照执行。
3.引用文件3.1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147-1-2010;《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试验全过程应明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
3.2合同文件工程检测合同是检测依据标准之一,检测人员进场前,应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义务必须履行。
当合同的内容与采用的技术标准有矛盾时,应向委托方说明,但原则上应优先履行合同义务。
4 职责4.1现场检测人员负责现场检测。
提倡谁检测谁分析的原则,若现场检测人员由于时间的关系需委托他人进行内业分析时,检测人员应将现场检测的基本情况,资料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场检测的全部资料无一缺少的移交给内业分析人。
检测人员对检测的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关资料的质量负完全负责。
4.2内业分析人负责曲线绘制及成果整理,对绘制的曲线成果整理的质量负责。
由于人为原因(例如擅自修改原始记录数据)导至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质量纠纷,应由内业分析人员负责。
内业分析中非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请示公司总经理协助解决。
内业分析中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请示公司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协助解决。
4.3一般情况下,内业分析人应同时负责编写检测报告并对所编写报告的质量负责。
4.4公司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负责报告审核,根据报告中的波形曲线检查报告分析的质量,对报告结论的合理性负责。
5 工作程序5.1检测数量及检测桩位确定5.1.1动力触探试验的检测点数量及检测部位按规范或设计单位的要求执行,若委托方确定的检测数量少于规范或设计要求,项目负责人应向委托方说明,经解释说明后可按合同要求的检测点数量执行。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培训资料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3.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 10±0.2 63.5±0.5 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 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 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N-2)×9.8 (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 63.5kg 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 3.的标准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 63.5kg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穿心锤,以 76cm 贯入试验:,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入土中 15cm 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用此 30cm 的锤击数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 、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 、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 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 X N-2) X 9.8 (1)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 的穿心锤,以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2)y- 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x- 重型触探锤击数。
3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63.5kg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76cm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 cm,用此30cm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摘要:一、前言二、动力触探试验方法三、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四、动力触探试验过程五、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六、动力触探试验应用案例七、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缺点八、结论正文: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一、前言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以及地基的稳定性等。
动力触探试验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隧道工程等领域。
二、动力触探试验方法动力触探试验方法主要包括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以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基础较浅、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地区;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地基承载力极高的地区。
三、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包括探头、锤击设备和数据记录设备。
探头是动力触探试验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锤击设备是用来对探头施加冲击力的装置;数据记录设备用于记录探头贯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四、动力触探试验过程动力触探试验过程包括试验准备、试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步骤。
试验准备阶段主要是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校准;试验操作阶段是将探头贯入地基中,记录其贯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数据处理阶段是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五、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包括数据整理、结果表示以及结果解释等步骤。
数据整理是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结果表示是将整理后的数据用图表或文字形式表示出来;结果解释是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以及地基的稳定性等。
六、动力触探试验应用案例动力触探试验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隧道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三个动力触探试验的应用案例:案例一:某基础工程的地基处理案例二:某道路工程的路基加固案例三:某桥梁工程的基础承载力评估七、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缺点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试验结果准确等;缺点是对地基的破坏较大,不适合用于地基较差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25 42 50~60深度(cm)30 10 10锤数N10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 20 25 30fa(Kpa)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0 20 30 40fa(Kpa)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e ~ ~ ~ ~ ~ <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A.试验设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主要由触探头、触探杆及穿心锤三部分组成(可参见图2-3)。
落锤升降由钻机操纵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测出锥尖到锤垫底面之间长度,即触探杆长度。
(b)待锤尖打入到预测位置时,从触探杆上标出,从地面向上每10cm 的位置。
(c)穿心锤自由落距76cm,记录每贯入土层10cm的锤击数N63。
.5′。
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d)每加上一根触杆时,需记录所加杆的长度,重新统计触探杆长度。
(e)若土质较松软、探头贯入速度较快时,亦可记录锤击5次的贯入深度。
(f)对触探杆侧壁摩擦影响较大的土层,可考虑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
(参见轻型动探相关内容)。
(g)如N63.。
5′>50,连续三次,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触探杆长度的校正:当触探杆长度大于2m时,需按下式校正:N63。
.5=a·N63。
.5′式中:N63。
.5—修正后的重型动探击数a--为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查表3-37。
(b)触探杆侧壁摩擦影响的校正:对于砂土和松散-中密的圆砾、卵石层触探深度在15m内,一般可不考虑侧壁摩擦的影响。
(c)地下水影响的校正: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粗、砾砂和圆砾、卵石,锤击数可按下式修正:=’+(d) 绘制重型动探击数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
表3-37 动探杆长度校正系数α5 10 15 20 25 30 35 40 ≥50≤2468101214161820注:l为杆长。
D.试验成果的应用:(a)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原规范为标准值fk)(表3-38,3-39):表3-38 碎石土、砂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关系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碎石土fa(Kpa) 140 17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70 540 600 660 720 850 930 970 1000中、粗、砾砂fa(Kpa) 120 150 180 220 260 300 340 38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3-39 粘性土、粉土N63。
.5与承载力特征值fa的关系N63。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fa(Kpa)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65 290 320 350 375 400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注:本表引自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表3-40):表3-40 圆砾、卵石土的变形模量E0与N63。
.5击数平均值的关系N63。
.5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5 40E0(Mpa) 10 12 14 16 21 26 30 34 41 48 51 54 59 62 64注: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1988年)(c)确定地基土(碎石土)的密实度(表3-41)及地基土(砂土)的密实度(表3-42):表3-41 碎石土密实度与N63。
.5平均值的关系N63。
.5 ≤5 5<N63。
.5≤10 10<N63。
.5≤20 >20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mm, 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表3-42 砂土密实度与N63。
.5平均值的关系砂土N63。
.5 砂土密实度孔隙比<5 松散>5—8 稍密—8—10 中密—>10 密实<<5 松散>5—稍密——中密—>密实<<5 松散>5—6 稍密—6—9 中密—>9 密实<注:系指因杆长影响校正而未经地下水影响校正的锤击数。
本表引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表3-2-13。
E.记录格式:动力触探记录表工程名称地点动探类型钻孔编号钻孔标高地下水位深度(m)杆长(m)实测击数(击)修正系数修正击数N 深度(m)杆长(m)实测击数(击)修正系数修正击数N0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时间:校核:记录: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及一般粘性土。
标准贯入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粘性土及强风化岩等。
该试验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76cm的自由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预先打入土中,然后再打入,记录的锤击数,称为标准贯入击数(N)。
标准贯入试验的工程目的是:(a)划分土层类别、采集扰动试样;(b)判断砂土的密实度或粘性土及粉土的稠度;(c)估测土的强度及变形指标、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d)评价砂土及粉土的振动液化;(e)估算单桩承载力及沉桩可能性;(f)检验地基加固处理质量。
(1) 试验设备:标准贯入试验由触探头(又称贯入器、对开式管筒)、锤垫及导向杆、落锤(质量为的穿心锤)三部分组成(图3-8)。
落锤距离由自动脱钩装置控制。
图3-8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1.穿心锤;2.锤垫;3.探杆;4.贯入器;5.出水孔;6.贯入器内壁;7.贯入器靴(2) 试验步骤:(a)先用钻具钻至欲测土以上15cm。
且钻具拔出后孔底与孔壁应保证无软粘土等挤出堵塞钻孔。
(b)标贯探头入土之前,先测出探头靴口到锤垫底面之间的长度,及探杆长度。
(c)将探头压入欲测土表面,然后进行锤击,锤击速率为15-30击/min,锤击落距76±2cm,先记录贯入15cm的预打击数,然后记下再贯入30cm 的标贯实测击数N′。
(d)若30cm内锤击数超过50,则停止试验。
(e)若需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时,一般应隔1m后在进行。
(f)整个标贯过程中,孔壁不能有垮坍或孔壁上软粘土等挤出,造成探杆侧壁摩擦加大。
(g)拔出探入器,分开对开式管筒,取出筒内土样描述和试验。
(3) 资料整理:A.探杆长度校正:当探杆长度大于3m时,需按下式修正N=αN·N′式中:N—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击/30cm)αN—杆长修正系数,按表3-43确定B.土的自重压力的影响:(a) 图表法:锤击数、上覆土压力—砂土的相对密度。
(b) 美国Peck得出砂土自重压力对标准贯入试验的影响为:N = CN N’式中CN--自重压力影响修正系数,查表取值。
(c) 地下水影响的校正:砂层的贯入击数N’大于15时,有效击数按下式校正:N=15+1/2(N’-15)表3-43 标贯试验杆长修正系数αN探杆长度(m)≤3 6 9 12 15 18 21αN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杆长修正作以下说明:我国一直用经过修正后的N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用不修正的N值判别液化和判别砂土密实度。
因此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确定是否修正,且需在报告中说明。
(4) 试验成果的应用:(a)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表3-44、表3-45):表3-4 4 砂土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N的关系N(击/30cm)10 15 30 50中、粗砂180 250 340 500粉、细砂140 180 250 340表3-45 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N的关系N(击/30cm)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fa(Kpa)105 145 190 235 280 325 370 430 515 600 680注:表2-11、表2-12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b) 确定地基土压缩模量Es及变形模量E0(表3-46):表3-46 E0(Mpa)或Es(Mpa) 与N的关系研究者关系式适用范围湖北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E0=+ 粘性土、粉土冶金部武汉勘察公司Es= N+ 中南、华东地区粘土西南综合勘察院Es= N+ 唐山粉、细砂(地下水位以下)Schultze(德国)Es=+ 细砂(地下水位以下)(c)确定砂土的抗剪指标(表3-47):表3-47 砂土内聚力c、内摩擦角φ与N(手)的关系N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5 29 31c(Kpa)17 36 49 59 66 72 78 83 87 91 98 103 107φ(度)注:此表引自冶金部武汉勘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