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

合集下载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在采油作业现场静电现象无处不在,而静电积累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采油现场对静电进行接地处理非常重要。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电荷积累:在油气作业现场,静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摩擦、切割、输送等操作,由于介质的电导率不同,电荷不能及时地流失,容易积累到高电位。

静电电荷积累可能造
成爆炸火灾的危险,静电接地可以将油气介质中的积聚电荷通过地线、接地装置等设备导
入地下,防止电荷积累。

2.保护人身安全:静电的荷电粒子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和电势能,当接触人体时,可
能造成电击伤害。

静电电压超过3000伏特时,很容易产生闪络放电现象,形成明火,静电接地可以将电荷通过地线引入地下,防止人员电击。

3.保护设备:静电荷电容易引起设备故障和火灾,如输气管道、储罐、阀门、管路等
设备,通过静电接地,降低设备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防止静电的屏蔽干扰、电磁波等对
设备的影响。

4.保护环境:静电异常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油气泄漏、油井爆炸等情
况发生时,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静电接地可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从而
保护环境。

因此,静电接地在采油现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地使用静电接地设备,对静电进
行有效控制,才能确保现场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避免环境造成一系列的损失。

油田钻井电气安装的标准化探析

油田钻井电气安装的标准化探析

油田钻井电气安装的标准化探析摘要:油田钻井的现场电气系统复杂,如果安装时不规范、不标准,轻者会对油田钻井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重者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不容小视。

笔者本文围绕着油田钻井过程中现场电气系统的布置与安装谈如何做到规范合理、标准统一。

关键词:钻井电气标准化油田油田钻井的现场电气系统复杂,如果安装时不规范、不标准,轻者会对油田钻井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重者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不容小视。

笔者本文围绕着油田钻井过程中现场电气系统的布置与安装谈如何做到规范合理、标准统一。

一、油田钻井的现场电气防爆标准和电气设备、防爆形式的关系概述油田钻井现场电气防爆标准主要有API和IEC两个标准。

API主要针对石油钻井现场,并将其防爆区域划分为一级一类和一级二类。

IEC标准主要针对所有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并将气体防爆环境区域划分为零、一和二区。

IEC标准还包括电气设备的防爆形式,IEC标准的防爆形式与IEC标准的防爆区域划分有比较成熟的对应关系。

因为引用的国际标准不同,导致API标准中石油设施不同等级的防爆区域与IEC标准中电气设备防爆形式的关系不确定,从而使电器设备防爆形式选用混乱,部分电气设备达不到防爆要求。

按照API钻井区域划分标准,参考国际上的作法,建立防爆区域与防爆设备防爆形式的对应关系,规定API的一级一类防爆区域,选用本质安全和隔爆形式,在API的一级二类防爆区域,选用增安或更高的防爆形式,增安形式为复合防爆,内部元件防爆形式为隔爆、本质安全或浇封防爆形式。

二、油田钻井的现场电气系统接地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建立油田钻井的现场电气系统接地形式安全技术要求的目的是保障人和设备的安全。

系统接地的形式主要有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TN系统是指电源端有一点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PEN)或保护导体(PE)连接到此接地点。

根据中性导体(N)与PE的组合情况,TN系统的形式有TN-S系统、TN-C系统和TN-C-S系统。

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问题分析2015-1-5

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问题分析2015-1-5

石油钻井井场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分析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渤海钻井一公司王洪臣山东东营257237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水电讯大队李东波山东东营257051摘要:本文主要简述石油钻井井场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使用形式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建议。

关键词:接地形式存在问题分析措施建议引言:石油钻井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存在野外作业、点多、面广、搬迁移动频繁、电气设备多、工艺复杂等特点。

伴随着设备的更新改造,自动化程度也逐步提高,井场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由于石油钻井作业的特殊性,石油钻井井场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可靠性、安全性显得更加突出。

由于钻机类型多种多样,电器设备配置也不尽相同,尽管现在需要保护接地的电器设备在施工中也进行了接地,国家、行业也制订了相关标准,但由于管理方面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造成保护接地方式散而乱,许多接地方式可靠性不高不标准,电器设备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和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针对目前石油钻井井场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形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提高石油钻井井场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可靠性和标准化程度。

一、石油钻井井场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形式目前,石油钻井井场用电区域主要包括生活区和动力区域,生活区域的用电电器主要是生活和照明用电,动力区域的用电电器及设备主要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和钻井井架照明电器用电。

电器及设备保护接地主要采用独立接地的TT系统进行保护。

现场的TT接地系统,电源侧中性点在总配电室进行系统接地,所有电器设备外壳单独接地,活动板房及所有的金属构架均单独接地,为此井队搬家后,需要安装200多根接地极和接地线,如图1所示。

图 1二、TT接地系统优缺点分析:1、TT接地系统优点:井场施工用电设备大部分露天工作,工作条件环境恶劣,其中大负荷动力设备较多。

在线路老化、振动,环境潮湿等各种原因下容易发生漏电情况。

目前,钻井井场低压系统保护接地通常采用TT系统,即系统中性点有一点直接接地,电器装置的外壳分别进行保护接地,其他装置设备再次进行保护接地,当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两个接地电阻,根据串联分压原理,故障设备对地电压仅为相电压的一部分,降低了触电危险,在设备外壳漏电后通过保护接地地线使之与接地点处的大地电位接近,如果人站在此处触及用电设备外壳,由于接地点距人的落脚点距离很近电阻较小,外壳与接地点之间有接地线连接,所以分担的电压很小不致形成危害生命的电压。

钻井施工中接地问题的探讨

钻井施工中接地问题的探讨

化 建议 。 关 键词 : 安全 接地 ; 防触 电 ; 防雷 ; 联 合接 地
0 引 言
安 全接地是保证人身安全和设 备安全 的前提条件 , 尤其是 当今钻井设备 已逐步实 现电力驱 动 、 自动化 控制 , 各种 电路 在 井场错 综复杂 , 因此安 全接地在钻井 各个 环节有着举 足轻重 的
如图 1所示 : A为外壳漏 电设备 , B为保护 接地点 , C为工
作 人 员 双 脚 所处 位 置 。设 备 漏 电后 , 由 于地 阻 的存 在 使 A 点 电 压 升 高 接 近 电 源 电压 , B点 与 A 点 电压 相 同 , 此 时 外 壳 漏 电 设 备 由 A 点 至 B点 向 远 处 的零 电位 点 泄 电 , 电位 也 逐 步 减 小 。 由

地点 D处相 同, 而工作人员触及用 电设备 A时所 承担 的电压为
B、 D两点 的 电位之 差 。由于不 同的接地 点之间产 生了危险 电 压就会发生触 电事 故 , 所 以说 如果接地 方法不 当 , 即使采 取 了
保 护 接 地 也 不 能 避 免 触 电 事 故 发 生 。从 接 地 保 护 原 理 分 析 , 这
地位 。
1 电 力 保 护 接 地
钻 井 现 场低 压 系统 接 地 通 常 采 用 TN 系 统 , 即 供 电 系统 中 性线直接接地 , 在 设 备 外壳 漏 电 的情 况 下 通 过 外 壳 接 地 将 设 备 外 壳 的 低 电 位钳 制在 安 全 范 围 内 , 达 到 保 护 目的 。 根 据 串联 分
的电压很小 , 不 致 危 害 生命 。
2 0 0 根地线 , 每根地线需要 打入水 泥地面 以下 2 m多深 , 接地工 作难度很大 , 影响搬家安装进度 。因此接地工 程应该从 施工环 境、 经费 、 效 益等方 面综合考虑 。

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制作及应用

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制作及应用

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制作及应用摘要:石油钻井井场由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加上地理环境较差,这就对钻井井场的电气接地装置制作和接地线的连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常见的问题,为相关从事接地线工作的同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制作和应用问题一、前言石油钻井井场由于其特殊的作用,使得钻井井场的很多设备都需要进行接地处理,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和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对井场电气接地的认识有误区,还存在很多选择电阻的阻值不合格、连接方式不规范、连接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石油钻井井场的电气接地制作和应用进一步的进行分析,在加强认识的同时给予一点浅薄的建议,希望对行业有所帮助。

二、接地线的连接和接地装备的制作对于石油钻井井场的接地工作,应优先考虑使用设备厂家所配置的标准接地棒或者是专业的接地生产厂家生产的铜包钢接地体。

鉴于石油钻井工程队钻井的工期较短、野外条件艰苦、钻井场所的流动性大、场所搬迁比较频繁等,接地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损坏或者锈蚀,当出现损坏或锈蚀时可以选用直径大于50mm和壁厚大于3.5mm的除锈镀锌钢管进行制作,它的长度应该不得低于1800mm[1]。

对于接地体的铺设采用垂直的形式,其露出地面的部分应该不得超过100mm,其间距最好不小于它长度的2倍,对接地体进行掩埋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是在接地体掩埋前需要浇灌些食盐水,这是为了让土壤的导电性更好,再者选择的掩埋土中不得夹杂垃圾、杂物或石块等,掩埋时分层对其夯实,最后是在接地体掩埋后应该每天不断的对其进行浇水,降低土壤的电阻率,使土壤的导电性能良好[2]。

至于地面上设备和接地体的连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设备外壳或者设备和接地体连接选用的接地线应该是横截面不低于16mm2的铜芯黄绿双色绝缘导线,而对螺栓的连接则需要在接地体上开口,当螺栓穿出接地体后对其进行焊接,然后除去焊渣,检查其是否存在虚焊的情况,最后通过螺帽将接地线的金属部分垂直在接地体上。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但没有电流流动。

静电在采油现场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因为油气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液体,并且采油现场常常有可燃性粉尘积累的风险。

当静电放电时,会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采油现场中,确保静电接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采油现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各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会产生摩擦、碰撞和分离等过程,从而产生静电。

油气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高温、高压、高湿等因素也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如果没有有效的静电接地措施,这些静电可能会在人员、设备或者周围环境中发生放电,从而引发事故。

采油现场中常常有可燃性气体和液体存在。

当静电放电发生时,如果同时存在可燃物质,可能导致火花、火焰或爆炸等事故。

静电引发的火灾或爆炸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设备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整个采油现场的停产。

采油现场常常有可燃性粉尘的积累风险。

许多油气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可燃性粉尘,如石墨、沥青等。

当静电放电发生时,如果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可能会引发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具有较高的破坏力和危险性,能够引发次生火灾、烟雾、冲击波等危险,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中,还需要考虑到采油现场中的人员安全风险。

静电不仅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可能对人体造成触电伤害。

当人体处于带电状态时,如果触碰到接地电位高于自身电位的介质,就会产生电流通过,导致触电事故。

静电也可能引起不适感、焦虑等身体和心理问题,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为了有效地减少静电带来的风险,采油现场需要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要保证设备和工具的良好接地,防止静电积累。

应当采用导电的材料和设备,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还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湿度、使用消耗式静电除尘器等方法,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静电接地在采油现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减少静电带来的爆炸、火灾等事故风险,还可以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问题分析【摘要】本文针对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和研究意义,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

接着,在正文部分对静电的危害性展开分析,阐述了静电接地原理和采油现场静电防护措施。

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探讨了静电接地方案的优化和实际应用效果。

在结论中指出了静电接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同时展望了未来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采油现场静电接地的重要性,并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采油现场、静电、接地、重要性、危害性、原理解析、防护措施、实际应用、方案优化、改进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石油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静电是一个常见且十分危险的隐患。

特别是在采油现场,各种化学物质的接触和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正确的静电接地是保障现场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采油现场作为石油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大量的油气处理设备和管线。

这些设备和管线经常需要进行清洁、维修和更换,而这些作业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静电。

如果这些静电没有得到有效的接地,就会造成设备和管线表面的静电积聚,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采油现场必须加强对静电的管理和防护,确保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安全方面,也关乎到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正确的静电接地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的静电积聚,避免因静电放电引起的设备损坏,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采油现场的正常运行。

对静电接地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提升采油现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静电在采油现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而静电接地作为防护措施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静电接地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认识静电在采油现场的危害性,提高对静电防护的意识。

静电接地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维护采油现场的正常生产秩序。

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

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

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摘要:安全接地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转的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随着人们对钻井井场电器设备接地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井场的接地问题。

关键词:钻井施工安全接地;防触电;防雷;联合接地一、安全接地的重要意义安全接地是保证井队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转的生命线,是消除井场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触电抑制电磁干扰消除静电预防雷电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一个良好的接地体系能为安全生产带来很多好处,能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电力保护接地1、一对一保护接地的理论分析井场施工用电设备大多露天工作,条件恶劣,其中大负荷动力设备较多,在线路老化、振动、环境潮湿等各种原因下容易发生漏电情况,所以我们必须做好电力保护接地工作。

钻井现场低压系统接地通常采用TN系统,即供电系统中性线直接接地,在设备外壳漏电的情况下通过外壳接地将设备外壳的低电位钳制在安全范围内,达到保护目的。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设备外壳漏电后通过保护接地线与大地电位接近,使得大部分电压落在大地电阻上。

当人站在地面触及设备外壳时,由于接地点和人的落脚点距离很近且地阻较小,所以分担的电压很小,不致危害生命。

电力保护接地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在设备外壳漏电后通过保护接地地线使之与大地电位接近,从而使大部分电压落在大地电阻和导线电阻上,如果人站在地面触及用电设备外壳,由于接地点距人的落脚点距离很近地阻较小,外壳与接地点之间有接地线连接,所以分担的电压很小不致形成危害生命的电压。

井场电器设备已三相动力为居多,而且大多集中于循环罐,油罐,钻井平台上。

我们通常是将各个配电箱,电动机外壳及罐体本身单独接地,工作人员触及设备外壳时的站位并不在地面,而在设备的载体上,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所以我们在实施电力保护接地时,保护原则应该是减小用电设备外壳与工作站位载体之间的电阻,在发生漏电时使设备外壳与站位载体间电位相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石油钻井井场电气接地摘要:安全接地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转的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随着人们对钻井井场电器设备接地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井场的接地问题。

关键词:钻井施工安全接地;防触电;防雷;联合接地
一、安全接地的重要意义
安全接地是保证井队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转的生命线,是消除井场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触电"抑制电磁干扰"消除静电"预防雷电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一个良好的接地体系能为安全生产带来很多好处,能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电力保护接地
1、一对一保护接地的理论分析
井场施工用电设备大多露天工作,条件恶劣,其中大负荷动力设备
较多,在线路老化、振动、环境潮湿等各种原因下容易发生漏电情况,所以我们必须做好电力保护接地工作。

钻井现场低压系统接地
通常采用TN系统,即供电系统中性线直接接地,在设备外壳漏电的
情况下通过外壳接地将设备外壳的低电位钳制在安全范围内,达到
保护目的。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设备外壳漏电后通过保护接地线与
大地电位接近,使得大部分电压落在大地电阻上。

当人站在地面触
及设备外壳时,由于接地点和人的落脚点距离很近且地阻较小,所
以分担的电压很小,不致危害生命。

电力保护接地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在设备外壳漏电后通过保护接地地线使之与大地电位接近,从
而使大部分电压落在大地电阻和导线电阻上,如果人站在地面触及
用电设备外壳,由于接地点距人的落脚点距离很近地阻较小,外壳
与接地点之间有接地线连接,所以分担的电压很小不致形成危害生
命的电压。

井场电器设备已三相动力为居多,而且大多集中于循环罐,油罐,
钻井平台上。

我们通常是将各个配电箱,电动机外壳及罐体本身单
独接地,工作人员触及设备外壳时的站位并不在地面,而在设备的
载体上,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所以我们在实施电力保护接地时,保护原则应该是减小用电设备外壳与工作站位载体之间的电阻,
在发生漏电时使设备外壳与站位载体间电位相等,这样才能有效避
免触电事故发生。

上述保护接地方法不当的情况是在钻井施工现场
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被多数人所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只有
做到每个用电设备都有单独的接地极才是标准的,至于在什么地方
入地并不重视。

2、一对一保护接地施工中存在的困难
从目前井队的施工环境来看,采用一对一接地法,所有用电设备加
之配电防暴控制箱整个井场大约要用近二百根地线,按要求每根地
线打入地面以下两米多深,接地工作难度很大,对于浅井井队影响
搬家施工进度,另外按照国家的GB14050-2008规定TT 系统和漏电
保护器配合才能达到有效地保护水平。

在实际接地工作中,应该从
施工环境、经费,持久效益方面综合考虑。

使接地工程既起到有效
保护效果同时从各方面取得综合效益。

3、接地电阻值难以保证且影响到安全防爆
接地电阻与接地环境土壤电阻率有直接的关系,土壤电阻率受其所
含的水分,酸碱度影响较大,从目前井队普遍使用的铁质地线来看,
在山地高电阻率地区难以达到接地电阻不大于 4欧姆的标准。

接地电阻阻值需要土壤酸碱度大、潮湿环境下保证,但这种环境下铁质接地极很快锈蚀,难以获得良好接地保护。

此外接地极数量过多,给日常维护带来不便,易引起地线接线柱与下引线的接触不良,在设备发生漏电向大地泄电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影响到井场的安全防爆。

4、钻井施工采用一对一接地方法的缺点
综上所述、结合井队实况可总结为:
(1)、采用一对一电力保护接地法对于我们井队施工中不一定能起到有效的保护;
(2)、采用一对一电力保护接地法增加了我们井队施工的劳动量,使用大量的钢筋和导线;
(3)、有可能产生电火花,不利于井场安全防爆;
(4)、雷雨天气,易发生地电位反击,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

5、钻井施工中实施联合接地的技术方案
针对现状结合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接地防护技术,认为实施联合接地方案比较适合井队施工特点,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并能够有效避免以上不足,这一方案的总体思路为,减少接地极数量,加强接地质量,形成统一系统,两种保护兼顾的联合方案
(1)、在井场用电设备密集区域,如循环罐、油罐、钻台等,在合适位置设接地母线,母线应有足够截面积,所有需接地设备均就近连接至母线,搬家安装母线及连接线不必拆卸。

(2)、取消分散的接地桩,采用专业接地桩,相距在安全距离下合理分布接地极并与接地母线可靠连接,这样可将原来200根左右的接地极减少至 10 根左右。

(3)、加强系统内的等电位连接,在主等电位连接困难的地方实施局部等电位连接。

在各接地母线及井架间做等电位连接,形成大的
统一的接地系统,以便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有利于雷电流的疏导。

(4)、在有条件的井队或合适的机会尽可能推广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这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当电路或用电设备漏电电流大于装置的整定值,发生触电危险时,它能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设备的安全。

(5)、接地体分为主接地体和辅助接地体!方井中的导管或表层套管可以作为井场接地网的主接地体,其深入大地数百米,大面积与地层深处低电阻率土壤良好接触,接地电阻值最低可达到0.1欧姆,接地效果极佳。

接地端子直接焊在导管或表层套管上。

井场其它埋入地下的接地体作为辅助接地体。

三、防雷接地
1、防雷接地作用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避雷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设计并实施高标准的接地系统是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

接地电阻越小雷击的高电位保留时间越短,散流越快,危险性越小,跨步电压就越小。

实践证明,合理的接地电阻值良好的接地装置结构是做好防雷工作的基础。

2、井队防雷工作环节
井队施工大都在野外空旷地区,属易发生雷击区域,做好防雷工作对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井队电控设备的广泛应用,控制柜内采用了大量半导体元件,CMOS集成电路,这些都对雷电产生的瞬间高压电涌非常敏感。

通常电控房需要在600V和400V低压配电网络中加装一级保护电涌防护器、二级保护电涌防护器。

从直击雷防护装置由接闪部分、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其保护原理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顶部形成
局部电场强度畸变,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

接地装置再通过引下线将雷电引入大地。

从而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这是经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的防直击雷方法。

当井场上空有雷云聚集时,井架顶部充当了接闪器,雷电流由井架的钢铁结构导入大地,由保护原理可知,直击雷避雷器并不是堵雷或消雷,而是引雷,把雷电流引向自身,保护下面的物体免受直击雷损毁。

这自然增加了导入雷电流和发生感应雷的几率。

四、总结
钻机井场的电器接地比较复杂,我们要理清思路,因地制宜,找到一种结合接地通用标准和井场工作实际的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接地办法,尽可能的利用井场上有的自然接地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