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利拉鲁肽)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案例分享

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案例分享

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案例分享
于俊杰;马建华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22(19)13
【摘要】回顾性总结5例门诊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病例资料。

随访发现,治疗1个月后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明显改善,3个月时体重、腰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均未出现低血糖发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总页数】4页(P819-822)
【作者】于俊杰;马建华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
2.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3.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
4.利拉鲁肽联合德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5.门诊使用口服
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案例分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例分析-一例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病例讨论

病例分析-一例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例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病例讨论内分泌学员: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中十分多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当前生活中困扰人们的一项重大疾病[1-2],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的慢性并发[3],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是其主要原因。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进而造成神经缺血、缺氧,逐步发展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其次,年龄、病程也是影响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更容易出现神经病变。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和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也是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而增加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分为:1、针对病因治疗,主要包括(1)血糖控制;(2)神经修复;(3)改善微循环:周围神经血流减少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提高神经细胞的血氧供应,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3],常用药物为前列腺素E1、已酮可可碱、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胰激肽原酶、钙拮抗剂和活血化瘀类中药。

2、针对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治疗。

3、疼痛管理。

4、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

1、病例特点:1.1、病史要点:该患于16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增高,空腹血糖7.2mmo1/L,餐后血糖未测,无明显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未系统诊治,自行糖尿病饮食、运动,血糖控制尚可。

13年前于“桦甸市医院“就诊,复查空腹血糖8.0+mmo1/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诺和灵30R降糖治疗,监测血糖控制尚可(具体不详)。

10年前因血糖不理想在“桦甸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改用门冬胰岛素30(早30IU,晚20IU)降糖泊疗。

9年前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做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整降糖方案联合二甲双胍片口服,并继续皮下注射门冬30胰岛素,自述血糖达标(具体不详)。

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控制失常,可能导致多种器官和系统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等多种方式。

其中药物治疗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减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旨在分析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糖尿病治疗的进步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评估利拉鲁肽注射剂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和长期随访,我们旨在了解利拉鲁肽注射剂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如何,以及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利拉鲁肽注射剂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和患者用药指导。

本研究也旨在评估利拉鲁肽注射剂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医学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为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临床疗效分析利拉鲁肽注射剂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临床疗效分析是评估利拉鲁肽注射剂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利拉鲁肽注射剂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

研究表明,利拉鲁肽注射剂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利拉鲁肽注射剂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利拉鲁肽注射剂还具有持续的降糖效果和较好的耐受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需求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性,减轻胰岛素副作用等。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利拉鲁肽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者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 VS 77.2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B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取得的疗效确切,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大力的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The effect of lilarutide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larut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4 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l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llarutide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measu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and changes in FBG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HbAlc (hemoglobin a1c)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5.45% VS 77.27%),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 FBG and HbAlc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abov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lillar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bin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ccurate, an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lilarutide;Old age;Type 2 diabete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linical curative effect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改变,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利拉鲁肽病例分享-2022年学习资料

利拉鲁肽病例分享-2022年学习资料

病例介绍-查体:BP155/95mmHg,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略减弱。-·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 期。-■ABI:左侧0.9-右侧1.0
病例分析-中老年女性,体形肥胖;-重度脂肪肝;-因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近3个月应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用量较大;-·目前血糖控制不满意;-■严重饥饿感;-■可疑低血糖;-血压控制不满意。
疗效观察-日期-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诺和灵-诺和力-第0天.5-15.3-10.2-18.4-11.8-13.6-12.5-76U-0.6mg-第1周.9-11.5-第2周-6.1-8.2-10.3-8.9-8.1-70U-第3周-5.6-6. -6.4-7.7-60-1.2mg-第4周-7.8-6.2-5.9-9.2-52-第5周-5. -9.0-第6周-5.4-8.0-5.7-7.2-50-体重下降4kg-无明显不良反应
总结-利拉鲁肽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大大减-少胰岛素用量;-■更好控制血糖;-对于肥胖糖尿病患者 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减轻体重。
病三利拉鲁肽病例分享
病例介绍-患者姜x,女性,53岁,BMI:31.2;-■糖尿病史3年;-曾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 佳,近3个月-改用胰岛素治疗;-诺和灵R早25u-午25u晚25u-FBG 9.3mmol/L PBG 9.6mmol/L,-HbA1C 7.6%
疗效观察-时间-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胰岛素-利拉鲁肽-第0天 8.0-7.2-9.8-10.5-56-0.6mg-第1周-6.9-7.0-7.1-10.80-第2周-5.1-6.8-9.3-6.5-10.9-8.1-44-第3周-6.3-8.3-6 6-6.4-8.7-40-1.2mg-第4周-5.8-6.7-7.9-5.2-8.2-7.88-体重:下降2kg-BP:120-140/70-90mmHg-血脂:Tc5.81mmol/L TG4.93mmol/L

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8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

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难治性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标签: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难治性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难治性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生理机制为,胰岛B细胞功能减弱,不能够提供充足的基础胰岛素,实现抵抗肝糖原分解的目的,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出现亢进现象,这时肝糖原输出更加严重[1]。

为此,本次研究采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

其中利拉鲁肽属于新型的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受体激动剂,其存在血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还能够对胰高血糖素实行抑制,现针对本次研究展开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8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

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20~72岁,平均(46.5±4.4)岁;病程2~8年,平均(5.4±0.2)年。

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24~70岁,平均(47.6±4.5)岁;病程3~9年,平均(6.1±0.4)年。

所有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经文献[2]ADA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糖尿病症的诊断标准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

新路径新思路利拉鲁肽早期起始临床经验分享

新路径新思路利拉鲁肽早期起始临床经验分享

利拉鲁肽减少内脏脂肪明显
机体脂肪变化
DXA (双能X-线吸收仪)扫描
+1.1 kg
内脏脂肪 vs. 皮下脂肪
CT扫描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3.4
-1.6 *
-2.4 *
利拉鲁肽1.2mg+二甲双胍
-4.8
-17.1 *
-16.4 *
利拉鲁肽1.8mg+二甲双胍
-7.8 *
-8.5 *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
2i*,
*
如eGFR在适
当水平†
优选 SGLT-2i 或 GLP-
1RA*
需考虑eGFR水平
DPP-4i
GLP-1RA SGLT-2i†
TZD
减重疗效好的

GLP-1RA
SGLT-2i
如HbA1c不达标
SGLT-2i†
减重疗效好的 GLP-1RA**
定期重新评估、 调整治疗,以避
免临床惰性 (3-6个月)
• 不良反应: 在LEADER试验中, 经判定的急性 胰腺炎发生率在利拉鲁肽组为0.4%, 安慰剂 组为0.5%1,2
• 注意事项: 使用GLP-1RA的患者观察到急性 胰腺炎的发生, 应当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 特征性症状, 如果怀疑发生了胰腺炎, 应该停 用本品, 如果确认患者发生了急性胰腺炎, 不 应再使用本品进行治疗1
• 有可行性的(Realistic)
• 有时间限制的(Time limited)
共同制定管理计划
•SH让他A接们R受的E过家D糖属D尿、病护E教理C育者IS、)IO了共解同N情参况与的患者(和 •MA探K寻I患N者G的偏T好O CREATE A •MA有共N效同的制A咨定G询治E包疗M括策E探略N讨T治疗P动L机A,N设定目标,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1型糖尿病8例效果观察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1型糖尿病8例效果观察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1型糖尿病8例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结果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

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可以起到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标签:利拉鲁肽;1型糖尿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一些新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波动较大,不容易控制稳定。

常用的方法是加用阿卡波糖或者二甲双胍等口服药物来调节波动的血糖。

但是,有些患者因为病情不同使用上述药物不太适合,或者即使加用了它们,血糖仍不稳定。

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非常棘手。

近1年来,我科试图通过加用利拉鲁肽的治疗,来稳定这些患者的血糖。

现将我们的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给予糖尿病餐控制饮食。

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方案为“三短一长”或者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初始量根据2012版中国糖尿病指南给予。

然后根据血糖波动的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每2~3天调整1次剂量,2周后血糖仍不稳定者则加用利拉鲁肽(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J20110026,使用前签署知情同意书)0.6 μg 皮下注射,每晚睡前1次。

并且然后继续调整胰岛素用量,直到血糖稳定1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2 结果3 讨论GLP-1对胰岛多种细胞发挥作用[2],可以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刺激δ分泌生长抑素。

同时,它还对于α细胞有抑制作用,对于胰高糖素的调节作用有两部分,一是直接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同时可以胰岛素及生长抑素分泌的增加可以间接的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8年,高血压5年,否认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病例资料
查体: T 36.3℃ BP180/100mmHg
H 1.68m Wt 114kg
R 22次/分 HR 96次/分 腰围 120cm BMI 40.4kg/m2
嗜睡,半卧位,腹型肥胖。口唇发绀,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 音。双下肢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门冬胰岛素 20iu 20iu 20iu tid
甘精胰岛素 36iu QN
阿卡波糖 100mg tid
瑞格列奈 2mg tid 饮食控制
但是病人饥 饿感强,饮 食控制不佳
换治疗方案:
换治疗方案:
利拉鲁肽 0.6mg Qd 阿卡波糖 100mg tid
1周之后
利拉鲁肽 1.2mg Qd 阿卡波糖 100mg tid
9.5
8.7
9.0
住院4周
(诺和力1.2mg/d、停 6.7
9.1
10.2
9.5
108
用胰岛素)
病例特点 病史较长、饮食控制不佳 空腹及餐后血糖均不理想 多种并发症合并症并存 体型肥胖
GLP-1可以有效解决当前2型糖尿病治疗的 多重挑战
血糖逐渐恶化,低血糖风险增加 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 体重增加
有效降低血糖,不增加低血糖
增加胰岛素分泌及生物合成, 降低胰高糖素分泌 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
改善β细胞功能
增强β细胞葡萄糖敏感性 增加β细胞量(动物模型)
减轻体重
延缓胃排空速度 增强饱腹感
心血管风险增加
降低收缩压,直接心血管保护
促进排钠利尿,舒张血管 增加心肌葡萄糖摄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病历分享
——利拉鲁肽在胰岛素强化联合多种口 服降糖药治疗失败患者中的应用
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王璐
病例资料
杨先生,51岁,个体经营者。 主诉:
多饮多食10年,双下肢水肿、呼吸困难2月。 现病史:
患者10年前因多饮多食就诊,化验发现血糖升高,行OGTT确诊为 2型糖尿病。患者未正规治疗及饮食控制,血糖控制不佳。3年前开 始口服阿卡波糖100mg tid、瑞格列奈2mg tid及诺和灵30R 36iu 34i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血糖仍控制不理想。2月前出现双下 肢水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嗜睡、口唇发绀,无胸疼、黄疸、纳 差、腰疼等症状,要求住院治疗。 既往史: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PO2 58mmHg,PCO2 60mmHg,SO2 85%
双下肢超声多普勒: 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双侧胫前动脉中度狭窄。
神经电图: 提示上下肢周围性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纤维中度受累)。
ECG: 慢性动脉供血不足。
腹部B超: 重度脂肪肝、肝大、淤血肝。
心脏彩超: 全心增大、全心衰。
诊断
1.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Ⅳ期)
2.匹克威克综合症 右心衰 Ⅱ型呼衰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4.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 5.高脂血症 6.冠心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降糖治疗方案
入院前治疗方案
住院治疗方案
阿卡波糖 100mg tid 瑞格列奈 2mg tid 诺和灵30R 36iu、34iu bid
门冬胰岛素 20iu 20iu 20iu tid
门冬胰岛素 14iu 14iu 14iu tid
甘精胰岛素 20iu QN
甘精胰岛素 16iu QN
食欲下降,饮食控制较前好转
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停用
其他治疗方案
1、无创呼吸机治疗 2、强心、利尿 3、降压 4、降脂 5、保肝 6、对症
治疗后血糖情况
血糖 mmol/L
时间 (天)
FBG
P2hBG P2hBG P2hBG 体重 (早) (午) (晚) (kg)
入院时
10.9 15.3 16.8 15.7
114
住院1周
(胰岛素强化治疗)
8.6
12.4 13.0 12.8
住院2周 (加用诺和力0.6mg/d) 7.9
9.8
10.9 10.3
住院3周(加用诺和力1.2mFra bibliotek/d) 6.5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糖
FBG 10.9mmol/L
P2hBG 15-17mmol/L
HbA1c
9.6%
血脂
TG 3.7mmol/L
TC 6.53mmol/L
HDL-C 0.95mmol/L
LDL-C 3.97mmol/L
肾功能
未见异常
肝功能
ALT 75U/L
24h尿蛋白定量 0.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