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最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最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候近内陆

山高原高原、高

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

地势高,地形起伏

青藏高原、南美安

第斯山脉

气候垂直变

化明显

2.气候类型的成因

(1)气候类型的成因模式图(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以形定位——根据温度确定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布不均,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确定其所在的半球。

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月1~2月凸形(峰形)

南半球1~2月7~8月凹形(谷形)

(2)气温分析——以温定带

解析:温度带的判断,看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0℃为温带;出现极端气温为寒带。

解析: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判断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3)降水的季节分配与气候——以水定型

雨型特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年雨型全年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

4.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5.比较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一般无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较少

6.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远离赤道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如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地的背风坡。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力的火地岛:温带地区,受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上吹来。

例题: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3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

答案:1.D 2.A 3.B

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7月份的气温最低,且在15°C以上,所以判断为南半球的热带气候;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所以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小题2:因该地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当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盛

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而受东南信风带影响时,其风向主要是从大陆吹来,降水较少。故选A。

小题3:因三地纬度相同,所以三地的气温主要受地势影响,气温越高,海拔越低,所以地势由高到低顺序为甲、丙、乙。故选B。

例题: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 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项选择)

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甲 B.①—丙C.②—乙D.②—丁

解析:①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各月降水均匀,均在50 mm~100 mm左右,因此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夏季降水少,因而为地中海气候。四地中,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处为波罗的海沿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地为地中海气候。所以本题选AD。

答案:AD

练习: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 ,31°2′E海拔:5m)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从德班所在(29°50′S,31°2′E)的位置来看,该地可能是热带或亚热带,从材料来看,该地位于南非东部,所以不可能是亚热带的地中海气候,排除D;再根据表中的气候资料,按照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可得出该地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

语文ⅱ苏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曹雪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许多不朽旳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旳、被演绎旳形式最多旳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婺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旳《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旳人物.

二、人物形象赏析

【补充】塑造人物旳方法.正面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心理、动作);侧面衬托.

(一)分析林黛玉旳形象.

1、小说通过林黛玉旳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贾府各色人等.同时也通过贾府众生旳眼睛让我们看到了林妹妹.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旳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 (1)众人眼里旳黛玉——→病弱不足

(2)王熙凤眼里旳黛玉——→标致不凡

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第四讲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a判断南北半球 以“高”定球 最高(或最低) 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b判断所属温度 带以“温”定带 最冷 (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 c确定具体的气 候类型以“水” 定型 降水量的年内 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mm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3、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这些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20°附近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东侧海域有暖流经过,形成地形雨,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大约在5°N~10°S之间、30°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较低,对流不旺盛,降水较少。 (3)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控制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同纬度山脉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原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4)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5)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

世界气候类型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学目标高桥中学保晓青 1、知识目标: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规律,使学生学会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已知的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比较、综 合判断气候类型。 3、情感目标:通过对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分布规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 难点:根据所给信息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思想设计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图片和资料中提取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活”起来,本课题为选修课,学生在已有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本节课知识体系的系统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取自学生身边校园中的香樟、构骨树枝的差异导入气候类型。 学生分析两种植被分别由什么气候类型决定、特点、分布、植被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用山东日照第一中学司林刚老师的Flash课件)对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为代表的气候类型图学生分析、回答,完成下表。 一、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 温度带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降水、气温)植被类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高山高原高山气候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冰雪寒漠 高纬 寒带 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极地气团终年严寒冰雪覆盖 苔原气候亚欧、北美大陆北缘极地气团长冬无夏苔藓地衣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 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极地气团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亚寒带针叶林 中纬温 带 温带大陆性40°~60°大陆气团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40°~60°大陆岸终年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别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别方法 1、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判断气候类型。其具体步骤为: ⑵通过降水类型来判断气候类型: ⑶通过年降水量的多少来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1500MM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500MM <温带季风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两种。其判断的方法为: 温带沙漠气候<200MM <温带草原气候 2、根据分布规律来判断气候类型: 3、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地理事物)来判断气候类型: 4、根据气候特点来判断气候类型: 作业: 1、图1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 两地气候统计图。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 主要原因为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下列2~3题。 2、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3、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4、读图2甲地的月均温及降水量的分布图,甲地所在半球及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 B、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C、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雨林气候 5、读气温与降水要素点状图3,回答: (1)该地位于半球,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 为。 (2)该气候类型的最大分布地区是。 6、读图5,完成下列两题(图中各点标号代表月份) (1)用图5资料在图6中按比例绘出该地降水逐月分配柱状图。 (2)该地属于气候类型。 7、读甲、乙、丙、丁四地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坐标图7,回答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等地。 *南美洲面积最大。 热带雨 林带 热带季风 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如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亚洲面积最大 热带季 雨林带 热带草原 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 *非洲的面积最大。 热带草 原带 热带沙漠 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 内部及大陆西岸地区。*非洲北部面积 最大 热带荒 漠带 亚热带季 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 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 等东部沿海地区。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 岸。 *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一年内降水均匀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最大、最典型。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 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亚洲面积最大。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大陆性 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 降水少。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 大陆、美洲大陆的内部。 *亚洲面积最大。 温带草 原带温 带荒漠 带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气候类型的成因 (1)气候类型的成因模式图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以形定位——根据温度确定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布不均,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确定其所在的半球。

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月1~2月凸形(峰形) 南半球1~2月7~8月凹形(谷形) (2)气温分析——以温定带 解析:温度带的判断,看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0℃为温带;出现极端气温为寒带。 解析: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判断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3)降水的季节分配与气候——以水定型 雨型特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年雨型全年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 冬雨型降水集中冬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雨型降水集中夏季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5.比较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

气候类型判断的基本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一向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和成因,以及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 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试题,虽然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气候特征来判断;二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三是根据气候成因判断。判断方法如下: 一、已知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而气候特征又是由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具体数据所反映的。所以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把所判断的气候特征与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 2.判断步骤:“缩小范围法”分三步: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 第一步:根据气温最高月、最低月或气温曲线形状,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气候带。判断指标用数轴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 注意两个特例:热带沙漠气候最冷月均温>15℃;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降水资料:年降水量(降水柱状图上各月降水柱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即雨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让学生对比记忆: 3.举例:根据下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1)气温最高月是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2)最冷月均温13.1℃>0℃,则该地在亚热带;(3)年降水量789mm,介于300~1000mm之间;降水的季节分配属冬雨型。所以该地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应属于地中海气候。 二、已知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因素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各气候类型都处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及海陆位置,所以这种方法就是从地理位置入手,把所判断的位置特点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号入座。判断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脑海中形成下图所示的气候分布模式的空间概念: 2.判断步骤:“地理坐标定位法”,也分三步: 第一步: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 第二步: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 第三步: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面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可示意为: 3.举例:判断下图中陆地气候类型的名称。 判断:(1)从纬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北温带;(2)从经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3)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该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已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判断气候类型 因为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各不相同,所以这种方法就是把已知的成因与各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对号入座。判断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熟记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可以分类总结归纳成下表:对学生进行这三种判断方法的训练,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通过第一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通过第二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通过第三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气候成因。由此可见,气候类型判断方法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地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达到了双基教育的良好统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难点,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了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四种方法。 判断世界气候类型,首先必须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各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主要分布地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一、根据“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 此图中,用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用曲线反映各月气温变化,用柱状图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变化。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3、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 在世界气候分布中,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通过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了解家乡的天气及气候特点,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投影: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两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 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 些群岛等。)在我国没有分布。 2、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 分布: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 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在我国没有 分布。 3、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 分布: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 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在我国没有分 布。 4、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季和雨季。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 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在我国分布在台湾南 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特点是: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即少雨)。 分布: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 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 带。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在我国 分布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6、地中海气候: 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 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 智 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在我国没 有分布。 。 7、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在 我国没有分布。 8、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稀少。 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 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在我国分 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世界气候类型-(1)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首先遵循:“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以最低月平均气温15℃和0℃两个数值,把常用10种气候类型(除高原山地气候)虽小到三个范围内: (一)≥15℃的属于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二)0℃<T<15℃(T指温度)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三)小于0℃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三种类型。月最高平均气温小于10℃的属于寒带气候。 第二步:根据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和年降水量,降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二)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三)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第三步:综合气温和降水确定气候类型。注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200mm的月份少于3个月,年降水量在7050-1000mm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200mm的月份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图示: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其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1500毫米以上,热带雨林景观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季,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热带草原景观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热带季雨林景观。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常年干旱少雨,气温高,蒸发强,其特点为: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热带荒漠景观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25°--35°的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降雨较多,雨热同期,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这类气候以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最为典型。常绿阔叶林 6.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部,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常绿硬叶林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其特点为:终年温和湿润。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冬温夏凉,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气候湿润,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温带阔叶林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温带阔叶林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草原荒漠针叶林。 10.寒带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长冬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降水少,雨热同期欧大陆、美洲大陆内部。 *南半球没有。 带苔原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短暂 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 岸、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南半球没有。 苔原 带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岛 屿,南极洲。 *南极洲最大、最典型。 冰原 带 高山、高 原气候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山地高原所处纬度越低, 海拔高度越高,分层越明 显,越多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 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 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典例剖析: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 B ; C ; D 。 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总结

世界气候纷繁复杂、类型多样,不少同学一看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热量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各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并不多,均不超过4种(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寒带2种),实在并不可怕。 2、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大洲 可以从气候分布最为简单、最有规律、最有特点的非洲入手,迅速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然后从我们所在的亚洲,得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再从欧洲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等。 二、归纳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寒带略)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1、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些不同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1)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 信风——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 西风——性质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资料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3、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全套完整版

世界气候(预习学案) 训练一: 根据上述气候类型分布图,填写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①______________气候, ②_____________气候,这二种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气候, ④_____________气候,⑤____________气候。 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 补充资料: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成因分析: 1、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成因: ①赤道低气压带常年控制;②北西南三面地势较高,东面地势较低,有利于信风携 带大量水汽进入内出,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③沿岸有暖流流过。 2、亚洲东部成为世界最典型季风区的成因:亚洲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背靠 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3、地形对北美大陆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为大平原,冬季寒潮 可自由南下,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大面积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显著;西部为高山区,东部为高原山地区,水汽主要不自大西洋。 4、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大的成因: ①常年受西风控制;②海岸线曲折,地势低平,山脉分南北并呈东西走向,利于西 风把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水汽带入内陆,使之终年温和多雨。 5、撒哈拉沙漠形成世界最大的沙漠气候区的成因: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 控制;②海岸线平直,地形单一;③西部有寒流流过;④东部靠近干燥的阿拉伯半岛。 二、世界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其它地区分布成因P三维75 2、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上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地形为高原,海拔高,气温下降,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为热带草原气候。3、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①受山脉阻挡,地形的影响;②受沿岸洋流的 影响; 4、南半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缺失的原因: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相应纬度为海洋。 5、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①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②该地为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因此形成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6、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0°N 以北,冬季海港却全冰封? 英国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并且有大西洋暖流经过,所以海港基本上不会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附近海域却有千岛寒流过,所以冬季结冰。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一、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气候类型比较

气候专题习题训练 【气候成因】 1、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 。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 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 .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 .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 .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5~6题。 5.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土壤 D .降水 6.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降水 7.图9是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比较P 、Q 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7分) (2)该岛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分) 8.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方面作简要分析。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 ° 6° 80° 82° 河流 P Q 图9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变化小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 年较差大。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

判断方法 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1、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2、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 3、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 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4、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 之间。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季节和年份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别: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2、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3、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是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和年降水量来区别: 1.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小于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2.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大于或等于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 左右

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Climate type

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Climate type 世界各地冷, 热, 干, 湿, 情况千差万别,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气候类型.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一般变化不大. 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13种类型, 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以及高山高原气候.每一种类型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热带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2.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热带草原气候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1)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