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重点详细版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 重点讲解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助读资料初读感知品读释疑结构主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走近作者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重点)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难点)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mù sè色瑟【吟】【瑟瑟】【可怜】【真珠】珍珠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可爱。
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我会写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诗意: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把“铺”换成“照”、“射”好不好?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分子结构与性质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①计算杂化轨道数:n= 1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的成
2 键电子数±电荷数)。(所带电荷为正值时取“-”,所带电荷为负值时取“+”)
②判断杂化类型:当n=2,为sp杂化;n=3,为sp2杂化;n=4,为sp3杂化。如SO2: n=(6+0)=3,是sp2杂化;NO3-:n=(5+1)=3,是sp2杂化;NH3:n=(5+3)=4,是sp3
D.氢键
必备知识通关
解析:(1)每生成1 mol氯吡苯脲,需要1 mol 2-氯-4-氨基吡啶、1 mol异 氰酸苯酯,反应过程中1个2-氯-4-氨基吡啶分子断裂1个σ键、1个异氰酸 苯酯分子断裂1个π键,生成1个氯吡苯脲分子时新形成2个σ键,所以当σ键 增加1 mol 时,π键减少的数目约为6.02×1023。(2)SCN-中存在共价 键,Fe3+与SCN-以配位键结合成配离子,K+与配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的形式 结合,所以K3[Fe(SCN)6]中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寻找 SCN-的等电子体时,把N原子的价层电子增加1个,则与S原子的价层电子 数相等,即可写成CS2,同理可写出其他的等电子体N2O、CO2、COS等。
CH4、NH4+、SiH4、BH4-
8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必备知识通关
(2)确定等电子体的方法
方法
具体阐释
示例
把分子(或离子)中的某个原
竖换法 子换成该原子同族的其他元
CO2
CS2,
素原子
O3
SO2
必备知识通关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新高考化学 考点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中性的pH不变;②电解过程中,无H2和O2产生,pH几乎不变;③电解过程 中,只产生H2,溶液中OH-浓度增大,pH变大;④电解过程中,只产生O2,溶 液中H+浓度增大,pH变小。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3 “活泼阳极”电解池电解产物的判断 示例3 [2017全国卷Ⅱ,11,6分]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 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必备知识通关
2.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必备知识通关
深度学习·分析解释 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恢复 解决电解质溶液恢复原状的问题,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 的原则。一般加入由阴极产物所含元素与阳极产物所含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不考虑电解水),要恢复电解质溶液,可 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CuO。但不能加入Cu(OH)2,因Cu(OH)2能与生成 的H2SO4反应使溶液中水的量增加。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需根据电路中 的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反应式为2H++2e-
H2↑,选项C错误。电解时,电解池中的阴离子向阳
极移动,选项D正确。
答案 C
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归纳·迁移创新
“活泼阳极”产物的判断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g或Ag以前的金属(如Cu、Fe、Al等)作电解池
解剖学名词解释(详细版)

1.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 内侧和外侧----是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的术语,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3. 骺线----成年后,长骨体与骺之间的骺软骨骨化后的遗迹。
4. 板障----颅骨顶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5. 椎管----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6.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 隆椎----第7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8. 胸骨角Sternal angle ----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9.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10.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与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11. 颅囟----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12. 翼点Pterion ----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H形交界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3. 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al recess ---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14.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和蝶骨以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15. Luschka关节----即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椎体沟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的唇缘相连接而成。
如果过度增生肥大,可致椎间孔狭窄而压迫脊神经。
16. 腕骨沟----8块腕骨弧形排列而形成的掌面凹陷的浅沟,参与腕管的构成。
17. 桡神经沟----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局解重点详细版最新修正版最新修正版

1、肱骨肌管:又称桡神经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管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和尺神经等。
2、肘窝:是肘前区略呈三角形的凹陷,其尖指向远侧,底位于近侧。
⑴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⑵内容:由内向外依次为正中神经、肱动脉和两条伴行肱静脉、肱二头肌腱和桡神经及其分支。
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
肱动脉在约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桡动脉越过肱二头肌腱表面斜向外下,至肱桡肌内侧继续下行;尺动脉经旋前圆肌尺头深面至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
正中神经越过尺血管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指前屈肌深面。
桡神经位于肘窝外侧缘的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约在肱骨外上髁前方或稍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为骨间后神经。
肌皮神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深筋膜后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3、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在管内,各指浅、深屈肌腱被屈肌总腱鞘(又称尺侧囊)包裹;拇长屈肌腱被拇长屈肌腱鞘(又称桡侧囊)包绕。
两腱鞘均超过屈肌支持带近侧和远侧各2.5 cm。
屈肌总腱鞘常与小指指滑膜鞘相通。
拇长屈肌腱鞘一直延续到拇指的末节,与拇指的指滑膜鞘相连。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变扁平,紧贴屈肌支持带的深面。
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4、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重点整理(详细)

第1章市场名词: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2、最优化原理与均衡原理最优化原理(理性选择): 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均衡原理: 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简答题:1、地方政府对公寓出租人征税,价格如何变化?靠近学校的公寓的出租数量如何变化?政府所征税款是否回转移给租赁人?•市场供给不受影响(在住房供给保持固定不变的假设下)•市场需求不受影响•因此竞争性市场均衡不受税收影响•价格和靠近学校的公寓的出租量也不会改变•出租人支付所有税款第2章预算约束名词:1、预算集、消费束与预算约束预算集:消费者所能负担的消费产品的集合叫预算集消费束:消费束包含x1单位产品1,x2单位产品2,一般用向量(x1, x2)表示当价格为(p1,p2),收入为m时能够负担的消费束的集合成为消费者的预算集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是预算集的上边界,预算约束方程为:p1x1 + p2x2 = m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相对价格、机会成本(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2、计价物:计价物是价格限定为1的商品,其他商品的价格通过同该商品的价格相比较来计量。
把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或收入限定为1,并适当调整其他商品的价格或收入不会改变预算集。
3、从量税、从价税与总额税从量税:单位商品征收t元从量税使价格从p增加到p+t从量补贴:单位商品补贴s元使价格从p减少到p-s从价税:单位商品征收t单位从价税会使所有的价格从p增加到(1+t)p,以t税率征收的从征税价税等价于对收入以税率t1+t从价补贴:单位商品补贴率是s,则实际价格是(1-s)p总额税或总额补贴:使预算线向内移动或向外移动——从量税与从价税使预算线转动4、食品券食品券:是指仅能够用来合法地交换食品的购物券5、数量折扣或数量处罚:预算约束线会弯曲(斜率改变)第3章偏好名词:1、偏好关系:比较两个不同的消费束x 和y:严格偏好: 相对于消费束y来说消费者更偏好消费束x。
仙剑奇侠传三图文攻略(最详细版)

仙剑奇侠传三图文攻略制作者:宿命£轮回(修改自天地飞飞)写在前面:作为一个忠实的仙剑粉丝,仙剑奇侠传三一直是我在仙剑系列中最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因为它独到新颖的Q版画风,难度适中的迷宫,游戏结局的多样性以及较高的游戏体验,使得我百玩而不厌。
在一次次通关体验中,我对这个游戏的系统越来越了解,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天地飞飞的这一套攻略,我对于这一套攻略的详细程度实在是叹服,甚至不止一次的怀疑他是否是仙剑三的内部制作人员?!在我看他的攻略玩游戏以前,对游戏中许多细节完全是一知半解,看完之后我才知自己以前只半只脚踏进了仙三。
现在我花了大半个暑假,修整了一套天地飞飞的完整攻略(并没有经过他允许),主要贡献是精简了主干内容(攻略实在是太长啦……100多页……),并且为他加上了以前没有的附录,方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游戏,原攻略制作者真的是非常用心!在这里,我再次对他带我了解仙三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表示感谢!攻略绝对做到详细且精简!都是我们玩过许多遍的内心精华感受!祝一、初入江湖进入游戏,景天正在梦游周公。
突然轻响一声,景天惊起,拉开了仙剑三的序幕......§1.1 渝州进屋的是唐家大小姐雪见,一段剧情后,双方约定在渝州西南的竹林交换。
粘好壶盖后,点击床休息(建议存档,初始剧情较长)。
天亮后点击右边木架上的紫砂壶,出门。
走出房间到永安当大院。
熟悉鼠标和键盘操作,行走可以用鼠标或者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鼠标连击并按住或者键盘连击并按住人物就可以跑动起来。
(键盘A,D或者鼠标滚轮可以转换视角),注意学会看屏幕左下方的小地图。
从大厅进入前门,触发剧情,景天被告知赵管事在客房(具体位置见永安当总图)有事找他。
进入当铺大客房前注意存档。
见到赵总管,进入鉴别古董游戏。
鉴定成功将获得赝品,赝品在之后的剧情中将会换回真品(没有赝品则对应的剧情不会触发)。
永安当总图小游戏:古董鉴定兽面纹爵: 真品杯口光滑,赝品杯口有缺口。
(完整版)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解重点题型:名词解释填空与论述题范围:1、肱骨肌管:又称桡神经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管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和尺神经等。
2、肘窝:是肘前区略呈三角形的凹陷,其尖指向远侧,底位于近侧。
⑴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⑵内容:由内向外依次为正中神经、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肱二头肌腱和桡神经及其分支。
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
肱动脉在约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桡动脉越过肱二头肌腱表面斜向外下,至肱桡肌内侧继续下行;尺动脉经旋前圆肌尺头深面至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
正中神经越过尺血管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指前屈肌深面。
桡神经位于肘窝外侧缘的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约在肱骨外上髁前方或稍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为骨间后神经。
肌皮神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深筋膜后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3、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在管内,各指浅、深屈肌腱被屈肌总腱鞘(又称尺侧囊)包裹;拇长屈肌腱被拇长屈肌腱鞘(又称桡侧囊)包绕。
两腱鞘均超过屈肌支持带近侧和远侧各2.5 cm。
屈肌总腱鞘常与小指指滑膜鞘相通。
拇长屈肌腱鞘一直延续到拇指的末节,与拇指的指滑膜鞘相连。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变扁平,紧贴屈肌支持带的深面。
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4、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
当切开腱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3神经。
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需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
此时,应注意保护好胸膜,以免损伤造成气胸。
腰上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形成腰疝。
5、腰下三角: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
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薄弱区,也会发生腰疝。
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6、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又称陷窝韧带),外界为髂耻弓。
腔隙内有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环、腹股沟深淋巴结。
7、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
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
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膜,经此腔隙扩散至大腿根部,并可能刺激股神经产生症状。
PS:腹股沟韧带与髂骨间被髂耻弓(连于腹股沟韧带和髂骨的髂耻隆起之间的韧带)分隔成内、外侧两部: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是腹、盆腔与股前内侧区之间的重要通道。
8、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凹陷,向下与收肌管相续。
⑴境界: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向内分别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⑵内容:股三角内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等。
股动脉居中,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成。
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掌握此种关系可便于股动脉压迫止血,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时的定位。
9、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上、下缘之间各有一间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各自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穿过。
梨状肌上孔:穿经该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
臂上神经分上下两支支配臀中、小肌及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也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臀大肌,深支营养臀中、小肌及髋关节。
静脉与动脉伴行。
梨状肌下孔:穿经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臀下动、静脉主要供应臀大肌,并与臀上血管吻合,还发分支供应髋关节。
阴部内动、静脉自梨状肌下孔穿出后,即越过骶棘韧带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供应会阴部结构。
股后皮神经伴随坐骨神经下行至股后部皮肤,并发分支至臀下部皮肤。
阴部神经伴阴部内动、静脉进入坐骨直肠窝,分布于会阴部。
10、腘窝:⑴境界:腘窝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
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主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和下外界分别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腘窝顶(浅面)为腘筋膜,是大腿阔筋膜的延续,向下移行为小腿深筋膜。
腘筋膜由纵、横交织的纤维构成,致密而坚韧,患腘窝囊肿或腘动脉瘤时,因腘筋膜的限制而胀痛明显。
腘窝底自上而下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及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
⑵内容:腘窝内含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在腘窝中部,由浅入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
腘窝外上界还有腓总神经。
血管周围有腘深淋巴结。
11、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的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是一段面呈三角形,长约15~17cm的管状间隙。
前壁为缝匠肌与大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
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上角,所以收肌管又称股腘管。
股三角或腘窝的炎症,可借此互相蔓延。
收肌管内的结构:前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中为股动脉;后为股静脉以及淋巴管和疏松结缔组织。
股动脉在管下段发出膝降动脉(又称膝最上动脉)。
12、枕下三角: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
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
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间。
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
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侧,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再穿寰枕后膜进入椎管,最后经枕骨大孔入颅。
13、三边孔: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背阔肌、大圆肌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14、四边孔:位于三边孔外侧,有腋神经,旋肱后动、静脉通过。
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背阔肌、大圆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PS:三边孔与四边孔均位于腋窝后壁。
15、踝管: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
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踝共同围成踝管。
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4个通道,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①胫骨后肌腱;②趾长屈肌腱;③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④母长屈肌腱。
踝管是小腿后区与足底间的重要通道,感染可借踝管蔓延。
由于某种原因使踝管变狭窄时,可能压迫踝管内容物,形成“踝管综合征”。
16、臂丛:锁骨上部的分支:锁骨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胸长神经、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部的分支:外侧束:肌皮神经、胸前外侧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
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前内侧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后束: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
17、大隐静脉:全长约76cm。
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其汇入点称隐股点。
汇入股静脉前,大隐静脉收纳了五条属支,即: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它们汇入大隐静脉的形式有不同的类型,相互间吻合丰富。
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时,须分别结扎并切除各属支,以防复发。
大隐静脉全长的管腔内,有9~10对静脉瓣。
通常两瓣相对,呈袋装,以保证血液向心回流。
论述题:1、试述脊柱各层次的肌肉名称。
脊柱区的肌可分为浅层肌、中层肌和深层肌。
⑴浅层肌包括斜方肌和背阔肌,连接躯干与上肢,与上肢运动有关。
除斜方肌接受第11对脑神经的支配外,其余的浅层肌都接受颈神经前支的支配。
⑵中层肌中层肌有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
后两肌参与呼吸运动。
⑶深层肌常被称为背部深肌或脊柱固有肌,由一群互相分离、长短不一,相互重叠的肌组成,位于椎骨棘突两侧,具有广泛的起点和止点,从骶骨延伸到颅底,都接受脊神经后支的支配,总的作用是使脊柱伸直、回旋和侧屈。
夹肌:位于颈部的后外侧分,覆盖竖脊肌的颈部。
分为头夹肌和颈夹肌。
竖脊肌:位于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脊柱区深筋膜的深面,是背深肌中最长、最粗大的肌,以腰部和下胸部最为明显。
依照肌纤维的位置和起止点,竖脊肌可分为外侧的髂肋肌,中间的最长肌和内侧的棘肌。
横突棘肌:位于椎骨棘突与横突之间的沟槽内,位置最深,紧靠椎骨。
由浅到深依次又分为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
半棘肌颈部的深面为头大直肌、头小直肌、头下斜肌和头上斜肌组成的枕下肌(椎枕肌)。
此外深层还有横突间肌、棘突间肌、提肋肌、腰方肌、腰大肌等肌肉。
2、前臂有哪些重要的神经血管?请按位置分别叙述。
(提示:由浅到深,由前到后)前臂前区浅层:①头静脉:位于前臂桡侧,在前臂上半部从背面转至前面。
头静脉外侧有时有副头静脉由背面转至前面注入头静脉。
②贵要静脉:位于前臂尺侧,在肘窝下方由背面转向前面。
贵要静脉的内侧有可能出现副贵要静脉上行注入贵要静脉。
③前臂正中静脉:行于前臂前面的正中,其管径和支数都不甚恒定,常注入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
④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的后方,沿前臂外侧下行,并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⑤前臂内侧皮神经:在前臂分成前、后两支。
前支分布于前臂前内侧部皮肤,后支分布于前臂后内侧部皮肤。
深层:有4个血管神经束。
⑴桡侧血管神经束:由桡动脉及其2条伴行静脉和绕神经浅支组成。
走行于肱桡肌内侧或深部。
①桡动脉:桡动脉的两侧有桡静脉伴行,行经肱桡肌内侧。
在前臂上部,动脉位于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在前臂下部,平桡骨茎突高度处,位于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桡动脉在近侧端分出桡侧反动脉。
在腕前区分出掌浅支经鱼际表面或穿鱼际至手掌。
②桡静脉:有2条,始终与桡动脉伴行。
③桡神经浅支:为绕神经的皮支,在肱桡肌深面沿桡动脉外侧下行。
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两者分开,绕神经浅支经肱桡肌腱深面转至前臂后区,下行至手背。
⑵尺侧血管神经束:由尺动、静脉及尺神经组成。
①尺动脉:经旋前圆肌深面,进入前臂前区。
在前臂上1/3段,行于指浅屈肌深面,至下2/3段则位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