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育 的 遗 传 学 基 础

合集下载

遗传学复习题(带答案)1

遗传学复习题(带答案)1

绪论(一) 名词解释: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二)选择题:1. 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 名词解释:1. 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2.双受精: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一个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3. 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4.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二) 选择题:1.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2)。

(1)内质网中(2)细胞核中(3)核糖体中(4)叶绿体中2.一种(2n=20)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的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体,该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1):(1)42 (2)21 (3)84 (4)683.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3 )。

(1).间期(2)早期(3)中期(4)后期4.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3):(1)后期Ⅱ(2)末期Ⅰ(3)后期Ⅰ(4)前期Ⅱ5.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4):(1)10 (2)5 (3)20 (4)406.某一种植物2n=10,在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3):(1)10 (2) 5 (3)20 (4)407.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3) (1)AB和Ab;(2)Aa和Bb;(3)AB和AB;(4)Aa和Aa。

遗传学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遗传学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遗传学基础知识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传递和表现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了我们如何从父母那里继承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在我们的身体中表现出来。

以下是一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要点:1.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中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它们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细胞中的结构,包含了遗传信息。

人类拥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2.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个体的基因组成,代表了个体所拥有的基因。

表现型是基因型在外观、行为和其他特征上的表现。

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的潜力和可能性。

3.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可以是显性或隐性的。

显性基因在表现型中直接显示出来,即使只有一个拷贝也能表现出来。

而隐性基因需要两个拷贝才能在表现型中显示出来。

4.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可能有不同的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个体可以携带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纯合子)或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杂合子)。

等位基因的组合决定了个体的基因型。

5.基因的遗传方式:基因的传递可以遵循不同的遗传方式,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共显性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这些遗传方式决定了基因在群体中的传递和显示方式。

6.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发生变化的过程,可能导致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删除或重排等形式,它们是遗传变异和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遗传学的研究对于理解遗传特征、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育种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遗传现象。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定义基因型和表现型是遗传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遗传特征的传递和表现方式。

•基因型(Genotype)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的组合。

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遗传信息,它由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决定。

基因型是由多个基因组成的,每个基因都有不同的等位基因,个体可能携带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纯合子)或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杂合子)。

•表现型(Phenotype)是基因型在外观、行为和其他特征上的表现。

育种基础知识(复习)

育种基础知识(复习)
按彼此间可交配性,与转移基因难易程度
初级基因库:能相互杂交,正常结实,五生殖隔离,基因转移容易,染色体配对好。
次级基因库:基因转移是可能的,但是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
三级基因库:亲缘关系更远的类型
保存
种植保存:每隔一定的时间种植一定的材料
贮藏保存:存放在种子库中保存
离体保存:保存植物部分组织器官花粉等
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连续进行单株选择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每一代均进
行编号,系统间亲缘关系比较清楚,可以作为选择参照
缺点:早代就进行选择,选择的可靠性相对比较小
这种方法对单株进行选择工作量复杂
混合法:从F1代开始,按组合混合种植,不加选择,直到杂种后代基本稳定,选择优良单株,下一代种成系统
对优良系统进行产量鉴定
品种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从而可以加以利用
品种的适应性有地区性利用有时间性
种植资源:可以被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种植资源又称基因资源
本地种质资源——对当地的环境有强的适应性
地方品种:历史上局部地区生产栽培,没有经现代育种技术修饰抗逆性——对当地土壤气候等
过时品种:被淘汰的品种
主栽品种:近期推广的品种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朵的花粉
自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依靠自花授粉繁殖后代的作物(大豆、小麦、水稻、烟草)
自交遗传效应
纯合基因型继续保持、杂合基因型变得纯合
杂合基因型通过自交,基因重组,性状分离,会产生新的性状
这种方法年限比较长,工作量大
亲本选配
要求亲本优点多缺点少,无无法克服的缺点,优缺点可以互补
亲本当中有当地的推广品种

遗传学习题答案 最全面的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习题答案 最全面的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名词解释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互为模板,而合成两条互补新链;每个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的方式。

染色体和染色质:它们是一种物质的两种形式。

染色体是细胞分期期出现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构;染色质是分裂间期位于细胞核的松散丝状结构。

它们都是遗传信息的细胞学载体。

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而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P50)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

通常划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减数分裂: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因单位,是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编码一个特定的 RNA或蛋白质。

等位基因:一个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种皮颜色的Y和y。

基因型和表现型:一个个体中成对的等位基因组合叫基因型;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紫花、皱种皮杂合体和纯合体:杂合体: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亦指由此种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亦指由此种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测交和回交: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基因的亲本杂交杂交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纯系和真实遗传:纯系:由所有有关基因均为纯合体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是通过长期的连续近亲交配而产生真实遗传:指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或生物性状能够代代相传、稳定遗传,即子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自由组合定律: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致死基因和隐性致死基因致死基因: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动物遗传学(2011级)第1章

动物遗传学(2011级)第1章

二、遗传学的应用
• • • • 1、遗传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2、遗传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3、遗传学在能源的开发和环保中的应用 4、遗传学在医疗卫生上的应用
微生物遗传学时期(1941-1960) (生化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时期 (1953-现在)
细胞遗传学时期(1910~1941)
• 这时期的主要成就:
1910年摩尔根通过对遗传学规律和染色体行为的研究确 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在1926年发表了《基因论》。 1927年,Muller等人用X-ray诱发果蝇和玉米的突变, 获得了成功,为研究基因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1937年,Blakeslee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成功,为创造 可遗传的变异开辟了道路。 1941年,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等研究了红色面包霉的生 化突变型,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把基因 与蛋白质(protein)的功能结合起来,发展了微生物遗 传学和生化遗传学,从而大大地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

讲 蒋钦杨、郭亚芬
总学时:45学时 讲 课:45学时 测 验:5学时 教 材:动物遗传学(第三版)
参考书:动物遗传学(二)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2008) 吴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李碧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经典遗传学
• 遗传学
三、遗传学的特点
♣ 是一门推理性的学科; ♣ 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 发展快; ♣ 应用性强,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短。
一、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
1、遗传学的产生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Spermatogenesis and Oogenesis in an animal cell
2.4生活周期
有机体的生活周期是从合子形成到个体死亡 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总和。真核生 物中,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细胞,在此过程中, 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染色体分离和交换产生新 的组合。单倍体细胞的融合产生几乎无穷的新 的遗传重组,因此,有机体的生活周期为遗传 物质的重组创造了机会。
2.2.4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Sutton以及Boveri于1902—1903年间首先提出了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 推测:“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以及随后通过减数 分裂的分离构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物质基础。” 1903年,Sutton提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的, 因为: ①每一个细胞包含每一染色体的两份拷贝以及每一基因的两份 拷贝。 ②全套染色体,如同孟德尔的全套基因一样,在从亲代传递给 后代时并没有改变。 ③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然后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 就如同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在于:
①只有一个细胞周期,却有两次连续的核分裂 。染色体及其DNA只复制一次(间期S期),细 胞分裂却有两次(减数分裂Ⅰ、Ⅱ)。 ②“减数”并不是随机的。所谓“减数”,实 质上是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这是使有性 生殖的生物保持种族遗传物质(染色体数目) 恒定性的机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决定了等位 基因的准确分离,为非同源染色体随机重组提 供了条件。
(2)染色体的结构
每个核小体包括一个组蛋白 八聚体(H2A、H2B、H3和H4各两 个分子)及缠绕在该核心表面的 200个碱基对左右的DNA。 DNA双螺旋在组蛋白八聚体分 子的表面盘绕1.75圈,其长度 约为146bp,负超螺旋,这种组 蛋白的核心颗粒大小约为5.5 nm×11 nm的扁球形。 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一般 由约55 bp的DNA连接,称为连 接区 DNA,在连接区部位结合 有一个组蛋白分子H1。

遗传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遗传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与单基因性状的区别
多因子复杂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每个基因作用较小,且易受环境 影响;而单基因性状通常受单一基因控制,遗传效应显著。
研究意义
揭示多因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为疾病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 依据。
数量性状遗传学原理
数量性状定义
01
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身高、体重等。
遗传基础
02
数量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每对基因作用微小,呈累加效应。
克隆技术介绍
简要介绍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伦理道德问题
探讨动物克隆技术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生命尊严、生物多样 性、人类安全等。
社会影响与监管
分析动物克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政府对相关技术的监管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学
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精准医学将成为 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个体化诊断和
RNA翻译的过程
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识别 mRNA上的遗传密码,并根据密码子的顺序合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蛋 白质。
基因突变与修复机制
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类型。这些突变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生 物体的性状和表型。
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对生物表型的影响
可能导致生物体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 异常表现。
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异常、功能丧失或获得 新的功能。
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为自然选择提供多样 性。
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类型
包括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
染色体变异类型
DNA复制的特点

细胞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细胞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细胞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细胞遗传学》复习题第⼀章染⾊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染⾊体识别1.什么是花粉直感?花粉直感是怎样发⽣的?作物种⼦的哪些部分会发⽣花粉直感?花粉直感⼜叫胚乳直感,植物在双受精后,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直接表现⽗本的某些性状。

由雄配⼦供应的⼀份显性基因能够超过由母本卵核或两个极核隐形基因的作⽤,杂交授粉当代母本植株所结的种⼦表现显性性状。

胚乳和胚性状均具有花粉直感的现象。

2.什么叫基因等位性测验?如何进⾏基因等位性测验?确定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的测验为基因的等位性测验。

将突变性状个体与已知性状的突变种进⾏杂交,凡是F1表现为已知性状,说明两对基因间发⽣了互补,属于⾮等位基因。

若F1表现为新性状,表明被测突变基因与已知突变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3.原位杂交的原理是什么?原位杂交所确定的基因位置与遗传学上三点测验所确定的基因位置有何本质的不同?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放射性或⾮放射性标记的外源核酸探针,与染⾊体经过变性的单链DNA互补配对,探针与染⾊体上的同源序列杂交在⼀起,由此确定染⾊体特定部位的DNA序列的性质;可将特定的基因在染⾊体上定位。

第⼀步,制备⽤来进⾏原位杂交的染⾊体制⽚;第⼆步,对染⾊体DNA进⾏变性处理;第三步,进⾏杂交;第四步,信号检出和对染⾊体进⾏染⾊;第五步,显微镜检查。

原位杂交是⼀种物理图谱绘制的⽅法,它所确定是特定基因在染⾊体上的物理位置;三点测验是绘制连锁图谱的实验⽅法,它是利⽤三对连锁基因杂合体,通过⼀次杂交和⼀次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同⼀染⾊体上排列顺序以及各个基因的相对距离。

4.什么叫端粒酶(telomerase)?它有什么作⽤?端粒酶是参与真核⽣物染⾊体末端的端粒DNA复制的⼀种核糖核蛋⽩酶,由RNA和蛋⽩质组成,其本质是⼀种逆转录酶。

作⽤:它以⾃⾝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版,合成出富含G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质结合,从⽽稳定了染⾊体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
原生殖细胞(PGCs)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小鼠为受精后第7天)的胚外中胚层,首先聚集在尿囊和后肠 的交界处(A),然后沿卵黄囊的尾部进入后肠,再沿肠系膜向背部迁移,沿途的体细胞为其提供胞外信号分子, 引导PGCs因循正确的迁移路径和迁移方向,最后通过中肾进入生殖嵴(B)。PGCs在迁移过程中伴随着快速分 裂,数量显著增加。
PGCs本身在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虽然PGCs的减数分裂依赖于周围的体细胞,但有功能的生殖细胞 的最终形成,也依赖于细胞本身。 将XY的PGCs移入XX小鼠的生殖嵴或反过来进行移植,生殖细胞的 减数分裂虽然依照性腺体细胞来进行,但细胞在进入粗线期之前就凋 亡殆尽了,无法形成有功能的性细胞;
这说明,PGCs本身对其最终的分化命运十分重要,性别特异的
SRY的作用机制
SRY编码一个转录因子,通过 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引起前体 细胞向睾丸支持细胞分化。 Sox9是最重要的一个SRY下游 基因,在性别决定中起着比SRY更 为直接和普遍的作用:它在所有 雄性脊椎动物中都特异表达, SRY 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通过激活
sox9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它只是
生殖细胞的分化
1、哺乳动物生殖腺细胞的分化与第一性征的形成
性别分化实际上是性腺细胞的 分化。性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器官: 大多数器官的发育进程,其细胞分 化都仅有一个方向,而性腺的分化 却具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睾
丸或卵巢。性腺原基中的每个细胞
都具备这两种分化潜能,要么分化 为睾丸细胞,要么分化为卵巢细胞。
a | Signal transduction from Notch receptors. Notch signalling is activated b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gand-expressing cell and the Notch-expressing cell, followed by proteolytic cleavage that releases the 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 (NICD). The NICD converts the CSL-repressor complex into a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complex and drives the transcription of target genes. b | Signal transduction from Notch ligands. Proteolytic cleavage releases the intracellular domain (ICD) of the Notch ligands. The PDZ ligand (PDZL) domain interacts with PDZ proteins, resulting in a signalling cascade. The ICD can also enter the nucleus and regulate transcription. Delta-like (DLL) P. Ranganathan et al, 2011
细胞的位置 环境因素
信号分子及 其浓度梯度
细胞分化
细胞的“记忆”与决定
细胞分化的共性之二: 胚胎细胞,尤其是后口动物胚胎细胞的分化过程
中,尽管细胞分化的最终命运大相径庭,但对分化,
尤其是早期分化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都是少数几种相同 的信号途径,它们按照极其相似的方式调控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过程中决定细胞分化的主要信号分子: FGF、TGF-β(BMP)、Wnt、RA、Shh
全国高校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骨干教师研讨会
胚胎发育中的 细胞分化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1. 8. 3. 宁夏
佟向军
银川
胚胎发育:
原生生物(protozoan)与后生生物 (metazoan)的生命周期都肇始于单细胞,所 不同的是原生生物终生维持单细胞状态,而后 生生物则经历一个由单细胞到多细胞,最终成
DNA甲基化(如基因组印记)以及组蛋白的修饰对生殖细胞的分化必
不可少。
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
ectodermin
A,中期囊胚的植物极表达母体 基因Vegt,背侧表达β-catenin,
形成由背侧向腹侧的浓度梯度。
B、C,VegT和β-catenin都会激 活Nodal相关基因Xnr的表达,而
VegT Xwnt8
脊索形成中的细胞分化及信号分子
体节
脊索 中胚层
Dsh
Wnt5 等
脊索
脊索中胚层细胞汇聚延伸为脊索
非典型的Wnt信号途径
M. Tada et al, 2002
神经胚的形成 (neorulation)
最初形成的神经管仅由单层神经外胚层细胞 围成,所有的神经上皮细胞都有干细胞的性 质,处于旺盛的增殖状态。 神经管闭合,有的神经上皮细胞脱离细胞周 期,并迁移到神经管外围。内部单层神经上 皮仍然维持干细胞特性。 由神经管侧的前体节中胚层分泌的FGF信号 诱导cycD2,对于干细胞区的维持至关重要。 Wnt通过β-catenin调控cyclin D1和c-myc 的转录,促进神经管上皮细胞增殖。 体节中胚层转而分泌 RA,对FGF信号起到 颉颃作用,促进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 脊索前后轴的分化:颈部,高RA;颈胸交 界处,低RA,低FGF;胸部,高FGF;腰部, 高FGF。 Shh BMP Shh和BMP形成浓度梯度,调控神经前体细 胞分化。
在两者信号重叠处,Xnr表达最 高,此处将来形成胚胎诱导者— —背唇。此处的信号也阻止了 BMP4和Xwnt8的表达,两者的功
Xnr (TGF-β家族) BMP4(TGF-β家族) β-catenin(Wnt)
能是抑制背部结构的形成,而促 进腹侧中胚层的形成。
爪蟾原肠胚形成中的信号分子
胚层形成中的细胞分化及信号分子
在很大的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
受精卵发育为成熟
的生命体,是细胞分 化最为辉煌、最为伟
大的成就!
关于第15章(第3版第14章,第2版第12章)修订的几点说明
第3版第14章,第2版第12章
题目: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细胞分化
一、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第4版第15章
题目: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第一节 细胞分化
数分裂II完成,排出极体,成为受精卵。
在睾丸原基中,PGCs的有丝分裂 受到抑制,也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幼鼠 出生后,生殖细胞立即进入有丝分裂, 并且在几天后进入减数分裂,生成大量 的精子细胞。整个过程在雄鼠的一生中 不断重复,保证精子的持续产生。
PGCs进入生殖嵴后的细胞分裂
RA
生殖嵴对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1:
一、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的全能性与多能干细胞
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三、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三、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第二节 癌细胞
一、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
一、生殖细胞的分化 二、早期胚胎发育过渐积累的结果 四、肿瘤干细胞(第3版)
(days post partum)
胚胎出生前后,RA对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 出生前,迁入雌性生殖嵴中的生殖细胞接受RA信号,激活Stra8的表达。雄性生殖嵴的支 持细胞表达降解RA的酶Cyp26b1,因此这里的生殖细胞无法对RA信号做出反应。 出生后,支持细胞转而表达RALDH2,制造RA,作用于表达RARs的生殖细胞,激活Stra8 的表达,促使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生精小管外周的肌样细胞在此时表达Cyp26基因,降解外 界的RA信号,保证生殖细胞的分化不受其他体细胞的影响。
神经管闭合,有的神经上皮细 胞脱离细胞周期,并迁移到神 经管外围。内部单层神经上皮 仍然维持干细胞特性。
神经元前体细胞通过侧向抑制而特化
A,Neurogenin、Delta和Notch基因开始在神经 板细胞中都有表达,Delta和Notch的相互作用又 会抑制neurogenin的表达。 B,一旦某个细胞表达的Delta多于他的邻居, 就会抑制邻居细胞中Delta的合成,从而解除对其 自 身 的 抑 制 , 于 是 该 细 胞 表 达 neurogenin 和 neuroD,向神经元分化。
FGF信号转导途径
(L. Daily et al, 2005)
经典的Wnt信号转导途径
(C. Logan and R. Nusse, 2004)
2、生殖细胞的形成与成熟
小鼠PGC开始形成的位置 小鼠卵细胞在受精后第6天,部分胚外组织 的细胞分泌BMP4等信号分子,使几十个邻近的 细胞分化为PGCs的前体。
为成熟生物个体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发育
(development)。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
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
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cell differentiation)。
(翟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细胞生物学》)
Process by which a cell undergos a change to an overtly specilized cell type.
Alberts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胚胎发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精密调控的细胞分裂、迁移、分化和凋 亡的过程,而分化是发育的核心。虽然细胞分化不是胚胎发育所特有的, 单细胞生物也会产生细胞分化,但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细胞分化无疑 存在于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 胞外信号分子及其浓度 细胞自身的“记忆”与决定
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胞外信号分子对细胞分化的影响——胚胎诱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