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角分与小数教案第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元、角、分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表示货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小数在货币表示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能熟练运用小数表示货币。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在货币表示中的实际应用,灵活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元、角、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元、角、分的图片、换算关系及实际应用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师准备一些货币道具,如人民币纸币、硬币等,用于课堂演示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商店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新知:讲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在货币表示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元、角、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布置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小明有2元钱,他想买一个5角的铅笔,他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理财。

七、课堂练习1. 判断题:(1)1元等于100分。

()(2)1角等于10分。

()(3)小数可以用来表示货币。

()2. 选择题:A. 分B. 角C. 元八、课后作业2. 妈妈给了你10元钱,你用5元钱买了一支铅笔,请问你还剩下多少钱?用小数表示。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表示货币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小数在货币表示中的应用。

(3)实践活动:设计购物场景,运用小数表示货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2)小数在货币表示中的应用。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1)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2)小数表示货币的灵活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学会用小数表示货币。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元、角、分的换算过程。

(2)采用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货币的表示方法。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人民币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货币知识。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4.2 讲解新课(1)讲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

(2)举例说明小数在货币表示中的应用。

(3)开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疑问。

4.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设计购物场景。

(2)每组展示购物场景,用小数表示货币。

(3)全班交流,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1)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家庭购物场景,用小数表示货币。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课后反思(1)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创新和团队协作。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检验学生对元、角、分及其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元角分与小数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教案第一章:认识货币与元角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和作用认识元、角、分三种货币单位掌握货币的换算方法1.2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作用元、角、分三种货币单位的概念货币的换算方法: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引入货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和作用展示实物货币,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三种货币单位进行货币换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换算方法第二章:小数的概念与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学会小数的写法和读法2.2 教学内容小数的含义和作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写法和读法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和作用进行小数的写法和读法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写法和读法进行小数的性质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第三章: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3.2 教学内容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方法:1元=1.00元,1角=0.10元,1分=0.01元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练习3.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引入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让学生理解换算方法进行换算练习,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换算第四章:元角分与小数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决4.2 教学内容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购物、找零、折扣等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决4.3 教学活动设计购物、找零、折扣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进行问题解决练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决5.1 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5.2 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5.3 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建议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共同学习和进步第六章:生活中的元角分与小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元角分与小数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6.2 教学内容购物时如何使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支付和找零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实例,如计费、折扣等6.3 教学活动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支付和找零练习讨论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元角分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七章: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工具运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计算器的结构与功能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7.3 教学活动介绍计算器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第八章:元角分与小数的拓展学习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元角分与小数的进一步知识激发学生对元角分与小数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8.2 教学内容元角分与小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世界各地的货币制度和文化8.3 教学活动介绍元角分与小数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其背景知识探讨世界各地的货币制度和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货币使用情况第九章:元角分与小数的复习与巩固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元角分与小数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9.2 教学内容复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本概念、换算方法和应用实例进行复习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9.3 教学活动通过练习题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元角分与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10.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元角分与小数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10.2 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10.3 教学活动展望未来,激发学生对元角分与小数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三章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元角分与小数换算方法的掌握。

元角分与小数教学设计

元角分与小数教学设计
4、在○里填上><或=
0.60○0.08 1.40○1.4 2.65○2.56 9.5○9.49 5.30○5.3
5、小汽车19.6元 小布熊7.6元 模型飞机87.6元 小飞船56.00元
(1)、一辆小汽车( )元( )角 ,一只布熊( )元( )角
一架模型飞机( )元( )角,一艘小飞船( )元( )角
《元角分与小数》的单元练习卷
一、填空题(40分)
1、比一比,看谁填得快。
2.7
0.3
1.6
1.4
2.7
9.2
+ + --
+ +
+
2、(1)、我比0.5多1.6,我是( )。
(2)、我比81.6少0.7,我是( )。
(3)、我比4.8与5.9的和少2.8 ,我是( )。
3、零点八写作:2.6读作:
十五点七三,写作:9.05读作:
阿姨计算出行的购物预算,你行吗。(请找出最接近的数)
(1)阿姨想为姨父购买一件价格为90.5元的上衣,她要带( )元。
A、90 B、100 C、91 D、80
(2)阿姨要为婆婆购买价格为38.4元的围巾,她要带( )元。
A、40 B、50 C、39 D、35
(3)阿姨要为外公购买一条价格为9.8元棉鞋,她要带( )元。
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方法
练习法
课 前
准 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
5、看一看,说一说。

元角分与小数的与复习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的与复习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 能够熟练地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和计算。

3. 能够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与小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 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方法。

3. 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方法。

4.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和计算。

2. 教学难点: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和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和计算练习。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 新课讲解:讲解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方法和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换算和计算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元角分与小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评价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

六、教学策略:1. 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或视频,展示元角分与小数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如模拟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计算和交易。

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如PPT、视频等。

2. 设计互动游戏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练习题库,包括纸质和电子版的题目。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元、角、分与小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元、角、分与小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元、角、分与小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元、角、分与小数》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元、角、分与小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

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

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另外,教材这样安排也为以后学习小数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模型。

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本单元小数的学习不要脱离这一背景。

本单元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和“寄书”等具体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及其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

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

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

元角分与小数的与复习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的与复习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 能够熟练地进行元角分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3. 能够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与小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 元角分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3. 元角分与小数的运算规则。

4. 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与小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转换方法和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元角分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和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元角分与小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转换方法和运算规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3. 准备计算器和小道具(如硬币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购物、餐饮等,引出元角分与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元角分与小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通过示例演示转换方法和运算规则。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与小数进行解答。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元角分与小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解决问题和解答练习题方面表现更好。

八、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元角分与小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 让学生总结元角分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和运算规则。

3. 强调元角分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元、角、分——小数表示》的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元、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表示元、角、分,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元、角、分的意义;(2)利用小数计数器,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小数表示的理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元、角、分的含义(1)元:最大的货币单位,等于10角;(2)角:中等货币单位,等于10分;(3)分:最小的货币单位。

2.2 小数表示元、角、分(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表示元,第二位表示角,第三位表示分;(3)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十分之一,第二位表示百分之一,第三位表示千分之一。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掌握元、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学会用小数表示元、角、分,并进行简单计算。

3.2 教学难点(1)小数点左边表示元、角、分的位数及意义;(2)小数点右边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位数及意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的单位;(2)提问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讲解(1)讲解元、角、分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讲解小数表示元、角、分的方法,结合实际操作。

4.3 练习(1)让学生运用小数表示元、角、分,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2)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必做题1元+5角=?;3角-2分=?;2元5角-1元2角=?5.2 选做题(1)设计一个购物场景,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并进行计算;(2)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对于元、角、分的认识,分享调查结果。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元、角、分的理解及小数表示方法的掌握;(2)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运用小数进行计算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

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

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

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找小数。

2 3.2 0.02 1.00 50 5.0 18.01 0.7 1.11
2、填空。

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
元、角、分与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