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的有机物
有机物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的影响及对策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有机物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的影响及对策何玉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产品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氧化铝生产工艺发展建设中,需要优化配置背景评估的要求。
我国于21世纪初正式开始加强了对拜耳法生产工艺的使用。
本文主要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予以分析,并探究了有机物来源情况。
通过对相关影响的分析,提出科学解决策略,希望提供氧化铝配置标准,规范生产质量的配比工艺,提升供应的必要帮助。
关键词:有机物;拜耳法;氧化铝按照我国氧化铝生产结构要求,去除相关部分地区的同时,绝大部分地区在氧化铝生产中采用的主要生产方式仍然为传统的烧结联合手段。
在此项生产工艺中,通过熟料的烧制过程,可以将有机物有效清除在系统之外。
因此,在有机氧化铝生产中,流程不占用较大的影响。
基于拜耳法在生产技术工艺评估中,按照发展与优化配置水平,有机物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也越发显著。
并且对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此背景下急需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
对此,下文将进一步打破有机物在生产工艺中的参考过程,提高各项相关影响水平,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化应对方案,以期对生产推进水平进行调控认定。
1 拜耳法生产流程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经实际研究发现,拜耳法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分为以下几点:①铝土矿。
拜耳法酸钠溶液中形成的有机物质多源自铝土矿。
在铝土矿材料中,三水铝石矿与一水软铝石矿中的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
部分杂质经过析出后,受碱性配比因素影响,将逐步渗透到溶液中。
同时,在生产流程的循环中,不断累加与增加。
②调整有机配置下的生产工艺,为提高产品质量有机配比量,从而完成对生产指标的优化与调整。
在添加剂中主要涵盖了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的高分子蓄凝剂或种分过程中的结晶助剂与消泡剂等。
此外,氧化铝析出洗涤过程中,需要增加脱水剂。
材料研究发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碱性溶液互相作用,同样会产生微量有机物质。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影响与去除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影响与去除摘要:拜耳法生产过程中,母液不断循环使用,有机物不断通过溶出过程进入系统,同时有机物与铝酸钠溶液中苛碱反应发生分解,形成腐殖酸盐以及碳酸盐,虽然可以通过赤泥、氢氧化铝成品、蒸发排盐过程带走部分有机物,但仍不能满足系统平衡,有机物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对拜耳法生产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排除有机物。
如何经济、有效地除去危害性较大的有机物带来的影响,成为拜耳法生产过程的一个难题。
过程需要对对拜耳液有机物的具体来源、种类及其对流程的影响没有细致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氧化铝;生产过程;有机物;影响与去除1有机物的来源铝酸钠溶液中的有机物来源主要为铝土矿,其本身含有有机物,在溶出过程中,有机物与氢氧化钠反应进入系统中,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分解,由高分子有机物最终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最终分解为草酸草酸钠、碳酸钠和其他低分子钠盐。
热带铝土矿(三水铝石)有机碳含量较高,一般为0.2%-0.4%,一水铝石含量则较低。
一般含量在0.05%-0.08%。
其次为系统中添加剂,如沉降系统添加絮凝剂改善赤泥沉降性能、平盘过滤的脱水剂、蒸发系统的防腐剂、缓蚀剂。
以及铝土矿浮选药剂和分解结晶助剂等。
过程中加入的有机物添加剂和浮选药剂会进一步增加生产流程中有机物富集,进而影响氧化铝生产,因此必须了解有机物种类及性质。
2有机物种类铝酸钠中的有机碳,96%来源于铝矿石,约4%由其他途径获得。
约26%是系统碳碱,18%为草酸钠,56%是有机钠盐。
而这些有机钠盐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脂肪酸盐类,主要包括草酸盐、甲酸盐和乙酸盐,占总有机碳的44%左右;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腐殖酸盐,占总有机碳的25%左右;中间分解产物对苯二甲酸钠和苯酚等,占总有机碳的22%左右。
3.对系统影响3.1溶液物理化学性质变化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加会使溶液的颜色、密度、黏度、沸点和比热发生改变,表面张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增大,对铝土矿溶出及赤泥分离造成不利影响;使蒸发一水碳酸钠颗粒变细,造成沉降和过滤分离困难。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流程溶液中有机物积累研究_陈文汨

光谱产生特征吸收的波长范围基本一致,说明二者 之间存在相同的官能团结构,因此称木薯粉为木薯 淀粉。木薯粉的特征峰为: 3420cm - 1 ~ 3250cm - 1 的 - OH、2990cm - 1 ~ 2850cm - 1 的 - CH2 - 、1200cm - 1 ~ 1025cm - 1 的 C - OH 以及 1050cm - 1 ~ 1020cm - 1 的
2011 年第 9 期
轻金属
·13·
为了直观了解铝土矿中有机物在预热和溶出过 程中进入溶液的比例,计算了溶出的有机碳与矿石 中有机碳之比,用 η 表示; 溶出的有机物碳占矿石 质量百分数,用 TOC溶出 表示。
图 4 淀粉结构式[12]
1. 1. 5 润滑油 试验所用润滑油为我国某氧化铝厂为降低压煮
参照氧化铝溶出工艺条件,按照 Rp = 1. 1 进行 配料,以分析纯 NaOH 和分析纯 Al( OH) 3 配制 Nk = 228g / L,Al2 O3 = 250. 8g / L 铝酸钠溶液。分别加入 压煮器用润滑油 0. 10g、0. 25g、0. 50g、0. 75g,1. 0g 到 50mL 配置好的铝酸钠溶液中,在 260℃ 下溶出 1. 5h,将溶出后液过滤后用 1 + 1 的盐酸酸化至 pH ≈1,煮沸 15min,以除去溶液中的无机碳,冷却定容
图 5 压煮器搅拌轴润滑油红外光谱图
1. 1. 6 其他试试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试验仪器
试验中有机物的分析使用岛津中国有限公司生 产的 TOC - VCPH 型总有机碳分析仪。
1. 3 试验方法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拜耳法适于处理高品位铝土矿,这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基本原理拜耳法的基本原理有两个。
一个是铝土矿的溶出;一个是铝酸钠溶液的分解。
溶出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石灰、碱浓度、温度、时间及搅拌等)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反应为Al2O3·H2O+2NaOH=2NaAlO2+2H2OAl2O3·3H2O+2NaOH=2NaAlO2+4H2OSiO2+NaOH+NaAlO2=Na2O·Al2O3·2SiO 2·2H2O+H2O一水铝石或三水铝石溶解形成铝酸钠进入碱液中,而其它杂质不进入溶液中,呈固相存在,称赤泥。
三水铝石(Al2O3·3H2O)的溶解温度为105℃,一水硬铝石(α-Al2O3·H2O)为220℃,一水软铝石(γ-Al2O3·H2O)为190℃。
分解是利用NaAlO2溶液在降低温度、加入种子及搅拌的条件下析出固相Al(OH)3,分解反应为NaAlO2+2H2O=Al(OH)3↓+NaOH 种子即为Al(OH)3,加入量(以Al2O3量计算)为溶液中Al2O3含量的一倍以上;温度控制为从75℃降到55℃;搅拌时间为60h左右。
所得Al(OH)3再经焙烧脱水变成Al2O3;并使Al2O3晶型转变,满足铝电解的要求,焙烧反应为Al2O3·3H2O 225℃γ-Al2O3·H2O + 2H2Oγ-Al2O3·H2O 500℃γ-Al2O3 + H2Oγ-Al2O3 900~1200℃α-Al2O3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条件拜耳法的生产工艺主要由溶出、分解和焙烧三个阶段组成。
全流程主要加工工序为:矿石的破碎、均化及湿磨、高温高压溶出、赤泥分离洗涤、叶滤、种子分解、母液蒸发及氢氧化铝焙烧。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高压溶出过程有机物研究

108拜耳法生产氧化铝高压溶出过程有机物研究赖智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 平果 531400)摘 要:采用拜耳法制备氧化铝这一工艺具有成本低、速率快、质量佳等技术优势,但在高压溶出的过程中,容易常出现有机物问题,当生成的有机物不断聚集,就可能对氧化铝的制备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为提高生产效率,就需要明确有机物的来源、累积行为,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来改善这一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拜耳法制备氧化铝的高压溶出中所产生的有机物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了其来源及累积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几个去除有机物的对策,希望能为相关认识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拜耳法;氧化铝;高于;有机物;溶出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2-0108-2收稿日期:2020-01作者简介:赖智敏,男,生于1990年,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工程。
拜耳法是碱法制备氧化铝工艺的一种,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尤其是针对三水型铝土以及低硅含量铝土矿,拜耳法更是首选,能够在简便、快捷以及低能耗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加高质量的氧化铝[1]。
其制备原理以碱法为基础,就是通过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来对铝土矿进行处理,从而将铝矿中的铝元素通过溶解、转换得到铝酸钠。
而铝矿中的含有的铁元素、钛元素以及大部分的硅元素等杂质则会变为不能溶解的化合物残渣,因其中还有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残渣又称为赤泥,将赤泥和铝酸钠溶液进行分离,再进行洗涤、回收,从过滤好残渣后的铝酸钠溶液通过解析得到氢氧化铝,最后再和母液分离、焙烧等,最终得到氧化铝。
总体来看,这是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低污染等化工生产工艺。
1 拜耳法的工艺流程目前拜耳法已成为制备氧化铝的常用工艺手段,它是由著名化学家拜耳(奥地利)所发明,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1)常温状态下,使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钠及氧化铝摩尔比控制在1.8,通过充分搅拌,使其张红的氢氧化铝转化成晶种,这样溶液的氧化铝就能够通过氢氧化铝的方式析出,这也就是铝酸钠的晶种分解工艺。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脱除路径研究及应用

22冶金冶炼M etallurgical smelting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脱除路径研究及应用陈晓静,王丹阳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174摘 要:随着国内铝土矿资源禀赋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氧化铝企业使用进口铝土矿生产氧化铝,2023年中国氧化铝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60.7%。
相较国内铝土矿以沉积型一水硬铝石为主的特性,进口铝土矿主要为红土型三水铝石,有机碳含量高。
系统有机碳的积累,会对沉降及分解过程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将带来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会影响流程正常运行,产量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升高。
结合当前矿源特性及某企业运行控制经验,对有机物脱除路径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探索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脱除更为经济高效的方法。
关键词:有机碳;草酸根;细种子洗涤;过饱和度;协同脱除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4-0022-3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Removal Route in Alumina ProductionCHEN Xiao-jing, WANG Dan-yangAluminum Coproration Of China Limited Zhongzhou Aluminum Co., Ltd., Jiaozuo 454174,China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bauxite resource getting worse, many alumina refineries have started using imported bauxite to produce alumina. The organic material in imported bauxite is relatively high, which will ente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takes a domestic refinery using imported bauxite as case to analyze the balance of organic in and out of the process system. It lists the problems caused by organic and explain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 technologies through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ases.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alumina refineries which have organic problems.Keywords: Organic carbon; Sodium oxalate; Fine seed washing; Supersaturation;Synergistic removal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陈晓静,女,生于1983年,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氧化铝工艺优化。
分析氧化铝生产中草酸盐对晶种分解的影响及去除

分析氧化铝生产中草酸盐对晶种分解的影响及去除作者:李治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1期[摘要]基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氧化铝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有效保证氧化铝的生产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氧化铝生产中草酸盐对晶种分解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去除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氧化铝草酸盐晶种分解中图分类号:U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103-01在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如果草酸盐的含量过多,会降低氧化铝的生产质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保证氧化铝的生产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草酸盐对晶体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去除方法,从而推动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1、氧化铝生产中去除草酸盐的重要意义在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草酸盐属于比较常见的有机杂物,采用合理的去除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氧化铝的生产质量,进一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氧化铝溶液中,当草酸盐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会呈现晶体状,在分解过程中依附在氧化铝表面析出,不仅会严重影响氧化铝的生产质量,还会导致氢铝爆发性细化,影响种子过滤设备效率的正常运行。
将氢氧化铝溶液中的草酸盐有效去除,能够有效保证氧化铝溶液的稳定性,减少能源的损耗。
有机物主要是随着矿石的带入,特别是澳矿大量使用(吨矿石草酸盐含量含量高达2公斤以上);除此之外,在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定量的絮凝剂、结晶助剂与脱水剂,这些外加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草酸盐。
通常情况下,当外界温度过高时,絮凝剂、结晶剂与脱水剂会形成草酸盐,草酸盐会沉积在氧化铝溶液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酸盐浓度不断提高,如果不及时去除,会扰乱分解次序,影响氧化铝的生产质量,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效去除草酸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氧化铝生产中草酸盐对晶体分解的危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氧化铝生产中的草酸盐会严重影响晶体的分解效率,降低晶体的成核量。
探析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影响与去除

探析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影响与去除摘要: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随着铝土矿的溶出进入铝酸钠溶液中,并随着铝酸钠溶液的循环而积累。
当累积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将严重影响拜耳法的生产,特别是草酸盐严重影响氧化铝产品质量。
本文综述了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有机物的来源、影响以及一种去除方法。
关键词:氧化铝;有机物;影响;去除1、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产生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物主要来自铝土矿,铝土矿溶解过程中,进入溶液中的有机物量取决于铝土矿的类型、处理方法和处理条件。
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铝土矿。
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物来源是铝土矿。
许多铝土矿的有机碳含量很高。
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和薄水铝石型铝土矿中有机碳含量可达到千分之几到几千分之几。
这些有机碳在溶出过程中与氢氧化钠反应溶解在溶液中,循环积累并最终形成草酸钠、碳酸钠等低分子钠盐。
(2)絮凝剂和消泡剂。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赤泥沉降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关系到后续的生产和氧化铝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
为了加快赤泥的沉降分离过程,通常加入大量的淀粉或高分子有机絮凝剂。
同时,在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过程中,为消除种分槽中的泡沫,消泡剂亦被常用。
2、有机物对氧化铝生产的影响当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积累到一定值时,溶液的物理性质、氧化铝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氧化铝生产中的各个关键工序都会受到较明显影响。
2.1、溶液物理性质的改变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含量的增加,会使溶液的比重、粘度、沸点和比热增加,表面张力也会随着有机物的增加而减小,对铝土矿的溶解和赤泥的分离有不利影响;有机物会使蒸发过程中沉淀的一水碳酸钠的粒径变小,导致分解后沉淀和过滤分离困难。
同时溶液碱粘度的提高会增加泵的损失,降低经济效益。
随着铝土矿浸出过程中降解产物的含量增加,溶液或浆液中产生大量泡沫,使设备有效容积减小。
2.2、氧化铝产量及质量降低在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晶种分解阶段,在分解后期,由于体系温度较低,有机杂质草酸盐很容易与氢氧化铝一起析出,会产生大量细小的氢氧化铝颗粒,从而降低其强度,增加碱消耗,增加氧化铝中杂质含量,降低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的有机物有机物的积累和危害是大多数拜耳法氧化铝厂必须面对的问题。
溶液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工厂的产量、产品质量及其它技术经济指标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文献[1]报道,仅澳大利亚每年由于有机物造成的氧化铝产量损失就达130万吨。
某些有机物的存在使生产砂状氧化铝变得困难。
因此,有机物问题成为氧化铝生产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国外就拜耳法生产中有机物的行为、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其排除方法等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国大多数氧化铝厂采用混联法或烧结法生产,有机物的影响很小或完全不存在。
平果铝业公司氧化铝厂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采用纯拜耳法生产的工厂,投产较晚,原矿中的有机物含量也较低,有机物的影响需继续观察和研究。
我国在“九五”期间进行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除原矿中部分有机物进入精矿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浮选药剂被带入精矿,这种浮选药剂在拜耳法生产中的行为及其影响如何,尚未见诸文献报道,非常值得重视。
一、拜耳法溶液中的有机物拜耳法溶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铝土矿,絮凝剂、消泡剂、脱水剂等添加剂也会带入少量有机物。
但据文献报道,其数量和影响均较小。
铝土矿中的有机碳含量通常为0.1-0.3%,但亦可低至0.03%或高达0.6%(某些地表矿)。
热带铝土矿中有机碳含量较高,一般为0.2~0.4%,而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中的含量则较低,通常为0.1%。
南美、非洲、澳大利亚铝土矿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而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的大多数铝土矿有机物含量较低。
铝土矿中的有机物分为腐殖质和沥青两种[2]。
腐殖质主要成分为木质素转变的产物—腐殖酸。
腐殖质成分复杂,其平均元素组成为,%:58%C,36%O2,4%H2,2%N2及其它杂质。
腐殖质易溶于碱液。
沥青中的C和H含量比腐殖质中的高,实际上不溶于碱液。
据文献[3],铝土矿高压溶出时,腐殖质几乎全部溶入溶液,而沥青的溶出率不高于10%,在赤泥浆液稀释及沉降分离过程中,又全部析出进入赤泥。
Jose G. Pulperiro等[4]报道,在铝土矿溶出条件下,60-90%的腐殖质溶解于强苛性碱溶液中,生成腐殖酸钠。
不溶解的腐殖质是由于被铝土矿中不溶的无机物结合或吸附。
虽然原矿中有机物的含量一般不高,在铝土矿溶出时也非全部进入溶液,但由于种分母液与洗液是循环的,拜耳法流程中的有机物会逐渐积累,直至达到进出平衡为止。
溶液中有机物的平衡浓度主要取决于铝土矿中有机物的含量及其组成,也与溶出条件等有关。
一般情况下,拜耳溶液中有机碳含量为7-15g/L,在极端情况下可达25g/L[5]。
文献[6]报道,处理热带铝土矿的德国施塔德氧化铝厂的溶出液中,有机碳含量甚至高达34g/L。
Β. Α. Зинченко[7]早期所作的乌拉尔氧化铝厂有机物的平衡表明:随铝土矿(一水硬铝石型)进入流程的有机物占全部有机物的88.5%,其余11.5%来自面粉(当时用作赤泥絮凝剂),而赤泥排走的有机物占全部有机物总量的83%,仅有17%进入溶液。
进入溶液中的有机物主要随苏打结晶(据有关资料,苏打结晶中有机碳含量达0.5~1.5%)和氢氧化铝排出,二者分别占原矿中有机物总量的5.7%和4.5%,按对进入溶液中的有机物总量计算,则分别占33.5%和26.5%,其余则随苏打苛化后的石灰渣、蒸发母液等排出或循环。
文献[4]列举了铝土矿中的有机碳在浸出过程中降解产物的一组典型数据:其中成为碳酸钠的占15%,草酸钠10%,溶解的有机物钠盐(TOC)占55%,20%的有机碳未溶出而进入赤泥。
S.C. Grocott[8]测定了澳大利亚Darling Range铝土矿中总碳在浸出过程中(150C,实验室条件下)的平衡。
该矿中有机碳占总碳量的80%,20%为无机碳。
浸出时总碳的40%进入赤泥,其余60%中变成草酸钠、非草酸钠形态有机物以及碳酸钠形态的碳分别占10%,40%和10%。
文献中还报道了一些国外拜耳法厂溶液中有机物的含量、组成及性质等情况,因各自处理的铝土矿及生产工艺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G. Lever,J. C. Guthrie,K. Yamada,P. T. The,N. Brown,C. Sato,K. Solymar,S. C.Grocett,Gilbert Bouzat及Э.Е.Мовсесов等许多学者对铝土矿中有机物在拜耳法生产中的行为、存在形态、溶解度、分子量及各种有机物的含量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9-19]。
采用了诸如气相色谱法(GC)、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红外光谱以及根据溶液中各有关离子形态的热力学数据建立草酸钠与三水铝石在拜耳法溶液中溶解度(种分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模型等现代检测手段和实验方法。
研究表明,溶出过程中有机碳的溶解量主要取决于铝土矿种原始腐殖质的化学成分。
在溶出过程中,腐殖酸钠即开始水解并缓慢地氧化,降解为中间的和稳定的化合物,其降解程度又取决于浸出温度以及铝土矿中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存在。
这个过程是高分子量有机物逐渐降解为中等分子量有机物,再转变为低分子量有机物,最后的稳定产物为草酸钠和碳酸钠。
在低温溶出条件下(130-150C),大多数铝土矿中的有机碳约有5%转变为草酸钠,而采用高温溶出条件时(220-250C),生成的草酸钠约增加一倍。
草酸钠是最重要的一种降解产物,它是在拜耳法条件下唯一的具有低溶解度的稳定产物,能对生产过程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见下文)。
在拜耳法溶液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数以千计的有机物。
为了表征溶液中的这些有机物的含量水平,文献中常以总有机碳(TOC)数量来描述。
所以拜耳法溶液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当复杂,性质差异也大,与原矿中的有机物化学成分已大不相同。
Lever将拜耳法溶液中的有机物分为三类(以下提到的各种有机酸,实际上均以其钠盐形态存在于拜耳法溶液中):1)腐殖酸包括新从铝土矿中溶出的高分子有机物及其初始降解产物,分子量大于500;2)中等分子量降解产物,主要为苯羧酸和酚酸;3)低分子量降解产物。
Lever用于研究的两种溶液取自两个以牙买加铝土矿为原料的拜耳法厂,两厂溶出温度分别为135C和240C,溶液中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5g/L 和15g/L。
研究表明,溶液中有机物包括上述三类,分子量变化范围约为50-10000。
溶液中大约一半的有机碳是以低分子量有机物形态存在,其余一半分属中、高分子量有机物,且二者有机碳含量相近。
Lever的研究表明,上述两种溶液中高分子有机物的绝大部分(88-89%)的表观分子量为1000-5000,低温(135C)溶出液中的高分子有机物按有机碳含量计为2.1g/L,而高温溶出液为3.6g/L,大致分别相当于两种溶液中存在有苯五羧酸等18种中等分子量的有机物,并测定了这些有机物在两种溶液中各自的含量;此外,还认定了在低温溶出液中存在草酸、甲酸、醋酸、乳酸及琥珀酸等五种低分子量降解产物,并测定了其各自的含量。
J. C. Guthric等研究了两种拜耳法厂的种分母液中的有机物,测定了溶液中的总有机碳含量,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含量及其所占比例,并确定溶液中存在苯五羧酸等35种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物对拜耳法生产的影响分析有关的文献资料及国外一些拜耳法厂的生产实践,我们可以取得如下认识:1)当流程中某些有机物积累到一定含量后,其对生产的影响是很大的,且涉及到拜耳法生产的大多数工序;除极个别情况外,它的影响都是负面的;2)溶液中有机物种类繁多、数以千计,组成复杂、性质各异,对生产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只有相对少数的有机物造成有害影响。
高、中分子量的有机物以及低分子量中的草酸钠产生不同的负面影响,而其它低分子量有机物的不良影响要小得多;3)溶液中的有机物改变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比重、粘度、沸点、比热均增加,界面张力降低,这些对拜耳法生产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某些有机物含量较高时,拜耳法湿法工序(包括原矿浆储存、赤泥沉降分离、种分及母液蒸发等工序),由于溶液或浆液中往往产生大量泡沫而减小设备容积并造成溶液损失。
文献[5,16]报道,产生泡沫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较多的腐殖酸盐等高、中分子量有机物使溶液的界面张力降低之故[20];5)在个别特定情况下,某些有机物对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溶出有良好作用,但有的有机物则使氧化铝溶出率降低。
有机物对分解的影响最大,当溶液中某些有机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种分产出率和产品质量(粒度、强度及杂质含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有机物对种分母液蒸发以及苏打结晶长大及分离也有负面影响。
某些有机物在换热设备表面析出形成结疤,影响传热并降低设备产能;6)由于有机物与碱反应生成各种有机钠盐,造成碱的损失。
下面扼要介绍有机物对拜耳法某些主要生产工序的影响。
A.对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溶出及赤泥分离洗涤的影响М.Н.Смирнов详细研究了某些有机物对乌拉尔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A/S 9.08,TiO22.2%,CaO0.8%)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影响,溶出温度为205C,其结论为:1)某些有机物能达到大大提高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Al2O3溶出率,用工厂循环母液溶出与用配制的纯母液溶出相比,前者的Al2O3溶出率要高出许多;2)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能加速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溶出,只有含有醇基的有机物才会有此作用。
含醇基的有机物本身对溶出并无明显影响,而是因为它使CaO得以活化,即生成了比CaO溶解度高得多的醇酸钙之故。
因此,当存在这种有机物时,石灰添加量可以减少。
Деревянкин[23]的研究证实了Смирнов的上述结论。
3)含醇基的有机物对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溶出的强化作用只是当CaO 添加量在3-4%以下时才很显著,CaO添加过量时,有机物的这种作用便不明显了;4)溶于苯而不溶于碱的有机物(主要是沥青)可降低铝土矿的溶出率,因其包裹在铝土矿颗粒表面,阻碍碱液向内渗透。
当矿石中沥青含量较高时,需要增加石灰添加量。
溶液中有机物对拜耳法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不利,随着有机物含量的提高,溶液粘度增加,赤泥沉降速度降低,沉降槽溢流浮游物增多[22]。
S. Ostap指出,当采用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时,这种影响便不明显。
如上所述,腐殖酸钠等高分子有机物含量高时,赤泥分离洗涤系统可产生大量泡沫。
B. 对晶种分解的影响许多研究以及拜耳法厂的生产实践表明,晶种分解是受有机物影响最为严重的工序。
早在30年代,Волъф等人就发现有机物可降低晶种分解速度。
经过许多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关于有机物对晶种分解影响的认识已大大深化。
有机物对晶种分解的影响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降低分解速度和氧化铝产出率;2)使氢氧化铝粒度变细、易碎,在过滤特别是煅烧过程中易碎裂,从而成为拜耳法厂生产砂状氧化铝的主要困难之一;3)增加产品中的杂质特别是Na2O的含量;4)不利于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沉降、过滤和分级;5)种分槽内产生大量泡沫;6)溶液带颜色直至黑褐色,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白度降低;7)加速种分槽内氢氧化铝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