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习题1
《长恨歌》练习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长恨歌》练习题(含答案新人教版)一、课内双基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móu)百媚(méi)骊(lí)宫.回眸(móu)百媚(méi)骊(lí)宫B .鼙(pí)鼓霓(ní)裳花钿(diàn).鼙(pí)鼓霓(ní)裳花钿(diàn)C .云栈(jiàn)萦纡(yū)马嵬(wéi).云栈(jiàn)萦纡(yū)马嵬(wéi)D .临邛(qióng)凝睇(tì)擘(bò).临邛(qióng)凝睇(tì)擘(bò)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顷国深闺天生丽质.顷国深闺天生丽质B .粉黛凝脂缓歌嫚舞.粉黛凝脂缓歌嫚舞C .城阕峨嵋宛转娥眉.城阕峨嵋宛转娥眉D .鸳鸯翠翘虚无缥缈.鸳鸯翠翘虚无缥缈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B .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C .云栈萦纡登剑阁曲折环绕.云栈萦纡登剑阁曲折环绕D .其中绰约多仙子影影绰绰的样子.其中绰约多仙子影影绰绰的样子E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B .雪肤花貌参差是.雪肤花貌参差是C .耿耿星河欲曙天D .揽衣推枕起徘徊.揽衣推枕起徘徊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A.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B.九重城阙烟尘生城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辅三秦阙辅三秦C.C.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D.上穷碧落上穷碧落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君臣相顾尽沾衣。
长恨歌试题及答案

长恨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长恨歌》是唐代哪位诗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C2. 以下哪一句是《长恨歌》开头的句子?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B. 汉皇重色思倾国。
C. 春风得意马蹄疾。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B3. 《长恨歌》中,唐玄宗赐给杨玉环的称号是:A. 贵妃B. 皇后C. 公主D. 妃子答案:A4. 在《长恨歌》中,以下哪个人物是杨玉环的养母?A. 武则天B. 杨国忠C. 杨玉环的姐姐D. 唐玄宗答案:C5. 《长恨歌》中,杨玉环被赐死的地方是:A. 马嵬坡B. 长安城C. 江南D. 四川答案:A二、填空题1. 《长恨歌》中,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发生在______朝。
答案:唐朝2. 《长恨歌》中,杨玉环在马嵬坡自尽时,年仅______岁。
答案:243. 《长恨歌》中,唐玄宗赐给杨玉环的称号是______。
答案:贵妃4. 《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养母是______。
答案:杨玉环的姐姐5. 《长恨歌》中,以下哪个人物是杨玉环的养子?(______)答案:李瑁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答案:《长恨歌》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廷斗争的残酷性,以及人性的脆弱和无奈。
同时,作品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进行了美化,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
2. 请简要分析《长恨歌》中的艺术特色。
答案:《长恨歌》具有以下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相识、相爱、悲剧发生及后续影响。
(2)人物形象鲜明。
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玄宗、杨玉环、杨国忠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3)情感真挚。
诗人以真挚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使读者深感同情。
(4)语言优美。
全诗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论述题请从《长恨歌》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感人的情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长恨歌》习题及答案.doc

10、 给加点字词释义 11、 给加点字词释义 12、 给加点字词释义 13、 给加点字词释义 14、 给加点字词释义 15、 给加点字词释义 16、 给加点字词释义 17、 给加点字词释义 18、 给加点字词释义 19、 给加点字词释义 20、 给加点字词释千乘万骑西南行(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翡翠衾寒谁与共( 临邛道士鸿都客( 珠箔银屏迤適开( 风吹仙袂飘飘举( 含情凝睇谢君王( 钗擘黄金盒分钿( 临别殷勤重寄词(可怜光彩生门户( 缓歌慢舞凝丝竹( 行宫见月伤心色( 东望都门信马归( 云鬓半偏新睡觉( 玉容寂寞泪阑干( 此恨绵绵无绝期(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不见玉颜空死处( 耿耿星河欲曙天( ))))))))))))))))))1、 给加点字注音:2、 给加点字注音:3、 给加点字注音:4、 给加点字注音:5、 给加点字注音:6、 给加点字注音:7、 给加点字注音:8、 给加点字注音:9、 给加点字注《长恨歌》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选择题 1、提出“文章合不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 白居易B 王安石C 曾巩D 苏轼2、存诗最多的唐代诗人是(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杜牧3、白居易的文集是A 《白氏长庆集》B 《乐天文集》C 《白居易文集》D 《白香山文集》4、“香山居士”是指(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5、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B 排比C 顶针D 拟人6、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是( )A 平易晓畅B 沉郁顿挫C 色彩瑰丽D 想象奇特7、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排比C 对偶D 顶针8、 下列词语中拼写不正确的是A 金屋藏骄B 惊天动地C 孤灯挑尽D 排空驭气9、 下列词语中拼写正确的是A 比翼鸟B 连里枝C 娥眉D 城阕10、“渔阳輦鼓动地来” 一句中的“輦”是指A战鼓B古代军队中所用小鼓C古代军队中所用大鼓D铁皮鼓三、简答题1、简述《长恨歌》中的玄宗形象2、简述《长恨歌》中的贵妃形象3、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4、第三段玄宗思念贵妃的有关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5、简述《长恨歌》中的语言特色。
长恨歌(试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一)(对应学生用书P5)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解读:A项读音分别为dì/tì,chuò/nào,yè/yān;B项读音分别为jiōng/jiǒng,yíng/yíng,qiáo/qiào;C项读音分别为xuàn/xuán,jīng/jīng,yīn/yān;D项读音分别为diàn/diàn,chōng/tóng,yè/yàn。
答案:A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读: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 项,“潇”应为“萧”。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
..而喻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解读: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重复。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玉容寂寞泪阑干..光彩生门户..B.可怜C.到此踌躇..不能去D.临别殷勤..重寄词解读: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臣相顾.尽沾衣顾:看B.君臣相.顾尽沾衣相:互相C.含情凝睇谢.君王谢:感谢D.东望都门信.马归信:随意、随便解读:C项,“谢”为辞别的意思。
长恨歌习题学生卷

《长恨歌》同步练习1.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夸张)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夸张、借代)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比喻、拟人)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偶、比喻)2.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答: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答: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答: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答:(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答: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长恨歌》习题1

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闺(g u i)回眸(m o u)玉扃(ji o n g)马嵬(w e i)B.霓裳(n i ) 骊宫(I i ) 鼙鼓(b i ) 仙袂(m e i) C.云鬓(b i n)花钿(ti d n)萦纡(y u ) 龙驭(y u) D. 衾寒(q i n) 临邛(go n g )钗擘(b o )霓裳(ch a n g)解析B.“鼙”读 p i 。
C. “钿”读 di d n 。
D.邛”读 qi o n g 。
答案 A2. 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 凝脂回眸 缓歌慢舞 九重城阕 B . 绰约迤逦 含情凝睇 云栈萦圩 C . 鹧鸪阑杆 虚无缥缈 临邛道士 D . 仙袂玉扃 银屏迤逦 逍遥容与 解析A . “阕”应为“ 阙”。
B.“ 圩”应为“纡”。
C. “杆”应为“干” 。
答案 D3. 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解析 A.御宇,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答案 A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 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 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 如此短暂!C. 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 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 境凄凉。
解析 A.倾城倾国:比喻女子美貌。
B.春风桃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C.虚无 缥缈: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
D. 比翼连枝: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答案 B 长恨歌》习题 A. 御宇多年求不得B. 温泉水滑洗凝脂御宇:皇帝的宫殿。
凝脂:指白嫩而润滑的皮肤。
1-1-长恨歌(试题+答案+解析)

1-1-长恨歌(试题+答案+解析)课时作业(一)(对应学生用书P5)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dì/tì,chuò/nào,yè/yān;B项读音分别为jiōng/jiǒng,yíng/yíng,qiáo/qiào;C项读音分别为xuàn/xuán,jīng/jīng,yīn/yān;D项读音分别为diàn/diàn,chōng/tóng,yè/yàn。
答案:A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析: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 项,“潇”应为“萧”。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解析: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重复。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玉容寂寞泪阑干..光彩生门户..B.可怜C.到此踌躇..不能去D.临别殷勤..重寄词解析: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白居易《长恨歌》 课后练习题

一、一词多义
1.顾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计不知所出耳()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信
东望都门信马归()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欲信大义于天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绝
此恨绵绵无绝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三、词类活用
1.千乘万骑西南行()
2.西出都门百余里()
3.上穷碧落下黄泉()
4.梨园弟子白发新()
5.春宵苦短日高起()
四、古今异义
1.六宫粉黛无颜色()
2.可怜光彩生门户()
3.雪肤花貌参差是()
4.云鬓半偏新睡觉()
5.临别殷勤重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习题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深闺(ɡuī)回眸(móu)玉扃(jiōnɡ)马嵬(wéi)B.霓裳(ní) 骊宫(lí) 鼙鼓(bí) 仙袂(mèi)C.云鬓(bìn) 花钿(tiàn) 萦纡(yū) 龙驭(yù)D.衾寒(qīn) 临邛(ɡónɡ) 钗擘(bò) 霓裳(chánɡ)解析B.“鼙”读pí。
C.“钿”读diàn。
D.“邛”读qiónɡ。
答案 A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凝脂回眸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绰约迤逦含情凝睇云栈萦圩C.鹧鸪阑杆虚无缥缈临邛道士D.仙袂玉扃银屏迤逦逍遥容与解析A.“阕”应为“阙”。
B.“圩”应为“纡”。
C.“杆”应为“干”。
答案 D3.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皇帝的宫殿。
B.温泉水滑洗凝脂凝脂:指白嫩而润滑的皮肤。
C.椒房阿监青娥老青娥:青春的美好容颜。
D.上穷碧落下黄泉碧落:道家称天界为碧落。
解析A.御宇,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答案 A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解析A.倾城倾国:比喻女子美貌。
B.春风桃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C.虚无缥缈: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
D.比翼连枝: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电视剧《潜伏》、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形成了屏幕热播、专家热评、群众热议,成为广东影视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
C.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投入的责任和合理的分配比例,所以地方政府倾向偏重于将资金投入到生产性的公共项目中。
D.海外华人参政意识不强,跟欧美白人甚至非裔相比,华人不太擅长公共演说,这是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有关造成的。
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群众热议”的后面加上“的轰动效应”。
C.“倾向”和“偏重”重复,应删掉其一。
D.句式杂糅,“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有关”和“是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造成的”杂糅。
答案 A阅读与鉴赏二、课内精读阅读《长恨歌》片段,回答6~9题。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含情凝睇谢君王凝睇:凝视。
B.但令心似金钿坚但令:只要。
C.回头下望人寰处人寰:人间。
D.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痛恨。
解析D.恨:遗憾。
答案 D7.陈鸿《长恨歌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七夕)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
上凭肩而立,因仰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在诗中对应的语句是哪几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写法,让仙境中的杨贵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给人余音绕梁、咏叹不绝的感觉。
9.《长恨歌》以“长恨”命题,你怎样理解诗篇的结句“此恨绵绵无绝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恨,就是遗憾,遗恨。
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相见、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以后,于是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
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莫置。
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1题。
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①阌(Wén)乡:旧县名。
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0.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以及对诗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结合诗句“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及题干中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可知诗人将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来揭露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1.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对比这种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的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的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饮的场面。
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末尾“冻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
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答案(1)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2)从艺术效果上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13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2.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
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13.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4~15题。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4.[对应高考考点链接]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是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15.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是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