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

合集下载

《大国崛起》各个国家的崛起原因.经过(重大事件).结果,影响,衰败

《大国崛起》各个国家的崛起原因.经过(重大事件).结果,影响,衰败

《大国崛起》各个国家的崛起原因.经过(重大事件).结果,影响,衰败一、葡萄牙与西班牙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二、荷兰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

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三、英国16—17世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

大国崛起的原因_导致大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大国崛起的原因_导致大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国崛起的原因_导致⼤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战后很多国家都崛起了,但是有⼀部分国家并不是因为战争⽽崛起的。

下⾯店铺给⼤家分析⼤国崛起的原因,欢迎⼤家来阅读。

英国崛起的原因 1、封建君主制时通过抢劫和殖民地的掠夺获得资本积累 2、君主⽴宪制的建⽴、完善带来⾃由的思想 3、以英国为核⼼的世界市场形成 (1)英西、英荷、英法战争的胜利为殖民扩张扫清障碍 (2)专利保护留住⼈才,近代科学发展推动技术改进 (3)商业发展、⼯业⽣产扩⼤化推动第⼀次⼯业⾰命 (4)市场⾃由经济带来⼴阔的市场 法国崛起的原因 1、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建⽴ (1)启蒙运动带来⾃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2)拿破仑成为皇帝颁布《民法典》奠定民主基础 (3)多次⾰命最终建⽴共和国 2、第⼀次⼯业⾰命推动经济全⾯发展 3、抓住欧洲30年的黄⾦发展期 4、独特的外交策略和⼿段 5、对思想与⽂化的⾼度尊崇 德国崛起的原因 1、德意志帝国的诞⽣创造了和平的发展环境 2、国家保障学术的⾃由,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 3、实⾏统制主义经济模式 4、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本崛起的原因 1、传统观念转变并积极开国进⼊国际社会 2、明治政府建⽴开启现代化,培养⼤量⼈才,⼯业化进程迅速 3、实⾏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引进西⽅技术 4、对外侵略使⼤量的资源、赔款进⼊⽇本 5、战后得到美国帮助,和平崛起 俄罗斯崛起的原因 1、领⼟⾯积巨⼤的帝国在教育和⽂化的巨⼤成就 2、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苏联的建⽴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打下经济基础 4、计划经济的实施促使重⼯业、军事⼯业上的发展 美国崛起的原因 1、开拓、⾃由精神和捍卫理想、反抗压迫的⽃争性格 2、独⽴战争胜利,联邦宪法制定、实施,独⽴的美国诞⽣ 3、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从欧洲学习⾦融、财政制度,移民带来欧洲⼯业化成果,提供劳动⼒ (2)南北战争北⽅取得胜利,解放劳动⼒,统⼀市场,为西部开发奠定基础 (3)国家专利局保护发明家并通过两次⼯业⾰命得到技术进步,现代⼤规模⽣产开始 (4)罗斯福新政实施,解决劳资⽭盾,整治、拆分垄断公司 (5)两次世界⼤战中得到⼤量军⽕和钢铁⽅⾯的订单 (6)战后建⽴新的国际⾦融体系和国际秩序。

大国崛起概括

大国崛起概括

大国崛起概括【篇一:大国崛起概括】[编辑本段]剧情简介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

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使我们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

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

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15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

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

[编辑本段]分集介绍《大国崛起》全片共12集,每集50分钟,以九国崛起的大致时间为序。

分别为: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大国崛起PPT课件

大国崛起PPT课件
内战结果
北 方 取
内战的性质 胜
美国历 史上第 二次资
北方胜利的意义产革阶命级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 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 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爱迪生发 明电灯泡(2)
莱特兄弟发明飞 机(3)卡
尔·本茨发明 内燃机
成果
到来的时间、
开始的国家、标志




19世纪70年代。 以美国、德国为中心。
第一板块 大国崛起的历程
16C:葡萄牙、西班牙 17C初期:荷兰
18C后期:英国 二战后,美苏日
知识梳理
一、大国崛起的准备
1.大国崛起的思想准备
事件 代表人物
意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艺 但丁 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
复兴
达·芬奇 莎士比亚
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 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启蒙 运动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兴 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 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 伏尔泰 的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传到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日本等亚洲国家, 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最终获胜
经济没有 遭受损失
国际地位 大大提高
取得重大突破 的领域
最具划时代意义 的发明
原子能、电
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
航天技术—
的发明及应




到来的时间

对美国的影响



20世纪四五 十年代以来

与 美
使美国高新技术产 业发达,经济进入 信息化、全球化

开始于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的战略。

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而破产。

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即美国打逄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建设“远东工厂”就是最好例证。

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

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纪录片《大国崛起》下载地址(迅雷或者快车下载)

纪录片《大国崛起》下载地址(迅雷或者快车下载)

纪录片《大国崛起》下载地址(迅雷或者快车下载)《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15_1.wmv《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15_2.wmv《大国崛起》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上)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16_1.wmv《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0_4.wmv《大国崛起》第五集:激QIN岁月(法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19_3.wmv《大国崛起》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19_2.wmv大国崛起》第七集:百年维新(日本)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2_2.wmv《大国崛起》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7_4.wmv《大国崛起》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2_1.wmv《大国崛起》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4_11.wm v《大国崛起》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下)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4_17.wm v《大国崛起》第十二集:大道行思(结篇)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5_2.wmv。

归纳大国崛起的因素

归纳大国崛起的因素

归纳大国崛起的因素
大国崛起的因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归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1. 经济发展: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就能够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使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在关键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就能够成为全球领导者。

3. 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可以保护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国家利益,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一个政治稳定、法治健全、民主自由的国家,更容易吸引外资和扩大国际影响力。

5. 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吸引力。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了解和学习。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如资源禀赋、地缘政治等等。

CCTV纪录片《大国崛起》高清下载地址

CCTV纪录片《大国崛起》高清下载地址

CCTV纪录片《大国崛起》高清下载地址《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

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2007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

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使我们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

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

《大国崛起》全片共12集,每集45~50分钟,以九国崛起的大致时间为序。

地址复制到迅雷或qq旋风下载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15_1.wmv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15_2.wmv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上)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16_1.wmv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0_4.wmv第五集:激QIN岁月(法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19_3.wmv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19_2.wmv第七集:百年维新(日本)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2_2.wmv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7_4.wmv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2_1.wmv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4_11.wmv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9下)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4_17.wmv第十二集:大道行思(结篇)mms:///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 0_20061125_2.wmved2k链接地址:大国崛起 1 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大国崛起”,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也应当被视作国家理论中的一个特定概念。

概念是要有逻辑支撑的,逻辑支撑是要有历史内容的。

孟子曾对“大国”概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有很好的表述,他说“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

(“孟子·公孙丑上”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5页。

)这里的“霸”讲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霸权”,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所谓“仁”,讲的是国家制度,而“力”则是一个国家的现实国力。

这样,大国崛起就应具备国力和制度这两个要素。

其中,国力是资源转换形式,因此,大国首先应是资源占有和控制较多的国家。

孟子的话,对现代国家崛起的研究,也同样适用。

人总是要吃饭的,为了经济利益人们便组成各种社会集团,并以集团的名义展开阶级的和民族的斗争,这种集团发展的最高形式就是国家。

古代国家内外关系以血统皇权维系,近现代国家内外关系则以法权意义上的主权维系。

这样,主权就成了现代“国家崛起”理论的逻辑起点。

与人要吃饭的道理一样,国家更是一个汲取资源的强力系统。

国家的崛起需要资源支撑。

这样,国家存在所依赖的资源则成了“大国崛起”逻辑演绎的第一环节。

由此便派生出如国家力量、国家权力、国家权利、国家制度和国际民主等概念系列。

概念是逻辑演绎的“纽扣”。

但是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在吃饭的同时,还是要思考的;国家在需要资源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形态和相应的社会制度。

物质资源,尤其是战略性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与极难再生性,决定国家间的关系是一种绝对博弈关系,但是绝对博弈中可能出现的绝对“零和”结果,又使人的绝对博弈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变为相对博弈关系,在各自国家力量的边界寻求理性和解。

一张世界地图,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崛起本身并不仅仅是国家为获得资源释放国力的物理过程,确切说,它更是一个政治过程。

国家政治是国家力量的理性使用。

亚理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辩证法是逻辑演绎的科学方法,人类自觉运用辩证逻辑的能力是理性的表现。

国力是国家崛起的基本条件。

国家力量的核心当然是军事力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819页。

)但是,国家军事力量是要有边界的和不可透支的。

这是因为国家可控资源是稀缺和绝对有限的;除非这个国家将全世界的资源拥为已有。

但这样就会出现一国与所有国家相对立并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悖论。

历史表明,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衰落于世界性扩张。

对已崛起的大国而言,其衰落速度与扩张程度为正比。

德国俾斯麦在主权统一问题上不惜铁血,但在统一后,尽管德国已有了令整个欧洲望而生畏的武力,但此时德国外交却表现出少有的温和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幸的是,德国威廉二世及后来的希特勒放弃了这种与大国交好的温和外交政策,走世界扩张和无限透支武力的道路,这又使德国在大战后惨被肢解。

二战结束之初,美国也曾表现出全球武力扩张的倾向,朝鲜和越南战争透支了美国的国力,并造成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衰落。

尼克松上台后迅速果断从越南撤兵,收缩国力,此后美国国力再次恢复并持续继续上升。

苏联解体后,美国重蹈冷战时期世界武力扩张的覆辙,继1991年和1999年的海湾和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在新世纪之初几乎一年发动一场战争。

现在美国陷在伊拉克不能自拔,国力出现衰落迹像。

这些历史经验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是有用的。

尽管中国经济已日益与世界融为一体,尽管中国对国际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中国一定要理性地认识和保持武力的使用限度:在主权统一问题上,中国武装力量使用是果断有力而不惜代价的;在国际资源利益问题上,中国的武装力量使用是自卫性;在国际问题上,中国武装力量只用于在联合国的框架下维持世界和平。

与霸权国家不同,服务于中国崛起的国家军事力量只是一种自卫性力量,因而只是一种有限使用的国家力量。

如果中国能理性地认识并守成于这个这个限度,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可持续的。

为了主权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发展,中国应当敢于使用武力;同样为了尊严,中国也要不轻易使用武力。

现在我们再回头反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思想,以及小平同志为中国未来50年的提出的“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就会理解这是他们那一代领导人,根据自己的政治经验,所作出的对中国未来崛起边界的理性限定。

对今天中国人而言,最困难的也许不在于中国崛起,而在于中国是否可以理性崛起。

理性崛起意味着准确地把握中国崛起的边界,而规定这个边界的则是国家资源可支撑的国力边界。

国家崛起的逻辑必须是自主逻辑,依附于他国的国家是不可能崛起。

目前拉美国家发展就是这种依附于西方资本的模式。

拉美国家放弃了国际上的反霸斗争,依附霸权换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国内阶级斗争。

拉美模式的要害在于以大量牺牲国内劳动者利益和民族市场为代价,主动向北方国家长期大量“供血”并以此换来与北方国家的“罗马式的和平”(Pax Romana)即奴隶主与奴隶间的和平。

这样的结果是国家放弃自主发展道路,本国经济丧失自我内部循环的条件,最终将国家命运交付给西方。

历史上,为了避免依附型发展道路,美国人民发动独立战争;在南北战争中,林肯不惧来自英国的压力,不惜铁血打败了一心想依附于英国的“南方同盟”,维护了民族市场,美国由此迅速崛起。

上世纪30年代,中国蒋介石政权选择了依附于国际资本的买办道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国家大规模向国际资本出让利益,由此造成国内工农大量破产,民族市场严重萎缩。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中国脱离了依附于国际资本的发展道路,并在以后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个令世界尊重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强国。

建国之初,中国外交上提出五项原则,是中国崛起的和平宣誓,由于这个宣誓有坚定的国家意志和强大的国防力量支撑,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朝鲜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受到东南亚国家的尊重和欢迎,西方人对周恩来也敬意有加。

因此,大国崛起的过程也是“以仁假力”和国家威信形成的过程。

那么,中国崛起的逻辑有什么特点呢?第一、主权是大国崛起的逻辑起点。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

前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应当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平等地接受,而不是强迫世界接受的过程。

在国际法的框架下与国际社会和平互动,按自由贸易原则平等地分享国际资源是贯穿中国崛起始终的原则。

此间,中国国力使用是有限的,军事的性质仅属于自卫性的。

后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又是中国完全实现主权统一的过程。

与“台独势力”斗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中国来说,是不容讨论和不能妥协的原则。

从这两方面看,中国崛起的认识逻辑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第二、资源,是大国崛起的逻辑演绎的第一环节,但对中国而言,它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据统计,到2010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富铁、富锰、铜等10种矿产已不能保证并需长期进口,铬、钴、铂、钾盐、金刚石等严重短缺。

到2020年,对经济发展45种矿产资源中可保证经济发展需求的只有5种。

能源方面,从1990年起,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7%以上的增长的同时,中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已亮起红灯。

2000年净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

未来15年内,我国国民经济将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原油需求将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只有2%左右,低于原油需求增长速度,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

预计2005年原油需求2.45亿吨左右。

2003年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发表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后2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石油、天然气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至5倍。

报告说,中国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

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5亿吨原油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其国内消费量的70%和50%。

中共十六大为未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目前看,仅凭国内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储产量不足以支撑这个目标,而国际油气资源进口上游地区,基本又为美国等西方海权大国所控制,这种控制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又进一步强化为经济垄断。

这对油气进口依存度日益增大而同时又对油气上游地区没有多少控制力的中国能源消费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尤为严重的是,中国资源短缺现实,又与大国间普遍存在能源危机同期出现。

新世纪到来之初的头几年,美国几乎一年发动一场战争,这些战争大都发生在石油贮量丰富的中东地区。

中国今天正在崛起,而目前中国可控资源又远远不足以保证这种崛起。

这将迫使中国产生更迫切的国际民主诉求并向国际社会要求更加民主的资源分配体制。

但历史表明,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这种诉求是和平实现的,除非这个国家选择没有前途的有和平而无崛起的经济模式。

如果再考虑台湾因素,中国在崛起之初,就可能不得不面临强力崛起的选择。

第三、政治文明是中国崛起的逻辑主线,也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

中国对政治文明的诉求是国际民主与国家民主的统一。

国际体系,本质是一个国际资源分配体系。

现存的国际资源短缺是绝对不平等的国际资源分配体系的结果。

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中国国内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状况,使中国对外部国际体系,尤其是资源分配体系有了更迫切的国际民主诉求。

自由贸易和国际民主,是近代法国、德国、美国等在反对英国霸权过程中提出并以武力相捍卫的政治诉求,1918年美国总统T.W.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纲领》,便是这种诉求的最集中和最全面的表述。

今天中国也遇到了同样的需求并意识到了自由贸易权利和国际民主权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中国已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并与国际贸易和世界资源产生了日益密切的依赖关系。

中国发展在对国际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根据责权对等原则,中国也就自然拥有了平等获得相应的国际市场和资源份额、自由贸易及平等地利用海洋运输通道等权利。

但在目前的国际体系中,这些权利正在受到已崛起并异化为世界霸权的国家的压迫和无理限制。

中国的崛起不可能不对这个不民主的体系提出民主诉求。

国际民主,本质是主权国家对国际资源,尤其是极难再生的稀缺资源的平等共享的权利体系。

世界上绝少有国家为阳光打仗,因为阳光是充足的。

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短缺,由此造成日益严重的南方国家对国际资源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南方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共享国际资源的权利。

这些权利便是当代国际民主的核心内容。

国际民主本质上是反霸的。

西班牙、荷兰曾压迫英国的崛起;英国强力崛起后,它就压制美国崛起。

美国强力崛起后,它现在就压迫别的国家比如苏联、中国等国家崛起。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都是在强力应接挑战中崛起并获得既定的国际资源份额的。

这种份额比例则是在几次大规模的军事较量后得到确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