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府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介绍观后感结尾100字

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介绍观后感结尾100字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介绍观后感南京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拥有着众多的历史名胜和博物馆。
在南京参观博物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旅行活动。
在我最近的南京之行中,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这两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地方并分享我的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博望宝塔旁。
博物院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给人一种庄重而又典雅的感觉。
进入博物院后,我首先参观了展示中国古代文物的展馆。
展馆陈列着丰富多样的文物,其中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字画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博大精深。
我特别喜欢玉器展区,那里展示了精美绝伦的玉器,包括玉璧、玉龙、玉佩等。
这些玉器工艺精湛,雕刻细腻,让我叹为观止。
此外,南京博物院还有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展览,例如孙中山先生和明代帝王。
这些展览通过文物、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功绩和贡献。
我深受启发,对这些伟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南京总统府: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附近。
总统府是中国的第一个临时政府所在地,曾经是中国近代历史中许多重要会议和事件的发生地。
一进入总统府,我就感受到了它浓厚的历史氛围。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
在总统府的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的艰辛和不平凡。
总统府内陈设了许多历史文物,如照片、文件、家具等,这些文物使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总统府的花园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园里修建了假山、亭台和小桥流水,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我对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南京博物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博大精深,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总统府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艰辛和不平凡,让我对中国的独立和自由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统府感想

总统府感想总统府感想篇一:总统府观后感活动总结在这深秋时节,为响应我校团日活动的号召,我班举行了“游历古都南京,感受祖国美好”活动。
11月23日上午我班四十多位同学便乘车来到了很多人都向往的南京。
依据之前的行程安排,我们陆续参观了南京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夫子庙、玄武湖、总统府等地,同学们都带着一颗激动的心观赏着南京的每一处风景,享受着浓重历史文化的熏陶。
就这样,两天的南京之旅很快就过去了,11月24日晚上我们便乘车回到了学校,但是同学们似乎却没有完全从南京回来,留下了回忆、留下了震撼、留下了感叹、留下了再一次的向往,留下了许多许多自己的情怀。
回忆行程,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的印象还历历在目。
23日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了南京博物院,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
1933年,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成。
蔡先生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到门口之时,我们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当我们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
它,一直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底蕴如此深厚的南京博物院,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要进慧与汗水的结晶。
看到文化去参观,在组织人员强调注意事项和纪律、卫生等问题后,大家便有秩序的入院参观了。
进门后,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令同学们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当时我心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竟富有如此大的创造力,真令人难以置信。
大家也是赞不绝口。
一个接着一个,惊喜接着惊喜,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参观着,感受着,似乎都受益匪浅。
当同学们观看到错银牛形铜灯、明代景泰青花仕女踏青图罐、玉如意等文物时,更是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深深折服。
【游记】关于写游记的作文500字 总统府游记

【游记】关于写游记的作文500字总统府游记总统府位于我国的首都北京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我最近去参观了总统府,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游记。
进入总统府的大门,我感到仿佛穿越回了100年前的时光,只见大门两侧是一片参天大树,葱郁的绿叶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感。
走进正门,便来到了总统府的主楼,这个建筑宏伟壮丽,气势磅礴。
我仔细观察,发现这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式风格,古香古色的红墙黄瓦,给人一种庄严、华丽的感觉。
走进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画面上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幕辉煌场景。
这幅壁画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我不禁感到无比的敬畏和自豪,出生在这样一个文明古国。
接着,我来到了总统府的庭院里,只见这里风景优美,四季如春。
庭院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仿佛置身于一个花仙子的世界。
庭院中央是一个大型的花坛,坛子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每一朵花儿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我拿起相机,捕捉下了这美丽的一刻。
离开庭院,我来到了总统府的展览室,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巨大的玉雕像,它雕刻精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这尊玉雕像被誉为中国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它的存在不仅令人敬畏,也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静静地观赏着这尊玉雕像,不由自主地被它深深吸引。
总统府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总统府的历史展览室。
这里陈列着一些总统府的历史照片和文件,它们记录了总统府百年来的兴衰历程,令人倍感震撼。
这些历史资料不仅是一段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我们今天的重要警示和启示。
总统府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古老和辉煌。
在这里,我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中国的伟大和辉煌。
总统府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我相信,只要你来到这里,也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总统府观后感(精选五篇)

总统府观后感(精选五篇)第一篇:总统府观后感活动总结在这深秋时节,为响应我校团日活动的号召,我班举行了“游历古都南京,感受祖国美好”活动。
11月23日上午我班四十多位同学便乘车来到了很多人都向往的南京。
依据之前的行程安排,我们陆续参观了南京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夫子庙、玄武湖、总统府等地,同学们都带着一颗激动的心观赏着南京的每一处风景,享受着浓重历史文化的熏陶。
就这样,两天的南京之旅很快就过去了,11月24日晚上我们便乘车回到了学校,但是同学们似乎却没有完全从南京回来,留下了回忆、留下了震撼、留下了感叹、留下了再一次的向往,留下了许多许多自己的情怀。
回忆行程,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的印象还历历在目。
23日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了南京博物院,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
1933年,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成。
蔡先生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到门口之时,我们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当我们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
它,一直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看到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南京博物院,同1学们都迫不及待的要进去参观,在组织人员强调注意事项和纪律、卫生等问题后,大家便有秩序的入院参观了。
进门后,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令同学们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当时我心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竟富有如此大的创造力,真令人难以置信。
大家也是赞不绝口。
一个接着一个,惊喜接着惊喜,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参观着,感受着,似乎都受益匪浅。
当同学们观看到错银牛形铜灯、明代景泰青花仕女踏青图罐、玉如意等文物时,更是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深深折服。
总统府一游_五年级作文

总统府一游
我对总统府的历史早有了解,但从未迈进那历史上充满火药味儿的总统府。
今天,我就亲身来到总统府,看到了正与“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相反的景象。
进了大门,香樟、银杏、榆树、女贞等树引导我们进了大厅。
大厅内有70根长约15~20米的红柱,400平方米左右的大厅顶上,用木块细心雕琢的叶、花给庄严的大厅带来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由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的扁额挂于大堂正中的横梁上。
走进大厅内部,那个先是太平天国的金龙殿、而后又是国民政府大堂的大厅,无不充满战争的味道,却栽了两棵整整70高寿的雪松,那雪松高大、挺拔,约50米,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树干上竟挂着两瓶盐水,细细的针头深深地树干里。
雪松旁边,有几个“卫士”保护着它,这幅景象,真像一位高贵的公主带领士兵出去游玩哩!远远望去,那几个柱子还真像保卫者,但走进一看,哇!一条金龙盘在黄金似的柱子上,火红的眼睛栩栩如生,似乎要把人活活吞下去似的。
离开了大厅,我们先后参观了孙中山办公、起居室、蒋介石办公室太平天国天王殿等名地。
比肩继踵的人流有的欣喜万分,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大喊大叫,有的不停拍照……
出了总统府,我回头再望一眼总统府的大门,回想起中国人爬上大门,把“青天白日旗”拉下,升上“五星红旗”的景象,想:“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靠我们去保护,让五星红旗永远竖在总
统府的大门上!”。
游览南京总统府的观后感作文800字5篇

游览南京总统府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篇一我最近去南京游览了总统府,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
南京总统府是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中心,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同时也对总统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我踏进南京总统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雄伟壮观的建筑群。
总统府的建筑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我被它高大的檐口、雕梁画栋以及瑰丽的壁画所吸引,感受到了古人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南京总统府的历史。
总统府是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见证了中国面临的许多困难和挑战。
我在展览中看到了那个时期的照片、文件和实物,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荣光与苦难。
我看到了蒋介石儿女在总统府的游戏场上嬉戏,也看到了那些抵抗外敌的勇士们的英勇事迹。
总统府成为了见证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纪念物,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近代史中的许多重要事件。
除了建筑和历史,我还对总统府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兴趣。
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了总统府馆内陈列的许多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令我着迷的是总统府书画馆内的展品。
我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和山水画,它们用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也学到了一些有关书法和山水画的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参观南京总统府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
它不仅给我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对中国近代史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对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这次旅行将长久地影响着我,让我更加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篇二南京总统府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之一,我有幸游览了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并深受触动。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荣耀,也更加理解了民族的抗争精神和国家的复兴之路。
当我踏入南京总统府的大门,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游总统府观后感

游总统府观后感引言我前不久参观了游总统府,这是一次极具教育意义的旅行。
总统府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见证了我国许多重要时刻的发生。
在这次观光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总统府的壮丽和庄严,同时也对我国的历史和政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观后感。
1. 建筑风格当我第一次看到总统府的时候,我被它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总统府采用了典型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庄重而高贵的感觉。
从建筑的外观来看,总统府有三个主要部分:大门、正殿和后花园。
大门上方的巨大雕塑和壁画展示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让人赞叹不已。
2. 历史意义总统府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标之一,它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
在总统府,我看到了许多陈列品和历史照片,了解了我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迁。
我特别留意到一个展览,展示了我国第一位总统的办公室和生活照片。
这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思考,我开始思考总统的责任和权力,以及这些对我国的发展和民众利益造成的影响。
3. 文化交流在总统府,我还遇到了一些国外游客。
他们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感兴趣,我们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文化交流。
他们向我展示了他们国家的文化,我也向他们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和传统。
这种交流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经历,让我更加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交流对于增进国家间友谊的作用。
4. 政治意义总统府作为我国政治权力的象征,对我产生了一定的政治意识。
我开始思考政治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总统府的参观体验,让我对于政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5. 美丽的后花园总统府的后花园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
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卉和树木,空气清新,景色迷人。
在花园中漫步,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个花园成为我放松心情、思考人生的好去处。
结论总统府的参观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政治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参观总统府读后感

参观总统府读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总统府,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来了一场特别的时空之旅。
一走进总统府,那种庄重又带着些许神秘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从大门开始,就仿佛能看到往昔岁月里进进出出的人们,有穿着笔挺军装的军人,有行色匆匆的政客,还有那些在大时代里被裹挟的小人物。
总统府的建筑那可真是有看头。
中西合璧的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斗拱,又有西方建筑的那种大气和规整。
我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当年那些设计和建造这地方的人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看着那些雕花的门窗,摸着古老的墙壁,感觉它们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比如说,某个房间里可能曾经发生过激烈的讨论,关乎国家的命运;又或者某个走廊上,曾经走过一位充满抱负却又在历史浪潮中起起伏伏的人物。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些办公室的布局。
想象着以前的总统或者官员们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各种文件和难题,眉头紧皱的样子。
那时候的办公条件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现代化,但在当时肯定也是很讲究的了。
桌子上的笔墨纸砚,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签署重要文件时的紧张气氛。
而且啊,从办公室的大小和装饰,也能隐隐约约看出当时权力的等级划分呢。
在参观的过程中,还看到了很多老照片和文物。
这些东西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照片里的人们表情各异,有的意气风发,有的忧心忡忡。
那些文物呢,像是用过的印章、旧信件之类的,它们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者。
我就站在那儿,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张和字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探秘者,一点点揭开历史的面纱,窥探到了那个时代的一角。
不过呢,这总统府里也不只是严肃的政治氛围。
走到一些庭院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感觉特别宁静。
我就在想,当年在这忙碌的权力中心里,这些小庭院是不是那些忙碌的人们偶尔放松的小角落呢?他们会不会在这儿散散步,暂时忘掉那些勾心斗角和国家大事,就单纯地享受一下阳光和花香呢?参观完总统府,我心里有好多感慨。
历史就像一场大戏,总统府就是这个大戏的一个重要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总结
在2011年4月延庆县农业局组织全体职工到华东五市进行考察研究,我们参观了许多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名胜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
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参观南京总统府。
来到了总统府,雄伟的大门上刻着“总统府”三个大字,让我们顿生敬畏之情。
如今的总统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
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总统府是民国政府办公旧址。
明初为归德侯陈理所居住。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将侯府扩建为汉王府,府内“煦园”的名称沿用至今,清代为两江总督衙署。
太平天国时期改作天王洪秀全的天朝宫殿,太平天国失败后又作两江总督署。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蒋介石的民国政府于1948年将原两江总督署的辕门改为欧式门楼,上书“总统府”。
新中国诞生后,省级机关进驻这座府邸,近几年已陆续迁出,对游人开放,并正在筹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
中区(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
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
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则分布在这三个区域中。
一步步走在总统府内,看着这里的一景一物,有长亭、座椅、走廊,我有种身负大任的感觉。
这里曾今是许多名人办公之处,而如今我能亲身在这里参观,心情更是万分激动。
我们陆续参观了煦园、行政院办公厅、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孙中山起居室、总统府会客室、政务局大楼、“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等地方,让大家对民国时期以及太平天国时的了解又进一步加深了。
当我走进总统办公室时,庄严肃立感油然而生。
它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东南角,是一个由三个房间组成的套房,曾是蒋介石的办公室。
中间的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写字台上有一本台历,台历的日期仍然是1949年4月23日,这天是南京的解放日,历史在这里定格。
一张特制的皮转椅,会客用的沙发上方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巨幅照片,四周的墙壁上则是嵌入墙体的文件柜。
参观完总统府,看见领袖们办公的地方,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我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新中国更来之不易。
这激励了我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水平,不断提高自己,争取在自己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出一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