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实用工具书:常用水产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第五章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简介”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第五章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简介”第五章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简介1.本章教学时间:3学时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水产药物的作用机理,掌握水产病害防治中常用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水产养殖中选择合适水产药物的基本原则,学会在确定病因后采取使用合适的病害防治药物。
3.本章教学重点:水产病害防治中常用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水产无公害养殖的药物使用原则与要求、水产养殖常用的给药方法。
4.本章教学难点:不同水产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范围极其作用机理,不同给药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5.本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通过图表比较分析不同药物的特点及其使用范围,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水产无公害养殖的认识。
6.本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ar7.本章课程引入方法:海水养殖动物发生了疾病该怎么办?(用药物进行治疗);在病害防治中是否存在万能药物?8.本章参考文献(1)Ashida M.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rophenoloxi-dase from hemolymph of the silk worn Bombyx Mori. Archs Biochem Biophys, 1971,144:749 ~ 762.(2)姜卫国,谢玉坎,司徒竞. 合浦珠母贝的多毛虫寄生病继发性脓疡(俗称“黑心肝病”)的研究:II. 饱和盐水的杀虫防治. 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珍珠贝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69-74(3)王雷、李光友、毛远兴. 口服免疫型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 海洋与湖沼, 1994, (5):486~492(4)夏冬. 特种水产养殖常用消毒剂。
科学养鱼,2001(11):3~4。
(5)周永灿,等.几种常见水体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王清印主编:海水健康养殖的理论与实践,海洋出版社,2003, p442-226.(6)谢玉坎,林碧萍,许志坚。
常用水产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种类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
5. 消毒剂和防腐剂: 消毒剂和防腐剂: 1) 醛类: 如福尔马林; 醛类: 如福尔马林; 2)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3) 卤素类:如漂白粉(精)、二(三)氯乙氰尿酸及其钠盐、氯铵-T等; 卤素类:如漂白粉( 氯乙氰尿酸及其钠盐、氯铵4) 表面活性剂:如新吉尔灭等; 表面活性剂:如新吉尔灭等; 5) 染料类:如孔雀绿、亚甲基蓝和吖啶黄等。 染料类:如孔雀绿、亚甲基蓝和吖啶黄等。 6. 杀寄生虫药和驱虫药:如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等 杀寄生虫药和驱虫药:如硫酸铜、硫酸亚铁、 7. 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活菌制剂等; 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活菌制剂等; 8. 营养制剂:如维生素、钙粉等。 营养制剂:如维生素、钙粉等。 9. 麻醉剂:如MS22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麻醉剂: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10. 抗霉抗氧化剂:如乙氧基喹宁等 抗霉抗氧化剂: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的选择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
二、药物的选择
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有效性:疗效高 有效性: 2. 安全性:毒性低:包括对养殖生物毒性、对环境毒性和对 安全性:毒性低:包括对养殖生物毒性、
人体毒性
3. 方便性:来源方便、使用方便: 方便性:来源方便、使用方便: 4. 廉价性:价格低廉 廉价性:
(3)治疗指数: LD50和ED50的比值,其数值越大安全性越高。 治疗指数: 的比值,其数值越大安全性越高。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
四、药动学 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 药物代谢动力学:
常用水产消毒剂的种类及机理和作用培训讲学

常用水产消毒剂的种类及机理和作用常用水产消毒剂的种类及机理和作用一、水产消毒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1 、卤素类消毒剂1 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一大类消毒剂.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主要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氯胺一T、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氯溴三聚异氰酸等。
该类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或与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致使细菌死亡。
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氧化或氯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形成氮一氯复合物.干扰细胞代谢.引起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易受水中有机物和酸碱度变化的影响,且对器具有腐蚀作用,对鱼体毒性也较大:氯制剂中含有的有效氯与水体作用生成各种卤化物,产生多种不易挥发的卤化有机物(如三卤甲烷等),同时氯制剂与水中氨作用,生成氯胺.对水中病原体不但没有灭活作用,且达到一定浓度后.对水生生物还有毒副作用。
2 含溴消毒剂:典型代表物为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
破坏有机物保护膜.促进卤素与病原菌蛋白质分子的亲和力.提高杀菌活性与传统的氯制剂相比,该类消毒剂具有杀菌效力高、广谱、药效更持久、不易挥发、对金属腐蚀性小等优点。
3 含碘消毒剂:水产上常用碘、碘伏和聚乙烯酮碘(PVP—I)。
碘可氧化病原体胞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并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该类消毒剂亦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碘制剂虽杀菌效果好,但易受光线、温度的影响,易蒸发失效。
2、酚、醛、醇类消毒剂1 酚类:如来苏儿、苯酚、复合酚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使一些氧化酶等失去活性,对细菌、真菌和大部分病毒有效,对芽孢无效。
酚类消毒剂虽受有机物影响小,但杀菌效果差.对环境有污染,具毒性和腐蚀性。
2醇类:乙醇、异丙醇等可使菌体蛋白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对细菌有效。
3 醛类:甲醛、戊二醛等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对细菌、芽孢、病毒、寄生虫、藻类、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其中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一、硫酸铜1、主要成分和性状本晶主要成分为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俗称蓝矾、胆矾、石胆等。
为深蓝色的三斜系结晶或蓝色透明结晶性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具金属味,在空气中易风化,可溶于水和甘油。
2、作用与用途因为水中游离的铜离子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干扰巯基酶的活性,破坏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①杀灭寄生于鱼体上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指环虫、中华鳋等原虫类。
②杀灭无脊椎动物病害如螺类、蚌类等。
③抑制池塘繁殖过多的蓝藻及丝状绿藻。
④杀灭真菌和某些细菌如水霉、丝状细菌、柱状粒球黏菌等。
⑤低浓度的本品对组织有收敛作用,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高浓度的本品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3、用法与用量(1)硫酸铜单用①浸浴。
对于鱼等水生动物,在温度为15℃以上时,可用本品8克/立方米水体浸浴20~30分,可防治种鱼口丝虫、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性疾病;对于龟、鳖、蟹等水生动物,可用10克/立方米水体的硫酸铜,浸浴20~30分钟,可防治鳖的钟形虫病和河蟹的蟹奴病等;对于冷水性鱼类(如鲑、鳟等)可用本品500克/立方米浸浴1分钟左右,每隔48小时再浸浴1次,经3~4次药浴后,可治疗鲑、鳟鱼的低温性黏细菌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柱状软骨球菌病、烂鳍病等。
②泼洒。
防治鱼类原虫病,常用本品0.7克/立方米水体全池遍洒;防治虾、蟹疾病泼洒用量可提高为1克/立方米水体;灭藻常用本品0.7克/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连用2天,每天1次,用药后第2天清晨开动增氧机或酌情加注新水。
③食场挂袋。
每个食台挂3~5袋,每袋装本品100克,但用药总量:不应超过全池泼洒用药的剂量,发病季节,每周使用1次。
(2)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①常用0.5克/立方米水体硫酸铜与0.2克/立方米水体硫酸亚铁全池遍洒防治鱼类原虫病和抑制微囊藻的大量繁殖。
②在食场每个食台挂3个药袋,每袋装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40克,在发病季节每隔10~15天使用1次,可防治寄生虫病和部分细菌性疾病。
水产动物药物学系列(11)

水产动物药物学系列(11)碘(抗病毒药)【别名】碘片,沃度【化学结构】•化学名称:碘•分子式:•分子量:253.8【性状】本品为灰黑色或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片状结晶或颗粒,质重、脆,有异臭;具有挥发性,难溶于水,溶于酒精、甘油、乙醚、二硫化碳或氯仿,在四氯化碳中略溶,在碘化钠或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易溶解。
【药理作用】本品的醇潜液能氧化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和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
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有碘化物存在时,因形成可溶性的三碘化合物,碘的溶解度增加数百倍,又能降低其挥发性。
【不良反应】碘对胃肠道粘膜有毒性,应用时应小心。
【用途】本品作为消毒剂,用于杀灭附着在水产动物体表或受精卵上的芽孢和病毒,预防水产动物的各种病毒性疾病。
此外,还常用于驱杀寄生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艾美尔球虫和用于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
【用法与用量】浸浴,用0.1%的碘酊浸浴鱼类受精卵1~2h,再用紫外线杀菌后的水养幼鱼,能有效地防治虹鳟染性胰腺坏死病的发生。
【休药期】500d。
【使用注意事项】本品应保存于密封,避光阴凉处。
聚维酮碘(抗病毒药)【别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聚乙烯酮碘,碘络酮【化学结构】化学名称: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无定形粉末。
在水或乙醇中溶解,溶液呈红棕色,酸性。
在乙醚或氯仿中不溶。
含有效碘(I)应为9.0%~12.0% 。
【药理作用】本品是由分子碘与PVP结合而成的水溶性能缓慢释放碘的高分子化合物,两者间保持动态平衡。
与纯碘相比,其毒毒性小,溶解度高,稳定性较好等优点。
其杀菌活性是由表面活性剂PVP 提供的对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胞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不良反应】暂未发现。
【用途】本品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可用于防治鱼类的虹彩病毒病、弹状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鲤春病毒血症、传染性胰腺坏死病、草鱼出血病、疱疹病毒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牡蛎的疱疹病毒病、三角帆蚌瘟病等及用于鱼卵、水生动物体表消毒。
水产-2.第三章药理学基础及常用药物

指为改善水产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 而使用的药剂。
【消毒剂】指清除或消灭外环境中病原微 生物(包括原虫)。
包括:卤素类 、醛类 、季铵盐类 、氧化剂类 、
染料类 、碱类 、酸类 、生物改良剂 、矿物 质 等。
(一)、漂白粉
性状:白色粉末,有氯臭,微溶水, 稳定性差,水溶液呈碱性。主要成 分为次氯酸钙。
注意事项 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 2.禁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磺酸盐、
硫酸酯盐和磷酸酯盐四大类 ),碘化物和过氧化物等 混用
3.软体动物,鲑等冷水性鱼类慎用 4.水质较清的养殖水体慎用 5.使用后注意池塘增氧
(十)食盐
作用:具有强烈的渗透和脱水作用,不但 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的效果较好,而且安全, 廉价。
用法:大多用于鱼种、蟹种的消毒。
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皮肤 2.水质清瘦塘慎用。 3.勿与碱性物质混用,使用后注意
增氧。
(九)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作用: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杀菌浓度低, 毒性和刺激性小,性质稳定,但杀菌效果易受水质硬 度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较差。
(4)产品不能堆放,要一排排放好, 避免货物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安全 隐患。注意包装完好,避免因包装 破损吸收空气中水分,释放ClO2。
二氧化氯的优点:
1.易溶于水,消毒作用不受ph的影响。
2.杀灭病原体广泛。可杀细菌、病毒、真菌、 细菌芽孢、噬菌体。
3. ClO2可中和氨,故可除氨。还可除酚。 4.杀菌能力较氯强、快。用2.0mg/l作用
(2)使用前、后三天内不可与抗生素及消 毒杀菌剂同时使用。
(3)与粪肥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特别是在 鱼苗、鱼种培育池使用,增产效果更加 显著。
常用十七种水产药物的作用机理

常用十七种水产药物的作用机理原则: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理念: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一、卤素类该类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和氯化作用,能迅速氧化和氯化微生物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使蛋白变性。
对细菌、病毒、真菌、野杂鱼等均具有杀灭作用。
该类产品主要有漂白粉、优氯净、强氯净、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
1.漂白粉漂白粉为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灰白色颗粒性粉末,有氯臭味,微溶于水,受阳光照射或吸潮后易失效,应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有效氯含量不得少于25.0%。
漂白粉的杀菌机制是它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和水反应后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立刻分解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从而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氯化和氧化反应,发挥杀菌作用。
漂白粉作为消毒剂可以预防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白皮病、赤皮病、打印病、疥疮病等的发生,其杀菌作用快而强,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它的杀菌消毒效力受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和pH的影响较大。
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增强,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减弱。
而漂白粉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分解产生的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的杀菌力是次氯酸根离子的100多倍,要使漂白粉发挥更佳的杀菌效果必须在偏酸的环境中进行,用于池塘的清塘消毒,带水清塘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12~15Kg。
2.二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又名优氯净)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60~64%,易溶于水,稳定性差。
25℃时的溶解度为25%,水溶液的pH为5.5~6.5。
其杀菌谱广,对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孢子等均有杀灭作用,还有杀藻、除臭、净化水质作用。
主要用于工具消毒和清塘消毒,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
3.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又名强氯精,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80~85%。
25℃时的溶解度为1.2%,遇水、稀酸或碱都分解为异氰尿酸和次氯酸,微溶于水,在水中释放异氰尿酸和3个次氯酸分子,水溶液呈酸性,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杀菌持续时间长,其杀菌力是漂白粉的100倍左右。
水产专家带您一起了解水产中一些常用药物的介绍以及使用方法

水产专家带您一起了解水产中一些常用药物的介绍以及使用方法(一)抗微生物药注射用青霉素青霉素义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有吸湿性,无臭或微有特异性气味,溶于水、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
在溶液中为右旋,在脂肪油或液状石蜡中不溶。
遇酸、碱、重金属、氧化剂、甘油很快失效。
干燥结晶稳定,其水溶液极不稳定,室温中效价很快降低。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及螺旋体、放线菌等,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
分支杆菌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立克次体属、奴卡氏菌属等均对本品耐药。
在鱼病防治上用于产后亲鱼预防继发感染及鳖的细菌性败血病、憋疖疮病、龟的腐甲病和皮肤创伤等感染,亦可用千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的水质恶化。
氟苯尼考粉氟苯尼考粉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在冰醋酸中略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
本品为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在水产业上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由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孤菌、屈挠杆菌、链球闲、巴斯德菌、诺卡菌、爱德华菌、分支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疾病。
如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等。
混饲拌饵投喂10~ 15毫克(以氟苯尼考计) /千克体重,1天1次,连用3~5天。
恩诺沙星粉恩诺沙星粉为微黄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水、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不溶。
遇光色渐变为橙红色。
有广谱抗菌活性及很强的渗透性,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孤菌、屈挠杆菌、链球菌等绝大多数水生生物致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可用于防治淡水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黄鳝出血病等。
对有耐药性致病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有效,与其他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
内服,10~20毫克/千克体重,拌饲投喂,连用5~7天。
(二)杀菌消毒药生石灰生石灰又名氧化钙、块灰。
灰白色,块状,无臭。
在空气中易吸水,逐渐变成粉状熟石灰,降低效力,以致失效,故应密闭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庆大霉素、新霉素和杆菌肽有协同作用,常与它们合用。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
C. 广谱抗生素
抗菌谱广,除对G+和G-有效外,还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有效
1. 四环素类:有的从链霉菌属发酵而来,有的为半合成抗生素。
1) 机理及抗药性:抗菌机理为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对本类药物抗药性严重,天然四环素之间有交叉抗药性 2) 主要种类: a.土霉素(氧四环素):广谱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还有促生长作用; b. 四环素:抗菌作用较土霉素强,内服吸收优于土霉素; c. 金霉素(氯四环素):作用与四环素类似,但对G+作用较强 d.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 由土霉素脱氧后制得,属半合成药,与天然四环素无交叉抗药性 作用较土霉素强2-10倍,内服吸收好,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较长
常用水产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本文编者:水产直通车
网址:/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水产直通车
常用水产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第一节 药物概述
一、药物的定义和类型 1. 定义:指对机体产生某种生理生化影响,并在疾病诊断、预防和
治疗方面有一定效果的物质。
理论上讲,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物质都属药物
二、药物的剂型
1. 定义:大多数药物的原料一般不宜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治,必
须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剂型。粉剂、片 剂、注射剂等
2. 剂型的分类:药物多种多样,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类型: (1)液体剂型:如:注射剂(针剂)、乳剂、煎剂、浸剂,等。 (2)气体剂型:如:喷雾剂;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糊剂; (4)固体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
(5)药物的相互作法方面的因素:
(1)给药途径:口服、注射、浸泡,等。 (2)给药时间: (3)用药次数与反复用药: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3. 动物方面的因素:
(1)种属差异:如:淡水白鲳、鳜鱼和虾对敌百虫敏感。 (2)生理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的动物对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3)个体差异: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4)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如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
杆菌肽: 从枯草杆菌变种苔藓样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
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对G+作用强烈,对G-无效,口服 难吸收。该药抗药性慢,无残留,常用作饲料添加剂,促生长
5. 新生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G类似,易产生耐药性,一般不作首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
B. 主要作用G-的抗生素
1. 氨基糖苷类:由氨基糖和氨基环醇以肽键结合而成的碱性抗生素
D. 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E. 后遗反应:停药后药物浓度已达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 物效应。
F. 停药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又称回跃反应。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4.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1)量效关系:指定量分析与阐明药剂量和药物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类型: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三、药效学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
方式,阐明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学科。简称药效学。
2. 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机体产生作用: (1)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2)全身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3.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
(3)治疗指数: LD50和ED50的比值,其数值越大安全性越高。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四、药动学
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
学科。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
2.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的抗生素,由发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获得;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合成。 1) 天然青霉素:为青霉素G(苄青霉素,Penicillin G or Benzylpenicillin): 优点:杀菌力强,疗效高,价格低; 缺点:抗菌谱窄,易被胃酸和青霉素酶水解破坏 2) 半合成青霉素:由天然青霉素进行结构改造而成,具广谱抗菌特点。 包括: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
2. 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为头孢菌培养液经改造而成(半合成抗生素)
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与青霉素类似,但抗菌谱较青霉素广,G+>G优点:抗菌谱广,对酸和青霉素酶较稳定,毒性小; 缺点:价格昂贵 1)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噻啶、头孢拉啶和头孢氨苄等 对G+作用强;但对G-作用弱,对酸稳定性差,对肾脏毒性大 2)第二代:包括头孢孟多、头孢呋新和头孢氯氨苄等 对G+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差;但对G-较第一代强,对肾脏毒性较小。 3)第三代:包括头孢三嗪、头孢哌酮等 对G+不及第一、二代;但对G-明显加强,对肾脏基本无毒。 4)第四代: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 20世纪90年代问世,价格昂贵,抗菌作用较第三代强,对G+效果好
药物吸收的快慢或难易受药物理化性质、浓度、给药方式等因素影响
(2)分布: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更有利于排泄的代谢产物的
过程。过去称为代谢。主要生物转化器官为肝脏
(4)排泄: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A. 对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子—— 治本 B. 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 治标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2)不良反应:
A. 副作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 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是可预见的,但很难避免。 B. 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C. 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 障碍或组织损伤,又称过敏反应。过敏原可是药物、药物杂质、 药物代谢物等
4. 环境方面的因素:
(1)水温和湿度:药效一般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10度,药效提高1
倍。(也有例外) (2)有机物:水体中有机物存在有时会影响药效。
(3)酸碱度: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四环素等在碱性水体中作用
弱;碱性药物、磺胺类药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随pH升高药效增强。 (4)其他:如溶解氧、光照,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种类
5. 消毒剂和防腐剂: 1) 醛类: 如福尔马林; 2)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3) 卤素类:如漂白粉(精)、二(三)氯乙氰尿酸及其钠盐、氯铵-T等; 4) 表面活性剂:如新吉尔灭等; 5) 染料类:如孔雀绿、亚甲基蓝和吖啶黄等。 6. 杀寄生虫药和驱虫药:如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
3. 大环内酯类:
该类药物的核心具14~16员大环的内酯结构,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质合成 1) 红霉素: 从红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 作用与青霉素类似,适用于耐青霉素菌株 2) 螺旋霉素:从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获得,临床常用乙酰螺旋霉素 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类似,但作用较弱 4. 多肽类: 一类具有多肽类结构的化学物质,常用做饲用添加剂。
2. 类型:药物多种多样,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类型:
(1)天然药物:未经加工或仅简单加工的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2)合成药物:以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药物:乙醇、乙醛; (3)生物技术药物: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新技
术生产的药物:酶制剂、生长激素、疫苗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
2. 氯霉素类:其作用机理与四环素类似,为抑制蛋白质合成
早期从委内瑞拉链霉菌培养液中获得,现基本均为合成法生产。 1) 氯霉素(左霉素):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强力抑制剂,特别对G-作用强大; 注意事项:a. 在水产中使用副作用明显:抑生长、药残等; b. 可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故应避免与免疫制剂合用; c. 与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机理相似;对青霉素类药物杀 菌作用有干扰;能拮抗维生素B6和B12,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联用。 2) 甲砜霉素(硫霉素):除日本外,欧盟和美国均已将其列入禁用药 其体外抗菌作用较氯霉素稍弱,但口服后分布广,体内抗菌作用较强 与氯霉素有完全交叉抗药性,与四环素类药物有部分交叉抗药性; 其免疫抑制作用比氯霉素强6倍,在疫苗接种时应禁用。 3) 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人工合成的甲砜霉素单氟衍生物 对肠道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前二者,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菌株仍有高 度抗菌活性。
其作用机理是阻断RNA聚合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
3. 利巴韦林:为鸟苷类化合物,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广谱作用。
4. 免疫制剂:病毒疫苗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
二、抗菌药
(一)抗生素
又称抗菌素
主要由微生物产生的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次级代谢产物。
A. 主要作用G+的抗生素
1. 青霉素类:为含内酰胺环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最早应用于临床
7. 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活菌制剂等;
8. 营养制剂:如维生素、钙粉等。 9. 麻醉剂:如MS22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10. 抗霉抗氧化剂:如乙氧基喹宁等
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的选择
二、药物的选择
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有效性:疗效高 2. 安全性:毒性低:包括对养殖生物毒性、对环境毒性和对
Chapter 4.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简介
第二节 水产药物的种类和选择
一、药物的种类
根据药物作用对象的不同,可将药物分为以下类型: 1. 抗病毒药: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PVP-I)、免疫制剂、病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