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汇总
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竖曲线长度 (m)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停车视距 (m) 会车视距(m) 超车视距(m) 汽车载荷等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沥青砼路面 设计使用年限 水泥砼路面
1/100 15 30
1/100 15 30
1/50 12 20
1/25 10 15
按具体等级 设计速度(km/h) 车道宽度(m) 一般值 极限值 路基宽度 (m) 车道数 硬路肩宽度(m) 土路肩宽度(m) 圆曲 线最 小半 径 (m)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不设超高 最小半径 路拱≤2.0% 路拱>2.0% 120 高速公路 100 80
3.75 3.75 3.75 3.75 3.5 3.5 3.25 32/24.5 33.5/26 32/24.5 12 10 8.5 7.5 -/21.5 -/23.5 -/21.5 10 8.5 6/4 6/4 6/4 2 2 2 2 备注:条件受限时,经技术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二级公路可采用40km/h的设计车速 3.0/2.5 3.0/2.5 3.0/2.5 3 2.5 1.5 0.75 1.5 1.5 1.5 2.5 1.5 0.75 0.2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5 0.75 0.75 0.75 0.75 0.75 0.5 0.5 1000 650 5500 7500 700 400 4000 5250 400 250 2500 3350 700 400 4000 5250 400 250 2500 3350 400 250 2500 3350 200 125 1500 1900 100 60 600 800 65 30 350 450 150 50 25 8 10 100 1100 900 700 500 300
公路养护工程分类范围暂行规定-[83]交公路字1048号
![公路养护工程分类范围暂行规定-[83]交公路字1048号](https://img.taocdn.com/s3/m/623750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a.png)
公路养护工程分类范围暂行规定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公路里程和公路养护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的规定》(试行)的通知((83)交公路字1048号)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局)、公路局(处)、北京市交通运输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北京、天津、上海市公路管理处:现将《公路里程和公路养护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的规定》(试行)发给你们。
在执行中如有修改意见,请随时函告我部公路局,以便修订时参考。
附:公路里程和公路养护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的规定(试行)一九八三年六月七日公路里程和公路养护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的规定(试行)第一章公路里程统计第一节公路里程统计指标一、公路里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等级公路的里程数。
其计算单位为:公里。
公路里程的统计范围:凡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技术等级的公路均统计为公路里程,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公路以及公路穿过小城镇(指县城、集镇)街道部分的里程数和桥梁长度、渡口的宽度以及分期修建的公路已验收交付使用的里程,但不包括大、中城市街道,厂矿、林区内部生产用道路,农业生产用道路以及新建公路尚未进行验收交付使用的路段里程。
一九七九年普查时已划定列入公路里程的等外路,仍继续统计。
今后只能逐渐减少。
自一九八0年以后新增加的不合《标准》的公路里程,均不再予统计上报。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路里程:是指分布在各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境内的公路里程。
三、通行客运班车的公路里程:是指运输企业定期开行客运班车的公路里程。
包括经常和季节性开行营运班车的里程。
但不包括临时开辟的客运班车线路的里程。
2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 共58页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SRI)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与横向力系数(SFC)的 特征数据对应关系。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PSSI)
路面结构强度通过路面回弹弯沉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评价。
100 PSSI 1a0ea1SSI SSI l d
l0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模型。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PSSI)
标准规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评定路面结构强度。抽 样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交通部 《沥青路面快速检测及 养护技术的研究》科研成果之一,即路面结构强度概 率预测方法及模型。
另外,不同省市的装备条件及检测能力有很大差异, 全面、大规模的路面弯沉检测在同一个最不利季节内 实施也有一定的技术困难。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PCI100a0DR a1
i0
wi Ai
DR 100 i1 A
DR 路面破损率(Pavement Distress Ratio),为 各种损坏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与路面调查面积 之百分比(%);
Ai 第i类路面损坏的面积(m2); A 调查的路面面积(m2)。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横向力系数(SFC)需要利用大型检测设备(横向力 系数测试车)独立检测,由于不能与路面表面损坏指 标一起检测,由此增加了路面检测装备配置与检测的 成本。为了控制横向力系数(SFC)的检评成本,标 准规定仅检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并且将检测周期 定为二年一次。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公路养护技师考试复习重点 (精品文档)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试卷装订封面第一章公路路线概述一、填空、选择、判断题:1、公路的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2、我国公路网分为: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为公路网的骨干线,三级公路为公路网的基本线,四级公路为公路网的支线。
3、交通量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制的主要依据。
4、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
5、路基宽度由行车道、中间隔离带、路缘带、路肩组成。
6、极限最小曲线半径:随计算行车速度、横向力系数、超高横坡度的大小而定。
7、公路的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
8、高级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9、次高级路面有:沥青灌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10、单孔跨径小于5米的,多孔跨径小于8米的叫涵洞。
三、名词解释:1、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25000辆,为连接特殊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为连接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通往重要的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
3、交通量:一定时间内(每小时或每昼夜)通过公路某一横断面的往返车辆数,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得知要依据。
4、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时,汽车运行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状况、附属设施)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5、停车视距:从驾驶员发现障碍物、立即采取措施,到汽车沿着行车方向行驶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第二章路面概述一、填空、选择、判断题:1、行车对路面的作用力:垂直力、水平力、震动力。
2、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有:水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日光的影响。
3、水是影响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05-第五章道路设计交通量计算

道路等级
设计车辆
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 交通量
通行能力
道路设计相关依据
公路的服务水平 等级划分:四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 主要指标 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主要指标 交叉口则用车辆延误来描述其服务水平
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
设计速度(Km/h) 车道宽度(m) 车道数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最小值 圆曲线最小 一般值 半径(m) 极限值 停车视距(m) 最大纵坡(%)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练习—横断面图绘制
上述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采用双车
道设计,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为12m,其中每 条车道宽度为3.75m,设有土路肩;路基横坡度 为1.5%,路基边坡坡度为1:1.75。若某一横断 面处的原地面基本水平,路基为路堑形式,道路 中心线处挖方深度为2m。试绘制该处道路的横 断面图,标注相关尺寸。(比例尺自定)
行人过街等因素对于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当双向过街人数达到500人次/h以上时,其折减系数 为αγ=0.63
车道宽度对于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当车道的宽度小于3.5m时,会影响车速,以致通行能 力的下降
多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在无分隔带的同向车行道上,靠近路中心线的车
道的通行能力最大,靠人行道侧的最小 多车道折减系数
II区
路基干湿类型
中湿
设计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车道荷载 集中荷载 均布荷载 车辆荷载
公路-Ⅱ级 可按公路-Ⅰ级荷载标准的0.7倍选取
采用公路-Ⅰ级荷载标准
道路交通量情况
解放CA10B: 280
日野KF300D: 573
2_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全解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采 用了综合指标和单一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标准规定:对不同类型的路面,采用了不同的分项技 术指标。其中,沥青路面采用了路面损坏、道路平整 度、路面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技术指标; 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了路面损坏、道路平整度和抗滑 性能三项技术指标;砂石路面只采用了路面损坏一项 技术指标。
桥隧构造物扣分标准。
5、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价(SCI)
如果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等级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 有明显差别,或定期检测数据(1~3年)不能反映当 前的技术状况,BCI 评定数据应按《公路桥涵养护规 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重新检 测,更新评定结果,然后再实施BCI评定。
6、沿线设施技术状况评价(SCI)
4、路基技术状况评价(SCI)
路基技术状况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评价。
SCI w ( i 100 GD iSCI )
i 1
8
GDiSC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总扣分(Global Deduction), 最高分值为100; w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权重。
路基损坏 扣分标准
4、路价(PQI)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SRI) 路面抗滑性能用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评价。
100 SRI min SRI SRI min a1SFC 1 a0e
SFC 横向力系数(Side-way Force Coefficient); SRImin 标定参数,采用35.0。
为反映不同类型损坏的影响程度,标准在路基(沿线 设施)中引进了权重参数。SCI(BCI 和 TCI)损坏 扣分值确定的主要依据是抽样调查和专家调查。
5、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价(SCI)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标准1总则1.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须按本标准执行。
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作合理变动;对于改线路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0.2公路分级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车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1.0.3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总则
1.6 公路建设必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法律法 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保护优先、以防为主、以治 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2、 公路建设应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 保护环境.
3 、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 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评价.
4 、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公路废旧材料,节约工 程建设资源
1、总则
1.7 公路改扩建时,应对改扩建方案和新建方案进行论证 比选.采用改扩建方案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路线
3.2 车道宽度应符合表4.0.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八车道及以上公路在内侧车道内侧第1、2车道仅 限小客车通行时,其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2、 以通行中、小型客运车辆为主且设计速度为 80km/h及以上的公路,经论证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4、路线
3 、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4 、设置慢车道的二级公路,慢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1、总则
1.5 公路建设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在确定 公路用地范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路用地范围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 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 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 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 于2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水高度,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不使其影 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40 2 0.75 7 0.75 8.5 40 100 600 40 200 -150 35 7 汽车-20级 60 2 0.75 7 0.75 8.5 125 200 1500 75 350 -250 50 6
三 30 2 0.75 6 0.75 7.5 30 65 350 30 150 -100 25 8 汽车-20级 40
四 20 1或2 0.50或1.50 3.50或6.00 0.50或1.50 6.5 4.50或7.00 60 100 600 40 200 -150 35 6 汽车-10级 15 30 50 20 100 -70 20 9
挂车-100
主要技术指标汇总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km/h) 车道数 土路肩 右侧硬路肩 右侧路缘带 路基 宽度 (m) 行车道 左侧路缘带 中央分隔带 左侧路缘带 行车道 路基 宽度 (m) 右侧路缘带 右侧硬路肩 土路肩 路基 总宽 (m) 最小 平曲线 半径 (m) 行车 视距 (m) 一般值 变化值 极限最小半 径 一般最小半 径 不设超高 的最小半径 停车视距 超车视距 42.5 45.5043 4× 3.75 4× 3.75 8 120 6 0.75 3 0.5 3× 3.75 0.75(0.50) 3.00(2.00) 0.75 -0.5 3× 3.75 0.5 3.25(3.00-3.50) 0.75 35 33.0035.5 50 1000 5500 210 100 3 27.5 25.5028 2× 3.75 2× 3.75 4 高速公路 100 4 0.75 3.5 2× 3.75 0.75 -0.5 2 -1.5 0.75 -0.5 2× 3.75 0.5 3 -2.75 0.75 26 24.5 400 700 4000 160 85 4 汽车-超20级 挂车-120 80 4 0.75 3 -2.75 0.5 2× 3.75 0.5 -0.25 1.5 0.5 -0.25 2× 3.75 0.5 2.75 -2.5 0.75 -0.5 24.5 23 250 400 2500 100 70 5 60 4 2.75 -2.5 0.5 2× 3.5 0.5 -0.25 1.5 0.5 -0.25 2× 3.5 0.5 2.5 -1.5 0.5 22.5 20 125 200 1500 75 50 5 100 4 0.75 2.5 -1.5 0.5 2× 3.75 0.5 -0.25 2 -1.5 0.5 -0.25 2× 3.75 0.5 3 -2.75 0.75 25.5 24 400 700 4000 160 85 4 汽车-超20级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挂车-120 汽车-20级 挂车-100 一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最大纵坡(%)
一 60 4 0.5 3 -2.75 0.5 2× 3.5 0.5 -0.25 1.5 0.5 -0.25 2× 3.5 0.5 2.5 -1.5 0.5 22.5 20 125 200 1500 75 50 6 汽车-超20级 挂车-120 汽车-20级 挂车-100 80 2 1.5 2.5 -1.5 9 -14 1.5 12 17 250 400 2500 110 550 -350 7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