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⒐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在生活空间的整体之中 进行理解;
❖ ⒑为了帮助案主,社工应该随时准备干预案
主所在生活空间的各个层面。
.
13
❖ ㈡生态视角包括的几组核心概念:
❖ ⒈生命周期,时间与空间
生命周期是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 历史变迁之生活事件,它们都对个人的生活 的生活产生意义。空间包括建筑风格、地域 关系、个人对空间的认知。时间包括时钟时 间、生物时间、心理时间、文化时间、社会 时间和进化时间。
.
9
❖ ⒉1983年,Meyer迈耶提供了一个综融性的 生态系统框架,强调应该将聚焦调整至个人 所处的生活空间,关注个人的生活经验、发 展时期、生活空间和资源分布等人与环境之 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和 适合程度等三层面的互动关系指导社会工作 的实施。它宣称比生命模式更为灵活,有益 于评估,且聚焦于家庭和环境支持的网络, 利用家庭图和生态图作为视觉工具。
.
7
❖ ⒉在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可以回溯到(里奇 满 )Richmond “人在情景中理解行为”这一论 述。无疑,生态视角对案主的适应性潜能和 他们的环境的滋养性品质需要给予双重和即 时的关注。
.
8
❖ ㈡理论发展:
❖ ⒈Germain日耳曼和Gitterman吉德曼( 1980,1996)提出的生命模式是应用生态视角 的一个重要干预模式。生命模式认为人持续地 与其环境的不同层面进行交换并适应之。他们 改变环境亦为环境所改变,这是一种交互性适 应。
.
11
二、概念框架
❖ ㈠生态视角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 ⒈个人有能力与其环境互动,与其他人发生关联是
其与生俱来的能力;
❖ ⒉基因和其他生物常常被视为个人与环境交流的结
果;
❖ ⒊个人——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该系统中
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关系;
❖ ⒋调试度是一种个人与环境之间互惠性过程的结果,
.
14
❖ ⒉人际关联与角色
❖ 人际关联就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 系的能力,此种人际关系的发展开始于亲子 间的依附关系,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 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照顾关系。 角色是在人际关联中形成和发展的,他表现 的是一种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
.
15
❖ ⒊胜任能力与调试
❖ 生态观点认为适应良好并非病态、偏差的成 果,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交流,而 适应不良是由于个人的需要和环境所提供的 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和调试。胜任能力 包括自我效能感,能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 的人际关系,由作出决定的信心以获得想要 的结果,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
.
10
❖ ⒊Kemp(肯普)Whitaker(惠特克)Tracy(特蕾西 )(1997)提出的个人环境实践,它是一种助人过程的 社会生态视角,这一视角是在整合已有的生态理论 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理论进展而提出的。
❖ 个人环境实践是这样一种直接实践情景模式,他策 略性地应用时间以完成三个目标: (1)改善案主 面对压力性生活情景、环境挑战和充分利用环境的 控制感。(2)经由积极的评估、涉入和干预而实 现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尤 其重视个人的社会网络的成员。(3)经由集体行 动促进社会层面的赋权的方式联接个人的关注。
即一个适应性良好的人与其具有滋养型的环境之间 的交流;
.
12
❖ ⒌个人的行动是目标取向的,是有目的的, 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而抗争个人对环境的主 观意义对于发展是重要的。
❖ ⒍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长的自 然环境及其所在的情境中;
❖ ⒎人格是人在与环境长期交流的发展结果;
❖ ⒏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可以产生积极改变的;
❖ ⒉理解案主的压力水平和案主回应需要的应对和利
用资源的能力之间的不平衡;
❖ ⒊理解作用于案主效能的情境和因素,包括案主对
环境的行动能力;
❖ ⒋检视案主关系或依恋的范围和品质,回应不同的
情感关系、人们和其微观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情感和 社交联系;
.
18
❖ ⒌洞察案主—社工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的氛 围,包括组织架构和项目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
16
❖ ⒋生活中的问题
❖ 将案主的问题、人格发展和环境需要的需求 定义为“生活中的问题”而非行为病态或道 德瑕疵的问题,这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摆脱对案主的污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契合。
.
17
三、实践构架
❖ ㈠生态评估:
❖ ⒈描述核心系统,辨识那个需要初步关注的系统,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邻里;
❖ ⒍探索更大的或宏观的系统的社会脉络,涉 及制度资源、法律、卫生、教育、学校、社 会、媒体和技术服务;
.
19
❖ ㈡专业关系
❖ 1.社会工作者本身是案主所在的环境中最为 重要的支持源。所以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很重 要,社工与案主主要形成一种伙伴关系,有 共同的前提并成为一个团队。案主和社工形 成一个良好的相互关系,这一关系是基于开 放、相互尊重和信任的。
.
3
系统视角与生态视角的异同
❖ 共同点:关注不同层次的系统,重视人与环 境之间的交换,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 察,关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的压力和平衡。
❖ 不同点:生态视角更加强调系统内的互动, 它在操作层面比系统视角更加清晰,尤其是 多个具体实践模式的提出,进一步澄清了若 干重要概念,舍弃了系统视角中那些很抽象 的概念,这使得理论架构更具人性化。
.
4
主要内容
❖ 一、理论脉络 ❖ 二、概念框架
❖ 三、实践构架 ❖ 四、贡献与局限
.
5
一、 理论脉络
❖ ㈠理论起源:
❖ ⒈生态视角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 1895年提出的进化论,尤其是”适者生存” 这一重要概念。
.
6
❖ 达尔文认为,远古时代 的“长颈鹿”中,短脖 子的“长颈鹿”不利于 生存,逐渐被淘汰,脖 子比较长的能够获取更 多的食物,能够很好地 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 吃不到树叶儿最终饿死 了(适者生存)。
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王笑虹 2011020719
.
1
❖ 生态视角是一个整合了不同人类行为和社会 实践理论的宽泛框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 折中的社会工作知识与实践基础。

——格林,1999
.
2


❖ 生态系统理论深受学者们推崇,顾名思 义该理论是将系统视角与生态视角相结合, 那么这两个视角各自有着怎样的独特性,同 时为什么又能结合成一个新的理论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