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53例分析

合集下载

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唐磊;胡映生【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24(45)5【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瑞昌市中医医院三踝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治疗,手术3个月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骨折愈合、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3个月后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观察组手术3个月后踝关节跖屈、背伸状态下肌力和ROM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围术期切口感染、发烧、行走困难、行走疼痛及无菌性炎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用于三踝骨折患者中,对患者产生的手术创伤较小,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有助于改善踝关节功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总页数】4页(P1082-1085)【作者】唐磊;胡映生【作者单位】瑞昌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相关文献】1.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效果观察2.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3.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4.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5.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1100951_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211100951_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12]刘霞,董丽娟,贺继东,等.miRNA-767-3p 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19,19(6):735-738.[13] MITTAL V.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tumormetastasis[J].Annual Review of Path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2018,13(1):395-412.[14] CERVANTES-ARIAS A,PANG L Y,ARGYLE D J.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s a fundament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cancer phenotype[J].Veterinary and Comparative Oncology,2013,11(3):169-184.[15] SHEN D,PENG H,XIA C,et al.The role of long non-codingrnas in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in prostate cancer[J].Front Mol Biosci,2022,9:939070.[16]虞哲波,丁琼,曹东.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对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4):1741-1744.[17]张俊君,郭轶.N-cadherin 和vimentin 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43(8):935-936.[18] LORIOT A,VAN TONGELEN A,BLANCO J,et al.A novelcancer-germline transcript carrying pro-metastatic miR-105 and TET-targeting miR-767 induced by DNA hypomethylation in tumors[J].Epigenetics,2014,9(8):1163-1171.[19] W U J ,L I H ,S H I M ,e t a l.T E T 1-m e d i a t e d D N Ahydroxymethylation activates inhibitors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to suppress EMT in pancreatic tumor cells[J]. J Exp Clin Cancer Res,2019,38(1):348.[20] LOPEZ-BERTONI H,JOHNSON A,RUI Y,et al.Sox2induces glioblastoma cell stemness and tumor propagation by repressing TET2 and deregulating 5hmC and 5mC DNA modifications[J].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2022,7(1):37.[21]刘寒梢,马越云,肖华胜.血清微小RNA(miR-129-3p、miR-767-3p 和miR-877*)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2012,32(1):42-48.(收稿日期:2022-09-27) (本文编辑:张爽)①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 福建 晋江 362241通信作者:曾华群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曾华群① 吴志海① 许奕莹① 苏竹根①【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PLA)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评价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评价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评价【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108例三踝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路固定治疗,观察组开展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移位、感染、愈合畸形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三踝骨折;踝关节功能三踝骨折是指后踝、外踝、内踝同时发生骨折,病情较为严重,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1]。

三踝骨折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踝关节功能的丧失。

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案,由于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路固定治疗对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较弱,医学专家不断改良现有治疗方案。

本研究分析了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108例三踝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

对照组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分布:30-65岁,平均年龄(37.26±2.63)岁。

观察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分布:31-61岁,平均年龄(39.36±2.71)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路固定治疗: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铺巾,上气囊止血带,按照后踝、外踝、内踝顺序进行手术操作,常规行外侧入路联合内侧路固定治疗。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评价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评价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三踝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予以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三踝骨折;治疗效果踝部骨折是骨科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骨折总数的3.92%,三踝骨折是一种较为复杂、较为严重的踝关节骨折。

胫骨的远端叫做内踝,腓骨的末端叫做外踝,胫骨和距骨的后缘部分叫作后踝,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损伤性骨关节炎、坏死、组织感染等[1]。

目前对内踝骨折的手术方法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对于后踝的不同外科方法,仍然有很多争论。

为此,本文对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三踝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1例。

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6-68岁,平均(42.6±3.5)岁。

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5-66岁,平均(43.2±3.7)岁。

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以普通骨折处理。

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进行手术。

(1)进行手术。

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将患者的体位调整到侧卧位,患侧肢体向上,常规消毒,驱血。

这一次的骨折是先外踝,然后是后踝,最后是内踝。

①外踝复位固定程序:采用后外侧入路,沿踝后缘、跟腱外缘作一道弧形纵切口,以腓骨骨折线为基准,将皮下组织、深筋膜等组织分开。

采用钝性剥离法,充分露出骨折端,清除淤血,再用克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将钢板固定,如果腓骨折线比较高,可采用1/3的管状钢板进行固定。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8月第20卷第9期3%%%%讨论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但是老年患者全身各脏器功能退化,且可能伴有全身性疾病,手术以及麻醉的风险较高。

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高龄、低血压、低氧血症等均可能是诱发因素,另外麻醉方式的选择也与其发生密切相关[2~3]。

发生于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认知功能的改变往往是可逆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发展至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有着重要意义[4]。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

其中全身麻醉能够使手术时的精神损伤得到减轻,更有利于循环和呼吸的管理,但是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大多数全麻药物在达到所需麻醉深度时已经较大程度对循环系统产生了抑制[5]。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同时麻醉平面可控性良好,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得到缩短,减轻了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全身麻醉的对照组相比较,予以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明显更短,麻醉效果优良率更高,术后12、24%h%MMSE评分更高,术后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提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理想,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对于身体机能退化的老年患者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此外,有研究证实,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术后镇痛方面优于全身麻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镇痛维持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疼痛的减轻,从而使患者得到良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时应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认知功能影响小。

参考文献[1]邹鲁,许旭东,盛志锋,等.术前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12):1470-1474.[2]辛典,吴宝华,江琦杨,等.两种麻醉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8):122-123. [3]刘云霞,王晋平,成娜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210-1211.[4]田阿勇,王以亮,马虹.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男性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3):252-254.[5]王响林,万凌峰,原桂华.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580-582. %%%%%%%%%%%%%%%%%%%%%%%%%%%%%%%%%%%%%%%%%%%%%%%%%%%%%%%%%%%%%%%%(收稿日期:2020-02-11)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冯培亮(河南省周口协和骨科医院骨科周口466000)摘要:目的:研究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的效果研究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的效果研究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8-03-01T09:42:48.97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作者:张扬志[导读] 对三踝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快速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且恢复状况较好。

湖南省岳阳市三医院 414000【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8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行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来进行治疗。

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与观察,统计手术成功率、骨折愈合状况、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患者骨折部位的肢体功能恢复状况等,从而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在选取的28例患者中,均为一期愈合,其术后无创口感染现象,患者骨骼愈合与复位良好,无错位、畸形等现象,骨折部位内固定相对稳定,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均恢复行走功能。

其中,有24例患者完全康复,有4例患者基本康复,恢复率100%。

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快速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且恢复状况较好,值得临床选用。

【关键词】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路;三踝骨折;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lateral approach in thre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s. Methods: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8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hree ank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in joint medial approach to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ollow-up and observation,statistical success rate of surgery,the condition of fracture healing,the location of the fracture fixation material and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nd so on,and to 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s. Results:in the selection of 28 cases,are the primary healing,the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patients with bone healing and restoration is good,without the phenomenon such as dislocation,deformity,relatively stable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for 3 months after walking function recovery. Among them,24 patients were fully recovered,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sic rehabilitation,recovery rate was 100%.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hree ankle lin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medial approach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can quickly restore the patient's ankle function and better recovery,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 after the lateral joint into the medial approach;Three ankle fracture. The effect在人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断复杂化的情况下,受创可能性增加,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发生率更是频繁[1]。

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5-11-30T11:21:53.5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作者:张永君[导读]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均非常重要,三踝骨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关节损伤。

张永君(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401326)【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82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41例患者行俯卧位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为对照组,41例患者行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踝关节背屈、术后踝关节跖屈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手术;三踝骨折;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176-02Clinical research of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medial approach surgery for three ankle fracture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medial approach surgery for three ankle fractures.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three ankle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1 patients treated traditional approach surgery as control group. 41 patients treate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medial approach surgery as observation group. Opera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earlier than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ankle dorsal flexion and plantar flex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igg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medial approach surgery has better effect in treatment of three ankle fractures, which has small trauma and rapid recovery.【Key words】Surgery; Three ankle fractures; Treatment effect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均非常重要,三踝骨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关节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踝关节畸形,可能致残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1]。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周仕国;刘春华;徐杰;黄惠梅【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2(15)3【摘要】@@ 2008年3月~2011年1月,我科根据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采用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rn1 材料与方法rn1.1 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4~68(44±1.4)岁.骨折根据Lan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例,旋前外旋型6例,旋前外展型2例.左、右侧各6例;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总页数】2页(P356-357)【作者】周仕国;刘春华;徐杰;黄惠梅【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骨二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骨二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福建,福州,350003;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骨二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R687.3【相关文献】1.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价值探讨 [J], 阮传江2.内侧及后外侧联合入路结合漂浮体位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 [J], 刘耀辉;陈小微;徐浩;王云根;方姝晨;李翰林;黄兴锐;李雪林3.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54例三踝骨折的临床体会 [J], 胡新锋;汤伯仁;张辉;沈向阳;陆永刚4.用漂浮体位下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观察 [J], 崔文忠; 仲崇柱; 王永利5.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赵波;高青凤;邓长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
骨折53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行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53例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了解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

结果:获随访12~22周,平均17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优良率为88.7%。

结论: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好。

标签:三踝骨折;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三踝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青壮年最易发生。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荷值约为体重的5倍,三踝骨折治疗不当,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关节内骨折,需要完全复位,如果关节面对位不良,踝穴增宽或变窄,都会引起负重疼痛或关节不稳定,松动或运动受限,日后必将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常需手术治疗,平整关节面,以往取三踝切口手术切开,采用松质骨螺钉或拉力螺钉结合接骨板等内固定,尤其后踝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困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车祸、建筑事故等严重事故增多,三踝骨折逐渐增多。

2009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53例三踝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回访后取得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29~72岁,年均50.5岁。

左侧34例,左侧19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有明确外伤史。

伤后至手术时间:2 d内21例,7 d内19例,8~14 d 13例。

受伤原因:车祸伤23例,摔伤12例,扭伤8例,高处坠落伤10例。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患者仰卧位,取腓骨远端后缘同跟骨外缘间纵切口,长约6~8 cm,显露后踝及踝关节后关节囊。

先将后踝分离的骨块撬拨整复,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判断复位效果,解剖复位后用2枚3.5 mm×40 mm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再显露腓骨下端骨折端,复位良好后用复位钳临时固定;在其外侧放置合适长短腓骨远端干骺端解剖型接骨板固定。

稍内旋患肢进一步处理内踝骨折,于内踝后缘作一弧形小切口,暴露骨折端,点状复位钳辅助固定,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解剖复位满意后,用2枚4.5 mm×55 mm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C臂机确认内固定位置,骨折端解剖复位。

被动活动踝关节,活动度良好,术毕。

1.3 术后处理
术后放置负压引流,2~3 d拔出引流管;选用有效抗生素常规应用3~5 d;两周拆线;短腿石膏固定患肢4周;术后当天即可进行足趾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以防肌肉萎缩,4周后鼓励患者行踝关节的主、被动功能锻炼,以防踝关节僵硬,8~10周下地负重,可根据踝关节X线片复查结果,决定下地负重的具体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优:踝关节无僵硬,关节无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结构正常;良:踝关节无明显僵硬,激烈活动,劳累后可有轻度不适,活动范围较健侧轻度受限,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面轻度毛糙不平。

2 结果
本组53例,全部病例获随访12~22周,平均17周。

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片未发现松动及移位。

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自如。

无畸形愈合、骨折再移位、骨不连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骨折均在3~5个月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经评定:本组优47例,占88.7%;良6例,占11.3%。

3 讨论
3.1 踝关节骨折中后外踝骨折复位与固定的重要性
踝关节骨折如果未能达到早期复位,可导致踝关节早期退行性关节炎和踝关节畸形愈合[2]。

在踝关节骨折中三踝骨折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单纯后踝骨折在临床上很少发生,其经常作为双踝或三踝骨折的一部分出现[3]。

近来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当后踝骨折块大于或等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的10%时,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否则将改变关节内原有的接触应力,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4]。

外踝骨折,切断内踝或切断内踝及胫腓下关节前韧带,踝关节无明显不稳,而外踝骨折伴胫腓下关节前韧带损伤,则踝关节明显不稳。

外踝复位一定要恢复其长度和10°~15°外翻角[5],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3.2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的优点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有利于充分显露后踝,组织副损伤小,并且由神经界面之间进入牵拉对于肌肉肌腱功能影响较小,可充分清楚显示后露胫骨远端后踝关节面,直视下平整踝穴关节面,对踝穴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尤为适用;后踝周围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后踝骨折位置深,在手术中处理最为困难,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可在直视下充分暴露后踝,解剖复位骨折块,平整关节面,同时可修复
受损的下胫腓关节后韧带及后关节囊,对骨折的远期固定尤为重要;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创伤小;对骨折端的血供破坏较小;可吸收螺钉发生径向膨胀、纵向收缩,产生自动加压的作用,使固定更牢[6],并且大大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创伤及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皮肤切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少。

3.3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尽可能在骨折6 h内进行,如超过6 h可在局部消肿后1周左右进行,手术时间延迟将会给骨折复位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2)术中解剖复位后在骨折部位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较粗的钉,以提高固定强度,且尽可能用两根钉平行拧入,以抗旋转。

(3)可吸收螺钉抗扭转力较差。

术中要用丝锥攻入足够深度的螺纹,螺钉缓慢拧入,用力均匀,稍紧为度,切勿强行拧入,遇到异常阻力要及时调整,以防螺钉断裂,拧入螺钉时避免多次拧入拧出,以防止术后螺钉松动和滑脱;(4)钻孔方向应与骨折面垂直,增大骨与螺钉的摩擦力矩,防止骨块旋转[7];(5)术后应该用石膏托固定患肢,这样可以放松肌肉、韧带的张力和牵拉,骨折片不易发生再移位,以增加术后初始固定的稳定性。

且骨折片在无张力下愈合快,对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

3.4 手术本身的技巧问题
采用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有利于节约时间。

首次处理后踝,在整复固定内外踝前显露后踝,在直视下整复后踝确保复位准确,复位后踝修复韧带及关节囊后对于三踝骨折复位起到很大作用;固定后踝时螺钉的拧入方向应自后向前,避免骨块发生旋转,采用俯卧位有利于后踝螺钉的拧入;后外侧入路复位固定后踝后,向外侧游离皮瓣显露外踝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血管、神经,宜紧贴骨面操作;选用两枚较粗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固定,可有效防止骨折块的旋转移位,术中配合C臂可达到有效的固定;对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可在固定外踝时选用较长皮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患肢下地负重前取出该枚螺钉,本组均未出现断钉现象。

总之,与单纯纵切口比较,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更能充分显露后外踝,更利于术中操作,解剖复位容易,内固定更加牢固,出血少,伤口愈合良好,尽量减少了二次手术创伤,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92-796.
[2]Lauge-Hansen N.Fractures of the ankle Ⅱcombined experimental-surgical and experimental-roentgenologic investigations[J].Arch Surg,1950,60(5):957-985.
[3]张志刚,刘沂,于一民.改良后内外侧手术入路在后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4):359-360.
[4]俞光荣,攀健,周家铃,等.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1):359-360.
[5]董作明.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入路[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5):52-53.
[6]勘武生,李鹏,郑琼,等.国产PDLLA可吸收螺钉的临床应用体会[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2):132-133.
[7]王海丰,黄磊,顾千里,等.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z8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